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清末民初時期的關(guān)于北京小吃的老照片。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吃在中國,中國人對吃的研究從古代就開始了,除各大菜系,還有各種地方小吃,名目繁多,根本就吃不過來。下面的一組老照片是北京的小吃,我們看圖說話。
北京烤鴨,是北京小吃的代表,到北京不品嘗一下烤鴨,可以說是白來一趟。不過那個年代的烤鴨應(yīng)該比現(xiàn)在正宗。為什么這樣說?首先是食材鴨子,那時沒有飼料,鴨子是地道的土生土長的,一般都是當?shù)剞r(nóng)戶喂養(yǎng),然后賣到飯館,這樣的鴨子做成烤鴨才正宗。其次是師傅的手藝,烤爐是地道土法建造,可以說是純手工烤制,再加上那個年代的師傅都注重自己的名望,有匠人精神,烤制的鴨子自然就正宗了。
羊湯和芝麻燒餅,這種小吃一直延續(xù)到今天。一碗羊湯,幾個燒餅,絕對過癮,看把窗外的人饞的。
說起小吃,在那個年代并不是人人都能吃的起,下館子更不是一般人能去的了。能下館子的一般都是商人,地主和達官貴人,普通人沒有多余的銀子去消費。
牛肉碗,里面是師傅和伙計,近處的應(yīng)該是掌柜的,掌柜的一般負責招呼客人,收賬。
那時的飯館是很講究的,店小二都會吆喝幾聲。大部分都是對客人的奉承或報價目和菜名。
小吃攤,這種小吃攤是流動性的,小販挑起來就可以走街串巷了,當然吆喝是少不了的,隨著吆喝聲,孩子們會吵著大人去買,照片中的小朋友圍坐在攤前吃的正香。
街頭賣小吃的,相對比較固定,只不過是在室外,兩只木桶上鑲滿了銅字。王記清真小吃。
街頭的小酒攤,老白干。這是土法釀造的糧食酒,一壺酒,一碟花生,條件好的一盤餃子,餃子就酒,越喝越有。過癮。
烤麻餅和炸油條,這些都是民間的傳統(tǒng)小吃,也是傳統(tǒng)手藝,炸油條是需要油的,雖說是面食,經(jīng)過油炸就完全不一樣了。這些小吃現(xiàn)在看起來不起眼,但在那個年代是偶爾可以解饞小吃。
蒸饅頭,這種饅頭是小麥粉做成的。不過,在那個年代,小麥的產(chǎn)量是很低的,因為沒有化肥和農(nóng)藥,遇到好年景收成還好,可也不是每年都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所以說在那個年代,每天都吃白面饅頭是不可能的,大部分以雜糧為主,比如玉米、高粱、紅薯等。
街頭賣果汁的,相當于現(xiàn)在的飲料,不過那時候的果汁是真正的果汁。小販手中敲擊著銅碗,以此來吸引顧客。
看完這組老照片,我們可以感受到真正的美食來自民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