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的方法很多。拔罐、艾灸、運(yùn)動、食療都是可以排除體內(nèi)濕氣的,而說到食療祛濕,很多人第一想到的,都是紅豆薏米粥祛濕,其實(shí)這真的是錯誤的,更不能長期喝。為什么說這樣是錯誤的呢?看下你就明白
第一:選紅豆就已經(jīng)錯了
中醫(yī)說的紅豆祛濕是指赤小豆,而紅豆常備用養(yǎng)心,祛濕效果并不明顯。
第二:薏米做法錯了
薏米是祛濕,但是太寒了,一般都送建議炒過,或者烘干了,這樣的薏米吃起來不會那么寒,就是長時間飲用了。
第三:煮的方法錯了
為什么說煮的方法錯了呢?因?yàn)槌嘈《?、薏米仁是比較難煮熟的,一般都是提前一一個晚上侵泡好,至少提前一個小時,否則是煮不出營養(yǎng)的。
第四:只祛濕,不健脾也是錯的
都是活健脾與祛濕是相輔相成的,只改善一個,其實(shí)效果并沒多大,就這樣說吧,脾虛會加重濕氣,濕氣重會導(dǎo)致脾虛,這樣一說,應(yīng)該大家都懂了吧。
那么怎么樣才能正確的食療去掉濕氣呢?
爭去的祛濕食療方可參考《本草綱目》食療方——馬齒莧薏仁茶
《本草綱目》里介紹了一個調(diào)理濕邪、健脾胃的方子——馬齒莧薏仁茶,具體做法是將薏米仁炒到微黃,將薏米仁、芡實(shí)、赤小豆各5克用冷水浸泡半天(或用熱水浸泡兩小時),洗凈后加水煮一小時,再加入1克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等食材,轉(zhuǎn)文火煮半小時,待涼飲用,無需吃豆子。
馬齒莧薏仁茶健脾祛濕的原理,其實(shí)《本草綱目》里有提及,馬齒莧清熱解毒,赤小豆祛濕效果好,還能消水腫、排毒,薏米仁祛濕且有一定的健脾、淡斑作用(炒過的薏米仁大大減輕了寒性),而芡實(shí)健脾作用一級棒,還可祛濕固腎(腎好了,利尿去水濕)。
其實(shí)長期喝,還有美白淡斑的作用,那些吹噓祛斑的,我覺得夸張了,減肥也是可以的,濕氣重導(dǎo)致的肥胖都是虛胖,馬齒莧薏仁茶有利尿消腫的作用,把身體里多余的水分排掉了,人變得瘦一點(diǎn)是正常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