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夙沙氏就是解州鹽宗廟里的“宿沙氏”。與其說這是制鹽技術的傳播,還不如說這是中國文化的傳播,鹽,或許就是由東及西的歷程站在了遠古中國人的生命里。而夙沙氏就是最早的山東人:是“有鹽人”,屬于東夷部落,是他們讓中國的歷史有了鹽。
山西運城鹽宗廟
夙沙氏,古代黃帝重臣,產鹽部落首領。傳說,夙沙氏生活于山東濰坊壽光一帶,收集起煮海水后形成的白色粉末,在煮食物時加入,從此發(fā)明了對人類智力、身體進化起到關鍵作用的食鹽。夙沙氏“煮海為鹽”,開創(chuàng)華夏制鹽歷史之先河,被尊為鹽業(yè)之鼻祖,史稱鹽宗。
更為詳細的傳說是,夙沙氏是夙沙部落里中的一員,他聰明能干,體力過人,他善于使用繩子結成的網(wǎng)捕捉禽獸魚類。每次外出打獵捕魚,都能捕獲很多禽獸魚。而他發(fā)現(xiàn)或者發(fā)明鹽卻純屬意外: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樣用鬲從海里打上海水,在山前的海邊生起篝火,以一邊將鬲置于火上加熱,一邊清理魚內臟。這時,突然有一頭野豬從他面前飛奔而過,因為是難得的獵物,他拔腿就追。
等夙沙氏追到并捉住野豬,回到準備煮魚的鬲邊,鬲里的海水已經熬干,只見鬲底留下了一層白白的細末。出于好奇,他用手指沾了點白色細末放到嘴里一嘗,結果興奮得幾乎歡呼了起來——他白色細末的咸讓他頓時感到味道爽口,進而他想為什么就不能把這白色細末放在野豬肉上,一起烤了再吃呢?于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道有鹽的美餐面世了,同樣是烤野豬肉,但因為鹽的味道而更加鮮美,真是好吃極了,甚至讓人們?yōu)榇藲g呼。
從此,夙沙氏煮海為鹽,人類開始與鹽相伴,在鹽的作用下身體發(fā)育也隨之改變,渾身毛發(fā)脫落,智齒代替了獠牙,擺脫了茹毛飲血的蒙昧,開始走向文明。鹽神、鹽宗夙沙氏具有和神農創(chuàng)造農耕文明一樣的燦爛輝煌,他們生存的這個區(qū)域為彌河流域,主要在濰坊市西部。
彌河,古稱具水、洋水、彌水等,在山東省萊州灣西南岸入海河流。發(fā)源于臨朐沂山西麓,流經臨朐、青州、壽光,在壽光廣陵鄉(xiāng)南半截河村,分為3股入渤海。彌河主河道東北流,至濰坊市寒亭區(qū)央子港與白浪河匯合入海(河口段也稱新彌河)。其余兩股為彌河入海岔流,均由南半截河村北流入海。這里也是中國人最早開創(chuàng)的利用海洋的歷史文明,被稱為海岱文明,開創(chuàng)了中國人的海洋文明史,也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而以此為中心,鹽向各地的傳播,即為鹽馬古道雛形。
鹽
在科學上,夙沙部落的人們被稱為沂源人,是最早的山東人,也是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最早的古人類。1981年9月18日,山東省沂源縣文物普查工作者根據(jù)群眾提供的線索,到土門鎮(zhèn)進行文物考察。在該鎮(zhèn)九會村東北的騎子鞍山根,距下崖洞南約60米處,發(fā)現(xiàn)一塊猿人頭蓋骨化石。
同年10月27日和11月11日,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呂遵諤先生與山東大學、 山東省文物局、山東省博物館等單位的考古人員,對該地點的地質、地貌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查,繼而又發(fā)掘出頭蓋骨一塊、 眉骨2塊(包括大部分頂骨、部分枕骨和額骨)、牙齒6顆(左上側門齒2顆,左右上第一前臼齒各1顆,左上第二前臼齒1顆,右上第二臼齒1顆)、肱骨、股骨、肋骨各一段。1982年5月21日,考古工作者繼續(xù)探尋,在化石出土的第三地點,又發(fā)現(xiàn)猿人牙齒2顆,與首次發(fā)現(xiàn)的猿人牙齒屬于同一個體。與此同時,還發(fā)現(xiàn)了腫骨鹿、野豬、犀牛、老虎、巨河貍等10余種共生哺乳動物化石。
沂源人的發(fā)現(xiàn)是我國古人類考古史上的又一重大成果,這樣珍貴的發(fā)掘成果,在山東省是第一次。在全國按古人類進化的年代來看,屬第五位;按其分布來看,屬第九個地區(qū),填補我國猿人地理分布的一個空白,對研究第四紀哺乳動物的分布、古地理、古氣候和東夷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山東唯一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沂源猿人遺址”,現(xiàn)已成為研究人類學起源的重要科學基地。
2020年,汕頭大學海洋科學研究院的涂華博士針對沂源人的研究成果,發(fā)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涂華采用先進的宇宙成因核素埋藏測年法對沂源猿人遺址的年代進行了精確測定,結果顯示沂源人化石的年代應該是64±8萬年,比原來認為的年代往前推了二十多萬年。
雖然,沂源猿人屬于更原始的直立人,是不是我們的直接祖先,還是一個問號,但它至少說明了說明人類先祖至少在距今60萬年前就已在山東地區(qū)繁衍生息了。而位于山東省沂源縣城西北13公里的土門鎮(zhèn)、魯山南側的沂源溶洞群,也一定有過夙沙部落的人們的居住。沂源溶洞群屬奧陶紀石灰?guī)r溶洞,已有5億多年歷史。在近五平方公里境內,有大小洞穴四十余個,是長江以北最為集中的天然溶洞,被專家稱為“北方最大的溶洞群”。在從北京到山東一望無際的華北大平原上,為保存古人類生存繁殖的證據(jù)提供了絕佳的天然條件。
沂源溶洞
今天,沂源溶洞群已開發(fā)為旅游景點的有千人洞、養(yǎng)神洞、珊瑚洞、玄云洞、九天洞等十幾個溶洞。千人洞也叫山東1號洞,遺址位于土門鎮(zhèn)黃崖村西北。洞高10米,寬10-20米,深90米,屬石灰?guī)r洞穴遺址。1965年發(fā)掘出打制石器38件,有削刮器石片和核灰石器,動物化石有野豬、野馬、野驢的臼齒及鹿骨等,還有大量燒土及灰燼等。屬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1986年5月1日,沂源溶洞群魯山溶洞開發(fā)成功。石龍洞、養(yǎng)神洞對外開放,游人絡繹不絕。燕崖鄉(xiāng)大賢山織女洞也于同日開放。此后,魯山溶洞群的珊瑚洞、玄云洞、千人洞、神仙洞、靈芝洞相繼開放,成了人們懷想過去、瀏覽溶洞風光的好去處。
在考古上,夙沙部落的文化歸至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黃河下游一帶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qū)大汶口鎮(zhèn)大汶口遺址而得名。分布地區(qū)東至黃海之濱、西至魯西平原東部、北達渤海北岸、南到江蘇淮北一帶,為山東龍山文化的源頭。龍山文化為銅石并用時期文化,泛指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因首次發(fā)現(xiàn)于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縣龍山鎮(zhèn)(今屬濟南市章丘區(qū))而得名。經放射性碳素斷代并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分布于黃河中下游的河南、山東、山西、陜西等省。
鹽田落日 壽光鹽田落日
龍山文化因其地域不同,分為山東龍山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河南龍山文化、陜西龍山文化和龍山文化陶寺類型。時期相當于文獻記載的夏代之前或與夏初略有交錯。這就是說,在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我們的歷史就有了鹽。
在歷史上,夙沙部落屬于東夷人。《山海經·大東荒經·少昊之國》說,東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于此,棄其琴瑟。意思是說,東海之外有一個大壑,大壑深不見底,就是少昊建國的地方。少昊在這里撫養(yǎng)孺帝顓頊,還把顓頊玩過的琴丟在了大壑里?!蹲髠鳌分姓f,少昊亦作少皞,姬姓,名摯。我國東方人數(shù)眾多的部落群東夷族的首領,“三皇五帝”時期的五帝之一,承襲活動在山東魯西南一帶、汶河下游的三皇之一的伏羲氏太昊。少昊在魯北名叫窮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個以百鳥之王鳳鳥為主圖騰的氏族部落式東方鳥國——少昊之國。
生活在彌河流域的夙沙部落就是少昊之國的子民,山東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張學海在《考古學反映的山東古史演進》(山東文藝 出版社,2004年)一書中指出,在部落社會早期,今山東境內存在三個東夷原始部落:1.今壽光青州結合部的彌河中下游部落;2.章丘部落;3.薛河部落。今天山東境內的原始東夷人系由這三個原始部落繁衍而來。到大汶口文化中期,彌河中游原始部落發(fā)展為三個大的原始群落,進而發(fā)展為三個古國(國家最早形態(tài)),總人口達4.5萬人。他們應該就是古山東的有鹽人。
邊線王城堡遺址,位于壽光縣孫家集鎮(zhèn)邊線王村后臺地上,俗稱“石埠嶺”。遺址東西約350米,南北約500米,總面積約17萬平方米。1977年平整埠嶺時發(fā)現(xiàn)。1984年,在益羊鐵路修筑時,山東省文物工作者進行了考古發(fā)掘。1985年秋和1986年,又先后3次發(fā)掘。清理灰坑100余個,墓葬150余座,出土文物上千件。城堡的基本格局是,大城堡內套小城堡,方形,開四門,城墻長度約240米,總面積5.7萬平方米。城墻的構造是先挖基槽,后逐漸填土夯筑成的。墻基8米,在夯層中發(fā)現(xiàn)埋有人、豬、狗的骨架和部分完整的龍山文化陶器。
邊線王城堡遺址的發(fā)現(xiàn),證明山東龍山文化確有城墻建筑。遺址是全國已發(fā)掘的4個“龍山時期”城址中最大的一座,把我國都城建筑外廓城、內宮城的傳統(tǒng)模式的淵源上溯1500年左右。它,就是有鹽人的城堡。
邊線王城堡遺址
壽光雙王城鹽業(yè)遺址群,地處壽光市羊口鎮(zhèn)雙王城水庫周圍30平方公里范圍內,從2003年開始,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及山東的考古專家在這里進行了七次大規(guī)模的田野調查、鉆探和試掘工作,發(fā)現(xiàn)古遺址83處。其中,龍山文化時期遺址2處,商代至西周初期76處,東周時期3處,漢代及宋元時期4處。
經反復討論、論證,專家一致認為這83處文物點出土的遺物絕大部分為盔形陶器,時代大多為商周時期,這些文物點都是與古代鹽業(yè)有關的。有商代至西周時期的2處制鹽作坊遺址及數(shù)十件制鹽工具盔形器物,同時還發(fā)掘出土多個鹵水坑井、蒸發(fā)池、蓄水坑及兩個煮鹽用的大型灶臺。在這么大范圍內發(fā)現(xiàn)如此密集的與制鹽有關的古代遺址,在我國考古史上尚屬首次,也讓古代有鹽人的活動軌跡與現(xiàn)代人面對面,為人們揭開了我國古代早期制鹽業(yè)的神秘面紗。
山東壽光雙王城遺址發(fā)掘的鹽灶、蓄鹵池等制鹽遺跡
我們前文中所說到的山西運城即古解州,曾建過一座鹽宗廟,明清兩代多次重修。明萬歷年間重修時,中殿奉東西鹽池之神,故亦稱“池神廟”。因為屢遭天災兵禍,池神廟大部分建筑早已蕩然無存,但現(xiàn)在仍遺存大殿、戲臺及東西廂房等建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已將鹽宗廟三大殿修葺一新,并計劃將其余古建筑逐一修復原貌。而夙沙氏就是解州鹽宗廟里的“宿沙氏”。與其說這是制鹽技術的傳播,還不如說這是中國文化的傳播,鹽,或許就是由東及西的歷程站在了遠古中國人的生命里。(未完待續(x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