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親們放心,本公眾號只有育兒干貨!
作為北師大教育學碩士,前繪本編輯的毛豆媽,
寧愿不推送也絕不制造文字垃圾!
最近很困擾我的一點是,毛豆很經不起批評。一旦我當著別人的面批評他,他就會氣急敗壞。
有一次,毛豆和他的表姐表弟一起玩,他著急推了表弟一下,我轉頭對毛豆說:“毛豆,你怎么推人啊!”然后,毛豆一下子就變得氣鼓鼓,把胳膊交叉抱起舉在胸前,聲音帶著哭腔說,“哼!我不喜歡你說我?!?/span>
還有一次,毛豆和小伙伴們騎滑板車的時候,一個不小心,滑板車前面的輪子蹭到了前方小伙伴的腳后跟,擦破了一塊皮。小伙伴又驚又痛,甩掉滑板車哭起來。 我回頭說了毛豆幾句,他的表現也很讓我詫異,他轉頭就走,背對著我哭了起來。
問了一圈周圍的人,很多都說自己孩子也是這樣:“只能聽好話、不能聽批評;只能表揚,不能指出錯誤?!?/strong>
那么,是孩子太脆弱,還是我們批評的不對?
一個實驗,顛覆了我的觀點
哥倫比亞大學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這個實驗的主導人是Carol Dweck,就是那個提出“成長型思維”著名大牛。
幾位老師對一群孩子們說:“想像一下,你們用積木搭建一棟房子,但是忘記了搭窗子了?!?/span>
然后,老師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用了三種不同方式,并記錄下孩子們的心態(tài)變化。
這三種批評方式分別是:
1. 針對孩子個人的批評。例如:我對你很失望啊!
2. 指出錯誤結果的批評。例如:你這樣搭的可不對啊,窗子沒搭進去?!?/span>
3. 過程導向型的批評。例如:也許你可以想一個別的辦法,搭的更好。
接下來測試了這三種批評方式下孩子的自尊、勝任感等指標,結論是:成人批評的方式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思維。
1. “我對你很失望??!你這樣搭的可不對??!——這些“結果導向型”的批評方式會讓孩子低自尊、有無力感。孩子們覺得自己會“傷心透頂、索性不玩”。
2. “也許你可以想一個別的辦法,搭的更好?!@種過程導向型的批評,孩子會更積極、愿意更多嘗試。
孩子們會“花時間再重新搭一遍”、“把屋頂拆下來,把窗子再裝上去”、“心悅誠服的承認自己沒有完成,然后用剪刀剪出窗子的形狀,用膠水沾到積木上,這樣就可以彌補沒有搭窗子的失誤了。
截至到這里,我已經明白為什么毛豆(也許是很多孩子都這樣)對“被批評”這件事情如此不接受了。固然,毛豆天生的氣質傾向有些臉皮薄,可是更重要是因為,我的批評方式不對。
孩子在犯錯誤的一霎那,通過看我們大人的臉色,已經明白他們做錯了。
所以我們再說“你XXX錯了啊!”除了加重了他們的羞恥感、勾出他們的內疚情緒以外,沒有任何建設性的效用。
說人話就是,除了讓孩子難受以外,沒有卵用!
但是,中國父母喜歡用“個人評價”和“結果導向”批評方式作為敦促孩子改進的殺器已經很久了。我們經常聽到以下的批評方式:
“你這個孩子,怎么又把水灑了!”
“你怎么打人了?”
當我們的批評只指出了孩子的錯誤結果而沒有任何幫孩子成長的修正意見時,這種批評方式會讓正在渴望得到你支持的孩子傷了自尊,最后給他造成“原來我什么都不行”的失敗感。
對毛豆這種天生自尊心比較強的孩子,如果我再當著外人的面批評他,會讓他極不配合,更別提改正錯誤了。
那么,應該怎樣批評孩子呢?
下面簡明扼要的說說我們應該如何利用“成長型思維”,批評孩子。
第一點是:發(fā)問的時候,用無人稱的口氣問孩子“這里發(fā)生了什么?”而不是以“你”開頭 :“你怎么了?/你把XXX怎么了?你剛才做什么了?”
第二點是,找出孩子能改進的地方,不聚焦于孩子的結果。對孩子說:“我們下一次怎樣做,才不會重復同樣的錯誤?”,或者“怎樣才能比上一次做得好一點呢?”
只要我們批評的正確,孩子會形成“成長型思維”,會把錯誤當成一個無限接近正確的機會,也不會因為“父母批評了我”而感到沒面子。
下面舉個實際生活中的例子。
在我們幼兒園,班上的小Y,是一個比較調皮的孩子。有一次他和班上另一個很安靜老實的孩子一起玩,我就照顧其他人。
不一會兒,那個老實的孩子哭了起來,小Y手足無措的站在一邊。我有點著急的問:“小Y,你做了什么事?”小Y就是不說話,眼睛只是看著地面。
一邊的園長一直在看著這一切,她擺擺手對我說:“你不能這么問?!彼褍蓚€孩子都叫到身邊來,摟住他們,對語言表達能力更勝一籌的小Y問:“What happened(這里發(fā)生了什么)?Could you tell me ?”
小Y這才說出了真相。原來,他想給那位男孩一把玩具槍玩,就蹲下身來給他安槍栓,可是槍栓還沒安好時,那個男孩就急著要拿。小Y想讓他再等會兒,就推了他一下,然后男孩子就哭了。
原來如此,大人看到的只是最后一幕,是以偏概全的片面真相。但其實孩子的心是多么善良??!
當我用“你”開頭的發(fā)問方式時,小Y一定感到了不舒服,他覺得大人已經預設好了立場,錯誤是在他的。所以他寧愿不說話,也不愿意為自己辯解了。當園長用更中性的描述性提問問他時,他才愿意敞開心扉,說出心里的想法。
園長接著問:“小Y,我感受到你的善意了,你做得很棒。現在我們想一想,如果下一次想讓別人等一會兒,我們應該怎樣改進表達方式呢?”
小Y立刻眉飛色舞起來,和園長切磋起不同的表達意見,她們想出可以“用語言、手勢、聲音變小”等方式。長期生活在“成長型批評方式”的孩子,最喜歡的就是“改進”二字了,他不再懼怕錯誤,一次次,他在錯誤中變得更好。
我在旁邊看著,大受感動。我們太多父母,還把批評作為一種懲罰方式,以為批評讓孩子無地自容、讓孩子難受,他就可以“長記性”、下次就不會再犯同樣錯誤了。
可是實際效果呢?我發(fā)現,我們習以為常的批評方式不但傷害了我們與孩子的親密關系,讓孩子低自尊低效能的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也沒能阻止錯誤的再次發(fā)生。
而孩子每次犯錯時,都和孩子一起分析“下次怎樣才能做得更好”,孩子才能從錯誤中學習。
我們太多父母把錯誤看成是不好的、是要避免的,可這就是Dweck說的“僵化型思維”,而真正的好辦法是把錯誤看成是一個偉大的學習機會,這才會讓孩子抱著開放型心態(tài),面對前方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
批評里有很大的學問,你會選擇對孩子更好的那一種嗎?
毛豆媽近期熱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