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客社27日《石碼古城告急》一文中,我把石碼古城定位為“月港小鎮(zhèn)”,建議把石碼古城保護好,從而帶動整個月港文化區(qū)的繁榮。28日,龍海當?shù)氐淖骷液5虾芸燹D發(fā)一篇名叫《財富版圖漂移中的:月港、石碼、廈門》的文章,提出了對“月港小鎮(zhèn)”說的異議。我感覺蠻好的,爭鳴總比沉默好。事后,據(jù)了解,原來這幾年關于月港的具體范圍,龍海的各界人士以龍海論壇為平臺分成兩派展開了一場針鋒相對、言辭激烈的大討論。一派認為月港就是指現(xiàn)在海澄的月溪一帶,一派認為月港不只是海澄,還應包括石碼。海迪和陳蓮根老師顯然也參與了論戰(zhàn)。有意思的是,論戰(zhàn)雙方都拿出了不少史學依據(jù),但這些史學依據(jù)之間卻有矛盾的地方。首先方,我要點贊這場論戰(zhàn),論戰(zhàn)的存在顯示了龍海的人文圈是活躍的,有思想的,有個性的。 其次,我感覺兩派都和我的觀點不同。雙方都是在行政區(qū)劃的層面上思考月港的范圍,而行政區(qū)劃卻是不斷變動的。對我來說,月港的存在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主要意義在于體現(xiàn)大航海時代中國東南沿海介入全球性貿易活動的客觀事實。當時,閩西南一帶的海商,以月港為核心的九龍江口為活動區(qū)域,沖破了專制帝國的鎖國政策,自發(fā)地參與到全球性貿易活動中去。先是犯禁走私,續(xù)而叛亂造反,如嘉靖四十年(1561)爆發(fā)的二十四將叛亂。1567年,海澄縣的成立,顯然就具有阻止海商和船民繼續(xù)叛亂的用意。正如前陣子從劉瑞光的文章里我了解到的一個歷史細節(jié),翔安鄉(xiāng)賢林希元罷官后一度居無定所,依靠朋友贊助過日子,后參與月港的走私,居然發(fā)展出一支船隊,他的雙桅大船在月港的八都有二只、九都有一只,高浦吳灌有一只,劉五店有一只,而這還只是清楚查到的而已。顯然,月港時代,九龍江口其實已經(jīng)整合為一個統(tǒng)一的對外貿易文化區(qū)域,也可以稱為月港文化圈。包括月溪在內的八九都地帶(主要在海澄、部分九都地界在現(xiàn)在的石碼境內)是狹義上的月港,但就對外貿易活動而言,九龍江出??谝粠s是廣義的月港。舉個例子,廈門港就狹義而言,指的是沙坡尾一帶,可現(xiàn)在真正的廈門港卻是指整個廈門灣內的港區(qū)。月港難道就不可以指由月溪一帶發(fā)展起來的,包括整個九龍江出??诘墓糯蹍^(qū)嗎?如果不是指整個九龍江出???,能配得上“海舶鱗集,商賈咸聚”的世界性大港嗎?記得,我到石碼之前,有先到海澄走走,發(fā)現(xiàn)就月溪那一片,溪面不夠開闊,包括容川碼頭在內的七個碼頭(不知是不是原樣),每個碼頭最多只容兩艘小船并行面,這會是繁榮接近兩百年的東方大港嗎?如果將月港以海澄月溪來界定,格局太小了。用文化的視線來觀照月港,視野則會更為開闊,月港文化遺存的保護會更為有力,龍海的發(fā)展,會更有空間,更有未來。然而海迪的文章對我們認識狹義的月港,頗為有益,故登之。
明嘉靖《龍溪縣志》描繪的地圖
札記一:月港相對短暫的港口繁榮期
海澄建縣400多年,而實際上它的繁榮期只有一百多年,不到兩百年。而且是在建縣前后期間。這在歷史上只是一瞬間。海澄建縣前,一張九龍江財富版圖就從這里展開了。月港的崛起完全是一種意外,其港處于九龍江口,為偃月形,便于海運。從而民間私運成風,很快成為一個對外貿易港口,創(chuàng)造了豐厚的利潤,并達到極度繁華。被稱為“市鎮(zhèn)繁華甲一方,古稱月港小蘇杭”,并與福州、泉州、廈門被稱為福建四大商港。
可是從月港的“海舶鱗集,商賈咸聚”的繁榮氣象,到現(xiàn)在的幾無遺跡可尋,空留一片滔天白浪。月港是怎么快速衰落的呢?讓人無法想象,幾乎成迷。這時什么說法都有,各種見解和釋惑解疑駁雜紛呈。
有一個說法,我認為比較可靠,就是鄭成功反清復明,導致清政府宣布“遷界”政策實施。即從海岸線延至陸地30里以內,不準居民進行任何活動,并把各種人為設施銷毀。從而將一個繁榮海岸改變成空寂港口,使海澄的百年繁華跌落一夕空港。
可我想從航海史觀和財富版圖的遷移,做一個更深入和客觀的歷史探尋。
首先月港的繁榮期正好與歐洲工業(yè)革命年代簡單重合和不期而遇。歐洲工業(yè)革命以迅疾的方式改變著地球人類的生產(chǎn)方法和方式。表現(xiàn)在航海上,那就是航具的迅速擴大和載重噸量的增加。單發(fā)現(xiàn)了渦輪機后,航海的航船船體就可能成倍或數(shù)倍的增長。航船的吃水量、排水量,及載重噸量都會最大化增長。
而月港只是一個淺水港口,這時已經(jīng)接納不了那種大噸位的航船了。
就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具有深水港優(yōu)勢的大航海港口,已經(jīng)潛在了無數(shù)歲月。它就是廈門。那原來是一個全島,島上有多處深水港。但它沒有陸路交通,接受不了小排量的航船,可它是作為一個大呑吐量的大海港存在的。因為航海的大規(guī)模發(fā)展,廈門很快成了大航船的停靠點,從此進入它的繁華期。
就這樣月港在短短的一個繁榮周期后,它的港口功能很快被廈門取代了。
我想,這應該是月港快速衰落的最主要的原因吧。
石碼老街
札記二:民國石碼驚人的財富積累
現(xiàn)在我們知道,龍海石碼的這一片大規(guī)模的紅磚騎樓建筑,是在民國初年,一次舊城改造整體建成的。它不是分成幾次,階段性的,分街分段累次建成的。有一個說法說是,石碼清未就有了騎樓建筑,那是對歷史的杜撰,對建筑學和商業(yè)繁榮的無知。
首先一個已知的事實是,這是廣東軍閥陳炯明1918年到漳州建護法區(qū),從廣東引進的。這是有歷史記裁的。全閩南所有的騎樓建筑全是以漳州騎樓為樣本,包括廈門和泉州,石碼也不例外。所以說,明清時期就有紅磚騎樓是對歷史的無知。
另外從建筑學說,騎樓是一種總體設計,系統(tǒng)建筑完成的,它不是東挖一鋤,西掘一鎬就能建出來的。另外,只有成片開發(fā),騎樓才可能發(fā)揮它的商業(yè)繁榮的作用。所以說,在民國之前就有了騎樓建筑完全是一種胡扯。
那么在石碼短短數(shù)年間,就有了那么大規(guī)模的一片整齊劃一的騎樓建筑說明了什么?說明了民國石碼的富有,說明了當時石碼的驚人的財富積累!
我們至今不知用什么統(tǒng)計方法才能準確計算出,當時建這一大片紅磚騎樓要投入多少成本,投進多少人力物力??赡且黄T樓的總體建設,已足以說明當時石碼的富庶。
那么石碼當時是怎么擁有那么大的財富積累?這就是財富版圖漂移的一個過程。這個財富版圖始終在九龍江口的地方轉,始終圍繞港口海運遷移,包括月港、石碼、廈門。
我在另一篇帖文《財富版圖遷徙中的廈門》,說到因為海運航具的發(fā)達,月港作為一個淺水港,很快失去了港口接納能力,迅速衰落了。而廈門是一個天生的深水良港,很快地取代了月港的港口功能。當然,廈門地處相對外海區(qū)域,接納和幅射的航海面積更廣闊,國家和地域也更遼遠了。
可是當時的廈門也有一個劣勢,那就是它是全島,沒有陸路交通,所以從港口性質來說,它只是一個囤積港口。它得依靠周邊的內陸港口,第二次疏散和集中貨物繼續(xù)與外海商船貿易。
而石碼剛好處在這種內陸港口最佳的位置。
它距廈門僅只十幾海里。它可以用各種大、中、小航船,將內陸的物產(chǎn)往廈門輸送,又將廈門囤積的物品往內陸腹地疏散。結果石碼很快地成了九龍江下游的物資集散中心。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廈門可以說是一個一級港口,石碼就屬于二級港口了。當時石碼比廈門有一個重要優(yōu)勢是,它可以直接進行貿易。
當然海澄月港距廈門也近,石碼和海澄相距只有五公里,可當時月港已經(jīng)衰敗多年。它與以漳州(建府2500年?未考)為腹地中心的標致地區(qū)還是遠了一些。當時陸運比海運成本少。
而石碼作為一個物資集散地,商業(yè)實現(xiàn)了高度的繁華,所以有了巨大的財富積累,才在一次舊城改造中,全靠民間力量,一次性地建起了那么一大片規(guī)模壯觀的紅磚騎樓。
現(xiàn)有一種說法,把月港和石碼的繁榮混為一體,并把石碼稱為“月港小鎮(zhèn)”,這完全是一種杜撰和巧立名目。月港和石碼的繁榮整整相差了300多年。月港和石碼的繁榮期是不同的。所以兩地的經(jīng)濟承繼是沒有關聯(lián)的,所以不能自以為是地將石碼稱為“月港小鎮(zhèn)”。
今日廈門
札記三:財富版圖遷移中的廈門
與月港的迅即衰落相反,廈門繁榮得很遲。廈門真正繁榮起來是近一二百年的事,特別是上一世紀鷹廈鐵路通車以后。
廈門在更早之前只是一個荒島,島上居民很少,甚至沒有設縣。它前期屬南安縣,同安縣成立后屬同安縣。它多次建府,建道,建郡,設縣,可是最后都撒掉。這足于說明,在大航海時代還沒到來之前,廈門地位的卑微。
可是財富的版圖很快地漂移到了廈門。
在大航海時代,因為航具,也就是航船的增強增大,吃水量、排水量和載重量的大增,作為九龍江口的淺水港月港,在短暫的繁榮周期后,因為接納不了大型航具,迅即衰退了。
而天生擁有多處深水港的廈門,很快地取代了月港作為早期港口的功能,很快地成了來自海內外大型商船的??奎c。廈門當時已經(jīng)早就潛在了一個大吞吐量的大港口的存在。
但是廈門有一個深水港優(yōu)勢,也有一個劣勢。它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全島。它四面環(huán)海,沒有陸路交通,也就是它沒有與大陸腹地進行直接貿易的功能。所以廈門在啟用早期港口作用時,只是作為一種屯積港口。因缺少陸路交通,廈門作為一個港口,停滯了一段不短的時間。而石碼作為二級的港口,作為中介和中轉站,成了一個九龍江入??谔幍囊粋€物資集散地,達到了相當長時間的商業(yè)繁華,從而成了福建的一個名鎮(zhèn)。
我一直不認為石碼小。有人把石碼稱為“小石碼”,我聽了心里特別不舒服。石碼何謂?。渴a曾經(jīng)是福建省歷史上三大重鎮(zhèn)之一,在行政級別上他很早就屬于副府級,就是副司級單位,直到現(xiàn)在還是副廳級?!靶∈a”是一些無知矯情的,自以為是和自認為見過大世面,想給自己標新立異的人,給石碼起的小名兒。如果因為石碼的面積不大就謂小,那全國沒有一個北京和上海的大了。璧如你見過大世面,你到過了上海,那么你到蘇州就叫小蘇州了,你到杭州就叫小杭州了??珊贾莶恢笮录悠潞脦妆丁?/span>
所以地域名稱是不能隨便稱小的。把石碼稱為“小石碼”聽起來好像是標新立異,實標上是作濺自己。
廈門早期作為一個港口城市,其實也是借九龍江水道發(fā)展起來的。所以我一直說在九龍江口,有一張財富版圖在漂移。它漂過月港,漂過石碼,最后漂到了廈門。特別是到了上世紀50年代中晚期(1957),鷹廈鐵路通車以后,廈門成為半島。作為一個通商口岸,才正真繁榮起來。到了更晚期,成為一個旅游港口城市,廈門才真正進入了九龍江口的財富版圖中心,在東南海邊上熠熠閃光。
作者簡介:海迪,石碼人,漳州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