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軍煒
一、隴山的戰(zhàn)略位置
隴山是關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今日甘肅、陜西的界山。古代'隴'與'壟'相通,指的是田埂,古人看到橫亙于關中平原西部的山脈如同田埂一樣,就稱為隴山,又稱作隴坻、隴阪、隴首、隴頭、雞頭山、崆峒山、空桐山、開頭山、笄頭山、牽屯山、薄洛山、吳山、岍山、高山等。隴山海拔2928米,山體為西北至東南走向,南接秦嶺,北至寧夏固原,長約240公里,寬約40公里,是清水河(渭河支流)、涇河的分水嶺和源頭。
《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二載,'北連沙漠,南帶岍渭,關中四塞,此為西面之險'。歷史地理學家熊會貞有'隴山綿延數(shù)百里,酈氏以在北者為大隴山,在南者為小隴山,或亦單稱隴山。'史書上經(jīng)常提到的'隴右'、'隴西'指的就是隴山以西的地區(qū)。隴山北部在寧夏境內的一段,現(xiàn)代多稱為'六盤山',剩下的南部又稱'關山'。但在古典時期,多以'隴山'統(tǒng)稱之。
隴山是華夏先民在原始社會繁衍生息的地方。周秦時代,秦人從隴山一帶積蓄實力,推進關中。自周、秦至漢、唐直至明代,海運未開通以前,關隴古道一直是我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陸上紐帶。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曾經(jīng)營過這里,宋夏戰(zhàn)爭多發(fā)生于此。到了現(xiàn)代,隴山更是邊關要塞,國民政府專門派駐護路隊。解放戰(zhàn)爭時期,關山會戰(zhàn)、固關戰(zhàn)斗一舉消滅了馬步芳部隊,解放軍勝利挺進甘肅,直達西北腹地。
自古至今,隴山一帶不僅戰(zhàn)略位置非常重要,而且是黃河中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也是北方和西域游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文化互融交匯處。
二、隴山地域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在我國,地域文化一般指特定區(qū)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fā)揮作用的文化傳統(tǒng),是特定區(qū)域的生態(tài)、民俗、傳統(tǒng)、習慣等文明表現(xiàn),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與環(huán)境相融合,具有獨特性。
隴山地域文化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代。距今一萬多年前,先民就在隴山大地點燃了仰韶文化的火焰。人文始祖伏羲就在隴山區(qū)域畫八卦、節(jié)網(wǎng)罟、取火種、制嫁娶、造甲歷、創(chuàng)樂器、造書契、倡媒聘婚;女媧在這里煉石補天、摶土造人;神農氏炎帝教人們開墾土地、打井取水,教人們種植谷物,品嘗百草進而發(fā)明醫(yī)藥;黃帝在崆峒山學道于廣成子,教人們做氈帽、蒸粥做飯、蓋房掘窟、制車造船……
現(xiàn)代考古發(fā)現(xiàn),在隴山一帶的大地灣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坪文化、周文化、秦文化、多民族文化,無不凸顯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后來的周文化成為我國歷史上獨樹一幟的文化形態(tài),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基石,經(jīng)過春秋戰(zhàn)國諸子百家的繼承創(chuàng)新和漢、唐、宋、明經(jīng)學、理學的弘揚發(fā)展,最終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歷史文化。秦文化是我國歷史進程中最有建樹、對后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政治文化和制度文化。絲綢之路的開通更使隴山一帶成為中原文化與周邊文化,域內文明與域外文明雙向交流、擴散、傳播的主要處所。
隴山地域文化作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既有漢文化特征,又有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成分,是多元融合的地域文化。
三、隴山地域文化的交流與影響
1.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互融交匯
隴山是關中平原與隴西黃土高原的界山,分隔了關中與隴西,隔絕了中原與塞外,控制南北,扼守東西,成為南北東西往來總也繞不開的咽喉要地,素有'秦隴鑰鎖'之稱。中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是在各民族之間的碰撞、沖突、交流、交融直至融合當中最終形成的,而這其中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碰撞交融尤為重要。相傳東漢劉秀率兵滅隗囂,三國諸葛亮北伐,宋金富平大戰(zhàn),清代左宗棠西征,解放戰(zhàn)爭中王震將軍曾兩次在這里用兵。
關隴大道是古代東西的商貿通道,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地。據(jù)史料記載,漢初,西北疆界不過黃河。為了打通西方商路,漢武帝派人進行了兩次探險,其中一次是翻越隴坂,通過對沿途地理和北邊敵情的了解,最后選定這條道(關隴大道)為西進的首選路線。為了確保路線暢通,漢武帝沿途'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五十里一寨。''驛馬三十里一置',交通十分便利。尤其是漢、唐鼎盛時,由于交通安全,服務設施完備,關隴道上車輪滾滾,商旅隊隊,駝鈴聲聲,絲綢西去,珠寶東來,中西貿易十分繁榮。宋夏、宋金對峙時,關隴大道雖通阻無常,但茶馬、絹馬貿易一直興盛。元初在關隴大道的基礎上又開通了咸宜關,商貿更加繁榮。如元泰定二年(1325年)一月至七月,通過關隴道的使臣多達185人次,平均每天通過一隊,用馬840匹。由此可見當時之盛況。
隴山一帶至今保留下來的文物、古跡,如麥積山石窟、崆峒山、大像山、須彌山石窟等等這些耳熟能詳?shù)奈奈锕袍E是人們豐富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客觀反映。《詩經(jīng)·秦風》中的《車鄰》、《小戎》、《蒹葭》、《駟驖》四篇是秦人崛起西垂的見證。隋唐時,隴山詩歌大放異彩,李白、王維、岑參、高適……他們如繁星般的創(chuàng)作,讓人為之驚嘆。唐玄奘西天取經(jīng),文成、金成公主入藏前后的200年間,唐蕃間使者常往來于關隴大道。
經(jīng)過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各個時期,各民族之間在這里相互碰撞、沖突、交流,最終形成以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交融為主的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
2.宗教流派與思想文化交流傳播
宗教是人類在具有社會組織結構后,有意識地發(fā)展的一種社會行為,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和維護人的社會性,從而維護人類社會組織的正常運行。
隴山是古代中國與西方世界進行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國際大通道,也是宗教傳播的黃金通道。古代西方的宗教、藝術、哲學以至于物種等在隴山大地上傳播、生根,大量胡商販客、僧侶藝人、使者、役夫在隴山一帶往返、定居,其行蹤遺俗,迄今依稀猶存。中西文化的雙向交流互補,既為隴山地域文化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和異質養(yǎng)料.又在域外文化本土化中,使隴山地域文化得到重塑與改造。再加上,絲綢之路的便利和歷代戰(zhàn)爭戰(zhàn)亂的影響,隴山境內宗教文化影響廣泛,道教、佛教、伊斯蘭教不僅并存發(fā)展,而且各教流派亦和諧相處。
宗教其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在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吸收人類的各種思想文化,與政治、哲學、法律、文化(包括文學、詩歌、建筑、藝術、繪畫、雕塑、音樂、道德等意識形式)相互滲透、相互包容,逐步形成屬于自己的宗教文化,成為隴山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中華文明史上,宗教文化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在教徒的精神生活中發(fā)揮著作用,而且對社會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產(chǎn)生著影響。
3.文學藝術與文化思想的融合發(fā)展
隴山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境遇,東與屬于中原文化的三秦文化唇齒相依,使?jié)h文化得以流傳發(fā)展,加快了隴山一帶文明的進程。西與屬于沙漠、草原類型的西方文化毗鄰,少數(shù)民族文化、外來文化正是在這里得以與漢文化碰撞、交流、融合。通過民族間的交往與滲透,使不同的文化模式、價值觀念、宗教信仰等在隴山一帶相互交流與影響,形成了相互的認同和理解,提高了隴山一帶社會文明程度。
自先秦至清末,隴山地域文化為中國文學的起源、體裁、素材、藝術風格、表現(xiàn)手法、文學精神都做出了重要貢獻。據(jù)清代文獻學家邢澍《關右經(jīng)籍考》,清末安維峻《甘肅全省新通志》,民國張維《隴右著作錄》《隴右方志錄》《隴右金石錄》,民國王烜《歷代甘肅文獻錄》,民國郭漢儒《隴右文獻錄》《中國古籍總目》《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等文獻著錄,隴山典籍有3000余種、詩數(shù)萬首、文8000多篇,作家學者2000余人。講經(jīng)文、變文、詩話、曲子詞、話本、傳奇、小說等民俗文學都是先盛行于隴山一帶,次流行于中原……關仝的《關山行旅圖》是我國山水畫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音樂作品最著名的是漢代樂府橫吹曲名《關山月》,是我國民族樂曲中的瑰寶。
隴山地域數(shù)千年來形成的歷史、文化、宗教、生態(tài)等地域風情,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豐富的文化影響和全新的當代價值觀。不僅有助于推動隴山地域經(jīng)濟的發(fā)展,而且有助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社會的文化素質。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