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腦梗死患者常常表現為核磁共振彌散加權(DWI)序列異常高信號病灶,這也是腦梗死患者最敏感的檢查手段之一。然而,臨床上也會出現 DWI 為陰性的腦梗死患者。
近期 JAMA Neurology 雜志就報道了兩例這樣的患者,闡述了可能的機制以及患者的特征。
兩例患者分別為 83 歲女性和 53 歲男性,出現急性右側肢體無力,伴右側肢體共濟失調,發(fā)病 3 小時內急診就診。
平掃頭顱 CT 正常,但 CT 灌注(CTP)分別顯示兩例患者左側腦橋和左側丘腦時間像延遲(見圖 1)。第一例患者采用靜脈溶栓治療,癥狀部分恢復;第二例患者自發(fā)緩解。兩例患者在就診后 24 小時內均進行了頭顱 MRI 檢查,DWI 像未顯示任何急性缺血性病灶(見圖 1)。
兩例患者分別在就診后第 3 天和第 1 天出現癥狀進展,再次行頭顱 MRI 檢查分別顯示左側腦橋旁正中動脈支配區(qū)和丘腦穿支動脈支配區(qū)梗死,與初次 CTP 檢查異常的區(qū)域一致。
盡管核磁共振對檢測急性缺血性病灶十分敏感,但即使是最敏感的 DWI 序列也有可能出現急性期正常的表現;尤其是在幕下卒中的患者中,可能是由于在卒中的超急性期,輕微的細胞凋亡改變不能被檢測到。
近期研究顯示 CTP 在評估急性腔隙性腦梗死病灶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而本研究中報道的 2 例患者的情況也證明了 CTP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檢查中的價值,其可以在 DWI 檢測到缺血性病灶之前,就敏感地發(fā)現較小的由穿支動脈支配的灌注缺損區(qū)。
患者出現后續(xù)梗死的進展可能與炎癥機制相關。患者 CTP 表現和臨床癥狀的波動同時也可能反映了小的穿支動脈閉塞后,側枝循環(huán)有限,從而導致該區(qū)域嚴重的低灌注。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超過了治療時間窗,進行血管再通治療也是有可能獲益的,因為該區(qū)域尚未發(fā)生明顯的梗死。
既往有研究顯示,這種初次檢查 DWI 為陰性的腦梗死患者可能具有以下特點:
編輯:李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