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論是由心善言性善,這基本上是現(xiàn)代研究者的共識。但所謂性善是指四端之心是善的,還是指人的本性是善的,抑或是人是可以為善的?因此,要探究孟子的性善論,必須要從性這個字入手。
據(jù)徐復觀的考證,'性’字乃由'生’字孳乳而來。兩者之間有密切的聯(lián)系,但也有區(qū)別,否則就不會因之衍生出一個新的字。徐復觀認為生的本義為草木生出土上,作動詞為從無自有的出生,作名詞為出生后的生命,這是造字時的原初意,是從最原始的觀察中得出的結(jié)論,是最淺顯也是最原初的意義。
而性的原義,指人生而即有的欲望、能力等而言,有如今日所說之本能。由此可以看出,性與生有很大聯(lián)系,即是新出之意,又有本質(zhì)關(guān)聯(lián)。到孟子那里,更是對性進行了全新的規(guī)定,在《告子上》中,孟子和告子就何為人性進行了辯論。告子的觀點是生之謂性的老傳統(tǒng),這是生物學意義上對人性的規(guī)定。
而孟子則是從人之為人的價值上去規(guī)定人性,孟子首先從由心善言性善的角度,駁斥了告子性無善惡的觀點,同時又通過性命之辨完成了性對命的統(tǒng)攝,由此人的生命中的肉體部分,不再被視為人之為人的最重要的要素。孟子的性善論實現(xiàn)了人性論的道德轉(zhuǎn)向,開創(chuàng)了一個偉大的新傳統(tǒng)。
孟子性善論的意涵是豐富的,而且是隨著解釋越發(fā)無窮的。任何對孟子性善論的描述,都只能是執(zhí)其一端,本文也不能例外。
唐君毅認為:儒學是合哲學、道德與宗教為一體。哲學的目標在成教;道德的目標在求當下生活的理想化;宗教的目標在繼承對理想化生命的超越的信仰。故在此影響下,本文分為孟子性善論的理論構(gòu)架、孟子的修養(yǎng)論、孟子性善論的宗教性三個命題,分別指代哲學、道德與宗教。
然而由于《孟子》文本中,沒有這些現(xiàn)代化的概念,所以在敘述中導致行文不夠圓潤。本意通過這樣的分裂,將孟子的性善論更加全面而清晰的呈現(xiàn)出來,但囿于筆力不足,很多問題都無法融入文中,因此顯得描述有余而批判不足。
就《孟子》文本而言,首先是惡的獨立性問題:孟子的性善學說排除了性惡,把性分為人性和動物性,屬人的性是善性。人之為不善或做惡,源于善性沒有發(fā)動去抑制動物性,善性被遮蔽。在這個理論框架里,善是唯一的至高的存在,雖然人會因心悅理義而為善,但人面對善沒有選擇權(quán),從某種程度上說限制了人的自由。
因為,人具有在善與惡中選擇的能力,是一切道德評價之所以可能的條件。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孟子的性善論才被有的學者視為他律道德。當然,筆者也不認為以惡,作為人之本性的性惡論更有優(yōu)勢。在承認性善論有最高的實踐性的基礎(chǔ)上,在邏輯上筆者更愿意接受康德的人性觀,人同時具有善的原初稟賦和惡的自然傾向。
其次是求舍問題:當孟子指出人們?yōu)椴簧频脑驎r,用了求和舍兩個概念。然而問題是,求和舍又從那里來呢?似乎求和舍比起四心四德更具本源性。當求舍之念發(fā)動時,四心和四德似乎成了某種固定的質(zhì)料與人的其它性質(zhì)一同等待求舍去加以裁決。這樣來看,好像四心自己沒有力量,它的力量來源于他物。
進一步分析,就是求出自于四心而非四心之外的某種東西。四心之中的是非之心能夠偏好四心本身,因此四心自己會引導自己、激發(fā)自己。然而按照求則得之,舍則失之來看,求和舍是并列的,兩者的地位是等同的。
如果求心求念來自于四心,舍來自何處?它自然不可能來自純善的四心。那就只能來自于人身上除人性之外的另一部分性,也就是動物性,與善心善性相同,動物性也是無法避免的。但這樣解釋,導致的后果是代表
求的人之善性與代表舍的動物性相比,并不占優(yōu)勢。這樣的二元論結(jié)果,恐怕違背了孟子思想的基本特征。當然也可以把舍求視為修養(yǎng)論中的體證問題,但這也不能避免其在邏輯上的瑕疵。
孟子的另一局限性在于:如果孟子對認知心與道德心之間的不同有充分的自覺,并探討他們之間的性質(zhì)與關(guān)系,孟子的心性系統(tǒng),將會是另外一個樣子,也不至限于道德一元化的格局。
在后人對孟子的詮釋中,牟宗三的道德形而上學系統(tǒng),其實質(zhì)多少有些知于天而蔽于人。而且牟宗三的形上學系統(tǒng),有著強烈的封閉性和絕對主義傾向,因而其雖肯定道德主體,然只是一有限的道德主體,但并不確定價值活動的終極目標。
在儒學的宗教化問題上,孟子的心性說固然有很大的說服力,但對于一般人而言終究是過于艱深了。而在民間社會又自有一套原始信仰,這種原始信仰,因其功利性自然不被儒家所重視,但千百年來一直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底層社會,對這些人來說,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而儒家作為道德的宗教,使人性被賦予了過于沉重的負擔,'以身殉道’、'舍生取義’的道德理想主義,也將儒學強烈的宗教意識和悲劇精神凸顯了出來。因此道德的宗教如何在底層傳播,也是個很大問題。
當然這些都不會影響孟子性善論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孟子以敏銳的直覺,將往圣先賢的體悟加以具體化,讓后人能接續(xù)儒家之慧命。并以卓越的思辨,將心性落實到日常實踐中,這種既內(nèi)在又超越的人性論,為人生提供了一種全新可能,使人不再沉淪于計較日常的利益得失,也不必期待一種彼岸,在現(xiàn)世之中就能得到人生的圓滿。
因此,在由現(xiàn)代走向后現(xiàn)代的今天,實用主義、相對主義流行,而道德價值的領(lǐng)域呈現(xiàn)真空狀態(tài),我們面臨必須重建價值的問題,雖然在實踐上我們預設了許多價值,但在理論上卻未能加以安立,這就是我們在當前所面臨的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重新審視孟子的性善論就變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