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 書法中的連讀(下)
■于鐘華
經過篆書、隸書,到真書、行書、草書,尤其是到真書和行書時,完成了書法頂層設計的任務。這里將草書排在最后了,事實上,草書的出現是在真書之前,介于隸書和真書之間。也有學者認為,它和真書是同步的?! ?/p>
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發(fā)展進程?我們可以先來設想一個問題,如果你要寫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必須要用篆書來寫,思維與書寫能否同步呢?顯然不可能。我們的腦子想問題的時候,是一個意識過程,思維通過語言快速地呈現在意識中,往往唰地一句話就出來,而不是一個字一個字蹦出來的,言說的時候也是一個語句說出來的。所以,篆書的書寫跟不上思維的速度,故而是不可能同步的。
那么隸書呢?也不可能。篆書、隸書的裝飾性都比較強,而到了楷書的時候,我們可以感覺到它開始有一點活潑性、流動性了,而到了行書的時候,這個任務完成了。最終,到了草書的時候,語言和書寫差不多是完全同步的。因而可見,語言和書寫的同步是頂層設計這個目標完成后展示出來的現象。
通過上述考察,我們可能會得出這樣的推論,即如果書寫與語言要做到同步,就很容易出現“連讀”的現象。得出這個推論并不難,但往往做起來后它變成了一個輕飄飄的論證。真要讓兩者同步,可沒有那么簡單。首先,毛筆不會自動聽你的話,就像我們看到運動員在溜冰場上展示冰上舞蹈,動作很漂亮,可我們自己穿著溜冰鞋,一上去就摔倒了。其次,要在書寫時做到筆隨心意、手隨心動,二者能夠完全同步,其實很不容易。正是因為它是經歷了千辛萬苦找到的,是到了王羲之時才做到的,所以才不會隨隨便便被傳出去。于是,“連讀”這一手法是作為書法內傳的重要內容在傳承。
張懷瓘《用筆十法》中提出的第一法,就和“連讀”相關。第一法叫“偃仰向背”。說到偃仰向背,大家可能都很熟悉,因為現在只要教寫字,都會說:“字不能寫得太正,要有變化,要偃仰向背,有點動態(tài)。”道理沒錯,但事實上它沒那么淺顯。張懷瓘對“偃仰向背”的解釋是這樣的:“謂兩字并為一字,須求點畫上下偃仰離合之勢。”兩個字能夠合并成一個字來書寫,這才叫偃仰向背。具體而言,偃仰向背有三個要求:
第一,書寫時連為一體的兩個字,在語言中必須能夠成為一個固定的詞組。比如“羲之”兩個字連為一體,而“王”字和“羲之”離得很遠,為什么?因為“王”是他的姓,而下面是自己的名字?!棒酥笔且粋€固定搭配,所以才把它合在一起寫?!邦D首”其實也是這么個意思,因為它是一種禮貌用語。
第二,這兩個字合起來寫時要能夠非常順手。這是我一直不斷強調的,寫字要順手。
只有做到第二點——順手,你才會看到第三點,即兩個字合體后,不要一順手順成了其他的字,被人誤解為其他的字也不行。
我們之前講的“不用”兩個字連起來成為“甭”,但如果“不用”兩個字合起來正好是一個已有的字,就不能這樣合,因為合起來后會產生歧義。
如果我們循著漢字的書寫與語言的同步性而產生的連讀現象來繼續(xù)深入考察的話,我們還可以挖掘到古人關于書法的一個不傳之密。這個秘密,同樣也是在張懷瓘的《用筆十法》中,只不過它藏得更深,不是在第一個,而是在后邊,這個秘密的名字叫做“真草偏枯”。
張懷瓘在“真草偏枯”后面進行了解釋,說:“謂兩字成三字,不得真草合成一字,謂之偏枯,須求映帶,字勢雄媚?!敝v得真好。
這個解釋的要害在哪里呢?就在于第一個“謂”?!爸^”兩字成三字,原來兩個字也可以把它變成三個字。無非就是告訴我們,把這兩個字變成三個字的時候,你千萬不要寫一個楷書,后面突然變成了行草書,放在一起不協(xié)調,這個叫真草偏枯。而且,把兩個字變成三個字寫出來以后,有一個審美上的要求,叫“須求映帶”,要相互之間有呼應。而且,筆勢要強勁,叫“字勢雄媚”。我覺得這個講得太好了。那么,這樣的例子有沒有呢?
有。我們還是舉王羲之的例子。王羲之的《二謝帖》里面有“患者”(圖1)兩個字,“患者”本來是兩個字,“患”是上下結構,結果王羲之寫的“心”都不是心字底了,直接就把它變成了“心”字。“心”最后一筆拉下來,還和下面“者”的上半部連起來了。這就變成三個字了,而且這三個字還是重新組合、重新搭配出來的。而且,這三個字雖是拆開的,但拆開后讓人感覺它是連起來的,這就是高明之處。
圖1 《二謝帖》中的“患者”
其實這樣的例子很多,我們再舉孫過庭《書譜》中的一個例子。圖2乍一看是三個字,上面像失敗的“失”字,中間是一個“八”字,下面是個“乃”字,事實上這是兩個字——“真乃”。孫過庭把“真”字底部的兩只腳分開,變成了一個“八”字,“八”字又和下面的“乃”字一連貫,看完之后我們就清楚什么叫“須求映帶”了。不僅有“映帶”,而且“字勢雄媚”,連貫的氣勢非常強勁。這樣的技法在書寫中能夠出現幾次,的確能使作品生輝不少。
圖2 《書譜》中的“真乃”
古人的不傳之密,在此只是透露個一二。我們讀古書——按照孔子的說法,要能舉一反三,那才是比較高級的學習方式。如果我們循著“拆”與“合”的兩條路徑或者說兩種辦法繼續(xù)考察,我們大概可以找到很多新的字與字之間的組合方式。
一旦我們把這樣的一種方式運用得很多,一旦徹底地泛化、拉長,就會發(fā)現大草和小草之間區(qū)別的妙處所在。也就是說,一旦運用了很多的“連讀”,運用了很多的“真草偏枯”和“偃仰向背”這樣的不傳之秘,那么“小草”一下就會躍成“大草”。
那么怎么實現呢?
比如說,一個字拆成兩個字:懷素在《自敘帖》中就將上下三個字拆開了,上面是“氣”,中間是“概”,再下邊是“通”(圖3)。中間“概”字寫成上下結構,拆成了兩個字,上邊“既”字和“氣”字連貫起來,下邊的“木”又和“通”字連在了一起。這樣,一個字就被拆成了兩個字。
圖3 《自敘帖》中的“氣概通”
張旭在《古詩四帖》中也有這樣的招式,比如“賢哲”(圖4)是《古詩四帖》最后兩個字,張旭把“哲”拆成了兩個字,“折”字在上邊,“口”字被拉到了下邊。以前給學生上課時我曾經試過,不讓他們看釋文,讓他們看看這是幾個字。所有的學生說,這肯定是兩個字。一看釋文,原來是一個字。
圖4 《古詩四帖》中的“賢哲”
有拆就有合,所以還有一些是“合”的辦法。不但兩個字可以合成一個字,即使四個字也能合成一個字,甚至可以隨意組合。比如懷素《自敘帖》里面寫的“以尚書”(圖5),本來是三個字,結果這三個字一合,就如同一個字。
圖5 《自敘帖》中的“以尚書”
如果說還有極端的話,張旭的《古詩四帖》、懷素的《自敘帖》、王羲之的《十七帖》,有的甚至會有整行,五六個字、六七個字連在一起,想拆開都不容易。
實際上,我原來做研究時所發(fā)現的還只是些現象,后來發(fā)現,語言學家吳宗濟先生在一篇題為《書話同源——試論草書書法與語調規(guī)則的關系》的論文中明確提出了書法和說話的同源性。他的核心觀點是:“人類思想的啟動和變化,有快慢,有大小,有靜態(tài),有動態(tài)。其靜態(tài)的模式在書法為字形的點畫、間架,在話法為字音的音位、調形。其動態(tài)的模式在字形為連筆、走勢,在字音為同化、變調?!庇纱丝梢?,書法的運筆和說話的發(fā)音其實完全都是發(fā)自于內心,無非是一個表現為筆墨,一個表現為口舌,兩者其實是完全可以合起來的。
所以,一旦合起來我們就會發(fā)現,文章的語氣和書寫的舒適是能夠同步的。于是,連讀的現象在書法里、在說話里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由于語言和書寫兩者同步,所以說話時的有快有慢,在書法中就表現為字的有靜有動;說話時語調的高低起伏,在書法中表現為字的有輕有重,等等。
所以,書法視覺效果的豐富性在某種意義上來源于我們的語言。同樣,它又來源于我們內在情感的起伏變化。我們的情感是自然流露出來的,并不是為了要有輕重變化而輕重變化,為了要有緩急而有緩急。所以我們看古代的書法作品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自然而然是書法的根本,書法的情感也是由內心自然而然流淌出來的,這才是真實的情感,不是表演。
但是,偏偏有一個人,為了使自己的書法作品能夠在形式上很漂亮,通過自己的影響不斷地把書法拉向純粹的視覺性,使得表達真實情感的晉唐古法在他那里終結了,我稱這個人是中國書法的罪人。這個人是誰呢?
(下一集 黃庭堅——書法的“罪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