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們批駁了一些謬論。謬論的產生往往是作者只注重一時一地之分析,當然也不排除居心叵測的。比如他在某客家地區(qū),了解到有畬族人講類似客家話的漢式畬語,便一口斷定這些畬族人其實是客家人。還有的別有用心地寫什么“畬族客家人”,其實,畬客是畬族人,客家是漢族人,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個民族,不能混為一談。
再前面的文章,筆者還結合時代背景,簡要回顧了客家先民從秦漢至南宋的遷徙歷史,并基本認同南宋是客家民系基本定型的時期,因為當時南遷的中原人有足夠的人口規(guī)模聚居于贛閩粵三角地區(qū)。此人口規(guī)模超過250萬。
那么,既然客家民系在南宋就基本定型了,也就很好地解決了“客家人的主體是中原漢族人”“客家話就是中原雅言在南方的真實存在”等根源性的問題了。
為了讓大家對客家民系的流布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比如,網上有人只盯著王陽明“平南贛盜”,以為當時當地會有畬族等大量土著漢化,從而制造和傳播“畬客一家”之類的謠言,所以,筆者打算將客家民系南宋之后的遷徙史講得更全面透徹?!鋵崳P者之前就有打算把王陽明“平南贛盜”的問題講得更深入的,以后也會專門撰文,講得更細致入微,用史實反擊謠言。
話說北宋滅亡,大量客家先民遷入贛州之后,鑿城筑寨,大修城堡,積極防御,發(fā)展經濟,從根本上改變了當地的落后面貌。
上猶客家門匾
史載,于都縣城墻于“宋紹興十五年增砌以磚”;會昌縣城于“宋紹興間始筑”;龍南縣城“宋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作土城,高一丈,濠深五尺”;上猶于“宋紹定四年(公元1232年)始筑城墻、建四門”……
會昌縣城北門
文物不會騙人,這些城邑都是客家先民的杰作,也印證了這一群特殊的群體在當地的存在。
據專家統(tǒng)計,自晚唐元和年間到北宋末期,這280年時間里,贛南戶口增加了約十倍。這絕非自然增殖所然,說明這期間贛南接受了大量外來移民。
南宋的贛州
而南宋建立后,統(tǒng)治者又茍且了一百多年,這一波的客家人在贛閩粵三角地區(qū)繁衍甚熾,此有數據為證。據嘉靖《贛州府志》記載,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贛州人口只有12.1萬戶,但到了淳熙年間(1174~1189年),人口達到29.3萬戶,增長了142%。汀州元豐年間(1078—1085年)人口81517戶,到隆興二年(1164年)時達到174517戶,增長了114%。
又據《臨汀志》記載,在南宋開慶元年(1259),汀州的非農業(yè)戶人口已占總人口的28.15%。汀州不僅運輸業(yè)發(fā)達,還是當時全國四大印刷中心之一,這說明汀江人口多,經濟發(fā)展好。
據統(tǒng)計,宋代汀州有進士168人,縣均28人;贛南有進士234人,縣均18人。明代汀州有進士54人,縣均6.75人;贛南有進士49人,縣均3.06人。這可見當時汀贛兩地文化教育之盛。
而粵東地區(qū)(主要指潮汕揭梅),在唐代仍被視為蠻荒之地,雖然早就有中原人遷入,但直到北宋雍熙四年(987)才有1568戶?;洊|在兩宋時期的住民主要也是南遷漢人,但相比贛州、汀州兩地區(qū)總人口數量少,雖然也是客家民系形成的區(qū)域。
此后,贛州、汀州又成為南宋政府安置自金朝南遷的歸附漢族的重要地區(qū)之一。元滅宋后,這些地區(qū)成為文天祥部眾抗擊元軍的根據地,義軍失敗后,不少人就地定居。
所以,專家研究認為,宋代贛南改變了之前“率以荒服視之”的局面,發(fā)展成“中原氣象”的社會面貌。
那么,那時的土著又有誰呢?
據清楊瀾《臨汀匯考》卷三載:“唐時初置汀洲,徙內陸民居之,而本土之苗仍雜處其間,今汀人呼為畬客?!蓖∪思粗竿≈菘图胰耍尶蜑楫屪迦?。
畬族女子
《衢志》卷八“風俗志”又載:“龍南山中有畬客,其婦恒終歲赤足與南子雜居作度日,不與漢族通婚……”
由此可見,漢族客家和畬族兩者在當時可謂涇渭分明。
宋《太平寰宇記》也有記載:梅地宋代的民族,“主為畬瑤,客為漢族”。南宋末年,劉克莊寫的《漳州諭畬》,就稱居住在福建漳州一帶的少數民族為“畬民”:“凡溪洞種類不一,曰瑤,曰黎,曰蛋,在漳州曰畬……西畬隸龍溪,南畬隸漳浦,其他西通潮、梅,北通汀、贛。畬民不悅(役),畬民不稅,其來久矣。”
畬族的傳統(tǒng)民居
《資治通鑒》亦有記載:“黃連峒蠻二萬圍汀州?!闭飞嫌涊d的“蠻僚”“峒蠻”,均為早期畬民的別稱。
這也說明了南宋時期畬人已基本上形成一個民族。——現在某些人在各平臺顛倒是非,竟然將“畬客”的帽子亂扣,實在是張冠李戴,荒誕不經,純屬尋釁滋事。
而且,史料記載,大量中原人遷入贛州后,還和畬族人發(fā)生了沖突。但畬族人勢單力薄,根本不是對手,因為這一波的移民挾宋朝之余威而來,人多勢眾,故土著多遷往別處,留下來的極少數,只能盡力融入客家民系。
當南宋統(tǒng)治者,尤其是皇帝往往自廢武功,昏庸無道,做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之后,忽必烈大軍就渡過長江,來要南宋的老命了。
一路上,南宋降軍如云,元軍居然未損一兵一卒。
文天祥
1275年,客家英杰文天祥在江西贛州任知州。太皇太后謝氏下專旨給文天祥,“疾速起發(fā)勤王”,向京城臨安(今浙江杭州)進發(fā)。
文天祥變賣家產,和贛州客家人一起應詔勤王,挽救國家,甚至連當地的畬族、俚族等少數民族也被發(fā)動起來,組成5萬義軍,起兵抗元。
1276年,元軍攻陷臨安,向南進逼,贛閩粵交界處成為宋、蒙雙方攻守戰(zhàn)場。文天祥率義軍抵抗,贛閩粵三角地區(qū)的客家子弟不斷加入,僅在梅州就發(fā)生“男執(zhí)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的現象,單是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參加。卓姓在當地為望族。
1278年12月,文天祥在海陸豐的五坡嶺被俘。
當南宋存在了152年之后,轉眼間到了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南宋政權陷入岌岌可危、大廈即傾的境地。
崖山海戰(zhàn)示意圖
當年,元軍將文天祥押赴崖山招降南宋名將張世杰。3月19日,崖山海戰(zhàn)兵敗,左丞相陸秀夫背著末帝趙昺投海自盡,楊太妃及數十萬軍民隨即蹈海殉國,宋代旋即滅亡。
崖山海戰(zhàn)
宋亡后,元軍到處屠殺積極抗元的客家人。如上猶縣“元兵圍猶,猶人不降,城陷屠焉,死者萬有余人。”
元軍
幸存的不少客家人只得遁入山林,或繼續(xù)南遷,進入廣東的梅州、惠州等地,避開追殺、株連和迫害。(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贛州就成了“無人區(qū)“了,理解歷史請別走向極端)
由此形成空前的大遷徙(應算是第四次遷徙的后續(xù)),正所謂入山唯恐山不深,入林唯恐林不密,從而形成“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的特點,使客家人具有典型山區(qū)居民的特征。
這里需要特別提醒,客家人居于山區(qū),不是簡單的遷來較晚,或是喜歡居住等原因所能解釋的。是復雜的歷史因素,讓客家人和山有緣。而且也不是所有客家人都住深山,住在城邑的大有人在,即使住于山區(qū),也主要居于丘陵或盆地,而非深山老林。
實際上,早前遷入的梅州客家人在抗元戰(zhàn)爭中也損失慘重。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即宋亡24年之后,據統(tǒng)計,當時的程鄉(xiāng)人口從1080年的12000多戶,減少到僅存2500戶,剩下五分之一左右。前面講到的松口卓姓有800人勤王,抗元兵敗后,松口卓姓人不論有無參加抗元,幾被株滅,幸存者逃走或改姓。據老一輩人說,有些卓姓人家改姓為“卜”。
加里曼丹島
而松口卓姓崖山抗元者,只存卓謀一人。不愿做俘虜的卓謀率10余人,被迫出洋避難,伐木駕舟漂流到印尼婆羅洲(加里曼丹島)定居,揭開了梅州客家人海外遷徙的第一頁。卓謀是歷史上第一個有名有姓、有據可查的客家籍華僑。
梅州市梅縣區(qū)松口鎮(zhèn)火船碼頭
此后的幾次朝代更迭,也有不少客家人被迫離開祖國。僅梅州一地,華人華僑在海外就有500多萬人,遍布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故梅州也被稱為“世界客都”,為著名的“華僑之鄉(xiāng)”。
客家學奠基人羅香林先生認為,“客家人士,以遷移而僑居于南洋各地與南北美洲的,多始于宋高宗趙構南渡之時……正氣之所感,使抗元的意識更為強烈。后來宋帝崖山兵敗,遺民多相繼逃亡海外,而交趾、占城、爪哇等地,浸為彼輩僑居之良所,當中自不少客家人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