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山一院風濕免疫科楊岫巖教授
20多年前,痛風在我國還是極其罕見的疾病。在做實習醫(yī)生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痛風在西方是常見病,在中國是罕見病。可是今日的中國,痛風的發(fā)病率遠高于西方國家。這是為什么呢?
痛風與肉類食物有關
血液中尿酸濃度增高,析出尿酸鹽結晶,這是導致痛風的罪魁禍首。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jié),則導致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急性發(fā)作;如果尿酸鹽結晶沉積在腎臟,則導致痛風性腎病或尿酸性腎結石。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經腎臟排泄。如果食物中嘌呤的含量較高,進入體內產生的尿酸就會增多,超出了生理排泄的能力。就會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增高,醫(yī)學上稱之為“高尿酸血癥”。
總體來說,肉類食物含有高嘌呤,谷類食物為低嘌呤;動物蛋白中多含有高嘌呤,植物蛋白中多含低嘌呤。所以,一些由于宗教等原因長期素食的人群中,幾乎都不患痛風。在過去以谷類食物為主的中國人,也很少出現痛風。
飲食結構突變是禍首
飲食結構的突然改變是使東方民族的痛風由“罕見病”變成了“常見病”的禍首,也是當今東方民族痛風的發(fā)病率高于西方民族的主要原因。
祖祖輩輩的中國人,都是以谷類食物為主;而西方人的傳統(tǒng)是以肉食為主。從生理進化的角度來看,中國人生理代謝適應的是低嘌呤食物結構。
在過去的十幾年里,中國人的食物結構突然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二十幾年前,城市居民們還在抱怨每月二十七斤大米不夠吃,而今有不少人每月吃不了五斤大米。
食物結構的改變,使谷類食物正在被肉類食物所取代。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代替了傳統(tǒng)的低嘌呤食物,超過了我們的生理代謝能力。所以痛風的發(fā)病率迅速升高,十幾年間由“罕見病”變成了“常見病”。
飲食結構的突然改變對痛風的影響,最早是由美國醫(yī)生發(fā)現。居住在美國的菲律賓人,其痛風發(fā)病率不但高于菲律賓本土人,還高于美國人。接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日本經濟復蘇時期,日本的痛風發(fā)病率幾乎是與經濟發(fā)展同步,迅猛地增多,到20世紀80年代以后,日本痛風的發(fā)病率已經高于美國。我國的臺灣和大陸,也先后經歷了與經濟發(fā)展同步的痛風發(fā)病率迅速增高的過程。
哪些食物含有高嘌呤
在肉類食物中,嘌呤含量尤其高的食物包括:各種動物內臟、沙丁魚(而大多數魚類屬于嘌呤中等含量)、貝殼類食物(尤其是蠔的嘌呤含量很高)、蟹(尤其是膏蟹)等;
嘌呤中等含量的食物包括:魚蝦類、肉類、菠菜、豌豆等;
至于牛奶、雞蛋、水果蔬菜均屬于低嘌呤食物。
痛風病人需要控制飲食,但決不是要嚴格忌口。多吃低嘌呤食物,適量中嘌呤食物,少吃高嘌呤食物。這里對高嘌呤食物是強調少吃,而不是禁忌。
我有一對朋友,男的患有痛風,在一次老同學聚會時,吃了一個“碳燒生蠔”,而妻子“愛夫心切”,回家大嘲大鬧,恨不得讓丈夫把那個生蠔給嘔出來。男的沒辦法半夜電話向我求救,讓我在電話里給他妻子“上了一堂科普課”。
痛風是酒神殿堂上的祭品
近十幾年,制酒業(yè)迅猛發(fā)展,酒類食品消耗量大,也是痛風增多的原因之一。
在法國的一家博物館里,收藏著一幅中世紀的名畫:一位荒淫無度的紳士躺在沙發(fā)上,一只小怪物拿著火去燒他的腳拇趾。畫中有一句話寫著:“痛風是酒神和色神殿堂上的祭品。”現代科學并不認為痛風與接近女色有關,但說他是酒神殿堂上的祭品,確實有其道理。
許多痛風病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痛風急性發(fā)作的前一天,有開懷痛飲的一幕。喝酒為什么會誘發(fā)痛風病人的急性發(fā)作呢?
乙醇在體內代謝,可使血中乳酸濃度顯著增高,一方面乳酸可以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泄,另一方面乳酸可以使血液的pH值下降,促使尿酸鹽析出結晶,沉積在關節(jié)和腎臟,誘發(fā)急性關節(jié)炎和損害腎臟。
尿酸鹽在堿性環(huán)境中溶解度增高,酸性環(huán)境容易析出結晶,這是簡單的化學原理。另外,乙醇還能促進腺嘌呤核苷酸加速分解,使尿酸形成增多。啤酒中含有大量的鳥苷,在體內轉變?yōu)猷堰剩喈斢诟哙堰适澄铩?/p>
所以,從醫(yī)學的角度,需要告戒痛風和血尿酸增高的病人:為了健康,切勿貪杯。
本文由楊岫巖教授授權發(fā)布,同時載于楊岫巖教授個人公眾號“楊氏書屋”,轉載需注明來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