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開元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27年,唐玄宗李隆基43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壯年。燕國公張說61歲,許國公蘇颋58歲,這兩人是當時的文壇盟主,人稱“燕許大手筆”,但二人已經走到生命的暮年。燕許二公的淡出,預示一個文學時代的結束,但一個更為輝煌的時代——盛唐,也即將來臨。
這一年,王維27歲,因為天資聰穎,才華橫溢,已經是長安城里的新秀,到處交游王公貴族,正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兩年后,他將狀元及第。這一年,李白也是27歲,他已離開家鄉(xiāng),遍游神州,在安陸,他結識了39歲的孟浩然。這一年,剛滿30歲的王昌齡已經進士及第,在長安城中聲名鵲起。
這一年,杜甫還是個16歲的少年,正在河南鞏縣南瑤灣村的老家里讀書。此時的杜甫還非常調皮:“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杜甫15歲的時候,還是個整天爬樹摘棗吃的頑皮孩子,但他的天賦也在此時顯露出來?!?span style="font-family: 楷體_GB2312, 楷體;">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三年后,杜甫將漫游山東和吳越,寫出“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的詩句。
開元十五年在中國歷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后來,殷璠在《河岳英靈集》的序言中探討盛唐詩歌的形成,說道:“開元十五年后,聲律風骨始備矣?!庇谑?,人們都把這一年當成盛唐詩歌的元年。在中國歷史上幾千個年份中,開元十五年也因此成為尤其光輝的一年。
為什么殷璠把開元十五年定為特別的一年?學者們做過很多研究,但這一年好像也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發(fā)生。王維、李白、王昌齡、孟浩然、杜甫,此時的他們,或者初露頭角,或者默默無聞,也沒在這一年做出什么驚人之舉。但我們知道,這一年的端午節(jié),有過一場詩酒風流的盛會。
唐代長安城還原圖
貳
開元十五年,玄宗御宇,四海安定。他遙想漢武帝時,文學之士列于朝堂,文采風流;魏文帝也曾大邀詞人,作頌獻賦。玄宗本是一個優(yōu)秀的詩人,又逢端午佳節(jié),怎能無詩?所以也追慕漢武帝、魏文帝故事,在宮里大開御宴,遍邀群臣,眾人分韻作詩,非常熱鬧。
所謂“分韻作詩”,即在紙片上各寫一個字作為韻腳字,然后放進罐子里,眾人抓鬮,抓到哪個字,所賦詩歌就得押那個字的韻。玄宗抓到了一個“神”字,就寫了一首《端午三殿宴群臣》:
五日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穴枕通靈氣,長絲續(xù)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方殿臨華節(jié),圓宮宴雅臣。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股肱良足詠,風化可還淳。
群臣之中,張說抓鬮抓到了“魚”字,他寫了一首《端午三殿侍宴應制》:
小暑夏弦應,徽音商管初。愿齊長命縷,來續(xù)大恩余。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陽嘗麥彘,順節(jié)進龜魚。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書。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今日傷蛇意,銜珠遂闕如。
君臣唱和,熱鬧非凡。玄宗是歷代君王中詩寫得非常好的,張說又是當時文壇巨匠,可謂一時之盛。但是,詩中說到的“九子粽”“長命縷”是什么東西?“蝘蜓”“蟾蜍”又是怎么回事?看來,如果不懂當時端午節(jié)的風俗,還真未必能讀懂這幾首詩。
唐代宴飲圖
叁
首先,要說說玄宗為何在端午節(jié)宴會群臣。一年之中,佳節(jié)頗多,但宮內還是端午節(jié)的慶典比較熱鬧。玄宗說:“五日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倍宋绻?jié)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才會讓人覺得“無事不稱神”呢?
中國古代用干支紀時,所謂“端午”其實就是午月午日的節(jié)日。以前端午節(jié)未必在“五月五日”,但一定要在“午月午日”,具體日期則隨干支而變動。但在魏晉以后,每年都要根據干支來推算節(jié)日日期,人們覺得麻煩了,就把端午節(jié)固定在每年的五月五日。
因為端午節(jié)本在午月午日,日月相諧,古人心目中覺得這有一種神秘意味,所以端午節(jié)也因此變得神圣了。當然,端午之所以重要,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本來,端午與夏至是兩個不同的節(jié)日,但因為相距很近,所以后來這兩個節(jié)日合并了。夏至這天是長日之至,也稱“中天節(jié)”。在漢代以來的一些經學家眼中,夏至是南郊祭天的日子。唐宋時期,端午節(jié)在宮中非常重要,有很多次大型的宴會賦詩活動。宋代的一次端午宴會賦詩,蘇軾一個人就寫了56首詩。這未嘗不和端午、夏至的重要地位有關。此次玄宗大宴群臣,也是唐宋時期端午宮廷御宴的一個例子。
順便說一句,端午還叫“浴蘭節(jié)”,因為這一天人們用蘭花草泡水沐浴,滿身香氣,讓人想起了“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的屈原。端午節(jié)還可稱“蒲節(jié)”,因為農歷五月菖蒲成熟,人們紛紛采下菖蒲插在門上,或者用菖蒲泡酒。
說到端午的節(jié)俗,今人第一想到的應該就是吃粽子。其實,吃粽子的風俗古已有之。晉代周處的《風土記》里記述了當時人們過端午的風俗。人們在端午的前一天,用菰菜葉子裹上黏米,把栗木、棗木燒成灰,摻進湯里煮粽子。之所以要摻上灰,是為了增加湯的堿性,防止粽子里的黏米在煮的時候散開。現在我們煮粽子還要加蘇打粉,也是這個道理。頭一天煮熟,第二天過節(jié)就可以吃了。除此之外,還要煮一只肥大的烏龜,燉爛、去骨,在里面裝上鹽豆豉和秋蓼,這個和粽子一起叫做“俎龜黏米”。這個“黏米”,在晉朝時就被稱作“粽”,還稱為“角黍”。粽子的名目其實有很多,陳元靚《歲時廣記》里說有“角粽、錐粽、茭粽、筒粽、秤錘粽,又有九子粽”,基本上是根據粽子的形狀來命名的。
唐代的粽子都是用大米作餡兒,但以前,大多是黍米餡兒,用菰菜葉等植物葉子包裹成有角的、挺然翹然的形狀,所以稱作“角黍”。唐玄宗吃的粽子,就是用蘆葦葉包黏米做成的,跟現在的粽子基本一樣。
張說的詩里說到的“助陽嘗麥彘,順節(jié)進龜魚”,也正好能從周處的《風土記》里得到印證,這就是所謂的“俎龜角黍”之“俎龜”。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個是常識了。南方多魚,端午節(jié)吃魚也可以理解。但是為什么要吃龜呢?原來,古人認為龜是水產,屬陰;而牲畜是陸產,屬陽。在龜殼里塞進肉,就象征著“陽內陰外”“陰陽未分”。五月陽氣正盛,但陰氣也漸生,古人就用“俎龜”來象征這個月的節(jié)氣。
端午吃粽子,歷來是詩人們樂于歌詠的話題。正如蘇軾的一句詩:“香菰黏米著佳名,古俗相傳豈足矜?!笨梢姡诒彼蔚臅r候,粽子已經成了端午節(jié)的代名詞。唐朝末年的徐鉉說“角黍菖蒲酒,年年舊俗諳”,吃“角黍”粽子,飲菖蒲酒,在唐宋是端午節(jié)最流行的風俗。
論吃粽子,還是蘇軾的花樣比較多。他吃的粽子,不僅有“香菰黏米”這樣傳統(tǒng)型的,還有很別致的“楊梅粽”:
上林珍木暗池臺,蜀產吳包萬里來。不獨盤中見盧橘,時于粽里得楊梅。
宋代竟有楊梅餡兒的水果粽,這在今人看來,可能比較新奇。除了楊梅粽,當時可能還有一種“姜粽”。蘇軾說:“自有梧楸鄣畏日,仍欣姜黍報豐年?!逼渲杏小敖颉?,所謂“黍”,就是“角黍”粽子。那么“姜黍”是否為生姜餡兒的粽子呢?這就不能確定了。
除了用葉子包裹的角粽,那時還有用筒裝的“粽子”。比如蘇軾有云“香黍筒為粽,靈苗艾作人”,所謂“靈苗艾作人”,就是用艾草扎成人的形狀,用來辟邪。這也是古代端午的一種節(jié)俗。又如歐陽修有云“楚俗傳筒黍,江人喜競船”,所謂“競船”就是龍舟比賽,這種風俗也一直流傳到現在。
唐玄宗的這場御宴,吃的是粽子,但這粽子如何吃呢?宮中的吃法跟民間還真不一樣。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中說:“宮中每到端午節(jié),造粉團角黍,貯于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妙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币簿褪钦f,把粉團和“角黍”粽子放在金盤里,用小牛角做成弓,用箭射,射中的才可以吃。這種宴會上的游戲,類似“投壺”,很具有趣味性。
賽龍舟圖
肆
開元十五年,唐玄宗大宴群臣,飲酒賦詩,吃了粽子和龜、魚等食物。除了這些吃的,玄宗的詩里還說“穴枕通靈氣,長絲續(xù)命人”,這說的是端午節(jié)的另一個風俗——長命縷。
長命縷,就是現在端午節(jié)俗中的五色絲繩,因為絲繩是長而且連綿不絕的,所以古人認為這種東西可以續(xù)命。絲繩續(xù)命,當然是人們在端午節(jié)表達的一種美好愿望。
粽子、長命縷,這些端午節(jié)俗不獨出現在玄宗的御宴之中,在民間也很普遍。那么,宮廷的端午御宴有何特別之處?有的。張說的詩中寫道“助陽嘗麥彘,順節(jié)進龜魚”。為何要嘗麥子和豬肉呢?原來,《禮記·月令》中說,孟夏之月,君王“乃以彘嘗麥”;季夏之月,要“命漁師伐蛟、取鼉、登龜、取黿”?!对铝睢愤@一篇文章,講了每個月君王要做些什么,吃些什么,對后來的影響很大,一直影響到了唐玄宗的端午御宴。《月令》說夏天要就著麥子吃豬肉,要進龜等水產,所以這些東西都出現在了玄宗的端午餐桌上。
其實,《月令》不僅影響了君王的行為,還影響了整個社會。前面說到“俎龜角黍”,不就是民間的端午節(jié)俗么?甚至作為粽子的“角黍”,也有《月令》的影子。在唐玄宗的時代,粽子餡兒一般用大米,不用黍米,但人們還是習慣把它叫做“角黍”,可能就是因為《月令》中說仲夏之月,“農乃登黍”,君王要“以雛嘗黍”,即就著黍吃小雞肉。
在唐朝,端午節(jié)的時候,除了會宴群臣之外,還經常賞賜衣服。有一年端午,張九齡就轉寄給被流放在夜郎的李白兩套羅衣,李白為此寫了一首詩:
張衡殊不樂,應有四愁詩。慚君錦繡段,贈我慰相思。鴻鵠復矯翼,鳳凰憶故池。榮樂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無獨有偶,杜甫也曾寫過一首《端午日賜衣》: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端午日賜羅衣,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所以李白、杜甫這樣的大詩人,拿到了輕羅衣衫,還是激動地寫了首詩。而端午之所以會有賜衣的習慣,主要原因還是入夏天氣變得熱了,要換成夏天穿的輕薄衣裳,君王就給群臣賜衣,以示恩寵。另外,《月令》中也說仲夏君王開始換上薄紗衣服,這些文字也有可能影響了后世的賜衣制度。
寫端午賜衣,可能還是花蕊夫人的這首《宮詞》比較有情調:
端午生衣進御床,赭黃羅帕覆金箱。美人捧入南薰殿,玉腕斜封彩縷長。
以上,就是開元十五年唐玄宗的端午御宴的大致情況。從玄宗和張說的這幾首詩之中,我們似乎已經隱隱能感受到一種“盛唐氣象”,一種升平、輕松、自由的空氣。這場御宴之后,張說垂垂老矣,即將卸任文壇盟主的職位,而王維、李白、王昌齡、孟浩然、杜甫這些年輕人,也將陸續(xù)來到長安,共同締造一個詩歌的盛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