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書圣王羲之系列之二 ——宦海沉浮

中國美術(shù)史講義

書圣王羲之系列之二

                          ——宦海沉浮

為了增加講述的趣味性,我給這段故事加上一個章回小說的標題:

宦海沉浮歷坎坷,文人雅集書《蘭亭》

我們現(xiàn)代人對王羲之的認知是有局限的。我們一般人以為,“書圣”王羲之平日里一定是寫寫畫畫,品茗彈琴、往來于世家文人之間,談玄論道、游山玩水......就跟電視劇里演繹的一樣。覺得這樣才應該是“書圣”應該有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事實上王羲之作為門閥大地主世家出生的身世背景,是不能自由安排自己的人生道路的。為了家族的利益他必須出仕為官,這是他作為東晉頂級氏族子弟無法擺脫人生的“宿命”。

王羲之享年59歲。從23歲出任“秘書郎”到53歲辭官“右將軍”,不到60年的人生就有30年在宦海沉浮。他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做官,而練習書法只能是在處理完政務之后的業(yè)余時間。也就是說他是一個職業(yè)的官僚,業(yè)余的書法家。

那我們就來簡略的講述一下王羲之30年跌宕起伏的宦海人生。

王羲之7歲——20歲是他人生的學習階段,他主要是在家族的學堂里讀書和跟著衛(wèi)夫人學習書法。20歲時結(jié)束學業(yè),與好友們做了一次“畢業(yè)旅行”。他們渡江北上,游訪了北方的名勝古跡,親眼看到了前輩書法家們的書法石刻遺跡,尤其是看到了李斯、曹喜、鐘繇、梁鵠、蔡邕等人的書法,茅塞頓開!他立即決定要學習眾家,博采眾長。正當他痛下決心要去做一個全職專業(yè)的書法家的時候,王家的家長,東晉朝的丞相王導已經(jīng)為他規(guī)劃好了另外的一條人生的道路——那就是做官。

按照王導對王羲之的規(guī)劃,本來不急于馬上要他進入官場的,但在當時王家出現(xiàn)了天大的變故:王羲之的另外一個伯父“王敦”發(fā)起兵變,起兵造反了!

王敦是王導的堂兄,在西晉時期就官至揚州刺史。永嘉之亂后他率兵消滅了江州刺史華軼、鎮(zhèn)壓了荊湘流民起義,與王導一起一起協(xié)助司馬睿建立了東晉政權(quán)。王導在內(nèi)為司徒(丞相),王敦在外執(zhí)掌兵權(quán)。擔任大將軍、江州牧等職,受封封漢安侯。東晉朝庭軍政大權(quán)實際上是掌握在王導王敦倆兄弟手里的。這是皇帝不愿意見到的局面。

當時的都城是建鄴(今天的南京)公元313年改名為健康),位于長江中下游,能控制出??凇5踩菀资艿介L江上游的威脅。正好,王敦帶兵就駐扎在長江上游。他掌控長江中上游的軍隊,統(tǒng)轄州郡,自收貢賦,對東晉政權(quán)造成極大威脅。晉元帝為了平衡王敦的權(quán)力,就重用劉隗、刁協(xié)與之抗衡,并以北討后趙為名,將劉隗、戴淵外放練兵,以防御王敦。王敦感受到了巨大壓力,就兵行險招,于永昌元年(322)正月,在武昌(江州州治,今湖北鄂州)起兵,以討伐奸臣劉隗的名義發(fā)動了兵變。

在都城建康的王導為了保全自己和家族,很快發(fā)布了一個與堂兄王敦劃清界限的聲明,希望中央能盡快組織力量、平定叛賊。緊接著元帝司馬睿也發(fā)布了一個表彰了王導的大義滅親的聲明。同時向天下發(fā)布平叛的號令。

王敦的叛軍從鄂州一路南下,很順利就攻占了京城邊的一處軍事要塞。逼的皇帝幾乎要選擇向王敦求和。但王導態(tài)度堅定,忠心不二的保皇,奔走呼號各州郡勤王平叛。王敦最終兵敗退回鄂州,元帝司馬睿也因為憂慮成疾而病逝。王導接受了遺召,輔佐24歲的明帝司馬紹上位。這是東晉朝的第二位皇帝。史書上記載說他:聰明而有智慧,年輕而富有朝氣,是東晉一朝最有作為的皇帝,繼位后他積極作為,曾經(jīng)微服乘馬密探王敦營壘,并且于太寧二年(公元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亂,平叛后他立即停止對于王敦黨羽的追究,為安定朝政繼續(xù)全力重用王導,并且與江東大族保持和諧的關(guān)系,成功對“王敦之亂”作出了善后。公元325年,在位僅4年的晉明帝司馬紹病死,年僅二十七歲。東晉皇位發(fā)生第三傳,5歲的皇太子司馬衍繼位,是為東晉成帝。

王敦事變之后,王導依然得到皇室重用,但因為失去了外領(lǐng)兵權(quán)的大將,王家大廈被拔去了一根重要支柱,王氏家族勢力開始衰落。這時,東晉的另一豪門世家“潁川庾氏”借機上位,并立刻與“瑯琊王氏”在朝廷上展開對立,爭奪朝廷和地方番鎮(zhèn)的主導權(quán)。而“高平郗氏”(王羲之的岳父家)則周旋于王庾倆家之間,也占居著東晉朝很大一塊權(quán)利地盤,三大家族關(guān)系微妙,呈鼎足之勢。這時的王導急需王家后輩之中有人站出來承擔家族責任,入朝做官以增強王家實力,挽回王家的頹勢,恢復王家過去的尊崇地位。在這種情形下,王羲之不得不出仕,入朝做官。

王羲之7歲時父親在與北方政權(quán)的戰(zhàn)爭中兵敗失蹤。少年失父對他的打擊是非常大的。這也就是他不愿意做官的原因之一。晚年他在《誓墓文》中寫道:“羲之不天,歹遭閡兇。不蒙過庭之訓。母兄鞠育,得漸庶幾,遂因人乏......”“過庭之訓”典出于《論語·季氏》: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 此后,“過庭之訓”就用以指父親對兒子的教誨。翻譯這段話:羲之不幸,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少年時代的王羲之是很不愉快的。少年喪父給王羲之造成了抹不去的陰影。  

隨著年齡的增長,王羲之的才能逐漸地顯露了出來。

他的大伯父王敦早年就對王羲之說過:“汝是吾家佳弟子,不減當年阮主簿”。

阮主薄是誰?阮裕。(東晉早期的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歷任臨海太守、東陽太守、散騎常侍、國子監(jiān)祭酒、金紫光祿大夫等職。少年時就有大才名,初入仕途是在王敦的大將軍府中任“主簿”,是掌管文書的佐吏。王敦對其才能極其賞識)

王敦把王羲之與阮裕相提并論,這是對王羲之才能的肯定。

王敦事件之后,瑯琊王氏在東晉朝的政治勢力開始顯出頹勢。為了挽救王氏家族的整體利益,保持王家在朝廷的影響力,王導急需王家的后輩子侄中的優(yōu)秀分子出仕為官,以增強王家實力。在這樣的政治動機下,安排王羲之出仕就成了王導的首選。但王羲之對他伯父的政治安排起初是抗拒的,表現(xiàn)在行動上就是“逃官”——他與一班朋友離家遠游,借旅游逃避做官。

王導一下急了,情急之下做了兩件事:一是親筆信快馬送達王羲之,催促其趕快回家。信中用急切中肯的語氣說:“虎豚、虎犢,還斯其如!”這是個什么意思?虎豚:是王彭的乳名;虎犢:是王彪的乳名,兩人同為王導的子侄,都是王羲之的堂兄弟。王導在信中急切地評價了王彭、王彪這一干子侄“如豬、如?!币话愕挠揞B而不堪大用,希望王羲之責無旁貸的站出來為家族的振興承擔責任。

第二件事:請王羲之的岳父當朝太尉郗鑒出面來做王羲之的工作。當時執(zhí)掌東晉朝兵權(quán)的郗家,在東晉朝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這樣的姻親關(guān)系大有利于王家。這也是王導急切安排王羲之出仕的另一層深意:在政治上合縱連橫,讓王羲之以郗家女婿的身份去聯(lián)絡郗家借助郗家的勢力去平衡新崛起的“潁川庾家”。

太尉郗鑒親自約談王羲之,一番苦勸,一番道理就把王羲之說服了。在郗鑒的推薦下,23歲的王羲之出任了他出仕的第一個官職“秘書郎”。時東晉明帝太寧三年,公元325年。作為東晉頂級氏族——瑯琊王氏出類拔萃的“佳弟子”,23歲的王羲之出仕做官了。

“秘書郎”是什么官職?是掌管朝廷圖書典籍的文職。一般是南朝世家子弟出身之職。自三國曹魏政權(quán)開始設置,隸屬朝廷“中書省”。

王羲之在“中書省”呆了三年,于咸和三年(328年)改任“會稽王友”,時年26歲。會稽王司馬昱是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的幼子,當時8歲,深得元帝的喜愛,3歲就得封“瑯琊王”8歲徙封“會稽王”。因而其王府的官員都是朝廷精心挑選的。王羲之能入選會稽王府任“友”職,足見其人品才干得到了朝廷的認可,同時也是王家和郗家在朝廷影響力的體現(xiàn)。

東晉封王的王府,設“師、友、文學”各一人。主隨駕扈從、應答顧問之事,謂王府三公。是無需管理日常事務的王府中高級別的官員。三公中的“友”職,主文書典籍,陪侍伴讀,是王的身邊最親近的人。王羲之在會稽王府任職六年,陪伴會稽王司馬昱從八歲成長到十二歲。與司馬昱建立了亦師亦友,牢不可破的深厚友情,是后來司馬昱執(zhí)掌朝政后,王羲之得到重用,擔任朝廷軍政要職的重要原因。王羲之在王府六年間,工作清閑,多有閑暇。王羲之在這段時間勤練書法,書藝大進,逐漸進入他書法藝術(shù)的成熟期。這一時期,他對北方書家的“力量感”的理解與認識更為深刻,不再象早期初見北方書家作品時受到的影響那樣把“力量感”展現(xiàn)于表面,而是把“力量”、“靈動”、“清秀”等品質(zhì)更加自然貼切的融入自己的書法作品之中,顯得張弛有度和收放自如。

(前后作品對比的對比圖片)

人群中總會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情商高、親和力強,善于處理各種人際關(guān)系,能獲得各個方面不同勢力的好感。他們仿佛自帶天生的人緣,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誰與之相處都覺得歡喜、舒服而不討厭!這一時期的王羲之就是這種人!幾乎所有認識他的人都喜歡他,即便是王家在政治上的對手也能賞識他,善待他并與他交好。

潁川庾家是瑯琊王家的對頭,兩家在激烈斗爭的時期幾乎水火不容。但偏偏就是庾家的掌門人庾亮在相中了王羲之,提拔任用了王羲之。使王羲之在結(jié)束會稽王府的職任之后,在官職上得到了一次大的提升與進步。

時庾亮由“平西將軍”進號“征西將軍”,都督江、荊、豫、益、梁、雍六州軍事,權(quán)傾一時。庾亮相中王羲之,將之調(diào)到自己的“征西將軍”府任參軍,“參軍”就是參贊軍務的高級參謀,屬將軍府內(nèi)離領(lǐng)導近,有即時進言權(quán)的中層干部。一年之后又晉升王羲之為“長史”既幕僚長,執(zhí)掌機要,相當于現(xiàn)在的參謀長、秘書長或辦公室主任職。這可是非領(lǐng)導的親信心腹不可以擔任的要職??梢娡豸酥玫搅蒜琢恋母叨刃湃巍?/p>

庾家魏晉以來都是頂級士族,只是在西晉末年天下大亂之際,有意遠離權(quán)利中心避禍。所以南渡之后,其政治影響力就遠不及積極經(jīng)營,參與了東晉締造的瑯琊王氏。在東晉政權(quán)的前期,瑯琊王氏的權(quán)柄勢力實在是太大了,逼得晉元帝司馬睿無奈做出了“王與馬共天下”的承諾。東晉政權(quán)稍有鞏固之后,元帝就急切地扶持庾家參與政治、平衡朝政,這樣,與王導同樣有著“名士”之名的潁川庾家的庾亮,就被皇帝看中,元帝力主選聘庾亮的妹妹為“太子妃”。元帝歿后明帝既位,庾妃變成了“庾后”,庾亮理所當然的進入了東晉政治的權(quán)力中心。三年之后明帝病故,“庾后”的兒子成帝既位,“庾后”變成了“庾太后”,成帝年幼無力理政,庾太后臨朝稱制,庾亮以帝舅之尊輔政,加之庾家后輩人才輩出,終于成長為能夠平衡和掣肘瑯琊王家的強大政治力量。

庾亮在朝中直接對抗老謀算的王導時,常感到力有不逮。所以他決定出鎮(zhèn)地方,圖謀以地方兵權(quán)來遙制朝政。繼而與朝內(nèi)的王導及王家在地方的強大勢力相抗衡。

王敦兵敗身死之后,王家兵權(quán)旁落,權(quán)勢大不如從前。只能是王導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周旋于各方,于是王庾倆家在東晉一朝的權(quán)力分配中形成了旗鼓相當?shù)南喑种?,斗爭頗為激烈。就在此時,王羲之被庾亮提拔到他的將軍府任職,這充分體現(xiàn)了東晉政治斗爭的復雜性和戲劇性。

你看:這兩家斗而不破,亦敵亦友,有斗爭有合作.....不做“零和游戲”的生死相搏,而是各憑實力去展轉(zhuǎn)騰挪,利用長袖善舞去縱橫捭闔,用高超的政治智慧去各顯其能,做到了和而不同,斗而不破,管控的底線就是決不走向“魚死網(wǎng)破”的死局。他們同為東晉朝最有權(quán)勢的世家大族,也是當時最大的門閥地主,自然是有極多的“共同利益”和利益交織,王羲之在庾亮的“征西將軍”府中任要職,除了他們兩人在秉性志趣上的投緣之外,無疑也是兩家為了共同的利益,協(xié)調(diào)包容的結(jié)果。

另一方面,王羲之曠達任性的品質(zhì),決定了他的行事處事不可能完全聽命于王導,他對王家若即若離的態(tài)度不至于使王家在此間得到太多的實際利益;還有王羲之和與郗家的特殊關(guān)系,這些都是庾亮選擇他的重要原因。王羲之入慕“征西將軍”府,一修補了王庾兩家的裂痕,二聯(lián)絡了庾郗兩家的感情,三還不至于使王家得到太多的實際利益,庾亮任用王羲之一舉三得,這就是庾亮在政治上的成熟和老辣之處!

庾亮庾翼兄弟,也堪稱當時一流的書法家,特別是庾亮的弟弟庾翼,當時的書名不在王羲之之下,《晉書》上說:“羲之書初不勝庾翼......及其暮年方妙”。羲之早年書法不及庾亮,是到一定年紀之后,才超過庾翼并拉開距離的。庾翼是王羲之的好朋友,倆人相處的非常融洽。他們同為當時的書法大家,常有足膝交談,常有書信往來,常常相互交流書法心得,儼然互為知己,成一時鐘期之交,為世人所羨慕。

有一次庾翼看到了王羲之用章草書體給庾亮寫的一封信,大加贊賞,嘆服不矣。他急切地給王羲之寫信,述說著他的贊賞,他說:我曾經(jīng)收藏到十張草圣張芝的書法,但在南渡的途中不幸丟失了。我常常嘆息那么好的書法再也看不到了。但是今天我在哥哥那里看到了你的信函,你的墨跡就像神仙下凡一樣,猶如張芝墨跡的再現(xiàn)呀!看,庾翼對王羲之的評價有多高!由此可見,王羲之與庾氏兄弟的關(guān)系是真心得不錯的。

“征西將軍”府僅工作了兩年,公元336年,三十四歲的王羲之就由庾亮推薦,被朝廷任命為“臨川太守”,他又升官了。

“征西將軍”府的“長史”,雖有重權(quán)但級別不高,年俸僅一千石?!芭R川太守”職則是獨擋一面的地方主官,年俸兩千石。這樣就已經(jīng)晉級到了東晉朝的高級官員層級,其權(quán)利自然比長史要大很多。王羲之在“臨川太守”任上兩年多,政績?nèi)绾文??史書和文獻上沒有留下任何資料。史學界還有另一種揣測:或許是王羲之根本就沒有到臨川赴任,只是“遙領(lǐng)”太守職而已。也就是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說的“提級不提職”,只“享受太守級別的待遇”而矣。實際上他仍然留在“征西將軍”府中。不然,以王羲之的才學名望以及極高的社會關(guān)注度,是不可能不留下臨川事跡的。

在東晉的版圖中,江州是晉朝的郡一級行政區(qū)劃,它包括了今天江西省大部和浙江省的部分。是連接長江上下游的中樞,同時又是拱衛(wèi)都城建康的戰(zhàn)略要地。公元339340年,王庾兩家的大家長王導和庾亮先后離世。但王庾兩家的權(quán)力爭斗卻并沒有因為雙方的主將離世而停歇,反之在爭奪江州控制權(quán)上進入白熱化的狀態(tài)。老辣的庾亮為了緩和矛盾,在臨終前向朝廷舉薦王羲之出任江州刺史,他呈上的折子上說王羲之“清貴而有鑒裁”,意思就是說王羲之“品格高尚,明察事理”,是江州刺史的最佳人選。于是,在公元340年,王羲之被朝廷任命為“寧遠將軍、江州刺史”,是集地方軍政權(quán)力于一身的地方重臣。

庾亮舉薦王羲之執(zhí)掌江州,一是因為王羲之有確實的才干,二是因為兩人交情深厚,三是因為王羲之在政治立場上比較中立,通過任用王羲之可以平衡王庾兩家的權(quán)力分配,彌合兩家在江州爭斗上的巨大矛盾和分歧。

政治家考慮問題一定是放眼全局考慮多方的。庾亮在世時,他以“征西將軍”領(lǐng)江、荊、豫、益、梁、雍六州軍事,江州在他的牢牢的掌握之中??紤]到他離世之后江州權(quán)力一定會被王家勢力侵入,于是他就主動舉薦王羲之出任江州,把江州作為王庾兩家斗爭的緩沖地帶,以此試探王家的應手。同時,通過安排王羲之在江州的過渡,可以為庾家爭取時間去從容考慮后手。這是高明的政治手段。

王羲之既是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又與庾家感情深厚。任用王羲之出任江州,可以避免王庾兩家在王導、庾亮死后,為爭奪江州權(quán)力致使矛盾迅速激化,滑向“魚死網(wǎng)破”死局。這是庾亮安排的一手妙棋。

事實上王羲之任職江州也的確是過渡性的安排。一年之后,王羲之的堂兄王允之就接任了江州刺史。王允之是王家在王敦死后成長起來的大將才,用王允之坐鎮(zhèn)江州,足見王家對江州的重視。王允之執(zhí)掌江州之后,王庾兩家的關(guān)系迅速惡化,庾亮的弟弟庾懌(拼音:yì。是高興的意思。當時是輔國將軍、揚州刺史)密謀要毒殺王允之,但事前走漏了風聲。事情敗露后庾懌為了不牽扯家族飲毒酒自殺。不久,庾家通過朝廷運作,讓庾亮的另一個弟弟庾冰代領(lǐng)庾亮生前職,成了王允之的上級,庾冰到任后立刻要將王允之調(diào)任“會稽內(nèi)使”,王允之拒不聽調(diào),就這樣,王庾兩家的激烈爭斗僵持在江州一地。不到一年,公元34240歲的王允之在江州意外病逝,庾冰見機出手,親自出任江州刺史,到此,兩家這場圍繞江州的權(quán)力爭斗最終以庾家的獲勝而告結(jié)束。

在這期間,王羲之雖被免去江州刺史,但保留了寧遠將軍職,這個將軍職不是領(lǐng)兵的實職,而是一個將軍名號的虛職。是東晉朝廷設置的,地方官在法理上有處理地方軍事的權(quán)利象征。其實是沒有具體工作的。所以這段時間王羲之又回到了讀書、寫字、會友、彈琴、品茗的閑適生活。接近不惑之年的王羲之在書法上已經(jīng)成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書法作品,寫了好多的小楷,其楷書的風格似乎又回到了鐘繇和衛(wèi)夫人的路數(shù),清新而明析,俊秀而古樸。他重新認識到了鐘繇和衛(wèi)夫人書體的美學價值,不再認為學衛(wèi)夫人書法是“徒廢年月”了。在46歲時,他專門為小兒子王獻之學書寫了一本小楷書帖《樂毅論》,此貼的書體風格與鐘繇一脈相承?!稑芬阏摗肥峭豸酥畷▽徝浪枷朕D(zhuǎn)變的標志。在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勤學苦練之后,王羲之以更高的審美立場俯瞰書法,他終于理解了鐘繇的經(jīng)典和衛(wèi)夫人的偉大。

在他回到健康的第二年(公元342年),也就是晉成帝咸康8年,在位12年的東晉的第三位皇帝成帝司馬衍薨,,成帝的弟弟康帝司馬岳繼位,會稽王司馬昱以皇叔之尊與外戚庾冰一同輔政。這司馬昱可是王羲之情感深厚的故交呀,王羲之曾在司馬昱會稽王府任“友”職六年。司馬昱執(zhí)掌朝政后,立刻想到了陪伴其長大,視其良師益友王羲之,即刻就以吏部尚書職征召王羲之入朝,但是被王羲之婉拒了。王羲之似乎更加喜歡寧遠將軍有職無責,光領(lǐng)工資無需打卡的清閑生活,不想陷入勾心斗角的朝廷爭斗中。

公元344年,東晉的第四位皇帝,年僅23歲司馬岳在位僅2年,也病歿了?;饰挥善溟L子司馬聃[dān]繼承,廟號穆帝、改元永和。這是東晉在短短的27年間的第五位皇帝.皇家年壽極短、皇位更迭頻繁,給東晉朝政帶來極大的動蕩性和不確定性。

“永和”年號我們是不是特別耳熟?《蘭亭集序》開篇就是“永和九年,歲在癸[guǐ].....”可見歷史的腳步已經(jīng)快要演進到我們這節(jié)課的關(guān)鍵節(jié)點了。

晉穆帝繼位之后的永和元年,庾家的庾冰也病死了?,樼鹜跏虾蜐}川庾氏的勢力相繼衰落。東晉朝又有一股新的政治力量快速崛起。這就是以大司馬桓溫為代表的譙[qiáo]郡桓氏。(東晉的譙郡在今天的安徽懷遠一帶)。為了應對快速崛起的桓氏對朝廷的權(quán)威帶來挑戰(zhàn),執(zhí)掌朝政的司馬昱的策略和他的父親元帝司馬睿一樣,就是任用其它氏族的力量去平衡權(quán)力過重的大臣。為了抗衡大司馬桓溫,司馬昱有意栽培殷浩,令其以揚州刺史、建武將軍職朝政,以壓制譙郡桓氏的勢力。殷浩勢力的加入,加劇了東晉朝廷內(nèi)部矛盾。

殷浩是王羲之的好友。是豫章太守、光祿勛殷羨之子。早年就以“見識度量、清明高遠”而富有美名。與王羲之同歲,都是公元303年生人。兩人交情至深可稱莫逆?!妒勒f新語》載有殷浩評價與王羲之的關(guān)系的一段話,說“逸少清貴人,我與之甚至,一時無所后”。意思是王羲之是一個清雅尊貴的人,我對他的喜愛至甚,在我心里,沒有誰能比得上他。

一直賴在“寧遠將軍”閑職上的王羲之,幾次拒絕了司馬昱的征召,但這時候殷浩的一紙書信,就把王羲之請出來了。給他的職位是實職實權(quán)的“護軍將軍”。王羲之在回信中說:“若不以吾輕微,無所為疑,宜及初冬以行,吾唯恭以待命”。那么驕傲的王逸少被殷浩招之即來,可見兩人的關(guān)系非常之鐵到了何種地步!

到任之后王羲之才知道,司馬昱殷浩所圖極大,他們正在積極準備北伐!護國將軍是必然要參與北伐的。但王羲之反對北伐,其表面的理由是國力不足,在軍事上難以取勝。戰(zhàn)爭會給老百姓帶來巨大經(jīng)濟負擔和人生災難。其實他的內(nèi)心深處的考量是:這兩人能力不足,王羲之是陪伴著司馬昱長大的,知道他的斤兩。至于殷浩,也只是善于談玄論道的清談家、哲學家和善于寫字的書法家,其處理國家軍政大事的能力是不夠的。至于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除了綜合國力之外,必須有強大的動員組織和協(xié)調(diào)統(tǒng)籌能力,還要有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應變能力。而這些能力,在王羲之看來,無論是司馬昱亦或是殷浩,都是不具備的。

由于王羲之明確地反對北伐,司馬昱和殷浩不好勉強,于是將王羲之改職為“會稽內(nèi)使”加“右軍將軍”。后世我們稱王羲之為“王右軍”,就是由這個“右軍將軍”的職位而來。這一年是永和七年。

會稽,就是今天的浙江紹興。是著名的近代文學家魯迅的故鄉(xiāng)。在當時是東晉都成健康的戰(zhàn)略后方,是東晉最重要的糧食產(chǎn)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實行郡縣制,以原吳越之地設置會稽郡,轄26個縣。這26個縣當中最大的一個縣,就是山陰縣。從秦漢至東晉,會稽郡的郡治一直設在在山陰縣。所以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寫有“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東晉時期,中原人士大量南遷,作為會稽郡治的山陰縣人口大量增加,并帶動當?shù)亟?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使得會稽郡在東晉朝的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加之會稽還是司馬昱的封地,司馬昱安排王羲之坐鎮(zhèn)打理封地,說明王羲之是司馬昱核心人事圈中最值得信任的人,即便是王羲之反對北伐,但讓他鎮(zhèn)守戰(zhàn)略后方,籌集糧草軍資,也是能夠讓司馬昱放心的。

王羲之就任會稽內(nèi)史后,任然堅持反對北伐,并以書信向二人反復闡明自己的主張,但均為得到采納。盡管如此,王羲之還是盡最大的努力在會稽開展工作:他整頓地方治安、組織疏浚運河以保證漕運的安全暢通;以“禁酒令”來節(jié)約糧食資源;以懲治腐敗、獎勵農(nóng)商來提振會稽經(jīng)濟......等等,這是王羲之在官員職任上最盡心、最努力、最踏實、最有作為的時期。他在會稽的積極作為,對司馬昱和殷浩的事業(yè)提供了實在的支持。

除此之外,王羲之反對重征徭役,主張減輕對逃稅逃役的懲罰,盡可能的體恤了他治下的底層老百姓的生活。

時間就這樣慢慢流逝,不經(jīng)意間就逼近了我認為的重要的歷史節(jié)點!永和五年(公元349),北方后趙皇帝石虎病死,諸子爭位,關(guān)中大亂。東晉朝廷決策北伐。永和八年(公元352),殷浩奉命北伐,出兵攻打許昌和洛陽。永和九年(公元353),殷浩中計兵敗許昌,桓溫趁機上表彈劾,殷浩被削盡官職廢為庶人,流放東陽。由于北伐失敗,司馬昱在朝中的威望遭受重挫,被桓溫架空.....總之,王羲之在朝廷的靠山倒了。

這一年是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王羲之51歲,在會稽內(nèi)史任上兩年。此時他是八個孩子的父親。他最小的兒子王獻之這年才九歲。這一年,桓溫一系的王述接任殷浩剛剛失去的職位,任揚州刺史,加征虜將軍。成了王羲之的頂頭上司。失去朝廷靠山的王羲之開始感到來自王述的打壓與排擠。常處在郁悶、憤懣、不甘和糾結(jié)的情緒之中。

這一年暮春,友人看到王羲之的不如意,提議出去郊游散心,王羲之響應了這個提議。于是就在三月初三的這一天,他們組織了一次在中華文化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次文人的雅集活動——蘭亭俢禊!

俢禊是做什么?我們現(xiàn)代人不太懂,它是晉朝時期的一個民間的風俗:每年的三月初三這一天,親朋好友結(jié)伴游于山水林泉之處,踏青、洗濯[zhuó]、嘻游、焚香、熏艾......祓除邪穢和不祥,相互祝福。跟現(xiàn)在的春游差不多吧!這就是“俢禊”。

王羲之組織了這場“俢禊”。他聯(lián)絡謝安、孫綽等名士,邀約了當時身在山陰的其他名人名士共41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踏青修禊。眾人在流觴曲水間盡情玩樂,飲酒賦詩。至雅集結(jié)束,一共有十一人作詩兩首,十五人作詩一首,剩余十六個人或因年幼或因飲酒過量沒有做出詩來。當時眾議決定匯詩成集,定名為《蘭亭集》。在眾人的推舉下,王羲之即興揮毫為詩集作序,這篇詩序,便是流芳千古,為后世無限敬仰“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我們先來讀讀這篇文章。

(圖片播放神龍版《蘭亭》,朗讀全文)

全文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時的人情、環(huán)境景物、作者的心情和人生感悟。作者當時興致極高,寫得十分得意,在“得意忘形”之時寫出了中國書法史上不能有二,冠絕古今的行書杰作。因為是現(xiàn)場成文的第一稿,所以我們看得到有涂改有刪增。據(jù)說事后王羲之多次重寫已不能逮。從宋代米芾開始,《蘭亭集序》書稿被稱之為“天下行書第一”至今無人超越。

我們看到的這幅《蘭亭序》,是唐代書法家馮承素的摹本。卷首題“晉唐心印”四字,為馮承素所提,是為唐人馮承素與晉人王羲之心心相印之意。因為卷首蓋有唐中宗李顯“神龍”年號小印,故被后人稱之為“神龍本”。在卷尾的后紙上,有明代項元汴的題記,書有“唐太宗朝馮承素奉勅摹晉右軍將軍王羲之蘭亭禊帖”字樣。

馮承素是什么人?太宗貞觀年間(627-649)時任內(nèi)府供奉搨書人,直弘文館(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國家圖書館)。搨書人是弘文館中專事校對、修補、臨摹書跡的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

神龍本《蘭亭序》,是在流傳至今的《蘭亭序》摹本中最為精美的一本。因為它將原作的筆墨表現(xiàn)得最為真切。原本上帶有“破鋒”、“斷筆”、“賊毫”的字都摹寫得很細膩,改寫的字跡也顯示出了先后的層次,行筆蹤跡、墨色濃淡十分清晰,間架結(jié)構(gòu)也是左右映帶、攲斜疏密、錯落有致,顯得自然生動。

那真跡在哪里呢?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里。唐太宗是王羲之的超級粉絲。在世時他利用皇權(quán),幾乎收羅了天下所有的王羲之真跡善本納于內(nèi)府。歿后,全部隨葬昭陵。從此之后,天下再無人見到過王羲之的真跡。

史書記載:貞觀十三年,內(nèi)出《樂毅論》真跡令承素模寫,賜與長孫無忌、房玄齡、等六人......"之后,馮承素又與趙模、諸葛貞、韓道政、湯普澈等人奉旨勾摹王羲之《蘭亭序》數(shù)本,太宗用于賜與皇子諸王。"現(xiàn)在,其他人的摹本已不可見,馮承素的“神龍本”是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唯一的一本通過“雙溝填墨”方式所臨的墨跡摹本。其他的摹本還有“定武本”、“米芾題字本”、“天歷本”和“黃絹本”四本。雖各有特點意趣,但都不及“神龍本”精彩和接近原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王羲之_退隱金庭的心路歷程
王羲之:有些清高很“值錢”!
生活化的《十七帖》
背靠東晉王朝最大家族,為何王羲之未能成為中流砥柱?
王羲之的一生都是謎
《世說》俗談:瑯琊王氏的退步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