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先生》
2015年7月11日,石頭攝于岳麓書院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做學問亦有三境界,“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此第一境也;“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此第二境也;“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第三境也。
這三境界的標志分別是:讀通、寫透和說明,它們是做學問的必經(jīng)之路,想要學問通達,必須次第而進,不能貪功冒進,也不能顛倒次序。
一、讀通: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如寫字,須得先臨帖。先有知識輸入,后有學問輸出。只有先把書讀明白、讀通了,才能形成自己的思考力,掌握觀察、理解和解釋世界的工具。文章沒有讀懂,書還是人家的,只有讀懂的,才是自己的。
單單讀懂還不夠,最妙的是讀通。將書讀通是一種什么感覺?
有一次深夜我坐遠途飛機,困極卻睡不著,無奈何,從背包里拿出亞里士多德的《categories》,逐字讀完,困意頓消,口中不斷贊嘆亞里士多德的天才,心中涌起一團汩汩不斷的舒爽,這種感覺恰如朱熹詩云:“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當時人在天上飛,這種將書讀通的感覺,真是一種言說不盡的奇妙。
讀書,要追根溯源,回到經(jīng)典。而研讀經(jīng)典,不能多快好省,反而越慢越好。因為讀書是打基礎,基礎務求牢固。布迪厄有一篇小文《the forms of capital》,薄薄幾頁,我卻讀了整整一周。
唯有精讀細讀,方能入得門來,登堂入室。讀書如覽景,走馬觀花斷不能盡領書文之妙,博覽群書若不配以精讀細讀,充其量不過一臺三過書門而不入的復讀機。
研究生畢業(yè),若能讀懂其專業(yè)的經(jīng)典文獻,便是及格了,若能讀通,便是優(yōu)秀。檢驗讀書效果只要看畢業(yè)論文的文獻回顧。所引文獻如果都讀過并讀懂了,文獻回顧往往行云流水、揮灑自如;反之則佶屈聱牙、生硬苦澀。
二、寫透: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寫作是做學問的第二層功夫。讀書之后,必有所思,有所思則需要寫下來,否則,如果只讀不寫,將永遠無法形成自己的學問。
寫作絕非原封不動地抄錄,而必須以描述對象為中心,建構出一套有條理的表述邏輯,有所創(chuàng)新,讓讀者能夠透過文字讀懂作者的表達要旨。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見字如面。何以見字如面?行文不能淺嘗輒止,必得文字到位,才有見字如晤的效果。
光是見字如面仍是不夠,寫作的佳境是寫透:想方設法把問題寫透徹,寫到位,也就是有所謂“力透紙背”的效果。用杜甫的話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譬如司馬遷寫《史記》,正史之后,太史公點評每有金句。司馬遷在《項羽本紀》的末尾寫道: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予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好一句“奮其私智而不師古”!真是把項羽的秉性寫透了!正是因為奮其私智而不師古,項羽最后才身死東城,仍不自悟,還大言不慚地說“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學術寫作不見得非得辭藻鮮麗、扎人眼球,而往往是用平易的文字寫出驚人的效果,“于無聲處聽驚雷”。寫透徹的標志是,當你發(fā)現(xiàn)所用文字輕易更換不得,那便是成了。
渠敬東在《項目制:一種新的國家治理體制》(《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5期)一文中給項目制下了一個定義:這里所謂的 “ 項目”具備 “ 項目制”的意義,即項目在執(zhí)行過程中雖具有針對預期目標性加以臨時組織的特點,但項目的制定、申請、審核、分配、變通、轉化、檢查與應對等一系列的環(huán)節(jié)和過程,已經(jīng)超出了單個項目所具有的事本主義的特性,而成為整個國家社會體制聯(lián)動運行的機制。國家治理正是通過實施項目的系統(tǒng)過程,逐漸確立了一種新的結構形態(tài)。
這個定義看似簡單,但是當你引用時,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對項目制最為貼切恰當?shù)谋硎?,你無法輕易找到一個更合適的表述進行改寫、替換,這就說明,文章已經(jīng)寫透了。
博士生畢業(yè)必須具備基本的寫作能力,如果能將所讀、所思有效轉化為文字,便是合格了,如果能將文章寫透徹,那便是優(yōu)秀。
寫作的深度反映了思考的深度。寫作不僅是對讀思的整理,也是對讀思的促動,寫作的過程往往是邊想邊寫,邊寫邊想。只有想明白了,才能寫透徹了。
三、說明: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做學問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務社會,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光是讀通寫透,仍然不夠,而必須達到第三層境界:能夠通過言說將學問講述出來,把聽眾說明白了。只有能夠說明白了,才說明學問已經(jīng)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形,不僅可以自我觀照,亦可以點亮他人世界。
說的最高境界就是明,何謂明?《易》曰: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月和光,定然是世界上最亮的存在。因此,civilization翻譯為文明。明,不僅是自己明白了,更重要的是讓聽眾明白了。這要求說者能夠把艱深晦澀的學問講得深入淺出,讓聽眾因為自己的言說而豁然開朗,用陸游的話說,就是“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學問做到最高境界可以述而不作,譬如孔子。
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又說,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行家一開口,就知有沒有。我們通??吹胶芏鄬W問大師,你隨便問他一個問題,他都可以對答如流。
說明是最高境界,有些言說者,即使不用PPT,也可以邏輯清晰、思路明朗,將一個復雜的問題以一個清晰的邏輯闡釋出來。
學問做得好不好,有一個很簡單的檢驗方法:你能否用簡潔的話把自己的研究說清楚。說清楚了,便是學問做到位了。
簡而言之,讀通便是將自己讀明白了,寫透便是將本來已經(jīng)懂的內(nèi)行寫明白了,而說明則是將原本不懂的人給說明白了。
做學問,說到底無非就這三項工作:Reading、Writing & Speaking,多讀、多寫、多說。
---------END---------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