寄語-賽娜講話稿
這段時間,非常感謝北方新報主辦的這個沙龍,讓我靜靜地與一個偉大靈魂對話。林語堂說:“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是位多面性天才詞人,他的詞具有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蘇東坡一生歷經(jīng)世事變遷,內(nèi)心依然澄澈靜遠??梢哉f,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
是的,我們每個人心里都住著蘇東坡,當我們登高遠望長江的時候,會唱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當我們走在廬山的風景中,會不自覺想起“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會用“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來寬慰自己;當我們在一個中秋的月夜思念我們的親人的時候,那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我們亙古不變的美好期許。
他的詩與我們終身相伴。
記得2020年9月1日至10月30日, “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典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我有幸觀看了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的蘇軾作品展。他的文學之美、書畫之美,悉數(shù)展現(xiàn)在我眼前。那種震撼無法言說,頃刻,仿佛我與他千年前歷經(jīng)磨難的靈魂共振,淚水早已浸濕我的眼簾。他的作品是帶著聲音來的,是帶著畫面來的,是帶著嗅覺來的,每一句,每一詞都超越了時間和疆域的限制,永遠在世間綻放如花。
法國世界報,近幾年評千年英雄,蘇東坡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人。因為法國人覺得蘇軾視民如子,不僅有才華,而且心系百姓,是百姓之友,深切關(guān)心百姓的疾苦。他尊崇儒家,在孟子的哲學中 ,氣是偉大的道德動力 ,就是人求善,求正義的高貴精神,這種大愛之美 正是這次我走進蘇軾時了解的。
蘇軾在徐州做知州的時候,徐州最大的問題就是黃河水患,蘇軾七十多天里戴著斗笠,穿著蓑衣,拄著木杖,趿拉著木板鞋,很辛苦地在抗洪。新年除夕,他還從官倉設法弄了點麥子,接濟難民為他們炊火烙餅。他在杭州修水井,修蘇堤,于是就有了那四首公認表現(xiàn)西湖最好的詩。
他在密州捕殺蝗蟲,實實在在為老百姓造福。在惡運當中,不是一味消沉,而是用人間的溫暖排解心中的苦悶,走到一個地方,他就用自己內(nèi)心的光芒照亮周圍。他能與皇帝來往,也能和乞丐交朋友,內(nèi)心絲毫沒有分別。他說:我的命運再苦難,只要我投放到更廣大的老百姓的命運里邊,我就一刻都不感到孤獨。他被貶到黃州,沒有吃的,只能開辟荒地,他這里邊算帳、種地、寫詩、做飯、交朋友、蓋樓房,做一切自己能做的事,做一切能使自己快樂的事情。他在自己的土地里收獲了屬于自己的快樂,也慢慢地流淌出能夠滋潤蘇軾自己、滋潤子孫后代、甚至滋潤中國文化的點點甘露。
他的詞靈活進入自由天真的境界,不受音律規(guī)制束縛。無論當多么小的官,他總是溫情地注視著人世間,把自視甚高的理想主義,替換為相惜的人間情。四十六歲的他終于了悟,藝術(shù)之難,不是難在技巧,而是難在不粉釋,不賣弄,難在能夠自由而準確地呈現(xiàn)一個人的內(nèi)心處境,只有超越了時間的限制,才是一種真正的藝術(shù)。
蘇軾不但是大學問家,也是大書畫家。他最擅長畫的就是石頭、枯木和竹子。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藝術(shù)之神與生活之形要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這就是蘇軾遵循的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原則,無論是畫竹子還是畫人物,蘇軾都主張形神兼?zhèn)湟庠趥魃瘛?/p>
蘇軾和米芾兩人的書法各有千秋,他們對對方的書法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朋友之間相互品評也是從不介意。有次米芾問蘇軾自己的書法何時可以功成名就和洛陽紙貴。蘇軾只回答,你死后作品自然聞名于世了。
蘇軾的六十六年給我們留下兩千七百多首詩,三百首詞,四千八百多篇文章,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維持了四十余年,是一個創(chuàng)作精力極為旺盛的大文學家。蘇軾的一如既往,不忘初心,使他的藝術(shù)力量成為銘記于史書的曠世奇才。
他幽默詼諧,他時常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細微的樂趣,比如在湖北黃州發(fā)明的東坡肉,東坡湯,被貶廣東惠州沒錢買肉 發(fā)明火烤羊脊骨,還有千層餅。時隔千年,這些美味佳肴依然挑動著我們的味蕾。我昨天在飯店還特意點了東坡肉。
六十二歲的蘇軾,在海南島被貶,他依舊從細微的生活小事上尋找到解脫自己心靈的途徑。那時的儋州,窮困落后,天氣潮濕。他絲毫不以為意,還做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來描繪自己日食荔枝,引人羨慕的場景。殘酷的政治壓不垮他,他仍然俯視千古,笑看蒼生?!独蠈W庵筆記》里記載:蘇軾蘇轍兄弟兩個人見了面之后啊,在路邊上找了個小吃店,想吃點東西。過了一會兒食物端上來了,就是一些很粗糙的餅子,還有一些味道很奇怪的菜湯。(這個)蘇轍呀吃了兩口,實在下咽不了,嘆了一口氣把筷子放下了。蘇軾跟他弟弟性格不一樣,狼吞虎咽,一會兒就把不知道什么味道的這頓飯就給吃下去了,然后看著他的弟弟說了一句什么話呢?說難道你還要等著慢慢地咀嚼咽下去嗎?說完這句話放聲大笑。就是世間的一切苦,都比不過當下還能活著的快樂。那么再苦的苦,再難吃的飯,再難喝的水,對于蘇軾來講,都只是一種經(jīng)歷。
我們常常說文弱書生,但蘇軾的書生意氣中萌發(fā)了一種渾然天成的力量,格局是他的筋骨,氣節(jié)是他的血肉,大愛是他的彰顯。他是文化史上的一輪明月,皎潔高雅,淡泊寧靜,他用他最溫柔的月光,指引著黑暗中迷失的靈魂,尋覓著人生最初的方向。他的愛,就像是流水,永遠縈繞在我們的心房。正如歌曲定風波的歌詞---穿越自己的心靈、夢有多遠、愛有多深、原來只是一道風景。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賽娜:蒙古族朗誦藝術(shù)家,內(nèi)蒙古朗誦協(xié)會會長、魅力聲音朗誦教練、美聲修行終身推動者、原內(nèi)蒙古電視臺主持人,致力于心靈世界研究和慈善事業(yè),先后組織上百場朗誦活動和晚會,繁榮當?shù)厝罕娢幕聵I(yè),被當?shù)孛襟w《北方新報》評為文化傳播貢獻獎,共出版《慈緣化性》等六張朗誦專輯,并創(chuàng)辦個人朗誦平臺:賽娜心靈聲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