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開始前,有三個概念似乎需要先弄明白:
一是何處是近東?
《世界文明史》如是說:“近東是一個相當含混的名詞,一般系泛指俄羅斯及黑海之南、印度及阿富汗以西的亞洲西南之地。不過本書所論的近東,除上述地區(qū)外,還把一貫與東方文明脈絡相連的埃及也包括在近東范圍內(nèi)。”
近東、中東、遠東究竟分別處于亞洲何處?雖之前讀書時也幾度相遇,但因從未產(chǎn)生過理清楚,弄明白的念頭,故而這幾年來,一直是模模糊糊,不清不楚。直到今天,當近東被威爾·杜蘭特的《世界文明史》提到世界文明起源地的高度時,作為亞洲人的我們,似乎也到了確實應明曉這些名詞的時候了。
查閱《漢語大詞典》“近東”一詞的解釋被直接指向“中東”。難道“近東”就是“中東”?帶著疑問找到“中東”,《詞典》作了如下的文字表述:
中東:泛指歐、亞、非三洲連接地區(qū)。歐洲人稱離西歐較遠的東方地區(qū)為中東,較近的為近東。近東和中東沒有明確的界線。包括伊朗、巴勒斯坦、以色列、敘利亞、伊拉克、約旦、黎巴嫩、也門、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阿曼、科威特、卡塔爾、巴林、土耳其、塞浦路斯和埃及等國。
至于“遠東”一詞,《漢語詞典》只是用了極簡的一句表述:“歐洲人指亞洲東部地區(qū)?!?/div>
為能徹底明白近東、中東、遠東,又從360搜索和百度上搜羅了一番,整理如下:
近東:是相對中東,遠東地區(qū)而言的概念,指距離西歐較近的國家和地區(qū),過去主要指歐洲的巴爾干國家、亞洲的地中海沿岸國家和東地中海島國塞浦路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一般不再把巴爾干國家稱為近東國家,而以"東南歐"或"南歐"代稱。目前在國際上"近東"一詞已比較少用。
中東:一般說來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爾、沙特、敘利亞、巴勒斯坦、阿聯(lián)酋和也門。也就是平常我們常說的“西亞”地區(qū)。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近東”已為"中東"取代?!敖鼥|”和“中東”都不屬于正式的地理名詞,而屬于政治地理名詞。“近東”一般用在文明史上,而“中東”常用在政治上。由于“近東”與“中東”在世界政治、經(jīng)濟斗爭中具有共同特點,同時,它們之間并無嚴格界限,人們常將二者合稱為"中近東",其地理范圍大致相當于上面所述之“中東”,再加上巴爾干國家和利比亞。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還是"中東"一詞。由于中東地區(qū)大多數(shù)國家的居民屬于阿拉伯民族,信奉伊斯蘭教,因此,"中東"又常同"阿拉伯國家"、"伊斯蘭國家"緊緊相聯(lián)。
遠東:一般指今天的東亞(包括俄羅斯的東部)、東南亞和南亞,即阿富汗、哈薩克以東、澳洲以北、太平洋以西、北冰洋以南的地區(qū)。
二是對于雅利安人遷徙有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雅利安人屬高加索人種(白色人種),是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雅利安游牧民族、阿爾泰語系游牧民族和雅利安人歐羅巴游牧民族)之一,使用印歐語系的語言。歷史雅利安人原是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上的一個古老民族,后來分成若干支從這里向歐洲和亞洲遷移(何炳松《世界簡史》持這一觀點;《世界文明史》中雖對雅利安人未作明確注解,但從其敘述時的語境,似乎也持相同觀點)。其中,一支雅利安人在中亞的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平原上定居下來,這支雅利安人稱為印度-伊朗人。大約在公元前14世紀,印度-伊朗人中的一支南下進入南亞次大陸西北部,這就是印度古代文獻中所稱的雅利安人,即印度-雅利安人。他們在南亞次大陸繼續(xù)往南部驅(qū)逐德拉維達人,創(chuàng)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種姓制度,把印度-雅利安語族的語言帶到了印度;另一支印度-伊朗人則進入伊朗高原地區(qū),稱伊朗-雅利安人。在伊朗高原地區(qū),他們和土著人融為一體,形成了后來的波斯人、米提亞人、斯基泰人等等。
一種意見認為:雅利安人一譯亞利安人,原是南俄羅斯草原的一個古老游牧民族,遷移至中亞的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平原。這些人被稱為雅利安-旁遮普人,大約在公元前14世紀,雅利安-旁遮普人南下進入南亞次大陸西北部,這就是印度古文獻中提及的雅利安人,他們往南驅(qū)逐古達羅毗荼人,創(chuàng)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種姓制度,把雅利安-旁遮普語族的語言帶到了印度。最終古雅利安人和古達羅毗荼人融合成了今天體征獨特的南亞次大陸人。古代雅利安人已經(jīng)認定為棕黑發(fā)色。納粹錯誤地將金發(fā)碧眼的白種人定義為雅利安人,實際上兩者毫無關(guān)系,相距甚遠。
三是閃米特人。
閃米特人又稱閃族人或塞姆人,起源于阿拉伯半島的游牧民族。據(jù)《圣經(jīng)》記載,挪亞育有三子:“閃”、“雅弗”、“含”。 傳說“雅弗”西遷,去了西方;“含”南移,去了非洲?!伴W”有5個兒子:埃蘭(以攔)、亞述、亞法撒、路德、亞蘭。亞伯拉罕是亞法撒的后裔。亞伯拉罕(
參看《五千年猶太文明史(2)—— 圣經(jīng)時代 》)育有兩子:一個叫以實瑪利,是老大,另一個叫以撒,雖然排行老二,但其母親是亞伯拉罕的正妻。以實瑪利是亞伯拉罕與侍女夏甲所生,后娶了一位埃及女子,住在麥加?,F(xiàn)在的阿拉伯人聲稱自己是以實瑪利的后代。以撒則成為猶太人的祖先。故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閃米特人。
威爾·杜蘭特認為:
1、在有歷史記載的6000年中,近東至少有3000年是人類活動的舞臺。許多重要發(fā)明影響人類文化,如字母、紙張、墨水、錢幣、歷法,皆以近東為搖籃。
2、今天的西方文明,也稱歐美文明,與其說是源于克里特、希臘、羅馬,不如說起源于近東。“雅利安人”并沒有創(chuàng)造什么文明,他們的文明來自巴比倫和埃。希臘文明,世所稱羨,然究其實際,其文明之絕大部分皆來自近東各城市。
3、一部近東史就是一部閃米特與非閃米特流血搏斗史。閃米特崛起,其王薩爾貢一世和漢謨拉比對外征服,拉開了血戰(zhàn)序幕。其后,高潮迭起,公元前6世紀至前4世紀雅利安兩將軍居魯士和亞歷山大占領(lǐng)巴比倫為第一高潮;11世紀至13世紀十字軍與薩拉森人為爭奪圣墓及通商權(quán)利之混戰(zhàn)為第二高潮。最后,因英國政府介入,雙方血戰(zhàn)始近尾聲。
威爾·杜蘭特:“作為一個西方文明熏陶下的一分子,我們在開始研究近東前,應先感謝近東,因為,近東才真正是西方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nbsp;
埃蘭(Elam)又譯以攔或伊勒姆,在今天伊朗的西南部,波斯灣北部,底格里斯河東部,現(xiàn)為伊朗的胡齊斯坦及伊拉姆省。埃蘭為一片狹窄的高地,故而,在猶太語中,埃蘭就是高地的意思。不知何時起,在埃蘭出現(xiàn)一個民族,但這個民族究竟屬于何種族?來自何方?至今無解。但是,他們在這兒揭開了人類文明的序幕。據(jù)考古,這里保有2萬年前的歷史足跡,文獻記載也可追溯至公元前4500年左右。他們打獵捕魚,耕田種地,豢養(yǎng)家畜,很早以前就有了銅質(zhì)武器,并能運用象形文字。商業(yè)交往也遠達埃及和印度。在新石器時代,埃蘭人已能制作精美陶器,并在上面繪制圖案。他們還發(fā)明了陶器轉(zhuǎn)盤,馬車輪子。馬車輪子的運用,對人類文明的進展幫助之大自不待言。
埃蘭人忽起忽落,一度征服過蘇美爾和巴比倫,公元前2357年,洗劫烏爾,但不久又被蘇美爾和巴比倫征服。
蘇薩—— 埃蘭之都,屹立開世6000余年,公元前639年衰亡。統(tǒng)治過它的帝國有蘇美爾、巴倫、埃及、亞述、波斯、希臘及羅馬等7個之多。蘇薩,即“書珊城”,直到14世紀,仍舊非常繁榮。公元1901年,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現(xiàn)存于法國盧浮宮)在此出土。
二、蘇美爾人文明
1、蘇美爾人居住地 —— 今伊拉克西南部
波斯灣之北,幼發(fā)拉底河以西,從南到北的一塊地方。包括的古城有埃利都,今之阿布沙赫賴因;烏爾,今之穆蓋耶爾;烏魯克,《圣經(jīng)》稱之為埃雷克,今之沃爾卡;拉爾薩,今之桑凱拉;拉格什,今之泰洛赫;尼普爾,今之尼費爾。
2、蘇美爾人起源 —— 至今不得而知
蘇美爾人不知來自何方,非閃米特語民族,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可能來自外蒙古,因為他們的語言中含有許多蒙古音;可能來自蘇薩,因為在蘇薩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具有所有蘇美爾人的頭骨;有可能來自埃及,或是其他地方。從遺物判斷,蘇美爾人矮胖,鼻子高而直——這點與閃米特人大不相同,前額微向后傾,眼略斜向下。
3、蘇美爾人文化
始于公元前3600年,到了公元前2300年,蘇美爾人的文化已經(jīng)相當成熟了。在詩文中,他們寫出了創(chuàng)世、樂園、洪水泛濫。這些故事傳至巴比倫,再傳至希伯來,最后變成了《圣經(jīng)》故事。蘇美爾文化的發(fā)展,是對抗異族入侵的結(jié)果。在蘇美爾這幾座城池的北部,是閃米特人的基什城和阿加德城?;?, 本區(qū)域古文化之中心;而阿加德城,則是阿卡德王朝的首都。蘇美爾人原系若干不相統(tǒng)屬之部落,在與來自基什(其文明始于公元前4500年)、阿加德及北方的其他城市的閃米特人的斗爭中,為確保獨立,他們彼此團結(jié)起來,創(chuàng)作詩文鼓舞斗志。
4、蘇美爾時期歷史 —— 根據(jù)廢墟泥簡,獲得了對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人歷史的清晰印象。有幾位君主值得特書一下。
(1)拉格什城之王 —— 烏魯卡吉那、古迪亞(蘇美爾人)
烏魯卡吉那是拉格什城(在今伊拉克西南部)之王,公元前2903年,他改革拉格什,因而被稱為改造者。他以開明專制著稱。他頒布過不少法律,目的在于抑制祭師剝削大眾,抑制富人剝削窮人。他的法律,是我們現(xiàn)在所知之最古老、最簡明、最公平的法律。在烏魯卡吉那的統(tǒng)治下,拉格什城興隆繁盛達于極點。公元前2897年,他被盧伽爾·扎吉西打敗了,城池被毀。公元前2600年,在開明君主古迪亞的治理下,拉格什從廢墟中矗立起來,且比以前更加繁榮和美麗。古迪亞對宗教虔誠,富有學術(shù)修養(yǎng),廣建寺廟,鼓勵研究,抑制豪強,體恤貧弱。
(2)阿卡德城之王—— 薩爾貢一世(閃米特人,公元前2872-前2817,統(tǒng)一蘇美爾與阿卡德)
與蘇美爾人同時,閃米特人在蘇美爾西北的阿卡德(在今伊拉克中北部)建立了一個王國,開國之君 —— 薩爾貢一世,阿卡德是王國的首都。王國實際統(tǒng)治的地方不過為美索不達米亞一小部分,但是薩爾貢東征西討,打敗了曾洗劫拉格什城的盧伽爾·扎吉西,降伏埃蘭;血洗波斯灣,最后建立了一個橫跨西亞,直達地中海的大帝國,統(tǒng)治長達55年。
公元前2795-前2739 蘇美爾與阿卡德國王納拉姆辛,繼承了薩爾貢的偉業(yè),繼續(xù)擴展阿卡德帝國版圖,令國勢達至頂峰。
(3)烏爾部之王 —— 烏爾恩格、敦吉(閃米特人)
閃米特的烏爾部,經(jīng)長時期發(fā)展,在公元前3500-前700年間,達到興盛頂點。烏爾部在烏爾恩格主政時代,不但有蘇美爾人歸其統(tǒng)治,而且整個西亞亦無不服從其號令。他為蘇美爾制定了一部有史以來最完備的法典,他要求法典成為正義公理的化身。烏爾因商業(yè)富甲一方,烏爾恩格于是將衛(wèi)星城拉爾薩、烏魯克、尼普爾也修整一新。他死后,兒子敦吉英明如其父,在父子統(tǒng)治的58年時間里,烏爾成為人間天堂。公元前2357年,埃蘭人與亞摩利人夾擊烏爾,烏爾被毀,財富被洗劫。
(4)此后200年,蘇美爾被埃蘭及阿莫統(tǒng)治著。這段時間,這里的歷史是一片空白。
(5)巴比倫 —— 漢謨拉比大帝(閃米特人)
忽然,北方的巴比倫(位于今伊拉克),出現(xiàn)了漢謨拉比大帝,他從埃蘭人手中先后奪取了烏魯克及伊辛。23年后,又滅埃蘭,亡阿莫,滅亞述,建立了一個空前未有的大帝國。他制定了一部《漢謨拉比大法典》。從此,歷史的舞臺上再也聽不到蘇美爾的聲音了。兩河平原歷經(jīng)若干世紀,在未成波斯天下前,一直為閃米特所牢牢掌握。雖然,在歷史舞臺上不再有蘇美爾人出現(xiàn),但蘇美爾創(chuàng)造的文明卻一直流傳不絕,并開出絢爛之花,巴比倫和亞述便是兩河文明先期收成者。
5、蘇美爾的原始文明
(1)灌溉:兩河流域經(jīng)常泛濫,使得這里的土地肥沃無比。蘇美爾人通過挖掘溝渠,來灌溉田疇。這歷史可上溯到公元前4000年。這些溝渠無可否認,是人類最偉大的創(chuàng)作,同時也構(gòu)成其文明的基礎(chǔ)。
(2)使用金屬:蘇美爾人很早就知道使用銅和錫。慢慢還懂得將兩種金屬相混造成合金 —— 青銅。逐漸,他們又采用鐵做器械。然而因為金屬昂貴,蘇美爾人的工具一般而言,多為燧石做成。金銀被制作成手飾、餐具、武器、工具及其他種種裝飾品。
(3)工業(yè)的出現(xiàn):織造,系以國營方式,且規(guī)模極大,由國五指派大臣負責監(jiān)督。
(4)建筑:蘆葦作屋頂,土磚作墻,門窗用木制成,戶樞部分以石作臼。蘇美爾人還發(fā)明了居室、廟宇,發(fā)明了圓柱、穹隆及拱門的構(gòu)筑方法。
(5)交通工具:運輸物品主要靠船。除水道外,陸路運輸也頗發(fā)達,工具是馬車。
(6)貿(mào)易:與埃及和印度很早就有貿(mào)易往來,商業(yè)系物物交易,金銀是公認的交易媒介。當時商業(yè)相當繁榮,一般以契約形式,借貸也相當盛行。商業(yè)往來中,使用圓柱形的印章。
(7)階級的出現(xiàn):除大富和赤貧之外,尚有中產(chǎn)階級及奴隸。中產(chǎn)階級所含分子有學者、醫(yī)師、傳教士、小工商業(yè)者。
(8)政府:自遠古時起,蘇美爾地區(qū),每城一王,不相統(tǒng)屬。這些王或稱天子,或稱教皇,均極富神權(quán)色彩。公元前2800年,因為商業(yè)發(fā)達,乃一變而成集若干城市為一“帝國”之形態(tài)。帝國的國君,成為各城之共主。一場戰(zhàn)爭勝利后,勝利者即可成為諸侯,獲得封地。諸侯對于國君,平常進貢朝拜,戰(zhàn)時則出糧出兵。政府財政依靠稅收維持。雖有帝國,但各城盲目要求獨立,故而力量分散,一遇外患,便一敗涂地。
(9)法律:帝國之內(nèi)的秩序,依靠法律維持。既有法典,也有判例。蘇美爾法律包羅萬象,神廟就是法庭,祭師就是法官。值得稱道的有兩制度:一是法外調(diào)解。由素孚眾望之人任仲裁人,一律以情理為依據(jù);二是高等法院。祭師審理案件,若遇案情重大者,須送呈高等法院。高等法院的法官一律由專家擔任。
(10)宗教與道德:蘇美爾人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的神。城有城神,國有國神。弱者有守護之神,灌溉有灌溉之神,植物生長也有神,甚至罪有罪神,月亮主是罪神的表征。可以說,人類的每項活動,均由神做主。對太陽的崇拜,是蘇美爾人最古老的信仰。對于蘇美爾人來說,空中充滿了神。蘇美爾人重視祈禱,對于婚姻關(guān)系,也極為慎重。蘇美爾是父系社會,男人比女人有更多特權(quán)。
(11)文字和文學:文字的出現(xiàn)約在公元前3600年,一般刻在石頭上。公元前3200年,出現(xiàn)了泥簡,通過它,我們對古代文明獲得較為清晰的印象。因泥板上的文字形狀若“楔”,故稱楔形文字。屬于象形文字一種。文字演進公例,率皆由象形而至聲音。蘇美爾文字雖已由形象趨于聲音,卻未能進一步把聲音變成字母。這點不單蘇美爾,巴比倫人也未辦到,直到埃及人手里才成功。別認為這是小事,在人類歷史上這是一次了不起的文化革命。
從文字到文學,所需時間至少要好幾百年。公元前2700年左右,蘇美爾人已有許多大圖書館了。公元前2000年之際,蘇美爾已經(jīng)出現(xiàn)史學家。
(12)教育和科學:蘇美爾人的教育掌握到祭師手中。他們在神廟開設(shè)學校,課程設(shè)置有寫、算、公民、宗教、禮俗、法律等。在數(shù)學方面,不但懂加減入乘除,而且還懂平方、立方及實用幾何。蘇美爾人的醫(yī)藥相當發(fā)達;他們還發(fā)明了歷法。
威爾·杜蘭特認為:
1、蘇美爾文明有精致的一面,也有粗陋的一面:精,表現(xiàn)于珠寶方面;粗,表現(xiàn)于陶器方面。但不管如何,就目前所知,此文明是人類文明的開端。人類之有國家始于蘇美爾;人類之有灌溉,始于蘇美爾;人類之有文字,始于蘇美光療;人類之有法典,始于蘇美爾;人類之有學校、圖書館,始于蘇美爾;人類之有宮室廟宇,始于蘇美爾。另外,人類以金銀為交易之中準,以文字寫成詩文,以金銀為珠寶作為裝飾,建立信用制度,發(fā)明圓柱、穹隆及拱門,從事塑像及浮雕,傳述“創(chuàng)世紀”及洪水災禍,也都始于蘇美爾。
但從文明的罪惡方面說,也有不少始于蘇美爾:奴隸制度、專制制度、教會統(tǒng)治、帝國主義侵略戰(zhàn)爭。
2、總蘇美爾人生活,可分強弱兩大階層。強者窮奢極侈,弱者困苦不堪。由此,我們可以獲得一個簡單的概念:階級分明,活動龐雜,資源豐足,分配不均。蘇美爾所顯示者,就是整個人類歷史的基調(diào)。
3、蘇美爾文化是人類最早的文化,固然有許多證據(jù),然而,它究竟是不是,其實還很難說。與蘇美爾有關(guān)的兩河文明而言,孰為最早?這個問題便不容易回答。例如,在亞述及薩邁拉,我們都曾發(fā)現(xiàn)與蘇美爾同類的雕像及文物。那兩個地方后來都成為亞述的領(lǐng)土。我們很難判斷那兩個地方的文明,是直接獲自蘇美爾,還是間接由其他地方傳來;再如《漢謨拉比法典》,與烏爾恩格及敦吉法典極為相類,可是我們很難斷定,它們彼此關(guān)系究竟是一脈相承,還是同氣連枝;巴比倫及亞述文化,我們認為它們以蘇美爾及阿卡德為其根源,但所能舉出的證據(jù),僅僅是巴比倫及亞述所崇奉之神和與神有關(guān)的神話,在許多方面都與蘇美爾及阿卡德之神和其傳說相類而已。
不過,在尚未發(fā)現(xiàn)比它更早的文化以前,我們姑且以它為最早,想還不致有什么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