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會忍不住跟著做…
那
就
是
.
.
.
(圖片來源:自己P的)
身邊的人打哈欠,
嘴巴就好像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控制住,
跟著一起打??!
(圖片來源:soogif)
哪怕是看到貓子在打哈欠
嘴巴也會隨之不由自主的…
有趣的是你對貓子/狗子打哈欠,
它們也會回敬你一個……
(圖片來源:soogif)
我猜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打哈欠了
(別問我怎么知道的)
為什么別人打哈欠,你也會跟著打呢?
要想搞清打哈欠為啥會傳染,首先要知道為什么會打哈欠!
有研究認為,打哈欠是人體呼吸的輔助機能,是一種自我緩解疲勞的方式。打哈欠通過深呼吸的方式,一次性補充大量的氧氣,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提升血液中的氧氣含量,改善腦缺氧的狀態(tài),維持大腦的正常工作[1] 。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這是個復雜的過程,就現(xiàn)在的研究來說,多數(shù)的人認為和大腦里面的鏡像神經(jīng)元有關(guān)。
鏡像神經(jīng)元通過兩個機制來影響打哈欠。
1. 模仿行為
打哈欠是一種模仿行為,這種行為的發(fā)生通常是無意識的。
瑞士科學家曾做過一項研究:讓健康的測試者觀看一組錄像,并通過核磁共振(fMRI)觀察他們的大腦。錄像中分別有打哈欠、大笑、面無表情的幾張人臉。結(jié)果顯示,測試者只有在看見打哈欠時,會做相同的動作。
fMRI結(jié)果表明:測試者在打哈欠時,存在鏡像神經(jīng)元的額下回出現(xiàn)了BOLD(血氧飽和度水平依賴)信號[2]。
因此,科學家猜測:當別人打哈欠時,鏡像神經(jīng)元會模擬這個行為,使我們也開始打哈欠。
(圖片來源:soogif)
2. 共情作用
所謂共情,就是能夠設(shè)身處地體會他人感受的一種能力。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當別人笑的時候,你也會開心。當別人受傷時,你會下意識地摸下自己,其實這些都與共情能力有關(guān)。
打哈欠也是類似的道理,有研究發(fā)現(xiàn):關(guān)系越親密,就越容易傳染哈欠[2]。(你也可以用這個方法判斷他愛不愛你)
而美國一項研究也發(fā)現(xiàn),和正常兒童相比,共情能力受損的自閉癥兒童對打哈欠更加無動于衷 [3,4]。
所以,當看到別人打哈欠你被傳染時,有可能是你在“共情作用”下,體貼地感受到了對方的困意。
(圖片來源:soogif)
人體這么神奇,沒有一個哈欠是白打的。打哈欠其實是有些好處的……
1. 打哈欠是身體的空調(diào)
當人又困又累的時候,大腦的溫度上升,而打哈欠可以通過吸入空氣降低血管溫度,能夠給大腦降溫[5]。
2. 打哈欠是身體的按摩儀
當你打哈欠時,臉部會做出相當夸張的行為。
研究表明,打哈欠的時間大約6秒,這時臉部夸張的動作可以幫助面部、喉部肌肉放松[6]。
而且打哈欠深呼吸時,能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使血氧含量增加,讓人的精力更加充沛,達到全身放松的作用,還可以緩解咽喉肌松弛造成的打鼾[6]。
(圖片來源:soogif)
作為打工人,有時候,總有些哈欠是不敢打的,比如開會時,比如老板在你旁邊時。
其實這樣并不好。
強行憋回去,體內(nèi)的二氧化碳會累積過多,使器官更加勞累,腦細胞缺氧無法及時改善,人的反應能力也會變差。
(圖片來源:soogif)
所以不如用電腦、本子或是手勢擋著,該打就打出來!畢竟強扭的瓜不甜!
到現(xiàn)在你一共打了幾個哈欠了?
反正我是一邊打著哈欠,一邊寫完這篇文章的。
(圖片來源:soogif)
審稿專家:張洪濤(筆名一節(jié)生姜)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y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yī)藥系研究副教授
參考文獻
[1]Steven M. Platek,Feroze B. Mohamed,Gordon G. Gallup. Contagious yawning and the brain[J].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2004,23(2).
[2]埃利澤·斯滕伯格.神經(jīng)的邏輯:謎樣的人類行為和解謎的人腦機制[M].2版.高天羽.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7.
[3]Senju, A., Maeda, M., Kikuchi, Y., Hasegawa, T., Tojo, Y., & Osanai, H. (2007). Absence of contagious yawning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Biology Letters, 3(6), 706–708. https://doi.org/10.1098/rsbl.2007.0337.
[4]Giganti, F., & Ziello, M. E. (2009). Contagious and spontaneous yawning in autistic and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Current Psychology Letters, 25(1), 2–11.
[5]Jorg J.M. Massen,Kim Dusch,Omar Tonsi Eldakar,Andrew C. Gallup. A thermal window for yawning in humans: Yawning as a brain cooling mechanism[J]. Physiology & Behavior,2014,130.
[6]Provine, R. R. 1986 Yawning as a stereotyped action patterns and releasing stimulus. Ethology 72, 448–455.
*騰訊醫(yī)典內(nèi)容團隊出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