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宜昌2019中考試題 下
漸新堂
在閱讀試題答案之后,繼續(xù)閱讀理解試題命的的思考,繼而再看近些年來的持之以恒的試題命制中酸甜苦辣的久久為功的探索,務必會獲得更多的有益的啟迪與思考。
根植傳統(tǒng),聚焦三新
——2019年宜昌市中考語文試題說明
李祖貴 廖茹玲 張煉 彭澤元
2019,新教材首考之年,中考試題該以何種面貌呈現(xiàn)給廣大師生,既無先例可循,又無旁證可引。二十多天來,我們燈下圍坐、潛心苦讀,無數(shù)次如切如磋,多少遍字斟句酌,一路苦心孤詣,終有了柳暗花明的遇見。在李祖貴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以“根植傳統(tǒng),以赤子之心擁抱生活;聚焦三新,用全新之態(tài)引領教學”為主旨,在宜昌中考命題理念的堅守下,在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中,親近自然,悅納人生,豐潤靈魂。
一.根植傳統(tǒng),以赤子之心擁抱生活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積淀著我們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墩Z文課程標準》一再強調(diào)語文學科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統(tǒng)編教材也加大了傳統(tǒng)文化的選文比重。本次命題,我們一如既往地貫徹了宜昌中考關(guān)注傳統(tǒng)、奉獻經(jīng)典的選文特色。堅持生活之本,堅守文化之根,堅定赤子之心,用傳統(tǒng)精華,暈出一紙墨香。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最好的閱讀材料,同時也為自己找到了最合適的考試載體。
1.堅持生活之本,沐浴生命之光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這是自然之美;檻前游魚,亭中待月,這是游園之趣;筆墨紙硯,詩詞書畫,這是書齋之雅;神秘池塘,人生三態(tài),這是生活之嘆。這些生活的源頭活水,攜一卷山水,借一方園林,用一席對話,讓學生得到生命的體悟,獲取生活的真諦。如閱讀第29題到第31題,聚焦家庭教育與親子關(guān)系,透析人生的本質(zhì),呼喚理性思考,從而正確地審視自我,活在當下。在作文題中,我們疏導孩子們在風華正茂的年代,預定目標,設計形象,追尋夢想,創(chuàng)造最有希望的人生。在敘真事,說真話,訴真情的過程中,引領孩子們不斷奮發(fā)向上,沐浴生命的陽光。
2.堅守文化之根,領略經(jīng)典之美
漢字構(gòu)造、文房四寶、水墨丹青、魏晉風貌、筆墨功夫、園林建筑等,本套試題所選擇的幾個角度,應該說都是泱泱中華歷史上最突出的文化關(guān)節(jié),觸摸這些關(guān)節(jié),便是觸摸中華文化的脈搏。讓學生巡游在這些傳統(tǒng)文化的淺灘,雖然不一定能夠讓他們深刻感知中華文化的富麗堂皇,但卻能夠讓他們初步領略到經(jīng)典文化的風采與魅力。比如漢字第3題,考查漢字形符,理解漢字常識。漢字第4題,考查傳統(tǒng)社會中的親屬關(guān)系,既是對現(xiàn)代家庭獨生子女的關(guān)注,又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文言文第10題,通過湖筆、徽墨、宣紙、端硯的品牌,考查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常識的了解。
3. 堅定赤子之心,提升精神之境
少年時代,做一個永葆純真的好奇者;青年時期,做一個自由飛翔的追夢人;長大以后,做一個不忘初心的守望者。只有不忘初心,方可砥礪前行。本套試卷中,我們也力求通過童年法布爾及青年歸昀的人生,去感受孩子的赤子之心,去體會人性的美好純真。比如第18題,分析法布爾優(yōu)良的學習品質(zhì),實則引導學生品讀其人性光輝,那是對生命的好奇,對自然的熱愛,是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xiàn),是一個孩子至真至純的本性。第29題,透過人生狀態(tài)來分析人生過程,旨在教導學生不僅仰望星空,還要腳踏實地。傅雷曾愿兒女用一顆純潔無垢的心,去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們也愿孩子們堅定赤子之心,提升精神之境,讓一生清澈澄明。
二.聚焦“三新”,用全新之態(tài)引領教學
在宜昌語文人看來,本質(zhì)上的語文課程應該是以“語言學習”為內(nèi)核,以文字、文章、文學、文化常識的學習為外延的育人課程。為了踐行這樣的理念,宜昌開展“與經(jīng)典同行,為生命奠基”等系列課題研究,從漢字、閱讀及寫作三方面落實課程,改革教學,并得到業(yè)界的普遍認可。新教材推行以來,為配合其理念的進一步貫徹,宜昌再次開展了“基于新課改、新教材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整體教學改革’”課題研究。今年,恰逢新教材首輪學習的結(jié)束,又是“三新”正式融合的元年,我們期待借這一份全新面貌的中考試題,傳達創(chuàng)新的理念,展現(xiàn)語文的姿態(tài),引領教學的方向。
1.兩個創(chuàng)設,踐行新課程之理念
新課程與新教材背景下的新中考,其基本特點就是:在考點指向上,正確處理好語文知識積累與語言應用之間的關(guān)系;在主客體的傾向上,正確處理好學生主體與尊重文本之間的關(guān)系;在語用能力的考查上,正確處理好體驗感悟與理性答題之間的關(guān)系;在素養(yǎng)建構(gòu)上,正確處理好基礎水平與個性突破之間的關(guān)系。
在今年的語文試卷中,我們除了兼顧以上各種關(guān)系的基本平衡與和諧外,還別開生面地使用“導語模式”和“研學導讀”板塊,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的情景,拓展語文學習的寬度,豐富語文學習的方法,讓整套試題顯得更為靈動,更有張力,更貼近課標要求。
導語模式,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今年,我們首次嘗試用“導語模式”替代“引標形式”,似“串詞”承上啟下,為鋪墊創(chuàng)設情境,還照應新教材“單元導讀”的編寫體例,使整套試題氣韻舒展,一脈貫通。比如第一、二部分,以“文房四寶”“筆墨功夫”來創(chuàng)造書畫學習的情境,讓學生如在焚香撫琴、靜心揮墨的氤氳中,進入古典文化的學習氛圍。第三部分,以“打開自然之窗”創(chuàng)設童年生活的情境,以“開啟理想之門”,創(chuàng)設整本書閱讀的場景。讓學習與生活緊密相連,讓知識在運用中體現(xiàn)價值。
研學導讀,提供實踐場景。本次命題,我們模擬研學的場景,通過“研學導讀”的創(chuàng)設,讓課內(nèi)與課外同行,讓學得與習得并重。比如第22題的游園建議,類似于“旅游攻略”。通過自己“讀萬卷書”,來讓他人“行萬里路”,這既是知識的學得,也是能力的習得。第23題,巧妙地將課內(nèi)與課外銜接,讓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第26題,應為典型的“綜合性學習”,既考查了學生研讀文本,提煉信息的一般思維品質(zhì),又考查了學生關(guān)注生活,學以致用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這是對學生探究學習能力和在實踐中運用語文能力的考查,也是命題者踐行新課程理念的良苦用心。
2.多個維度,突顯新教材之特點
新教材落戶宜昌已整整三年了,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最直觀的感受是:它既有“雙線組元”的單元設計,又有“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還特別強調(diào)“整本書閱讀”的理念。本次命題,我們特地從讀書的形式、方法、內(nèi)容、空間、時間等多個維度,強化“多讀書”的觀點,突顯新教材的特點。
群文匯讀,突出“雙線組元”的特點。《文房四譜》緝四篇文言短文為一組,以群文閱讀的方式,突出主題閱讀的理念,落實“語文素養(yǎng)”的要求;通過感受古代文人的生活意趣,激發(fā)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來體現(xiàn)文章的“人文價值”?!秷@林說趣》看似一篇,實則既節(jié)錄了陳從周的“說園”,又嵌入了惲壽平的“游園體驗”,還聯(lián)系了葉圣陶的《蘇州園林》,算是合三篇為一篇。分別從設計美、游歷美、圖畫美三個角度來“說園”。有文言文、有現(xiàn)代文,還有文白夾雜的雅言,集中表達了對我國園林建筑的鐘情與熱愛。精選擇,巧組合,多種語言風格和解說角度融為一篇,同樣體現(xiàn)了“雙線組元”的特點。
多維閱讀,體現(xiàn)“三位一體”的設計。為體現(xiàn)新教材“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設計,全方位考查 “多讀書”這一理念的落實。我們創(chuàng)新考試形式,“聚群文而匯讀,重人文而悅讀,為研學而導讀,選名著而品讀,悟人生而漫讀”,既有教材的課文,又有名著的選文,還有經(jīng)典的美文,從課內(nèi)到課外,從書本到實踐,從文學到生活,從語言到精神,從學得到習得,從多個維度落實“好讀書、讀好書”的觀點。在“群文匯讀”中,命題者還向大家推薦閱讀北宋作家蘇易簡的《文房四譜》,“學有余力,值得一覽”。通過方寸之卷再次彰顯了新教材“1+x”的閱讀理念。
名著選讀,強調(diào)“整本書閱讀”的理念。名著閱讀是“三位一體”中最為重要的一“位”。名著究竟該怎么考?一直是廣大教師關(guān)注的熱點。本套試卷,我們采用“切片式選讀”的方式,單獨設計一個板塊,總共10分,既有對一般知識與能力的考查,又有對“整本書閱讀”的關(guān)照。其中涉及全篇,雖只兩題,且僅4分,但著重強調(diào)了“整本書閱讀”的理念。第19題,只要讀過整本書,只要對法布爾有所了解,就能得到正確答案。第20題,甚至只需大致讀過全文,就能輕松地列出答案。在這里,我們既無意增加師生負擔,把名著“悅”讀搞得談“讀”色變,又不能置教學內(nèi)容于不顧,把名著閱讀搞成可有可無。所以,在命題過程中,我們總是小心翼翼,再三權(quán)衡,力避偏怪難,指向“整本書”,為師生減負,為閱讀助力。我們只愿孩子們能在名著的世界里越飛越高。
3.三種評價,促進新課題之開展
基于新課改、新教材背景下的新課題研究,意圖把握語文本質(zhì),整合改革資源,建構(gòu)核心體系,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優(yōu)化評價方式。其中,在學業(yè)評價方面的要求是:突出能力,注重運用,聯(lián)系生活,取材課外。為此,我們從關(guān)照基礎、突出能力、強化思維等三個方面優(yōu)化學業(yè)評價,提升語文素養(yǎng),促進新課題的開展。
關(guān)照基礎,注重知識的積累。本套試卷中,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多達30分。其中,有對漢字讀音及字形的考查,如漢字第1題;有對漢字常識的考查,如第3題;有對文言實詞與虛詞的理解,如第6、7題;有對關(guān)鍵字詞的理解,如第24題;有對代詞知識的考查,如第25題;有對詞語的語境義的考查,如第2、29題;還有對古詩文理解記憶的考查,如第11、16、21、26、32題。一旦擁有了豐厚的知識積淀,就能為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突出能力,強調(diào)語言的運用。本次中考試題的考點設置以“語言”為抓手,重點考查漢字的甄別、詞語的含義,句子的仿寫、修辭的運用、人物的分析、主題的把握、名著的閱讀、課文的拓展等,盡量不考那些僵化的篇章知識、文體術(shù)語、抽象概念,而是把文段作為“文本解讀”的載體和“語言學習”的媒介,著意強化“語言”能力的考查。
如第28題,要求補寫一個句子,表面看是一道仿寫題,其實考查的是綜合能力:首先要閱讀文章,明確關(guān)鍵語句“水的三態(tài)”,然后要結(jié)合生活體驗,弄清此處應填寫“水的氣態(tài)”,最后再根據(jù)仿寫的特點,運用比喻的方式寫出相仿的句子。一道試題,形式上是句子的仿寫,實則為三種能力的綜合。
強化思維,提升學習的品質(zhì)。通過語言的運用,獲得思維的發(fā)展及思維品質(zhì)的提升,這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指歸。本次命題,我們以“一點多考”的形式,考查了學生相關(guān)的思維能力與學習品質(zhì)。難度上并未增加,導向上更加明確。
比如漢字第5題,這是一道從沒有出現(xiàn)過的、極為新穎的題目。乍一看,這是一道書寫題,只需要照原樣謄寫一遍。但在謄寫的過程中,你要么就自動將語序重新排列了,要么就會產(chǎn)生極大的困惑:究竟是題目錯了還是我錯了。而命題者所要考查的,正是學生的學習品質(zhì)和思維慣性,只有認真觀察,并集中注意力,才能答對此題。再如文言文第8題,這道題在以往的基礎上略作調(diào)整,將用“/”斷句改為用“標點”斷句。一方面改變了學生的慣性思維,另一方面在文言文的題目中加入了對現(xiàn)代漢語的考查,也是“一點多考”的題型。
一年一度,我們殫竭心力,精心打造這份試卷。既想讓孩子們在閱讀時受到文化的熏陶,得到精神的洗禮;又想在答題中做到語言的訓練,思維的提升。為了實現(xiàn)這種工具與人文的互動,精神與語言的雙贏,我們根植于傳統(tǒng),聚焦在三新,給師生以溫暖,示教學以方向。在此,我們衷心祝愿語文的世界更加天高云淡,宜昌語文人的職業(yè)生涯更加幸福美滿。
賦終點之站,予起點之美
——新時代語文評價改革探索與實踐
湖北省宜昌市教科院 李祖貴
宜昌不僅是教育改革的熱土,更是語文教學的福地。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課內(nèi)外銜接”語文教學實驗的艱苦探索,到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再到全國統(tǒng)編教材的先試先行。無不得到了全國中語會和人教社的直接領導和親切關(guān)懷,這里既有中語會前輩們的特別關(guān)注和悉心指導,更有中語室歷任編輯的大力支持與傾情幫扶,使我們不但在理論層面有了許多新思維和新發(fā)現(xiàn),而且在實踐層面有了許多新嘗試和新突破。
回首進入新課程改革以來的探索之路,我們的中考評價改革始終以全新的姿態(tài)和面貌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每年的中考試題,我們都力求從不同的角度給考生以意外的驚喜,給教學以精彩的回報。因為我們始終認為,一套中考試題不僅是一種觀念的傳遞,更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不僅應有個性鮮明的學科特色,更應有卓爾不群的精神內(nèi)核。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種追求卓越,超越夢想的評價理念,才使宜昌市不僅成為了享譽全國的學業(yè)評價改革試驗區(qū),而且基本實現(xiàn)了以考促學,以考促教,以考促研的良性互動的評價機制。(2001、2008、2019年的宜昌市中考語文試題報告分別在《語文學習》、《中學語文教學》、《中學語文教學通訊》等核心期刊上公開發(fā)表,前兩次并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zhuǎn)載。)
相對某些學生而言,一場考試的結(jié)束,往往也就意味著整個學習生涯的結(jié)束,但語文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卻將成為每一個人學無止境的課程。所以,我們的每一場大型考試,不僅應該最準確地反映出學生學習語文的狀況和能力,而且應該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愛好。這既是我市語文評價改革的一貫宗旨,也是我們每次命題的基本出發(fā)點??荚嚉v來都是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我們卻把它變成了學習的驛站,進步的起點,使其成為了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的一座橋梁,賦予了終點之站以起點之美。
先讓我們來初步感知一下宜昌中考語文試卷的面貌(PPT播放2019年試卷)
從2000年開始至今,整整二十年,宜昌市語文中考命題工作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吐故納新,反復調(diào)整視角,力求盡善盡美。從而真正形成了具有宜昌特色的考試文化。
在此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宜昌語文中考試卷的總體面貌。
全卷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試題總分為120分。
根據(jù)課標板塊劃分,全卷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漢字,10分;第二部分:閱讀,60分;第三部分:寫作,50分。(嚴格意義上講,綜合性學習和口語交際目前還不具備考查的條件,而且與前三塊的地位無法相提并論。)
試題卷、答題卡、參考答案三卷分開。試題卷6個版面;答題卷6個版面;參考答案4個版面。
試題總閱讀量穩(wěn)定在6000~7000字左右,總書寫量穩(wěn)定在1000字左右。閱讀部分一般安排1個文言文語段,3~4個現(xiàn)代文語段,文言文語段300~500字左右,現(xiàn)代文語段800~1200字左右。
近五年總閱讀量一覽表
時 間(年)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閱讀量(字) | 6311 | 6319 | 6686 | 5944 | 6613 |
主要題型有:1、填空題;2、選擇題;3、簡答題;4、默寫題;5、作文題。(從2000年開始,就基本擯棄了標準化的命題思路,選擇題占比非常之少。)
全卷一般設置30~35道小題。漢字部分5小題,占10分。作文1小題,占50分。其余為閱讀部分,文言文占18~20分,古詩文默寫占8~10分。每小題最大分值不超過4分,最小分值不小于1分。
全卷難度控制在0.65左右。其中容易和較容易題約占60%,較難題約占25%,難題約占15%。
每年的中考命題,我們小窗幽坐、圍桌夜話,兩眼鰥鰥、慘淡經(jīng)營。其中有“曲水流觴”的雅趣,“如切如磋”的琢磨,更有“苦心孤詣”的洞見,“妙手偶得”的驚喜。在此略為梳理,就教各位方家。
一、堅持經(jīng)典閱讀,凸現(xiàn)語文評價的育人功能。
在考試中關(guān)注語文課程的價值取向,凸顯語文學科的精神風骨,強調(diào)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引導是宜昌市語文中考試題的鮮明特色。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對學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蔽覀兠磕暝谥锌济}現(xiàn)場披沙瀝金,鐵鞋踏破,小心翼翼為考生遴選出來,并經(jīng)過千錘百煉的那四五個文段,雖然遠不能涵蓋中華經(jīng)典文化之一角,但讓學生游弋在這些文化典籍的淺灘,卻可以觸摸到中華歷史的關(guān)節(jié),感受到中華文化的脈搏,并初步領略到經(jīng)典美文的風采與魅力。拳拳之心,往來共鑒。
一是力爭行文更典范。
文本的選擇上,我們拒絕膚淺、平庸與低俗。有意識地選取一些格調(diào)高雅、行文典范、結(jié)構(gòu)嚴整、語言精當、過渡自然的文段,以化解學生在閱讀時的陌生感。一般情況下,無論多么經(jīng)典的文章都難于達到命題現(xiàn)場的需求,不是篇幅長短有問題,就是行文格式欠規(guī)范,或是考點分布不均衡。我們通過多年的實踐與磨合,已經(jīng)摸索出了一整套遴選文本,加工文本,打磨文本,封裝文本的工作流程,從而使廣大師生所面對的名家名篇不僅篇幅短小,行文規(guī)范,而且格調(diào)高雅,式樣美觀。
如:2019年的閱讀文段《園林說趣》??此埔黄暾亩涛?,實則既節(jié)錄了陳從周的“說園”,又嵌入了惲壽平的“游園體驗”,還在試題設計中聯(lián)系了葉圣陶的《蘇州園林》,算是合三篇為一篇。分別從設計美、游歷美、圖畫美三個角度來“說園”。有文言文、有現(xiàn)代文,還有文白夾雜的雅言,集中表達了對我國園林建筑的鐘情與熱愛。精選擇,巧組合,融多種語言風格和解說角度為一篇,既是中考命題的好素材,也是一種難得的文本再創(chuàng)作。
再如:2018年《無味之味》一文結(jié)尾的改寫。原文結(jié)尾議論部分長達300余字,刪去百余字后,讀起來仍然覺得不夠暢快。特別是“天下有道,由于言行一致,厚德為先,自然潛移默化,遐邇復戴,社會風尚無不受其影響。否則,無非虛辭絞繞,好話說盡,壞事做盡,天下無道。”一句用詞較為生僻、語言不夠簡潔,我們閱讀時都覺得不容易理清邏輯,作為考試文本,這樣點明主旨的表達很容易把考生繞糊涂,影響考生答題。于是,我們遂將其改造為“天下有道,行勝于言,德厚為先,自然百業(yè)興旺,蒸蒸日上;天下無道,言勝于行,虛辭絞繞,自然禮崩樂壞,江河日下。”這樣一改,“有道”之益、“無道”之弊對比清晰,韻文的形式也延續(xù)了原文風格,讓文本語言更加典雅而又不失簡潔、主旨更加明晰而又不失韻味。
宜昌語文中考試卷閱讀板塊結(jié)尾處,每年總有這樣一句批注:“因命題需要,本試卷所選文段均有刪改,特此說明?!?/span>短短二十個字的說明,雖然并不引人重視,但卻蘊藏了命題人無數(shù)的心血與智慧。
二是力爭題材更寬泛。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積淀著我們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語文課程標準》一再強調(diào)語文學科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統(tǒng)編教材也加大了傳統(tǒng)文化的選文比重。宜昌中考語文命題,一貫堅持關(guān)注傳統(tǒng)、奉獻經(jīng)典的選文特色。堅持生活之本,堅守文化之根,堅定赤子之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最好的閱讀材料,同時也為自己找到了最合適的考試載體。
近些年我們曾經(jīng)涉及到的傳統(tǒng)文化題材先后達幾十種之多。如:田園、山水、茗茶、陶瓷、繪畫、詩詞、歌賦、對聯(lián)、謎語、建筑、美食、篆章、刺繡、漁獵、耕種、游園、賞月等,都曾是我們的命題素材,并得到了業(yè)內(nèi)外人士的普遍贊譽。
三是力爭主題更鮮明。
經(jīng)典美文不僅在語文知識及能力體系上更加精要和完善,更有利于形成并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在人文價值取向上最能反映時代的特征及要求,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與時代精神相契合的人文價值觀,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文本豐厚博大,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名家名篇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語文學科的重要責任就是要讓學生親近經(jīng)典,閱讀經(jīng)典,內(nèi)化經(jīng)典;就是要讓經(jīng)典浸染學生的心靈,豐富學生的精神,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
近年來,我們的中考試卷,每年都有一個相對集中的文化主題。從“漢字”到“閱讀”再到“寫作”,彼此呼應,一脈貫通。如:2007年的“經(jīng)典之旅”;2009年的“優(yōu)雅文化”;2010年的“文人風骨”;2011年的“人格高度”;2016年的“語文如詩,人生如茶”;2017年的“勁節(jié)凌云,語文如筍”;2018年的“豐盈人生,家國情懷”;2019年的“根植傳統(tǒng),聚焦三新”等。
一份語文試題只是語文世界的一個窗口,但我們總是希望通過這個窗口來拓展更寬廣的語文維度,彰顯更理想的人格高度,并希望這種努力能夠不斷得到廣大師生的理解與認同。
二、聚焦核心素養(yǎng),重構(gòu)語文評價的知識體系。
二十多年來,從以知識為本,到以能力立意,從強化三維目標,到聚焦核心素養(yǎng),這些概念不斷轉(zhuǎn)換的過程,實際上也代表著人們對語文學科的認知不斷趨于全面、深入、準確的過程。語文是什么?語文為什么?不僅是課標制定者和教材編寫者必須回答的問題,也是我們這些課程實施者和學業(yè)評價者必然面對的問題。我們以為,無論對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如何定位,都應該是教材上編得進,課堂上講得清,試卷上看得見的東西。用王榮生先生的話來說,就是“合宜的能力(素養(yǎng))要有適當?shù)闹R來建構(gòu),對知識狀態(tài)的審理要緊急地提到日程上來,并在課程具體形體層面將語文學校知識問題‘主題化’”。
關(guān)于語文知識體系更新的問題,整個語文界都還在苦惱和探索中,所以,我們也不可能在此為大家提供一個理想的藍圖,但我們認為:本質(zhì)上的語文課程必須永遠圍繞“語言”的積累、理解、運用而展開,這應該是語文學科知識體系重構(gòu)的出發(fā)點。我們秉持守正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一方面堅持在原有3大類57項知識清單中認真耙犁出那些能夠真正提升人們“言語”能力的知識點,另一方面注重在“言語”實踐中體悟提煉出那些真正具有共性色彩的讀寫習慣、經(jīng)驗與規(guī)則。在此,愿意為大家分享我們重點關(guān)注的幾個方面:
一是溯本求源,在漢字品鑒中夯實基礎知識。
從學段教學任務的劃分來看,漢字教學應該是小學低年段的事情,但從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來看,要想還語文以應有的學科地位,讓語文真正成為學生享用不盡的精神食糧,漢字的教學僅滿足于低年段的識記是遠遠不夠的,這既是語文的學科地位決定的,也是漢字本身的特點決定的。漢字是最基礎的文化代碼,是音、形、義的結(jié)合體,是漢語學習的起點,是基礎中的基礎,貫穿閱讀和寫作能力發(fā)展的全過程。在中小學階段還漢字教學以本來面目,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而且更符合漢語文本身的學習規(guī)律。我們的基本思路是根據(jù)漢字音、形、義結(jié)合的特點,由易到難,由淺入深,不但從根本上解決漢字的識記和書寫問題,而且力求理清漢字與組詞,漢字與語感,漢字與閱讀,漢字與文言,漢字與文化的神秘聯(lián)系。
如:2009年中考試題“漢字部分”3、5小題。
3.下邊是中央電視臺經(jīng)濟頻道的一則財富廣告,用字巧妙,頗有意味。請你分別說說兩個加點“理”字的不同含義。(2分)
你不理① 財,財不理② 你。
這里的兩個“理”,表面看起來是同一個字,但卻是音同形同而意不同的兩個詞,這是漢字多義現(xiàn)象的具體表現(xiàn),對中學生而言,既常見又有難度,考一考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辨字析義的習慣。
5.請在下邊的方框里分別填充一個恰當?shù)淖郑⒔忉屵@個字的意思。(2分)
①世外桃 意思: ②桃 結(jié)義 意思:
這里的“源”與“園”,學生很容易混淆,并不是他們不會寫這兩個字,而是他們沒有刻意關(guān)注與這兩個成語相關(guān)的文化背景。任何漢字的使用必須高度重視意義的關(guān)聯(lián),考一考有助于學生強化這種意識。
再如:2018年中考試題“漢字部分”5小題。
5.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運用之妙,變化無窮。同樣是“洗”的意思,因為對象的不同,古人往往選用不同的漢字來表達,不僅表意更加準確,而且意趣更為生動。請將下列義近字與相應的身體部位對號入座。(2分)
A. 沃( ) B.濯() C.盥() D.?。ǎ?/span>
①( )身 ②( )手 ③( )面 ④( )足
古漢語較之現(xiàn)代漢語用字更為豐富,單是一個“洗”的意思,因為對象的不同,古人往往選用不同的漢字來表達,例如:“沃面”“漱口”“盥手”“濯足”“浴身”“沐發(fā)”。而現(xiàn)代人識字量相對更少,語言表現(xiàn)力相對較差,無論面、口、手、足、身、發(fā)均一“洗”了之。為了拓展?jié)h字教學的空間,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了解漢字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表現(xiàn)力。試題中提供了與“洗”義近的四個動詞,考查學生是否能選用準確的動詞跟身體的不同部位搭配。但考慮到語用環(huán)境和考生有一定的時間距離,我們又給四個動詞配上了甲骨文或金文大篆的象形圖形,一方面讓卷面漢字文化的氣息更加濃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考生借助漢字字形的表意功能來判斷字義。比如“盥”字,就是一只手放在盆里沖洗。“浴”字,仿佛一個人站在盆中,正在用水沖淋。這樣一來,考生哪怕不明白“盥”“浴”二字何意,也可以通過會意字的字形推斷出字義,選擇正確的選項搭配。
二是注重運用,從讀寫實踐中體悟動態(tài)知識。
葉瀾教授曾經(jīng)說過:“學科知識是充滿生命能量的,須回到它創(chuàng)生時的原始狀態(tài)……教師的能力,就是讓學生得到活的知識,看到知識創(chuàng)建的過程,懂得知識對于人類、個體的價值與意義,而不只是一個用符號表達的“死”的結(jié)論?!?/span>
僅就文本解讀而言,我們發(fā)現(xiàn)任何脫離了具體語言環(huán)境的解讀其實都是不精準的解讀,反過來說,任何解讀都只有放在動態(tài)的語言環(huán)境中才有意義。同一個詞不僅在不同的語境下意義會有所不同,就是在同一語境下,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心境去解讀,意義也會出現(xiàn)較大差異。只有語境—情境—心境三“境”合一的理解才是真正趨近文本真意的理解。
譬如:2009年宜昌市中考語文試題“漢字”板塊第4小題:
4.請你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聯(lián)字組詞的方式,對下邊句子中加點的“清”字至少做出三種以上的解釋。(2分)
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魯迅《喝茶》)
如果脫離讀者心境來單純解釋“清福”一詞中的“清”字,則可能只有“清閑”,“清靜”的答案。而由于我們在題目中加上了“根據(jù)你自己的理解”的限定語,則既需要學生聯(lián)系文本語境,更需要學生聯(lián)系自我心境來解讀了。因為生活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每個人對“清?!钡睦斫庖捕即嬖谥^大的差異。所以,答案自然也變得豐富多彩了。如:清閑、清靜(凈)、清雅、清涼、清幽等等。這些答案不僅關(guān)注了文本的語境,更重要的是關(guān)注了讀者的心境。
同樣是這個“清”字,我們在2012年的宜昌市中考語文試題中,又考了一次,則重點是關(guān)注文本的語境意義。我們在“閱讀”段(四)中選擇了林清玄的《清歡》一文,并在27小題要求學生結(jié)合文章⑤⑥⑦段談談“清歡”在文中的具體含義。這個答案簡單而固定,就是“清靜、清淡、清潔”。但隨后我們又要求學生根據(jù)前面的閱讀理解和曾經(jīng)的人生體驗,以《清歡一刻》寫一篇記敘文。這樣,學生對“清歡”一詞的理解就不可避免地既要有文本之意,又要著自我之情了。所謂“清歡”,則既有“清雅恬適之樂、清靜簡單之境、清爽淡定之美”;又有“忙里偷閑時的安適;快中求慢時的優(yōu)雅;鬧里取靜時的恬靜;苦中求樂時的輕松……”
三是以傳統(tǒng)為師,在古漢語學習中積累經(jīng)典知識。
漢語長期以來自有它獨特的知識體系,比如文字學,音韻學,修辭學等,不僅有著完備的知識系統(tǒng),而且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F(xiàn)代漢語雖然借鑒了一些西方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但從本質(zhì)上講,它與古漢語依然是一套語言系統(tǒng),而不是兩套語言系統(tǒng)。所以說,學習古漢語,積累古詩文仍然是學好現(xiàn)代漢語的前提。我們有責任告訴我們的學生:中國語文的歷史至少是三千年,而絕不是一百年,更不是七十年。所以,除了現(xiàn)代文中所涉獵的一些高頻知識點外,傳統(tǒng)文選中的照應,鋪墊,伏筆,諧音,對仗,象征、烘托、渲染,比興,用典,雙關(guān),押韻,通假以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揚先抑、虛實相生、諷刺夸張、賓主相襯等讀寫知識就成了我們經(jīng)常考查的對象。
如2017年中考試題“漢字”板塊第5小題。
5.清朝文學家張潮曾在《幽夢影》中為我們留下了兩副尚未完成的對聯(lián),請你從中任選一句對出下聯(lián)。(2分)
予嘗偶得句,亦殊可喜,惜無佳對,遂未成詩。其一為“枯葉帶蟲飛”;其一為“鄉(xiāng)月大于城”。姑存之以俟異日。
選句: 對句:
參考答案:①落花伴蝶眠;鳴蟬攜風歌……②幽篁秀于林;秋葉紅于霞……
對句不僅是一種最常見的修辭手法,更是中國人讀寫入門的最基礎課程。關(guān)涉到文字學、音韻學、修辭學、寫作學等多門類人文學科??家豢加兄趯W生強化這類經(jīng)典知識的學習。
近年來,除教材上的必背古詩文外,我們還曾涉獵取材過的古典名著先后有《詩經(jīng)》《論語》《史記》《漢書》《晉書》《資治通鑒》《夢溪筆談》《世說新語》《容美記游》《小窗幽記》《浮生六記》《圍爐夜話》《幽夢影》《菜根譚》等近百部,含英咀華,受益良多。
三、不忘與時俱進,追求語文評價的卓越之境。
課程標準說:“語文課程評價具有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和選拔等多種功能,其目的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程度,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應發(fā)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種功能,尤其應注意發(fā)揮其診斷、反饋和激勵的功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如果用這樣一個標準來衡量的話,一套試題不僅有了功能大小之差,而且也有了境界高低之別。
晚清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有過一段談論人生三境界的話,在此,我也把中考命題工作分為高低不同的三重境界。
一是中考命題的任務境界:選拔與評價。
學業(yè)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終結(jié)性考試,目的是全面準確的反映初中畢業(yè)學生在學科學習方面達到的水平狀況,考試結(jié)果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yè)標準的主要依據(jù),也是普通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尺度。所以,平穩(wěn)、科學、準確地發(fā)揮其選拔與評價功能應該是其首要任務。實際上,這兩項功能就像中醫(yī)里面的陰陽平衡一樣,很不容易調(diào)和得皆大歡喜。尤其是有些地方教育差異比較大,不僅有城鄉(xiāng)差異,還有東西部差異,很多學科要能夠左右逢源幾乎沒有可能。只有站高望遠,才能恰到好處。許多老師在命題能力上的表現(xiàn)差強人意,諸如設題不典型,提問不嚴密,作答不完整,制卷不美觀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很多時候不是學生答不對,而是題目本身有問題。別人的例子不大好講,我講三個親身經(jīng)歷的失敗案例,由此可以想象中考命題之不易。
一次是2000年,正是宜昌市語文教學改革蓬勃開展的時期,主張學生加強課外閱讀,增強課外積累。所以,我們隨文設置了一道題,考查毛主席“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默寫,當時誰都沒認為這道題有難度,可試卷分析一出來,卻發(fā)現(xiàn)這道題得分率只有百分之零點幾。這時候我們才恍然大悟,當下的學生與我們幾個命題人的年齡整整相差了幾代人。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與閱讀趣味與我們的想象已經(jīng)有了天差地別。這看起來是一個學養(yǎng)問題,實際上仍然是一個學科知識的建構(gòu)問題,關(guān)涉到課程的標高,學情的變遷,知識的更迭。這一分雖然成了無效題,但卻使我們在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方式及考查范圍上作出了重大調(diào)整。那就是閱讀無止盡,考查有邊界。
還有一次就是2007年中考的書寫題,在出示一幅書法作品之后,緊接著有一個提問:“從書體上來看,以上扇面屬于( )體。”標準答案是“行書”或“行楷”,這是教材附錄中出現(xiàn)過的知識,應該沒有一點難度??捎性S多學生答成了“顏體”“柳體”“王體”。如果單從教材的知識系列來看,原題的設問和作答都是沒什么問題的,但知識本身是個動態(tài)的變量,有很多的東西都是教材無法涵蓋的,這就需要我們的問題更周全,指向更明確。譬如以上問題只要改成“從書法的演變歷程來看,以上扇面屬于( )體?!本蜎]有一點問題了。有人可能認為這是一個思維屏蔽的問題,可我自己認為仍然是一個學養(yǎng)不足的問題。
還有2019年的第28題,更是一個典型的知識錯誤題。
材料: ①我十八歲的侄女——棠山居士歸昀,最近從外州來和我同住兩個禮拜,她心里有掏不完的感觸,對人和人生有做不完的比喻。她對我說:“姑姑,我覺得我像水?!?br> ②“你昨天不是說你像云嗎?”“云只有一態(tài),水卻有三態(tài),我同時也可以像冷凝的冰,像清澈的水,像 。姑姑,你覺得你像什么?”我除了生產(chǎn)時覺得自己像笨熊外,已很少去搞這類文學小把戲了。我看看窗外,不!窗外所有的東西都是屬于年輕人的。我只好在廚房找答案,我說:“我覺得我像一塊豬油?!?/span>
題目:28.請在第②自然段畫橫線的地方補寫一個恰當?shù)木渥?。?分)
參考答案:28.(2分)示例:像朦朧的霧;像多彩的霞;像縹緲的云等。(此處應圍繞水的“氣態(tài)”來寫)(此題旨在考查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理解文意并合理使用修辭手法的能力。)
設置這道題目的初衷,是想既考查學生對常見修辭手法的掌握情況,又考查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意補寫句子的能力。很顯然,這里不僅僅要求仿照前面的句子來寫一個比喻句,同時還要求抓住水的氣態(tài)特征來寫這個比喻句。但是,四位命題專家經(jīng)過反復推敲,再三打磨出來的參考答案,居然沒有一句是正確的,要不是物理老師在返程的動車上一語點破,我們可能至今仍在霧里?;仡^來看,原文這里明明應該寫三句的,可作者當初為什么偏偏只寫了兩句,而給我們留下命題的空檔?原來正是寫作者洞若觀火、寧缺毋濫的智慧。
根據(jù)我市實際情況,我們將學業(yè)考試的整體難度值確定為0.65--0.7之間,應該說是一個兼顧各方,趨于平衡的難度值。但要實施起來仍然具有不小的難度。從近五年的情況來看,語文學科的數(shù)據(jù)分布非常不錯,應該說與我們對學情把握很有關(guān)系。
項目 | 全卷難度值 | 全卷均分 | 全卷信度 | 作文均分 |
2015年 | 0.68 | 81.09 | 0.85 | 36.84 |
2016年 | 0.74 | 88.7 | 0.82 | 37.63 |
2017年 | 0.66 | 79.67 | 0.81 | 37.51 |
2018年 | 0.69 | 82.44 | 0.83 | 38.37 |
2019年 | 0.69 | 82.38 | 0.83 | 38.9 |
二是中考命題的責任境界:激勵與引導。
中考本來只是一種評價手段,但是,現(xiàn)實背景下,它對教學的激勵與導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說,一套試題如果僅僅只具有選拔和甑別功能的話,那只是達到了最低層次的任務境界。既然整個社會如此地看重中考,研究中考,跟隨中考,那么,我們的每次中考就不僅應該最準確地反映出學生學習語文的狀況和能力,而且應該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愛好,指引他們學習語文的路徑與方法。
歷年來,我們的中考命題工作,一直秉承“穩(wěn)中求變,變中求新,新中求活”的原則,及時跟蹤學科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多方吸納來自教學一線的呼聲,對整個教育教學工作發(fā)揮了極強的激勵、引導和調(diào)控作用。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立意,從取材于生活到取材于經(jīng)典,以及書法題型的進退,漢字題型的創(chuàng)新,積累題型的強化……每一處細小的變化,都無不反映了課標的新方向,教材的新要求,學情的新變化。
這里僅以統(tǒng)編教材為例談談今年宜昌語文中考命題的新調(diào)整。
統(tǒng)編教材落戶宜昌已整整四年了,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最直觀的感受是:它既有“雙線組元”的單元設計,又有“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還特別強調(diào)“整本書閱讀”的理念。本次中考命題,我們特意從讀書的形式、方法、內(nèi)容等多個維度,強化了“多讀書”的觀念,突顯了新教材的特點。
1、群文匯讀,突出“雙線組元”的特點。
今年的文言文考查,我們輯《文房四譜》中的四則短文為一組,以群文閱讀的方式,突出主題閱讀的理念,落實“語文素養(yǎng)”的要求。通過感受古代文人的生活意趣,來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文房清玩,雖不似洪鐘大呂,國之重器,卻也是后人探秘古人心靈世界的一把鑰匙,彰顯出我們幾千年的文化精髓。
2、多維閱讀,體現(xiàn)“三位一體”的設計。
為體現(xiàn)新教材“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設計,全方位考查“多讀書”這一理念的落實。我們創(chuàng)新考試形式,把閱讀的類型做了功能化區(qū)分:群文匯讀-人文悅讀-名著選讀-研學導讀-人生漫讀。五個標題語言優(yōu)美、對仗工整。它并不是用來吸人眼球的文本標簽,而是對閱讀教學的方向性引領。其中,既有教材中的課文,又有名著中的選文,還有經(jīng)典中的美文,從課內(nèi)到課外,從文學到生活,從語言到精神,從學得到習得,從多個維度落實了“好讀書、讀好書”的觀點。
如“群文匯讀”板塊的設置,將具有某種關(guān)聯(lián)的多個文本,按一定原則組合成閱讀整體。通過梳理整合、拓展聯(lián)系、比較異同等,促使學生在多文本閱讀過程中關(guān)注其語言特點、意義建構(gòu)、結(jié)構(gòu)特征以及寫作方法等,通過方寸之卷再次彰顯了新教材“1+x”的閱讀理念。
又如 “人文悅讀”板塊的設置,其實也并非特指這篇文章里所包含的人文元素,嚴格意義上講,所有的經(jīng)典閱讀本質(zhì)上都屬于人文悅讀。在這里命題者不過想通過這樣一種形式向廣大考生傳達“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閱讀理念而已。
3、三是名著選讀,強調(diào)“整本書閱讀”的理念。
名著閱讀是“三位一體”中尤為重要的一“位”。當名著閱讀相關(guān)內(nèi)容正式納入課程體系之后,名著究竟應該怎么讀,又該如何考,就成了廣大師生最為關(guān)心的問題。本套試卷,我們采用“切片式選讀”的方式,單獨設計一個板塊,總共10分,既有對一般知識與能力的考查,又有對“整本書閱讀”的關(guān)照。其中涉及全篇的雖只有兩題,且僅4分,但著重強調(diào)了“整本書閱讀”的理念。
例如試卷第19題,從法布爾后來的成就看,“那些東西”的魅力為什么遠勝于“鉆石和黃金”?這道題的答案,從試卷上的節(jié)選文段中是不容易找到的,它需要關(guān)照到整本書的閱讀,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作者及寫作對象的相關(guān)資料才能作答,如果只看《昆蟲記》節(jié)選片段《神秘池塘》,可能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就流于膚淺了。
又如試卷第20題:請準確列舉出法布爾《昆蟲記》目錄中出現(xiàn)過的四種昆蟲名稱,分值2分。此題旨在抽查學生對必讀經(jīng)典名著的閱讀情況,并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們企望通過對閱讀過程的關(guān)注,及檢測方式多樣性的設計,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不斷提高閱讀品位。在這里,我們既無意增加師生負擔,把名著“悅”讀搞得談“讀”色變,又不能置教學內(nèi)容于不顧,把名著閱讀搞成可有可無。所以,在命題過程中,我們總是小心翼翼,再三權(quán)衡,力避偏怪難,指向“整本書”,為師生減負,為閱讀助力。我們只愿孩子們能在名著的世界里越飛越高。
三是中考命題的理想境界:特色與文化。
任何簡單的事情,如果做到了極致,就變成了一種文化。好吃到了極致,就成了美食家;好穿到了極致,就成了時裝秀,中考命題雖然看起來只是一項技術(shù)性工作,但如果長期的觀察它,研究它,完善它,那么,它就會變成一種教育文化,在我們身邊彌散開來,影響我們的教育人生,促進我們的教育發(fā)展,樹立我們的教育品牌。
1、獨特的文化氣質(zhì)。邁克爾-柯蒂斯導演的電影《卡薩布蘭卡》里有一句名言:一個人的氣質(zhì)里,藏著他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和愛過的人。其實一份好的語文試卷也是一樣,字里行間理所當然潛藏著命題者的文化內(nèi)涵,教育擔當和人性關(guān)懷。大到選文風格、主題傾向、設問角度、引標長短……小到題花選擇、頁腳裝飾、字體選擇、插圖運用……通過近二十年的沉潛與進化,宜昌市中考語文試卷已經(jīng)洗盡鉛華,形成了她獨有的文化特色和生命氣息。除了卷面設計典雅美觀,賞心悅目之外,試題內(nèi)容更是千錘百煉,立意高遠。宜昌市中考語文試卷,除了每一年都聚焦一個文化主題之外,我們還通過一系列歷史人物的生命特質(zhì)來傳達對學生精神世界的特別關(guān)注與深度滋養(yǎng):齊白石“傲如古松、癡如頑石、謙如空谷”的日月襟懷;梁漱溟“自信無畏,傲骨錚錚”的大儒氣質(zhì);魯迅“激憤而又放松、深刻而又幽默”的人格張力;魏晉人士“講氣節(jié)、重然諾、忽生死”的從容雅量;沈從文“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高風亮節(jié);漢陰老父的“家國情懷”;顏真卿的“責任擔當”……都一脈相承地表達了我們所崇尚的精神特質(zhì),展現(xiàn)著我們所追求的價值取向。整個試卷始終散發(fā)著濃郁的翰墨氣息和書香味道。
2、高標的技術(shù)要求。從各地比較的情況來看,我們的語文中考試題是有相當難度的,為什么學生的成績表現(xiàn)還不錯,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我們制定了高標準的命題要求,積累了規(guī)范化的命題經(jīng)驗,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學生的無謂失分。如:“下面”“下邊”“下列”的區(qū)別;以及橫線長短的設置;作文格多少的去留;以及題花頁腳的裝飾;引標文題的擬定;“積累鏈接”的創(chuàng)新等等,都凝聚著老師們的經(jīng)驗和智慧。當然,作為中考命題人員,除了心細如發(fā),經(jīng)驗豐富之外,還有一些必備的共性技能更應該熟練掌握。如計算機文本檢索功能的運用,word排版技術(shù)的運用,基本校對符號的運用,都直接影響著試卷的質(zhì)量和考生的發(fā)揮。近年來,我們又擬定了《中考試卷校對十要求》,把試卷的無謂差錯降到了最低程度。
3、先進的評價理念。
命題者除了應該系統(tǒng)掌握本學科的知識要素,能力結(jié)構(gòu),水平層次外,還應該及時了解本學科的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學術(shù)動態(tài)。從課程改革以來,我們的中考試題一直在跟蹤符合時代潮流的新內(nèi)容、新理念、新方法,如修訂課標中“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等表述,都在我們的中考試題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貫徹和落實。
近年以來,隨著“核心素養(yǎng)”概念的提出,我們又開始思考如何將“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品質(zhì)、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語文必備品格與關(guān)鍵能力轉(zhuǎn)化為看得見,摸得著評價手段。
今年“漢字”部分第5小題,即是嘗試先進評價理念的一道創(chuàng)新題。僅從題目表面要求來看,它仿佛只是一道書寫題,但實際上旨在考查學生的學習品質(zhì)與思維慣性,即觀察力、注意力和判斷力。有些學生很可能還沒有完全讀清題意,就開始匆匆下筆,有些考生甚至“自作聰明”或“揣摩上意”將句子重新排列順序。其實這兩者都悖離了命題的初衷。
為什么漢字順序錯了,人也還能讀“懂”?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心理學家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人眼盯著一個漢字看的時候,余光可以看到這個漢字左邊的1-2個漢字,右邊2-3個漢字,加起來人眼一次最多能看5-6個漢字。同時,在閱讀整段文章時,眼睛經(jīng)常是跨行閱讀,跳躍著前進。如閱讀熟練,能夠多看幾行,甚至“一目十行”。當學生看到“研表究明,人看在字時,會動自字將排好。”這句話時,因內(nèi)容常見,眼睛粗略掃描后,潛意識便默認這句話是一句簡單句式,不用深加工,大腦的淺層意識就會按照記憶中的順序,自動對文字排序,以自認為正確的形式解讀并記憶?!敖蠠o所有,聊贈一枝春”,我們無非想通過這樣一枝溫柔的“報春花”來提醒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避免想當然的思維慣性。尤其是觸及熟悉領域的文章,或熟悉的考查方式時,既要思接千載,又要神聚一端。
一年一度,我們殫竭心力,精心打造的這份試卷。既想讓學子們在答題中得到語言的訓練,思維的提升;又想讓他們在讀寫中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禮。為了真正實現(xiàn)這種工具與人文互動,精神與語言雙贏的理想境界,我們根植傳統(tǒng),放眼未來,給師生送溫暖,示教學以方向。在此,我們衷心祝愿語文的世界更加天高云淡,語文人的職業(yè)生涯更加幸福美滿。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