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塚敬節(jié)論腹診
大塚敬節(jié)原著 王寧元譯
腹診是切診之一,也被稱為腹候、按腹、診腹等,是日本漢方的常用診法。
漢方醫(yī)學腹診的目的,在于判斷虛實、確定治療方針,與現(xiàn)代醫(yī)學利用腹部診察判斷臟器形態(tài)、腫瘤存在等不同。但是,在我們可能的范圍內(nèi),也進行各臟器形態(tài)及相互關(guān)系、甚至腫瘤等判斷,這些資料有助于治療方針的確立,所以,也必須掌握肝臟、脾臟、腎臟等觸診法及腫瘤診察法。但本文以闡述漢方醫(yī)學獨特腹診法為目的,便略去臟器及腫瘤診察法。
腹診也存在多種流派,此處以傷寒派腹診為主,對與方藥治療有關(guān)的腹診內(nèi)容進行論述。
腹診法
腹診時,首先使患者仰臥,解開衣服充分暴露腹部,雙下肢伸直,上肢置于身體兩側(cè)或輕松地交叉在胸部。囑患者身體放松,無需用力。如果于腹部用力,有可能出現(xiàn)引起誤診的胸脅苦滿、腹皮拘急等,也可能妨礙腹部振水音的診察。所以,我的方法是,首先使患者伸展下肢進行腹診,然后使膝關(guān)節(jié)彎曲屈,使腹肌松弛,再做一次腹診。
一般醫(yī)師位于患者的左側(cè),用右手進行診察,但位于患者的右側(cè)亦可。在診察小腹急結(jié)證時,位于患者右側(cè)比較方便。
醫(yī)生進行腹診時,如果手涼,應該使手暖和后再診察為好,如果手涼按壓腹部,腹壁會攣縮,可能會影響診察。另外,診察腹部時,如果醫(yī)生一開始就用手指用力按壓腹部,患者的腹壁會變硬,或者有被胳肢的癢感,會影響診察的順利進行。所以,開始時應當用手掌從胸下向腹部輕柔地安撫,此時便可得知腹壁的厚度、濕濡與干燥的程度以及有無悸動等,然后再逐個診察各腹征。
還有,腹診時需要詢問是餐后還是空腹,大小便是否通暢等。診察心下痞硬時要考慮是否剛剛進食等因素。
腹證及其臨床意義
腹證是由腹診來確認的,腹證具有哪些類型,其臨床意義如何,本章將論述這些問題。
腹壁的厚薄 腹壁薄,缺乏彈性,甚至用手指可以捏起皮膚,這種情況多為虛證,小建中湯、人參湯、真武湯等適應證患者可見此種腹證。
腹壁厚、皮下脂肪豐富、有彈性的腹部,可見于實證患者。此種類型的患者,如果具有胸脅苦滿,則可用大柴胡湯。
但是并非僅僅依據(jù)腹壁的厚薄來確定虛實,必須參酌其他癥狀進行綜合判斷。
圖2,圖3
① 心下
② 胸脅
③ 小腹
④ 脅下
⑤ 臍下
⑥ 臍上
心下痞鞕 鞕同硬,如圖4,
指心下部位有痞塞感、又具有抵抗的情況。
心下痞鞕為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姜瀉心湯、人參湯等應用指征。
心下痞鞕有時與胸脅苦滿同時存在,此為使用小柴胡湯、大柴胡湯等方劑的指征。
診察心下痞鞕時,并攏拇指以外的四指,探按腹部即可,一般可以感覺到抵抗,但無壓痛。
心下痞堅 有一種近似于心下痞鞕,被稱為心下痞堅的腹證(圖5)。心下痞鞕為心下部位即使有抵抗感,也多為具有彈性的抵抗,但心下痞堅為心下部位堅硬如板狀且無彈性。心下痞堅腹證為木防己湯的應用指征。
還有一種類似心下痞鞕、心下痞堅,但也并不相同的腹證,該腹證可見于地黃劑適應證患者,從心下部位朝向小腹,具有相同程度的抵抗,上腹部膨隆如獅子的腹部,漸至下腹部則肌肉減少。在八味腎氣丸、滋腎明目湯適應證患者中,有表現(xiàn)為此種腹證者。
進行心下痞鞕的診察時,需要注意患者自己有無胃部或者鳩尾部的痞塞癥狀。另外,中年以上肥胖皮下脂肪多的女性,即使有心下痞鞕,也可能漏診。腹壁表面因皮下脂肪軟而無抵抗感,但至深部則可以感覺到抵抗,這也是心下痞鞕。需要注意的是,心下痞鞕會在剛進食后變得明顯,即使在無心下痞鞕者,也可能在剛進食后表現(xiàn)出類似心下痞鞕的情況。
心下痞 指心下部位痞塞的自覺癥狀,但他覺診察無抵抗、無壓痛。在主訴心下痞的患者中,多可觸及振水音。
腹?jié)M 如圖6
所示,腹?jié)M指全腹部膨滿的狀態(tài),但腹?jié)M也有虛實之別。如果腹部膨滿而有彈力,脈沉而有力,兼有便秘等,則為實證,可使用大承氣湯、小承氣湯、防風通圣散等。與此相反,如果腹部雖然膨滿但軟弱無力,脈也微弱或沉弱者,則為虛證。另外,有腹水者,發(fā)生腹膜炎者,亦多為虛證。此種腹?jié)M多為桂枝加芍藥湯、小建中湯、四逆湯、分消湯等應用指征。心下滿·心下痞滿 心下滿指僅僅心下部位的膨滿,與腹?jié)M不同。心下痞滿,指心下部位有痞塞感,同時又處于膨滿的狀態(tài)。有時心下滿與心下痞滿難以區(qū)別。此類腹證,多為茵陳蒿湯、苓桂術(shù)甘湯、茯苓澤瀉湯、五苓散、茯苓飲、半夏厚樸湯等方劑的應用指征。
胸脅苦滿 胸脅苦滿是指在胸脅部位,患者自覺脹滿感,他覺診察時,醫(yī)生的拇指從季肋下向胸腔內(nèi)按押時,如果存在胸脅苦滿,手指會有抵抗感,患者會有窒息般感覺而主訴痛苦難受,如圖7所示。
這種抵抗與痛苦的強弱,會隨著胸脅苦滿的程度不同而變化。胸脅苦滿會同時出現(xiàn)在左右兩側(cè),或者僅僅出現(xiàn)在左側(cè)或右側(cè),但多數(shù)的場合會呈現(xiàn)右側(cè)偏強的傾向。胸脅苦滿可見于肝臟腫大、膽囊炎等場合,但并非這些疾病時亦可見到。胸脅苦滿是使用柴胡劑的重要指征。如圖8
所示之胸脅苦滿時,為小柴胡湯應用指征,如果出現(xiàn)圖9所示之重度胸脅苦滿時,則為大柴胡湯應用指征。另外,如果如圖10所示之既有胸脅苦滿,又可見腹直肌緊張,此種腹證為應用柴胡桂枝湯之指征。還有,如果既有胸脅苦滿,又存在臍部悸動亢進者,此為使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桂枝干姜湯之指征。腹皮拘急(腹直肌緊張) 古人所說的腹皮拘急腹證,相當于腹直肌的緊張。吉益東洞流派的醫(yī)家稱其為“二根棒”。另外,古人稱之為“里急”的腹證中,也有指腹直肌緊張者。
腹直肌如果左右側(cè)同時緊張者,有時存在左或右的一側(cè)偏強而另一側(cè)偏弱的情況。另外,有上部緊張而下部不緊張者,或者與此相反者。如圖11
所示之腹直肌緊張者為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芍藥甘草湯、桂枝加芍藥湯等應用指征。如圖12所示之上腹部腹直肌緊張者為四逆散(此時也會有胸脅苦滿)、抑肝散等應用指征。小腹拘急·小腹弦急 《金匱要略》中有“虛勞,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條文,所謂小腹拘急,指圖13
所示之可觸及下腹部腹直肌牽拉樣而發(fā)硬的狀態(tài)。此腹證為八味腎氣丸應用之指征。小腹拘急與小腹弦急很近似,不易區(qū)別。二者均呈下腹部腹直肌的緊張狀態(tài),但小腹弦急則為如圖14所示,多呈現(xiàn)為腹直肌的緊張延伸至上方,而下部的緊張強度為高。小腹不仁 小腹不仁指如圖15
所示下腹部可見軟弱無力之處,這也是八味腎氣丸之腹證。所以,八味腎氣丸之腹證,有如圖13所示之下腹部硬而緊張者,亦有如圖15所示者,另外還有下腹部觸及正中芯者。正中芯見后述。小腹急結(jié) 小腹急結(jié)為瘀血之腹證,是桃核承氣湯的應用指征。如圖16
所示于左側(cè)髂骨窩,用手指按搓樣施壓時會出現(xiàn)急迫性疼痛。該腹證出現(xiàn)在右側(cè)者較少見。診察小腹急結(jié)的方法,使患者兩下肢伸直,醫(yī)生并攏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將指頭觸及患者腹壁,從臍旁斜向左髂骨窩方向,迅速地按搓樣移動,如果患者存在小腹急結(jié)便會有疼痛的訴說,疼痛劇烈時則會屈膝呼痛。即使是意識不清的患者,也會有皺眉苦臉,甚至做出撥開醫(yī)生手的動作。
小腹急結(jié)多見于女性患者。
小腹?jié)M·小腹鞕滿 小腹?jié)M指下腹部的膨滿,小腹鞕滿指于下腹部可觸及抵抗物,同時具有膨滿感。小腹鞕滿為瘀血腹證,為大黃牡丹皮湯、桂枝茯苓丸等使用指征。
另外,并無他覺的下腹部膨滿,卻主訴自覺膨滿感者,為瘀血腹證。
小腹鞕滿亦有如圖17
所示者,亦可見如圖18所示可觸及1處、2處或者2處以上抵抗物者。如圖18所示腹證者也可能并無自覺膨滿的主訴。心下悸·臍下悸 心臟的悸動為心悸,所謂心下悸、臍下悸、水分悸動、腎間悸動者,指腹部大動脈的搏動明顯,可以視見,或者他覺很容易觸及的悸動。
健康人的這些悸動,在腹底處于沉靜狀態(tài),若觸診,則呈現(xiàn)為或有或無的程度,所以即使用手輕輕地按抵,也基本上無感覺。
俗稱的心口窩悸動為心下悸,臍下部位的悸動為臍下悸(圖19)。
另外,臍上部位的悸動也稱為水分悸動、臍下部位的悸動也稱為腎間悸動。對于這些悸動亢進證,可以使用炙甘草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苓桂術(shù)甘湯、苓桂甘棗湯、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桂枝干姜湯、五苓散等。
如圖20所示,從臍旁跨及心口窩,可觸及棒狀明顯悸動者,為使用抑肝散加陳皮半夏之應用指征。
心下部位的振水音 醫(yī)生用手指于心下部位施以沖擊時,可以聽見水聲,此為振水音或者拍水音。振水音屢屢出現(xiàn)于患有胃弛緩、胃下垂、胃擴張等疾病的患者。
振水音為使用人參湯、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茯苓飲、真武湯、五苓散、茯苓澤瀉湯、苓桂術(shù)甘湯、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等方劑指征。
蠕動不安 大建中湯腹證為“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這里所說的是腹部軟弱無力,可以經(jīng)過腹壁看見腸管蠕動的情況。如圖21所示,
這種腸管蠕動不安也有同時伴腹痛者。大建中湯、解急蜀椒湯,可用于這種腹證并伴有腹痛者,但人參湯、旋覆代赭湯適應證也有呈現(xiàn)為該腹證者。小建中湯有時以腹直肌緊張為應用指征,但有時也用于與大建中湯相同腹證者。
正中芯 如圖22
所示,正中芯是指于腹壁皮下沿正中線可觸及的如鉛筆芯樣物。診察正中芯的方法,并攏食指與中指,手指與正中線呈直角,探巡皮下,可觸及無壓痛的筆芯狀物。正中芯的類型,可見從臍上至臍下一線貫之者,或僅見于臍上者,或僅見于臍者下。從臍上至臍下一線貫之者為使用真武湯、小建中湯、人參湯等之指征。僅見于臍上者,為人參湯、四君子湯等適應指征。僅見于臍下者(如圖23),為八味腎氣丸適應指征。臍痛 該腹證為葛根湯適應指征,臍痛與正中芯均為作者(大塚敬節(jié)---譯者注)發(fā)現(xiàn)的腹征。如圖24所示,
臍痛為臍部正上方具有的壓痛,為用食指指端輕輕觸壓即可感覺到的疼痛。此類型患者腹肌具有一定程度的緊張,脈亦呈緊象。對于鼻竇炎、結(jié)膜炎等病證使用葛根湯時,可參考該腹征。(譯自《漢方診療醫(yī)典》P45-54)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