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嘉言講《傷寒論》第十二講
(述自喻嘉言《尚論篇》)
十二、不解肌誤汗
(喻嘉言先生結(jié)跏趺坐開始講了。)
列位,今天我們重點講中風病,本應用桂枝湯解肌,而醫(yī)家不識,以致誤治,出現(xiàn)種種變證,我們該怎么辦。今天講不解肌誤汗之變。共有兩種:
8、不解肌成誤汗病邪入里用五苓兩解表里二法
(19)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愈。
傷風證原本“有汗”,正因為有汗,遷延日久,卻不行解肌之法,汗出雖多,徒傷津液,而表終不解,轉(zhuǎn)增“煩渴”,此時,邪已由經(jīng)(太陽經(jīng))入于府(膀胱府),“飲水則吐”者名為“水逆”。所謂“水逆”,其根本是熱邪挾積飲上逆,因此外水格而不入。
方用五苓散,且在服用五苓散后,“多服暖水”,得汗,則使表里俱解。所謂表者,陽也。而此時之里,屬府,亦陽也。所以能夠一舉兩得。
這個變化里,也因為沒有經(jīng)歷誤治,邪不內(nèi)陷,因此也容易解決。膀胱是所謂“津液之府”,用五苓通調(diào)水道,則火熱自化,而津液得全矣。
(20)太陽病發(fā)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五苓散主之。
假若不行解肌,反行發(fā)汗,則會導致津液內(nèi)耗,煩燥不眠,求救于水。此時,“少少與之”,若解,則是因為胃氣和,水得其源。
假若,水入不解,脈轉(zhuǎn)單浮,則表明并無他變,而邪仍然在表,即使曾經(jīng)入里,此時也已經(jīng)還歸于表。那么這里,脈浮本應當用桂枝湯,為什么卻變用五苓散呢?這是因為熱邪得水,雖不全解,勢必也已經(jīng)衰其太半了,所以邪既還表,其熱亦微,兼以小便不利,此時之證已成“消渴”,則府熱全具,故此,要不從單解而采用表里兩解。
凡飲水多而小便少者,稱為“消渴”,其必為“里熱熾盛”,因此,不可以復用桂枝之熱,而既能夠?qū)裼帜軌蚯鍩?,則只有五苓散能夠全功。
這兩種情況,都屬于比較輕的變化,我們再來看一種比較重變化。
9、不解肌而誤發(fā)大汗,其變逆有救亡陽漏風二法。
(21)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這一條是針對誤服“大青龍湯”,因而致變者立法的。然對于陽虛的人來講,才發(fā)其汗,便出不止,比如用麻黃、火劫等法發(fā)汗,常常會出現(xiàn)這種變化,所以仲景在論及桂枝湯時,特意垂戒,“不可令如水淋漓”,由此可見,在解肌中,其法不當,會有出現(xiàn)“逼汗亡陽”的問題。
在太陽下篇中,大青龍證中,仲景也垂戒說,“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正可與本段條文互發(fā)。
“振振欲擗地”五字,形容的是“亡陽之狀”,但不知為什么,諸家竟在解釋時,卻妄取“詩經(jīng)注”,比附“拊心貌”為解。噫!是何言歟?
仲景論論中比如“心下悸,欲得人按”,與“叉手自冒心”,尚且不能直接等同于“拊心”之義,何以能夠把“擗地”解釋成“拊心”呢?
所謂“擗”,辟也,避也。一個人“汗出過多”,“衛(wèi)氣解散”,就好像其身無所依靠,因此,振振然四顧彷徨,無可置身,思欲辟地而避處其內(nèi)也。再比如陰證似陽者,“欲坐井中”,這是避熱就冷的表現(xiàn)。汗多亡陽的人,“欲入土中”,這是避虛就實的表現(xiàn)。我們再看嬰孩,假若出汗過多,神虛畏怯,經(jīng)常會合面偎入母懷,這不就是“振振欲擗地”的一種表現(xiàn)嗎?過去總以為孩子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驚風誤治,其根本,實際上正是沒有看透傷寒證中之大關罷了。
(三)太陽病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假若大發(fā)其汗,導致陽氣不能衛(wèi)外為固,而出現(xiàn)“汗漏不止”,也就是所說的“如水流漓”。
惡風的人往往腠理大開,這是為風所襲的導致的。
小便難,是因為津液外泄而不能下滲,加上“衛(wèi)氣外脫”,而膀胱之化不行。
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是因為筋脈無津液以養(yǎng),兼以風入而增其勁。這些都是因為陽氣與陰津兩亡,更加外風復入,與前條亡陽一證,微細有別,因此用桂枝加附子,以固表驅(qū)風而復陽斂液。
今天先講到這里,下一節(jié),我們繼續(xù)講各種誤治的變證。
來來來,讓我們一起關注“腔調(diào)中醫(yī)”,把一個《傷寒論》逐一道來!
(眾人鼓掌,今日課畢,來日方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