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近年來中國教育大發(fā)展,可以想象今后10~20年退出勞動力市場的總體勞動力素質是較低的,而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勞動力素質是較高的;這一進一出,將極大地提高中國勞動力的素質,進而能促進中國經濟的增長,我們將這種由勞動力素質提升所帶來的經濟增長稱為質量型的人口紅利。本文采用CGE模型對勞動力素質提高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分析。模型運行的結果顯示,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將會提高經濟增長率:從2016年到2020年每年提高經濟增長率2個百分點左右,到2020年累計提高經濟增長率達到10%左右(也就是2020年沖擊結果的GDP是基線GDP的1.1倍)。由于不同行業(yè)的生產函數不同,勞動力素質提升對不同行業(yè)產生的影響也有較大差異??傮w而言,勞動力素質的提高更加有利于資本密集型產業(yè)的發(fā)展,有利于技術進步較快的行業(yè)的發(fā)展。本文研究表明,考慮到勞動力素質的提升,不能輕言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已經下臺階了,因為雖然中國傳統(tǒng)的數量型人口紅利在不斷減弱,但質量型人口紅利會不斷增強;質量型的人口紅利將進一步推進中國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實現(xiàn)中國產業(yè)國際競爭力從數量型向質量型、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戰(zhàn)略性轉變。
一、引言
目前有不少學者認為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要下臺階,但目前所看到的相關定量分析計算都沒有考慮中國今后10~20年勞動力素質提升這一因素。數據顯示,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勞動力的素質有了大幅提升。根據各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1964~2010年,全國每10萬人口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包括大專及以上)從416人大幅上升至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從1319人上升至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從4680人上升至38788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28330人下降為26779人。從整體來看,勞動者的各類教育程度都在提高,其中,大學程度的提升速度最迅速。1964~2010年,全國每10萬人口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增長20.5倍,是提升速度最快的;接受高中教育及初中教育的人數分別增長了9.6倍和7.3倍,而2010年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數僅為1964年的90%。這表現(xiàn)出了勞動力素質結構的優(yōu)化。
由于近年來中國教育大發(fā)展,可以想象今后10~20年退出勞動力市場的總體勞動力素質是較低的,而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勞動力素質是較高的。這一進一出,將極大程度地提高中國勞動力的素質,進而促進中國經濟的增長;我們將這種由勞動力素質提升所帶來的經濟增長稱為質量型的人口紅利。
勞動力素質與經濟增長關系可以用圖1表示。一方面勞動力素質提高將會導致技術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促進產業(yè)升級;另一方面勞動力素質提高后必須要求更高的勞動報酬,促使勞動力成本上升,改變資本與勞動力的比價,從而促使企業(yè)采取資本密集型的技術,降低勞動力的使用,這會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終也會表現(xiàn)為產業(yè)升級。為了進行定量分析,我們將圖1簡化為圖2。
圖 1 勞動力素質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圖 2 勞動力素質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的簡化圖
本文將采用CGE模型對提高勞動力素質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分析。可計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模型通過對家庭、企業(yè)、政府等各個經濟主體的行為設定,可對經濟體系中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影響進行定量分析,從而可以分析一項經濟政策的直接與間接影響。比較而言,大部分經濟計算模型都需要以較長時段的時間序列數據為基礎才能進行分析估計,而CGE模型是以經濟主體在成本最小化和效用最大化條件下的行為模式為基礎進行定量分析,因而能夠放松對經濟體在長時期內結構基本穩(wěn)定的假設,從而對于像中國這樣經濟體系快速變化而且難以有外部體系可供參照的獨特經濟體具有特殊的意義。有鑒于此,CGE模型在引入中國后已經被廣泛用于宏觀經濟、區(qū)域經濟、國際貿易、財政稅收、能源與資源環(huán)境政策、就業(yè)與收入分配等眾多領域的經濟分析。CGE模型的數據基礎是在2002年中國投入產出表的基礎上構建的社會核算矩陣(SAM)。SAM能夠為CGE建模提供一個完整一致的核算框架。對于原始SAM表中不同來源統(tǒng)計數據存在的一些差異以及投入產出表本身存在的統(tǒng)計誤差項,本文采用跨熵法(Cross Entropy)進行調整。模型中的替代彈性、收入彈性等一些關鍵參數的取值主要是通過借鑒其他一些CGE模型相關文獻確定,其余參數的取值則是利用SAM表的基年數據和外生給定的關鍵參數通過校準(Calibration)方法得到。
相對于一般的建模過程而言,本模型的一個進步在于,我們基于大規(guī)模的企業(yè)問卷調查,對一些關鍵參數進行了適當調整。2009年10月與2010年6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yè)經濟研究所分別組織了兩次針對企業(yè)的大規(guī)模問卷調查,根據調查的結果,我們對一些關鍵參數進行了調整,使之更加符合中國經濟的實際。例如,在貿易模塊中,我們根據有關企業(yè)為應對匯率波動而在國際貿易中采取的定價策略變化,對不同行業(yè)的國際市場價格采取了不同的設定,比如對部分行業(yè)采用了大國模型假設;根據不同行業(yè)企業(yè)的出口產品價格和產品出口規(guī)模對國家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敏感程度差異,我們在模型中對不同行業(yè)的出口退稅率進行了相應的差異化設定;針對有關企業(yè)技術升級問題的調研結果,我們對不同行業(yè)的技術進步率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二、勞動力成本與技術進步關系的定量計算
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正在不斷提高,這是技術進步的結果。越來越多先進的、生產效率更高的技術被應用,促進了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對于勞動力本身而言,同樣的勞動力投入帶來了更高的產出,這意味著勞動力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者必須付出更高強度的勞動。這也相應地要求勞動者報酬有所增加。鑒于此,我們將使用各省2001~2008年的數據,通過以下計量模型來分析技術進步對勞動力成本的影響:
回歸結果見表1。從回歸結果來看,全要素生產率對于勞動力成本具有顯著的影響。從模型結果來看,全要素生產率與勞動力成本正向相關,當全要素生產率提高1%時,勞動力成本也會相應地提高1.797%。
表 1 勞動力成本提高與A關系回歸結果
注:括號內數據為Z檢驗值,***表示在1%的水平上顯著。
三、勞動力素質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本文對中國2016~2020年的經濟增長及產業(yè)結構進行了預測,以預測值作為研究的基線;然后根據前述的研究結果在CGE模型中同時進行技術進步與勞動力成本提高的沖擊,根據沖擊的結果來分析勞動力素質提高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這里分別分析了勞動力素質提高對中國經濟總產出的宏觀影響和勞動力素質提高對不同行業(yè)的影響。
(一)對中國總產出的影響
單獨提高技術進步率對經濟的影響是正向沖擊,即提高技術進步率將會提高經濟增長率;單獨提高勞動力成本對經濟的影響是負向沖擊,即提高勞動力成本將會降低經濟增長率。如前所述,勞動者素質的提高一方面將會提高技術進步率,另一方面將會提高勞動力成本。模型運行的結果顯示,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將會提高經濟增長率(見圖3):從2016年到2020年每年提高經濟增長率2個百分點左右,到2020年累計提高經濟增長10%左右(也就是2020年沖擊結果的GDP是基線GDP的1.1倍)。
圖3 勞動力素質提升對中國宏觀變量的影響
(二)勞動力素質提升對不同行業(yè)的影響
由于不同行業(yè)的生產函數不同,勞動力素質提升對不同行業(yè)產生的影響也有較大差異(具體計算結果見表2)??傮w而言,勞動力素質的提高更加有利于資本密集型產業(yè)的發(fā)展,有利于技術進步較快行業(yè)的發(fā)展。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主要對勞動力素質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結論是:
(1)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將促進經濟增長。勞動力素質提高一方面將促進技術進步,另一方面也是有成本的,進而會提高勞動力的工資。我們的研究表明,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將會提高經濟增長率,并且這種影響是長期的。CGE模型運行的結果表明,勞動力素質的提高會促進經濟增長:從2015年到2020年每年提高經濟增長率2個百分點左右,到2020年累計提高經濟增長率10%。
(2)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將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是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方式進行的;也就是說勞動力素質的提高是通過內涵式的增長來實現(xiàn)經濟增長,而不是簡單地通過外延式擴大來促進經濟增長。我們的研究表明,勞動力素質每提高1%,技術進步就會提高0.638%。
(3)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將提高勞動者報酬在GDP中的份額,改變GDP分配過度向資本傾斜的局面。有研究發(fā)現(xiàn),從1990年開始,中國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例在不斷下降,從1990年的53.4%降低到2007年的39.74%,降低了13.66個百分點;同期企業(yè)營業(yè)余額占GDP的比重卻從21.9%增加到31.29%,增加了9.39個百分點。而美國等發(fā)達國家勞動力報酬占GDP的比例一般在50%以上。勞動者收入占GDP的比例過低,不僅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也成為了中國一些長期難以解決問題的根源。通過提高勞動力素質來促進經濟增長,將會有利于提高勞動收入,從而改變GDP分配過度向資本傾斜的局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蔡昉研究員的研究表明:“在制造業(yè),職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勞動生產率就會上升17%。如果企業(yè)職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學歷的職工構成,改為全部由高中學歷的職工組成的話,企業(yè)勞動生產率可以提高24%,如果進一步改為全部是大專學歷的職工組成的話,企業(yè)勞動生產率可以再提高66%?!保ú虝P,2011)董敏杰的預測表明,從目前到2030年勞動力受教育年限平均每年提高0.1年(李鋼 等,2015),根據上述數據我們可以估測僅勞動力素質提高一項就可以帶動中國工業(yè)每年增長1.7個百分點。這些研究都表明,考慮到勞動力素質的提升,不能輕言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已經下臺階了,可以說雖然中國傳統(tǒng)的數量型人口紅利在不斷減弱,但質量型人口紅利會不斷增強;質量型的人口紅利將進一步推進中國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實現(xiàn)中國產業(yè)國際競爭力從數量型向質量型、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戰(zhàn)略性轉變。
李鋼、廖建輝的研究表明,到20112010年中國人均碳資本僅相當于美日兩國1/3 (李鋼,廖建輝,2015),中國與發(fā)達國家之間仍舊有十分大的差距,中國完成工業(yè)化的任務仍舊十分艱巨,這一結果也顯示了中國傳統(tǒng)的經濟增長模式大體可以持續(xù)到2025年,從這個角度上講當下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壓力并不太大??紤]到中國作為超大經濟體,并非好掉頭的小船;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確又時不我待,必須只爭朝夕。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yè)經濟研究所針對經濟學家的調查表明,經濟學家認為當前經濟增速下降最重要的原因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所付出的成本。因而可以說目前中國經濟增速下降這種“新常態(tài)”是為了應對中國2030年以后的挑戰(zhàn)而主動進行的調整;是新一屆中央政府充分把握中國經濟趨勢、有歷史責任擔當的“新常態(tài)”;是抓住歷史機遇,不斷挑戰(zhàn)自我,促進產業(yè)不斷升級的“新常態(tài)”。我們必須進一步對中國經濟目前的發(fā)展階段及下一步的趨勢進行研判,既不能裹步不前,喪失機遇,也不能好高騖遠,急于求成。(李鋼 梁泳梅 沈可挺|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yè)經濟研究所)
發(fā)表于《China Economist》2016年第1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