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文苑】
鎮(zhèn)江南山文苑是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理論家劉勰及其文學理論巨著《文心雕龍》而建的一座主題性公園。園內(nèi)林木葳蕤、清池漪漪、藤蔓疊翠、綠意盎然。文心閣古雅樸實,雕龍池、知音亭與其主體樓閣配置有序、相得益彰。
莒縣浮來山 文心雕龍
千年古剎定林寺是山東省現(xiàn)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為劉勰故居所在地,始建于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寺內(nèi)三教堂供奉儒、釋、道三教,是山東省現(xiàn)存唯一一座三教寺。全寺分前、中、后三進院落,有五殿二堂,兩廡一宮三院。主體建筑,飛檐螭首,雕梁畫棟,既軒敞典雅,又古樸大方,是典型的北國古建筑風韻。三峰鼎峙而又拱圍相連,唯東面略微開敞。三峰名稱的由來有神話傳說:遠古時代,有位神仙云游到此,見沭河一帶土地肥美,碧水長流,桃紅柳綠,景色宜人,美中不足的是缺乏青山點綴。于是,他便從遠處挾來一山安放在此。既“佛來峰”。后來水神漂游到此,見獨峰聳立,孤單無侶,也施展法力,從水上漂來一山與佛來峰相依為伴,即“浮來峰”。兩峰相聯(lián)不成格局,一夜之間不知又從何處飛來一山,座落在兩峰南面作為屏障,即“飛峰”。于是,三峰聳峙,如龍蟠虎踞,迤邐連綿。世代相傳,人們把三峰統(tǒng)稱浮來山。
定林寺雄居于浮來峰下。始建于南北朝時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全寺南北長約95米,寬52米,總面積4940平方米,整個建筑分前,中,后三進院落,以“大雄寶殿”為主體,向前向后左右展開,東西兩旁對稱,依山勢向后逐級升高,大雄寶殿建筑雄偉,飛檐螭首,雕梁畫棟,軒敞明朗,典雅大方,頗具北方古建筑風格,現(xiàn)已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七摟八扎一媳婦”來歷。 據(jù)說古時候,在山東莒縣有2個書生去趕考,走到浮來山突然下起了雨。他們趕緊找地方避雨。 他們看到路邊有一棵大叔,就急忙跑到樹下避雨。銀杏樹龐大的樹冠幾乎遮住了整個天,很粗很粗。 這時候,一個書生問,這棵樹得多粗?。苛硪粋€說,我摟摟看。 他們開始了量樹。一摟,兩摟,三摟.......七樓 到七摟的時候,他們看到有位婦女也在樹下避雨。如果再摟,就會碰到那位婦女的身體。怎么辦呢?
另外的書生就挨著摟樹的書生扎了起來,到那位婦女身邊的時候,共八扎。加上那位婦女,這棵大樹就有 “七摟八扎一媳婦”粗了。你說這棵銀杏樹有多粗?
院內(nèi)銀杏樹,樹齡達3500多年,樹高26.3米,周粗15.7米,號稱“天下銀杏第一樹”,也有人管它叫“銀杏之祖”,參天而立,遠看形如山丘,龍盤虎踞,氣勢磅礴,冠似華蓋,繁蔭數(shù)畝。定林寺前參天古木,這便是“天下銀杏第一樹”,樹高24.7m,徑圍15.7m。早在春秋時期,魯隱公與莒子曾在樹下會盟,算來,樹齡已有3000余年。而其在民間的傳說更是有意思,傳說有一個瞎?jié)h為了量一下銀杏樹的徑圍,就讓它媳婦站在樹下,他開始量,用了七摟八揸,而媳婦也算了進去,就有了后來的銀杏樹粗為“七摟八揸一媳婦”。這棵古銀杏樹,雖歷經(jīng)滄桑,至今仍枝繁葉茂,生機盎然,實為舉世無雙的一大奇觀。
定林寺前的怪石峪中怪石嶙峋,古木參天,有碗口粗的藤條可做秋千,讓游人留戀往返。穿過琵琶洞,你就會來到“文心亭”,三個字也是郭沫若所題。怪石峪中一碑一亭就是指的文心亭,多少人來到這里參拜一代大師劉勰都會來到這里尋找靈感,勵志著書立說。
定林寺“校經(jīng)樓”,系郭沫若先生于1962年親筆所題。此樓是當年劉勰校經(jīng)樓,現(xiàn)已辟為劉勰生平陳列館。館內(nèi)塑有劉勰像,陳列各種版本的《文心雕龍》及歷代研究文獻。豐厚的資料珍藏,曾令史學泰斗發(fā)出“絕仰千古”的贊嘆!山東大學陸侃如先生的研究著作也在其中。而陸先生所起草的劉勰生平經(jīng)蔣維崧先生親筆手書在劉勰塑像后面的屏風上面,真是字字珠璣,珠聯(lián)璧合,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校經(jīng)樓中陳列著歷代名家的墨寶和有關(guān)浮來、 劉勰、《文心雕龍》等今古佳作,豐厚的資料珍藏,曾令史學泰斗發(fā)出“絕仰千古”的贊嘆!
從銀杏樹下,進月洞門,有一所清雅小院,便是定林寺的中院。院內(nèi)垂槐罩地,青桐參天。桐槐深處,有一幢二層小樓,玲瓏有致,造型古樸。門匾上鐫刻“校經(jīng)樓”三字,為郭沫若1962年題;據(jù)《南史》載,定林寺經(jīng)藏,勰所也”。此樓乃為當年劉勰校經(jīng)藏書之處。劉勰于此,晨鐘暮鼓之余,埋頭校經(jīng),直至圓寂,埋骨塔林。浮丘塔林,不只代代相傳,且有資料可證。據(jù)《高僧傳》:“隋仁壽中歲,曇觀奉敕送舍利于本州(莒州)定林寺?!泵骷尉浮肚嘀莞尽贰⑶寮螒c《莒州志》均有此類論述??上譃榍蹇滴跗吣?公元l668年)大地震毀壞。后人哀悼,題詠崖壁:“鐵佛憫莒歸地府,彥和碑碎遺荒墳”。當年定林寺最后一位住持僧佛成(卒于1942年前后),在世時曾多次指點他的墓塔遺址就在寺西。校經(jīng)樓現(xiàn)辟為“劉勰生平陳列館”。館內(nèi)懸掛著黑白龍、王小古等著名畫家創(chuàng)作的劉勰肖像,兩邊是著名文學史教授陸侃如撰寫、蔣維崧手書的《劉勰生平》和《劉勰年表》,還陳列著《文心雕龍》的各種版本和當代研究文獻及紀念文章。古今文人墨客來山瞻仰者,面對這位世界級的文學大師莫不肅然起敬。觸景生情,追思懷古,寫詩以頌者代代有人。1978牢,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陶鈍專程前來瞻仰,思古感今,揮毫成聯(lián):“為尋古跡留鴻跡,幾見文心向佛心?!弊肿帜裏?,擲地有聲,寓意深刻,耐入尋味。這確是符合劉勰提出的“銜華佩實”、“文質(zhì)相稱”的文學創(chuàng)作宗旨的。
劉勰 (公元465—520),字彥和,南朝梁人,“東莞莒人”,即今山東省莒縣。曾官縣令、步兵校尉、宮中通事舍人,頗有清名。然其名未以官顯,卻以文彰。據(jù)《梁書·劉勰傳》記載,劉勰早年家境貧寒,篤志好學,終生未娶。曾寄居江蘇鎮(zhèn)江,在鐘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隨僧佑研讀佛書及儒家經(jīng)典,32歲時開始寫《文心雕龍》,歷時五年,終于書成我國最早的文學評論巨著,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和文學批評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劉勰用“文心雕龍”作為書名,是把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形式高度統(tǒng)一而言的,“文心”屬于運思謀篇,“雕龍”屬于雕琢文辭,突出概括了作者的文學觀點。
《文心雕龍》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全書包括四個重要方面。上部,從《原道》至《辨騷》的5篇,是全書的綱領(lǐng),而其核心則是《原道》《徵圣》《宗經(jīng)》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諸于圣,宗之于經(jīng)。從《明詩》到《書記》的20篇,以“論文序筆”為中心,對各種文體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進行研究和評價。以有韻文為對象的“論文”部分中,以《明詩》《樂府》《詮賦》等篇較重要;以無韻文為對象的“序筆”部分中,則以《史傳》《諸子》《論說》等篇意義較大。下部,從《神思》到《物色》的20篇(《時序》不計在內(nèi)),以“剖情析采”為中心,重點研究有關(guān)創(chuàng)作過程中各個方面的問題,是創(chuàng)作論?!稌r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則主要是文學史論和批評鑒賞論。下部的這兩個部分,是全書最主要的精華所在。以上四個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敘述作者寫作此書的動機、態(tài)度、原則,共50篇。書超前人,體大而慮周,風格迥異,獨樹一幟,對后世影響頗大。
——————————————————————————————————
鎮(zhèn)江南郊文苑的西北側(cè),夾山上下遍布竹林,是一極為幽靜深邃之處。修竹萬竿、幽篁森森、搖曳多姿歷來是世外桃源的寫照。同時,從古到今,翠竹又是提倡“居不可無竹”的中國文人的理想人格精神的圖騰和化身。人們偏愛竹的高雅、尊嚴和清新。清汪懋麟有詩曰:“潤州到處皆幽絕,最愛城南古竹林。”這應(yīng)該是南山景區(qū)古竹林經(jīng)久不息的絕唱之詞。
1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