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去道教名山三清山游玩,那三清山果然清秀靈動,真不愧是道家名山,游歷了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如仙境。1600余年的道教歷史孕育了豐厚的道教文化內(nèi)涵。
我游完諸道觀,便覺,此山中如此云霧繚繞、松柏叢生,想必必有高人才是,難得來了一趟,何不去訪訪。那時天色尚早,便獨自走往山中小徑,走不多時,聽得一陣歌聲,那歌唱道:
天地仁不仁,芻狗生不生,返本歸自然,自然有妙神,妙神不足道,清虛無二門。
我聽得這歌有點玄機,便循聲看去。
見一小道士正在采藥,我欣喜上前,問他“道長,在下參見高人?!?/p>
那道士笑道:我不過是道觀里采藥的小道士,衣食尚不得周全,哪里算得上高人。
我說:道長莫要推辭,你方才所唱那歌,言辭之中透著玄機,非高人不能唱出。
他說:這歌是山里的老道長教我的,你要是尋高人只好去尋他,且沿著這條道,往玉虛峰一直走,見有一老猿守候之處,便有著落。
我將信將疑,他也告辭而去。
我便尋著路一直往前,走不多時,忽然云霧繚繞,見一老猿,默默守候在青藤老樹之下,竟似盤坐一般,微閉雙眼,我不敢攪擾。便悄悄而過。再過十步,見一木房子,房子外有位老道士正在種菜。
我看這老道士,身穿一件破爛縫補的舊道袍,須發(fā)皆白,樣貌普通,滿臉褶子,并無什么仙氣,倒是土里土氣。我只好過去。行禮,說了來意。
老道長笑道:哪里有什么神仙高人嘛,我在這里幾十年了,也沒有看到神仙。
我說:方才我聽那位小道長唱歌,歌詞里明明很有玄機啊。
他說:你倒是有點悟性,你聽到什么玄機了?
我說:我不懂玄機,主要我不懂這“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么意思?
他說:這句話的意思呢,其實很多時候被大家誤解,誤解的方式有很多,你要說錯了吧,也有他們的道理,但你要說對吧,其實又有點距離。
天地不仁是個啥意思,這四個字,不是說天地沒有仁德,而是說
為啥天地不刻意以仁而立心呢,老子的時代,很多人認為天地是有善惡是非的,是有仁德之心之性的。你要說有嗎,當(dāng)然有,它包含了仁德之心性,或者說它能生發(fā)仁德之心性出來。
可是它卻從不以此立心。天地,也就是自然之道。這個自然之道,是清虛至極,無量無邊,并且不正不邪的。
我問:那我們不是說,天地有正道嗎?
他說:正道是人心所立,天地哪里有什么正和邪的分別。用我們道家的話說,它是清靜的。清凈的,怎么會有個仁和不仁呢,它是沒有分別性的。
這就是自然。所以我們說道法自然,不刻意立仁德之心。當(dāng)然,不立仁德之心,也就不立不仁之心。
這個不仁二字,是不以仁的意思。不以仁......后面就可以延伸很多了,不以正,不以邪、不以善不以惡、不以美不以丑,凡所有二元對立的天地都不會刻意以之。
這是為啥呢?本元上,天地就是如此,不是它非要這樣,而是它本來如此。
如果你修行,最好就是契合它這個本來如此,你就不會走偏,凡是你心念所取,附著在二元對立的分別上,你就陷落在仁與不仁里顛倒顛,出不來了,出不來就是不清靜。
所以說,天地不仁,即天地本來無有仁與不仁,清靜無為,自然而然。是人心以仁與不仁而發(fā)心執(zhí)著,自然就有陰陽善惡的分別了。
他說:芻狗到底是什么,很多說法,有的說是祭祀用的草狗,有的說是一種螻蟻蟲類。不管是什么,都可以看出來,老子說以萬物為芻狗,就是說世間萬物都如此,都一樣,沒有分別。
天地之道,萬物皆由其演化,這個演化的萬物,看似是有分別的,但回歸到天地的本源上看,它沒有分別。
芻狗,是代表什么?代表自然生滅。
扎起來,到燃燒掉,從誕生到消失,天地并沒有任何干涉,萬物的生滅,同樣都在天地中周而復(fù)始的進行著。
周而復(fù)始,是芻狗的特點。每次祭祀都拿來弄一次,一次一次的生滅,也是萬物運轉(zhuǎn)的特點。生生滅滅周而復(fù)始,然而天地卻以這個不生不滅的本元,來演化這些周而復(fù)始的生生滅滅。
我們從這個話里可以看得出,天地并非是萬物的主宰,它不控制萬物,它雖然是生演萬物,卻不主宰它們。
它顯現(xiàn)它們、演化它們,為他們的生滅演化提供本體。有天地,就有萬物,有萬物,就能體察到天地。所以我們修行,就可以從覺察萬物而至契合天地。
這就是什么,這就是儒家講的格物致知。格物何以能致知呢?
因萬物都由天地演化,歸本溯源,都可以契入天地之道。所以格物,能夠致知,是真實不虛的。佛家講,郁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盡是法身。禪宗祖師可以睹桃花而悟道,也是這個道理。
萬物為芻狗,芻狗也通萬物,萬物是相通的。
天地有以萬物為芻狗的力量,這種力量叫什么?叫道生一,一生萬物。在佛家叫真空妙有,儒家叫萬物一體。
所以儒家提出一個天人合一。
孔子在論語里說:“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strong>
孔子這句話,就是明確清晰地表達,什么是天人合一,人是如何才能契合這個沒有分別作意,自然而然的天地之道的。你要合,而不是違,要道法自然,而不是違逆自然自己作意。
看看那句與鬼神合其吉兇,注意哦,不是趨吉避兇哦,是合其吉兇,這是什么道理?你可以體悟體悟。
所以啊,咱們修行呢,修的就是這個契合天地的自然之心。不刻意作意,不妄加分別,我們道家叫守拙,抱樸,守一。這樣才有清靜態(tài)。才能真正天人合一,什么是天人合一啊,不是說伸出手發(fā)出一道光,頭上冒煙登仙而去,渡劫了,霹靂了。那是神仙電視劇著魔了。
樸實到雜念不亂、毫無做作,樸實到踏實本分、絕無矯揉;樸實到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該罵娘罵娘。
樸實到,雙眼只看眼前路,雙手但做當(dāng)下活。見境不作分別意,一思一想歸清凈。
人一旦自然了,不刻意了,就不起執(zhí)著的心思了,即使喜怒哀樂也照舊,吃喝拉撒也如常,賺錢追夢、打工顧家,樣樣事來樣樣事自然,不頭上安頭,不畫蛇添足,不多此一舉,不節(jié)外生枝。
這才是合乎天地最本質(zhì)的道體,正所謂與天地合也。
我聽到此處,恍然大悟,起身拜謝老道長,老道長摘下一顆白菜,送給我說:你來一趟,也是緣分,我送你一顆白菜,你就記得,時時保持此心清靜,如此白菜,清晰分明,甘甜怡然。
便告辭下山,那顆白菜吃下肚去,果然十分清爽。
(此文觀點屬于一家之言,有很大局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