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史談a
編輯 | 史談a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花草被賦予了眾多的含義,它們不僅具有觀賞性,還具有醫(yī)藥功能,能夠治療疾病,自古以來,中國人便將它們視為神靈之物。
在原始宗教中,花草是被認為具有神秘力量的存在,從秦漢時期開始,道教也將花草納入了神學(xué)體系之中,并賦予了它獨特的文化含義,佛教在傳入中國之后,也將花草作為一種神圣的象征。
其實,無論是道教還是佛教,這些宗教在傳入中國之后都與花草產(chǎn)生了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花草是一種被廣泛運用的植物,花草不僅具有觀賞性,還具有醫(yī)藥功能,能夠治療疾病,所以,花草是一種重要的物質(zhì)資源。
中國古代宗教起源于原始社會,它們最早是以動物為崇拜對象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逐漸認識到植物也是一種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化資源,因此,他們便開始信仰植物。
從秦漢時期開始,人們便將各種植物視為神靈之物,并且賦予了它們各種特殊的含義,例如,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記載道:“人以天地之氣生”。
在《易經(jīng)》中也有“地載萬物”的說法,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道:“藥王之為言草也,其性甘、微苦、平?!?/strong>
由此可見,花草在古代社會被人們視為神靈之物并被廣泛信仰,在中國古代,由于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所以他們認為花草具有特殊的力量。
例如,在《楚辭·天問》中便有“草木有本心”的說法,在《列仙傳》中則有“草不謝榮于春風(fēng),木不怨落于秋天”的說法,在《離騷》中則有“眾芳蕪穢,美人之棄”的說法。
在《史記·老子列傳》中也有“夫草木之落矣,此亦生矣”的說法,此外,在古代神話和傳說中也有關(guān)于花草的記載。
在中國古代神話和傳說中,花草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例如,在《山海經(jīng)》中記載道:“草生山中,其狀如蓮而葉如荷。”
這種植物是一種能夠散發(fā)芳香氣味的植物,這種氣味可以驅(qū)逐蚊蟲和蛇蟲等有害生物。
原始宗教作為中國古代社會的一種特殊文化現(xiàn)象,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得以延續(xù)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原始宗教中,花草也是其信仰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并被視為具有神秘力量的存在,在原始宗教中,花草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們認為它們具有神秘力量,能夠治療疾病和為人們帶來好運。
在原始宗教中,人們將植物視作神靈的化身,將它們視為神靈之物,在祭祀活動中,人們會將這些植物與神靈相結(jié)合,希望能夠獲得神靈的庇佑和幫助。
原始宗教中還存在著“萬物有靈”的觀念,人們認為萬物都有靈性,人類應(yīng)該對其加以尊重和保護,在原始宗教中,人們認為各種動植物都與人一樣具有靈性和生命。
因此,人們會對這些動植物進行祭祀活動。
除了原始宗教之外,在中國古代民間還存在著大量的巫術(shù)文化現(xiàn)象,在巫術(shù)活動中,人們會用各種方式來祭拜各種神靈。
而在這些祭拜神靈的儀式中,花草也被認為是一種十分神圣的存在,在很多古代的傳說中,花草也成為了各種神靈的化身。
例如,在《山海經(jīng)》中,就有關(guān)于“昆侖之丘”中有花草的記載,并且還被賦予了“草木之靈”的含義,由此可見,在上古時期,花草也被人們視為具有靈性和生命的存在。
除了原始宗教和巫術(shù)文化之外,中國古代社會還存在著大量的民俗文化現(xiàn)象,這些民俗文化現(xiàn)象,往往與花草有關(guān),例如,在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就有許多與花草相關(guān)的傳說故事。
在《西游記》中,就有孫悟空與天蓬元帥、卷簾大將之間的故事,其中,孫悟空和卷簾大將之間的故事中就有關(guān)于“天蓬元帥”和“卷簾大將”的傳說。
道教起源于上古時期,從產(chǎn)生開始便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在道教的信仰中,花草被認為是神物,具有極高的地位和作用。
道家將花草視為自己的精神寄托,通過各種方式來表達對花草的敬畏之情,在道家看來,花草代表著長生不死。
道教將花草視為可以成仙的仙物,通過長期服用可以達到長生不死之效,在道教中,道士們會將花草奉為藥石之首,道士們不僅將自己修行的地方稱為“洞天福地”,還會在山上種植各種植物以供自己采食。
除了這些之外,道教還會在一些特定的日子里舉行祭祀儀式以祈求神仙下凡,在這些日子里,道士們會焚香祈福,同時進行祭祀儀式以祈求上天的保佑。
道教認為花草是神靈之物,通過祭祀儀式可以讓它們保佑自己,在道教中,人們會將一些植物進行加工,再加入一些具有藥用價值的物質(zhì),從而制成可以治病的藥材。
如:草藥、人參、靈芝、附子等,這些藥材在治療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在一些特定的節(jié)日里,人們會選擇用一些藥材來做一些特殊的食物。
在古代,人們還會將一些花草制成熏香來使用,通過熏香這種方式來達到吸收香氣的目的,從而起到保健和治療疾病的作用。
此外,道教還認為花草也可以修煉成仙,以此來達到長生不老的目的,因此,道教還將一些植物或者動物與成仙聯(lián)系起來。
比如:在一些特殊的節(jié)日里,人們會選擇用菊花、蘭花、荷花等植物來做裝飾物,在這些節(jié)日里,人們會用一些植物來制作一些特殊的食物,如:粽子、糍粑等。
通過這些方式,人們可以獲得美好的寓意和象征意義。
此外,在道教中還有一種特殊的植物,它被稱為“長生草”,并被認為可以使人長生不老,在道教中,長生草一般都是用來泡酒喝的。
這些花草本身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人們在喝了這種酒之后可以延年益壽,同時還可以起到美容養(yǎng)顏的作用。
道教是我國歷史悠久的一個宗教,它在我國的影響十分深遠,不管是道家還是佛教都與花草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可以說,在我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花草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后,花草便成為了佛教信徒們的重要崇拜對象,佛教信徒們將各種花草視為佛教圣物,并將其奉為神靈,進而以此來供奉佛像和誦經(jīng)。
佛教認為,植物、動物和礦物都是由人的意識所創(chuàng)造的,并且都具有靈性,在佛教看來,只要對植物、動物和礦物進行研究,就可以了解他們的內(nèi)在信息,從而達到開悟的目的,所以,花草就成為了佛教信徒們的精神寄托之物。
在佛教中,人們將蓮花視為圣潔的象征,蓮花也是一種佛教圣物,蓮花象征著高潔、吉祥與智慧,在佛教文化中,蓮花更是被譽為“佛之華”、“佛之根”和“佛之蓮”等美譽。
佛教徒認為在蓮花中能夠找到自己的來世和來生的轉(zhuǎn)世,在蓮花中可以找到自己前世的靈魂和來世的靈魂,在蓮花中可以找到自己前世的記憶和今生的記憶。
所以,佛教徒們以蓮花為媒介,來尋求內(nèi)心的安寧和解脫,在佛教中,人們認為蓮花是純潔的象征,佛門弟子們在修行的過程中也要像蓮花一樣,做到“不染污穢”。
佛家認為,蓮花可以幫助佛教徒凈化心靈,去除雜念和雜念,在佛門弟子的眼中,蓮花是一種智慧之花,可以用來引導(dǎo)人們走向光明。
在佛教中,人們還將茉莉、梔子、蘭花和梅花視為“四大”圣花,其中,蘭花象征著純潔和美好,梔子花象征著對幸福的追求和向往,茉莉則象征著和平與安寧。
所謂“三花”就是指佛、法、僧這三種佛教圣物,佛、法、僧是佛教中的三寶,也是佛教信徒們的信仰對象。
道教在傳入中國之后,對佛教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佛教中有很多教義都與道教有關(guān),甚至有很多佛教中的神祇也是由道教中的神仙演變而來的。
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后,為了適應(yīng)中國人的信仰,佛教也對道教進行了吸收和改造,比如,在佛教中有一些神祇就是由道教神仙演變而來的。
除此之外,道教也對佛教進行了一定的改造和完善,使得佛教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神學(xué)體系,比如,在佛經(jīng)中就出現(xiàn)了許多和植物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其中就有很多關(guān)于花草植物的描寫。
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后,道教與佛教之間也有了許多交流和融合,比如,在《大藏經(jīng)》中就出現(xiàn)了不少有關(guān)花卉的描寫。
這說明道教與佛教之間的交流越來越深入,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其實,道教和佛教在傳入中國之后,也產(chǎn)生了一些差異,比如,道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本土宗教,佛教則是一種外來宗教。
對于這些差異,兩個宗教都做出了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和完善,比如,在佛教中就有不少關(guān)于花草的記載,而在道教中則沒有關(guān)于花草的記載,此外,在佛教中有很多神祇都是由道教神仙演變而來的。
這說明道教與佛教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而道教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體系。
此外,佛教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道教的一些思想和內(nèi)容。雖然這些影響并不能決定宗教信仰最終能夠形成什么樣的形式,但至少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作用。
在中國古代,花草代表著吉祥與幸福,但它們在古代的地位并不高,甚至是被輕視的,在人們眼中,花草只是一種普通的植物。
在封建社會時期,人們往往將它與祥瑞、皇權(quán)、貴族等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花草也被賦予了許多的含義。
盡管這些含義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已經(jīng)被削弱了,但花草作為一種植物和自然現(xiàn)象,仍能夠引起人們的興趣,人們將這些植物賦予了神性和靈性,希望能夠?qū)⑵渑c神靈聯(lián)系起來,可以說,在中國古代社會中,花草是一種被人們喜愛并加以崇拜的對象。
1、《周禮·天官·花人》
2、《中國文化辭典》
3、《辭?!?/p>
4、《中國植物志》
5、《中國花卉圖鑒》
[1]高克勤:《中國古代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0頁。
[2]李致忠:《中國古代宗教的物質(zhì)文化形態(tài)》,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年版。
[4]張興民:《中國古代宗教中的“草”》,《山東社會科學(xué)》1993年第2期。
[5]楊慧林:《中國古代宗教與自然崇拜》,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6]丁偉:《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與發(fā)展》,中華書局,2002年版。
[7]金惠敏:《道教信仰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版。
[8]林文月:《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植物學(xué)》,湖南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2年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