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注:本文配圖為李世民書法墨跡)
王羲之是書圣,而且這個地位,截至現(xiàn)在還未有人能推翻,甚至還沒有更有力的證據(jù)能夠推翻王羲之的書圣地位。
不管是從清初開始,西方藝術融入到中國書法后的發(fā)展,還是后期沈曾植對書法碑帖結合的推廣,甚至不管郭沫若、林散之、弘一法師等這些民國書法家對書法的不斷創(chuàng)新還是力求變革,還是當下特別流行的書法模糊藝術概念的廣泛流傳,各路書家都沒有推翻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書圣的地位,甚至無人能及。
但王羲之的這種書圣地位到底是誰確立的?
要搞明白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搞明白王羲之的書圣地位確立與那個朝代,基本上就能說明白這個問題。
只要了解中國書法史的人,基本上都能回答這個問題:王羲之的書圣地位確立于唐代。
這應該是廣大書法人最為模糊而又清楚的概念。但再確定一下時間年號,是唐太宗李世民時代。
人所共知, 唐代文化的最高成就是以其書法和詩歌為代表, 而李世民正是唐代文化的傳播者之一。他不但喜歡書法,而且特別珍惜書法人才,王羲之的書圣地位就是他確立的。因為李世民在書法上做了幾下幾大主要貢獻:
1、搜求各類書法遺跡。
為了解決獲取第一手書法學習資料的問題, 唐太宗向全國頒發(fā)詔書, 并拿出內(nèi)府金帛, 大量進行收購。一方面由于皇帝的權威, 并通過至上而下的行政手段; 另一方面又以重金購求。一時間全國上下掀起了搜求進獻, 出售交易的熱潮, 得到了不少真真假假的羲之等人的魏晉遺墨。為了鑒別真?zhèn)? 專門任命褚遂良對二王墨跡”細加鑒裁, 整理編目?!安辉赋鍪鄣? 想盡千方百計的也要得到。
王羲之的《蘭亭序》為當時時辨才和尚藏,但不愿出售, 唐太宗就命御史蕭翼化裝成商人, 設計騙來。
由于對王羲之遺墨的搜集整理, 又加之太宗在《王羲之傳論》對王的充分肯定, 王羲之書圣的地位基本確立。這對唐及后世的影響非常深遠。真可謂晉代之“千里馬”
遇到了唐代之“伯樂”。盡管后代或今天的書壇對創(chuàng)新問題爭論不休, 但還沒有人能動搖王羲之書圣的地位。
2、特別珍惜書法人才
貞觀元年, 太宗詔設弘文館,設書法一科, 由歐陽詢, 虞世南教授楷法, 詔令五品以上的官員喜書者可就館學書。
唐太宗對當時書法名家也極為器重。歐、虞都是由隋入唐的書法家, 虞世南親承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禪師傳授, 妙得其體, 所書筆致園融遒逸, 外柔內(nèi)剛, 風神蕭散, 自開風貌, 唐太宗對其器重有加, 命虞世南寫烈女傳裝飾屏風。虞世南也經(jīng)常犯顏直諫, 太宗并不罪他,知道虞世南去世后,太宗曾慨嘆無人論書, 魏征推薦遂良, 太宗即日詔令侍書, 太宗購求二壬墨跡甚多, 當時莫能辨其真?zhèn)? 遂良備論所出, 一無舛誤。
3、身體力行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書法也是千古流傳。這一點都是公認的,《溫泉銘》則是太宗一佳作。
書法來自二王一脈且不守成規(guī), 雍容和雅,圓勁遒麗, 朗潤流美。通篇流溢出一種虎步龍行,豪放不羈的開國帝王的英武氣概。
從而確定了王羲之的書圣地位。
當然在此不能展開詳細談,只能這樣說說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看唐代書法史。
在書法理論上, 不僅強調(diào)“骨力”, 講究書法的“沖和”之美, 而且指出“凡諸藝業(yè), 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怡, 不能專精耳。”并把自己馳騁疆場的作戰(zhàn)閱力引入書法, 悟出學書也要抓住主要矛盾, 作縱深突破的道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李世民利用帝王的權威, 發(fā)掘整理了魏晉遺墨, 確立了王羲之的書圣地位, 同時舉辦書法學校, 重視和培養(yǎng)書法人才, 宏揚書法文化, 為唐代的書法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 崇楷尚法唐代書法也對后世的書法發(fā)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因此, 我們可以結論說: 李世民在書法史上雄視百代, 其地位之高是無人可與相提并論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