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深處的一組神經(jīng)元激發(fā)了我們對同伴的尋求,從而將社會性物種維系在一起。
我們是社會性動物,我們相互依存。正是因為群體內(nèi)的互幫互助,人類才得以生生不息?!溉祟愡@一物種得以生存,不是因為我們跑得快、長得強壯,或者有什么其他自然賦予我們的武器,而是因為社會性防護( social protection)」, 芝加哥大學認知和社會神經(jīng)科學中心主任John Cacioppo說。舉個例子,早期的人類只有通過成群狩才能拿下大型哺乳動物。他說:「我們的優(yōu)勢是我們能溝通和協(xié)作。」
但是,這些強大的群體最先是如何形成的呢?Cacioppo 提出,社會性關系根源于其對立面——孤獨。根據(jù)他的理論,獨處的痛苦促使我們尋求陪伴帶來的安全感,這接下來又促進了群體合作和群體防護,從而使得人類這一物種興旺發(fā)達。孤獨依然存在,因為孤獨對社會性動物而言有著重要的進化意義。就像口渴、饑餓和疼痛,為了改善長期生存處境,我們不得不設法消解這些令人厭惡的狀態(tài)。
如果Cacioppo的理論正確無誤,那么,一定有一種內(nèi)在的生物學機制,促使孤獨的動物尋求同伴。我們大腦里一定有某種物質,讓我們獨處時覺得心情不好,而有人陪伴時覺得寬心。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們認為,他們已經(jīng)找到了這種動機的來源——大腦中縫背核中的一組鮮為人研究的神經(jīng)元。今年早些時候《細胞》刊載的研究表明,刺激這些神經(jīng)元會促使孤立的小鼠尋找伙伴。這些發(fā)現(xiàn)為 Cacioppo的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解釋了大腦中特殊結構和社會行為之間的深刻關聯(lián)。
這項研究首次將特定的神經(jīng)元和孤獨對應起來。該研究也是描繪社會行為和大腦中相應基礎遺傳學地圖的一系列努力之一?!高^去15年來,想要理解社會行為基礎的愿望變得越來越強烈,包括關愛他人、社會排斥、欺凌、欺騙等等?!辜又荽髮W圣地亞哥分校研究大腦和社會行為的哲學家Patricia Churchland說,「我認為,(研究)關心、分享和共同防御的進化基礎的想法很好,但是,大腦機制必定非常復雜?!?/p>
Cacioppo的理論和MIT的新發(fā)現(xiàn),共同將孤獨從心理學和文學的領域挪到生物學領域?!肝艺J為,從長遠來看,問題不在于理解為什么孤獨很痛苦,而是我們的大腦如何被設置成推動我們走出孤獨狀態(tài)?!辜永D醽喆髮W洛杉磯分校的遺傳學者Steve Cole說,「我們可以考慮社會親和力,而不是考慮孤獨?!?/p>
社會性生物
Gillian Matthews 在一次誤打誤撞中發(fā)現(xiàn)了有關孤獨的神經(jīng)元。在2012年,當時她還是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一名研究生,正在研究可卡因對老鼠大腦的影響。她會給老鼠一些藥物,然后把它們每一只單獨關在籠子里,第二天再來對老鼠大腦的某一特定部分神經(jīng)元進行檢測。對另外的對照組她也是這么做的,只不過注射的是鹽水而不是可卡因。
當給藥24個小時之后,Matthews 再回來觀察這些老鼠,她期待能看到大腦細胞的變化,比如,加強的神經(jīng)元鏈接,這也許能幫助解釋為什么可卡因容易讓人上癮。讓她感到驚奇的是,她發(fā)現(xiàn)不管是給藥的老鼠還是對照組的老鼠,它們的神經(jīng)元線路變化都是一樣的。這一宿,某些特定細胞的神經(jīng)連接都變強了,不管是實驗組還是對照組?!敢婚_始我們覺得一定是哪里出錯了,沒準在操作過程中我們犯了錯誤,」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麻省理工學院(MIT) 博士后研究員的Matthews說到。
Kay Tye (左邊) 和 Gillian Matthews 都是麻省理工學院 (MIT) 的神經(jīng)學科學家,她們找到了能促使老鼠去尋求同類陪伴的一組神經(jīng)元。
她所關注的是那些能產(chǎn)生多巴胺的腦細胞,多巴胺是一種能產(chǎn)生快樂感覺的化學物質。當我們進食、發(fā)生性行為或者使用毒品時,會分泌大量多巴胺。但是,它不僅僅是快樂的信號。大腦中多巴胺系統(tǒng)可能會驅使著我們?nèi)プ穼び??!杆⒉皇悄阍诘玫搅讼胍臇|西之后才產(chǎn)生的,反而是它在催促著你去尋找某種東西,」Cole說到。
研究員所關注的多巴胺神經(jīng)元,位于大腦中一個叫做中縫背核的位置,它與抑郁癥的聯(lián)系最廣為人知。(這也許并不是巧合——孤獨感正是抑郁癥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那個位置上的絕大多數(shù)神經(jīng)元都分泌5-羥色胺,一種化學信使,諸如百憂解(Prozac)等藥物就對這種化學信使起作用。分泌多巴胺的細胞在這個區(qū)域里大概占到25%,但是,長久以來,很難對這些細胞進行單獨的研究,所以,科學家對它們的作用知之甚少。
Matthews猜測,可能是實驗中的其他環(huán)境因素導致這種改變。她測試過僅僅是把老鼠挪到新籠子里去會不會促使多巴胺神經(jīng)元產(chǎn)生變化,但是,并沒有起到效果。最終,Matthews 和她的同事Kay Tye 認識到,這些腦細胞的變化并不是由藥物引起的,而是針對24小時的隔離作出的反應?!笡]準這些神經(jīng)元正在傳遞孤獨的體驗,」Matthews解釋道。
就像人類一樣,老鼠也是社會性動物,喜歡群居。如果你先把一只老鼠關禁閉,等到解禁之時,它會花更多的時間與其他老鼠互動,比平時的互動程度要高出很多。
為了更好理解中縫背核神經(jīng)元對孤獨感的影響,研究人員對多巴胺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使它們對一種特定波長的光作出反應,這種技術叫作光遺傳學(或者光基因學)。人們可以通過對光的使用來控制這些細胞,既可以刺激它們使之活躍也可以讓它們保持沉默。
對多巴胺神經(jīng)元的刺激似乎讓老鼠變的很難過,它們一旦有機會就會主動躲開這種刺激,就像會躲開對身體傷害一樣。而且,這些動物好像進入了一個孤獨的狀態(tài)——它們表現(xiàn)得好像是一直都很孤獨,愿意花很多的時間和其他老鼠在一起。
獨處的危險
孤獨不僅感覺不爽,也會引發(fā)深遠的健康隱患。從蒼蠅、老鼠到黑猩猩,當動物處于隔離態(tài)時,壽命更短。單獨監(jiān)禁——最嚴厲的刑罰之一——能給人類和其他動物帶來壓力,減弱免疫系統(tǒng),增高死亡率。確實,一些評估表明,孤獨將死亡風險提高了近乎30%——和肥胖癥一樣——即使當控制了像年齡和沮喪這樣的混雜因素時。
科學家希望能更好地理解孤獨背后的神經(jīng)回路,不僅可以幫助解釋它的存在原因,而且最終能指出新的治療方法。Hawkley 問,「是否有有辦法能夠緩和大腦活動,就像我們在對付抑郁癥那樣?」
Matthews說,「這揭示出一些情況,我們的大腦如何連接,讓我們成為與生俱來的社會性生物,保護我們免于遭受孤獨帶來的不利影響?!?/p>
孤獨的光譜
十年前,Cacioppo第一次正式提出他的孤獨進化理論。有力依據(jù)來自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對孤獨的敏感性是可遺傳的,就像身高或者糖尿病風險——孤獨感水平的一半都與基因相關。 Louise Hawkley,芝加哥大學研究中心心理學家曾與Cacioppo合作過,她說,「如果它真的不好,它可能會在人工繁殖中消除,因此它肯定是自適應的?!构陋毜倪M化理論「塑造了一個非常連貫的故事,講述了孤獨可能如何出現(xiàn)。」
確實,就像對待糖尿病,人們也正在改變孤獨感的程度?,F(xiàn)在,Cacioppo 正試著通過成千上萬人的研究,明確與孤獨感有聯(lián)系的特定基因。他說,「被繼承的不是孤獨,而是斷開聯(lián)系的痛苦?!?/p>
用進化論的話來說,它有助于人們在這一特征保持一定的可變性。Cacioppo說,一個團體的一些成員會感到「分離讓人痛苦,所以,他們愿意保衛(wèi)它們的村莊,」「其他人愿意出去冒險,但是,依然希望能與家有聯(lián)系,分享他們發(fā)現(xiàn)的東西?!?/p>
老鼠也顯示了這種可變性( variability)。Matthew 的試驗中,最占優(yōu)勢的老鼠——就是那些打贏其他籠子里同伴的老鼠,擁有獲取食物和其他資源的優(yōu)先權——對孤獨神經(jīng)元受到的刺激,反應最為激烈。那時,地位最高的那些老鼠會熱烈地尋找同伴,遠比那些處在社會最底層的老鼠熱烈地多。較之底層的社會成員,這些老鼠也更渴望避免刺激孤獨神經(jīng)元,這意味著,處于優(yōu)勢地位的老鼠覺得孤單不好受。相反,最底層的老鼠似乎不介意孤單?;蛟S,他們享受這種孤獨,因為躲開了騷擾。
Churchland 說到,「這非常的復雜——很多可變性常見于嚙齒類動物,我認為這非常明顯。」
Tye和Matthews 的研究結果表明,這些中縫背核神經(jīng)元幫助解決那些與社會聯(lián)系脫節(jié)的動物,以達到它希望的水平。想象一下,孤獨就像對冰淇淋的渴望——一些動物喜歡冰激凌,一些不喜歡。多巴胺神經(jīng)元驅動冰淇淋愛好者尋找甜點,但是,對其他人影響甚微?!肝覀冋J為,中縫背核神經(jīng)元以某種方式接進那些有主觀社會經(jīng)驗的老鼠。并且只對那些有過社交經(jīng)驗行為的老鼠產(chǎn)生重要影響,而不是那些沒有經(jīng)驗的,」Matthews說到。
不同的反應表明兩個讓人頗受啟發(fā)的可能性:神經(jīng)線路決定社會地位,或者,社會地位影響這些神經(jīng)元如何連接。也許一些動物從出生到渴望社會接觸,然后他們尋找其他的同類并且變得有攻擊性,以確保它們在團體中的地位,從而最終獲得最高的地位。另外,某些老鼠在選擇在其他動物在他們的組織時,開始變的咄咄逼人。大腦連接的方式可能使這些動物改變結果,驅使這些老鼠去尋找欺負其他動物。他們正計劃增加額外的實驗來區(qū)分這兩個可能性。Cacioppo說,當他看到 Tye 和 Matthews 的結果時,幾乎「跌倒」。他對人類的孤獨作過廣泛的研究,利用大腦成像識別大腦活躍部分(當人們感覺孤獨時)。但是,大腦成像具有粗糙的分辨率,并且不能像他們在老鼠身上所做的那樣分析特定的細胞類型。
Tye 和 Mattews 的研究有助于重塑孤獨,過去它被視為一種深陷絕望的狀態(tài),現(xiàn)在被理解為一種編碼于我們生物學機制中的激勵力量。「本研究著眼于社會接觸如何獲得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獎勵,而沒有關注厭惡獨處的狀態(tài),」Cole 說,「然后,孤獨被視作缺乏獎勵,也因此變得可以理解?!?/p>
本文選自量子雜志,作者:Emily Singer;本文由機器之心編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