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這個東拼西湊的海滄區(qū),竟然曾走出51名進士,實在不可思議。
海滄區(qū),地盤很小,土著很少,若不是辟為臺商投資區(qū)跟了廈門特區(qū)的東風,或許總人數(shù)還在10萬上下徘徊著。
海滄區(qū)政府(圖片來自東南網)
海滄區(qū),由兩大塊組成,北邊的一塊舊稱東孚,是同安縣積善里的一部分。積善里的另一部分被劃給了漳州角美,換來了海滄的南片,仍稱為海滄的一個半島,舊時是海澄縣的三都,總之,這塊土地是漳泉交界之處順著地形臨時拼湊的,整頓之后便成了海滄區(qū)。
過去,在海滄和東孚還默默無聞的時候,人們想當然會認為這是一塊毫無生氣的土地,只有三兩漁民泛著舟蜻蜓點水似的打打漁,或者穿著蓑笠漫步在天竺山下漫不經心的撒撒肥。
然而,我們都錯了,這是一塊被遺忘的土地,因為它實在是太不惹人注意了,因地處漳泉之交,誰也不愿意多管閑事,于是,在這個地方便發(fā)生了很多大事,只是這些大事的源頭雖在這里,但產生影響卻在其他地方,這叫聲東擊西。(賣個關子,具體是什么事,歡迎持續(xù)關注圭海四記,后面會繼續(xù)講述在海滄發(fā)現(xiàn)的故事)
海滄灣(圖片來自臺海網)
科舉考試從隋代創(chuàng)立之后,并沒有瞬間在福建風行,因為唐以前的福建還大部分是蠻荒之地,直到陳元光開漳乃至漳泉各自設州郡之后,歐陽詹和周匡物分別在唐中期首開泉州和漳州的進士先河,才使得閩南各地開始像發(fā)瘋了一樣,紛紛金榜題名。
海滄的老東家,泉州府同安縣和漳州府海澄縣的首進士,都來自海滄,那是一個極其勵志的故事:有一位先生,名字叫謝翛,寫的一手好文,可是在他修煉成功的時候,適逢黃巢起義,兵馬混亂的社會,謝翛不愿棲身事賊,于是帶著弟弟躲到了文圃山隱居,直到唐懿宗和唐僖宗時期才上京考取進士,從此開始了海滄的文教之風。
從謝翛開始,五代時的洪文用,北宋的石蕡也跑到文圃山耕讀著書,甚至永春人顏慥也跟隨蔡襄走馬上任擔任漳州教授,最后也選擇了文圃山下定居,從此,文圃山下人文薈萃百姓安居樂業(yè),一派祥和的光景,也正是如此,海滄的科舉道路正式開啟了。
文圃山龍池巖(現(xiàn)屬漳州)
顏慥的后代和鄰居們在整個北宋和南宋年間,共貢獻了24名進士(含特奏名),其中顏氏后裔就有17名。
進入明代后,海滄因地處月港貿易的關鍵節(jié)點,居民鋌而走險販洋為生,積累了不少錢財,于是富而仕的社會氛圍促使了海滄科舉的繁榮;另外嘉靖朝經歷了抗倭的洗禮,整個民間尚武氛圍極濃,海滄人承襲南少林的武學精華,終于也在武科上有了不少的成就。
在整個明代海滄人共創(chuàng)造了21個進士名額,其中文進士13名,武進士8名,重啟了宋代的榮光。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整個明代,一共走出了三位省試第一名,其中的兩名文科解元同樣就讀于大巖山的云塔書院,另一位武科第一名則是其中一名解元的哥哥,都來自東嶼村。
海滄東嶼村(圖片來自小豬網)
他們就是東嶼村的柯安甫和柯挺兄弟,以及后井村的周起元。
進入清代后,海滄的進士就開始落寞了,只產生5名,其中文科4名,武科1名。
1.海滄區(qū)歷史上共產生進士51名,其中文進士33名,特奏名9名,武進士9名。
2.按歷史年代分,唐代1名,北宋1名,南宋23名,明代21名,清代5名。
3.按街道分,海滄街道34名,東孚街道12名,嵩嶼街道7名,新陽街道1名。
4.按村社分,青礁村最多為24名,東嶼村4人。
5.按姓氏分,顏姓最多為17人,劉姓5人,李姓4人,林姓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