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老吳的團隊拿到了一個不錯的項目,給當?shù)匾粋€頗有名望的企業(yè)新總部做設計。
項目很大,耗時很長,對老吳來說更是個把招牌進一步做大的絕好機會,于是精益求精,老吳細細挑選了項目團隊里的每一個成員,只盼著強強聯(lián)合,搞出件大事來,狠狠賺上一筆!
然而圖紙開工沒一個月,老吳就愁得滿臉褶子。原來自從這個“強強”團隊成立以來,因為各種想法差異的爭吵就沒停過。
最初提出來的大致方案迅速被批個千瘡百孔,主創(chuàng)之間隔三差五吵一次,鬧得老吳陣陣頭疼。
偏偏手下人還越吵越起勁,一起吃個飯聊個天都能把話題引到工作上爭論不休。以至于老吳最近頗為暴躁,意見不合讓整個項目的進度慢了下來。
老吳說起這件事,一個行內(nèi)老人哈哈大笑,寬慰他,說他身在福中不知福:
何必煩躁?這些人是你挑選出來各個方面拿手的人,他們聚在一起,說白了就是無數(shù)個優(yōu)秀的想法聚在一起。
爭論不斷說明每個人都在為這個項目盡心盡力,爭取完善自己不滿意的地方,最后做出來的東西不就是優(yōu)中選優(yōu)么?
放寬心,你把握好大節(jié)奏不亂,有爭論恰是好事!意見不同才能進步啊!
一番話讓老吳開闊不少,對著每次爭論越來越有耐心。果不其然,最終成果拿出手,不僅甲方非常滿意,還一度成為當?shù)氐臉酥拘越ㄖ?/p>
多家媒體爭相報道,老吳的團隊名氣一下子躁起來,好項目接二連三找上門,風頭無幾。
對比老吳的苦盡甘來,有個朋友則是真真苦惱。這個朋友平時接觸的都是些擺慣了官架子當慣了領導的人。
無論自己在不在行的事兒,只要認定了從不喜歡下面的人反駁,除了立威嚴就是嫌反駁了要改來改去太麻煩,不愿意多費心思。
然而快年末了,上上下下都在大張旗鼓沖業(yè)績,誰也不想落后,三天兩頭打著商討的名義開會。
美名曰多聽聽大家建議,實則開會時領導先開口來一句:“我看著這方案挺好,你們覺得如何?”完了還不忘補一句:“大家踴躍提建議啊!都積極參與到這件事里來!”
沒人提建議要搖頭說大家不積極,真提了建議又下臉色。渾渾噩噩一堆商討會,其實就是個走形式的通知大會。
朋友是個策劃小組長,手下兩個能力不錯的老員工受不了這種假民主的氛圍,先后提出想離職。朋友把情況往上反饋,希望能多爭取點話語權,頂頭上司只顧著批評他帶的手下不聽話。
左右為難,夾在中間十分難受。朋友無奈嘆氣,“成不了,我也只能另尋安身所,這地方要的不是人才,要的是聽話的人。”
為人老板,當有下屬對你的想法提出異議的時候,先別忙著批評、生氣,把這個看似不聽話的員工劃分到壞員工一列。
因為真正的人才很多時候看起來和壞員工很像——他們都不怎么聽話。
但本質(zhì)不同的是,人才的不聽話,是因為當他接受到一份提議時,他會獨立思考,分析利弊,找到提議中的不足,進一步給出更多地建議。
于是作為老板,你常常會覺得,為什么不論我提什么,這個人都要跟我對著干?
相反,他不是跟你對著干,他是在發(fā)揮人才應有的作用——查漏補缺、沖鋒陷陣,他看到了你不足的地方,這就是人才。
如果一個企業(yè)、一個團隊,領導說了什么,下面的人永遠沒有異議,永遠沒有意見,那這個企業(yè)就無所謂人才。
這時候,領導就成了企業(yè)里最大的人才。這個“人才”不僅不會給企業(yè)補給,還會把更好的人才都擠走。
那又何苦砸下重金、費盡關系到處挖人呢?豈不徒勞?
朋友那句“要的不是人才,是聽話的人”用來形容不少團隊的現(xiàn)狀著實準確。
手頭上的工作我們只想著趕緊做完了事,一心渴望創(chuàng)造業(yè)績卻從不愿意為它多留幾分鐘聽聽更多的聲音,馬不停蹄地往前趕,似乎事情做完了就是做好了。
太多的人正在用量代替質(zhì),換取安心。
沒有人才是聽話的,不聽話、敢提異議的員工才是好員工。給異議留下時間,給人才唱反調(diào)的機會,你的團隊才會有越來越強的能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