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長 如 絲
常熟市星城小學 顧劍玨
從被評為“師德模范”到今天站在這個臺上,我的心里始終交織著忐忑與慚愧。細數(shù)自己走上三尺講臺已是第15個年頭,應該說,跟在座各位相比,是個“比上遠不足、比下稍有余”的時間。從接到交流任務開始,我一直在想:我該和大家分享些什么呢?回想這15年,似乎只是送走了幾屆孩子,進行了幾番高年級數(shù)學的循環(huán)。15年,被劃成一個又一個的學期,一周再一周,一日復一日,甚至是一節(jié)又一節(jié)的課,突然發(fā)現(xiàn)是個何其短暫的時間!表面看好像一直是濤聲依舊般地重復著昨日的歌謠,而實際卻是在潤物細無聲中悄悄發(fā)生著改變。曾經(jīng)的我,一路走來,從對教學懵懂無知的小丫頭到常熟市數(shù)學學科帶頭人,從校優(yōu)秀教師到虞山鎮(zhèn)先進教育工作者、常熟市先進教育工作者,從一個普通的班主任到常熟市“十佳”少先隊輔導員,一份份殊榮就如同我成長路上的一個個印記,肯定我的努力,但更多的是鞭策著我向前。成長猶如一條細絲,感覺那么的微妙而又那么的綿長。于是,思忖再三,我將今天的交流題目定為“成長如絲”。因為我相信大家一定和我一樣,在或長或短的從教歲月里,都有著或多或少的收獲與成長,累過、痛過、也幸福過,經(jīng)歷過、蛻變過、也領悟過。那就在我零零散散的片段與想法中,一起回首那個“曾經(jīng)的我”,一起審視 “如今的我”,一起找尋那個“更好的我”。
一、專注與責任——堅守成長的執(zhí)念
若是看過《花千骨》的老師,應該對“你執(zhí)念太深”這句臺詞并不陌生。而我卻覺得,有些執(zhí)念,在教育教學這條路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初為人師時,父親曾跟我說過:“老師是良心活,每個孩子都是每家的寶,交到你手里,一個個你都要盡力教好!”但說實在,那時卻并沒能真正感到這話的份量。一路走來,與家長的點滴交往中,我才漸漸感到了身上的擔子,父親的話也才變得清晰起來。特別是自己也為人母之后,記得女兒剛上小學,不與我同校。作為一個家長,我會忍不住打聽她的老師,關心她們學校的一切動向?,F(xiàn)如今小升初了,我亦時時在忐忑和期盼她的老師能讓她快樂地學習、滿滿地收獲,順利度過危險的青春期,健康成長。那么,我們的家長呢,在他們的孩子步入小學,走進我的班級時,他們是否也是充滿了惶恐與焦慮,也四處打聽,也八方比較,上下詢問,希望孩子能遇到好的老師?答案顯而易見。是啊,作為一名老師,在我們的身后,有多少雙注視的眼光,多少顆期盼的心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感,讓我一刻不敢怠慢我的教學,我的工作。也是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感,讓我在教學的路上,用心、專心、不忘初心。
其實初上講臺時的我,似乎也沒有過什么豪言壯語,但內(nèi)心卻總有一種聲音:“既然做,就要盡力做好!”白天在學校,我們基本都是淹沒在上課、作業(yè)、補差的循環(huán)中,能真正靜心思考的時間只能是晚上。家里沒有老人幫著帶孩子,回到家,料理家務,照顧孩子,等一切弄停當,總要快9點了。這時,才是我自己的時間。有時為了一節(jié)課,甚至只是一個細節(jié),連續(xù)的通宵達旦在所難免。為了能把一項小任務做好,我可以放棄雙休日的出游聚會;為了能讓一個小細節(jié)盡善盡美些,我可以熬夜奮戰(zhàn)至凌晨。當然,苦思幾天的成果被自己cut的事情也經(jīng)常發(fā)生,忙碌幾天的結果依然不盡人意的情況也時常會有,但我不以為然,我很沉浸,總是有種“不到滿意誓不罷休”的勁頭。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自己養(yǎng)成了一個深夜才能思維特別活躍的壞習慣。當然,最受牽連的還是我的頸椎和腰椎,一旦肩頸犯病,或是遇上個頭痛腦熱,老公就會借機批評加教育:說我這樣一度追求完美,太累!我卻總是不以為然,默默欣賞自己勞動的成果,只有我自己明白那是怎樣的陶醉與享受,充實和快樂!久而久之,總算老公也習慣接受了我這份執(zhí)念,他說:“你們老師啊,是學不會偷懶馬虎的!”
我想,放下也許就是一種解脫,但執(zhí)著才能堅守那份初衷。責任感給了我專注的力量,守著這份執(zhí)念,才有了如絲一般微妙的成長。
二、實踐與挑戰(zhàn)——助推成長的動力
1.公開課,成長的無窮財富。
人都是有惰性的,學校組織的各種各樣的教科研活動無疑給我的專業(yè)發(fā)展提供了適宜的土壤,它給了我一次次鍛煉的機會,讓我的教學水平在磨煉中得以提高。公開課、評優(yōu)課,比賽課、展示課,在這15年里,除去懷孕生寶寶那年,其余每個學期,我都至少承擔過一次這樣的任務。
每每上一回公開課,課前總要搜集與這節(jié)課相關的資料和知識內(nèi)容,參考網(wǎng)上的優(yōu)質(zhì)課,為取之長補之短而忙碌著:冥思苦想情境的創(chuàng)設,細細推敲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仔細斟酌要說的每一句話,預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種種可能,種種應對……當然也少不了同事們、領導們的竭力幫助出謀劃策,指點迷津。大凡每一次的課都是在嘗試、反思、修改、再嘗試中磨練而成,每一次磨課,都讓我學到了優(yōu)秀的經(jīng)驗,汲取了教育思想和智慧,感悟教學的藝術。一次次的磨煉,讓我從最初的被動接受他人想法到現(xiàn)在逐漸在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同時也讓我慢慢養(yǎng)成了思考的習慣。
我覺得一開始公開課猶如一股無形中的力量,時時催促我,監(jiān)督我,甚至是逼著我去學、去思考,使我不得不向前,再向前。后來它就猶如一?;鸱N,點燃了我對工作不懈的追求和熱愛,點燃了我對知識的渴望。我反思,我總結,我成長,這是一個多么奇妙的心路歷程啊!往前想,有古圣先賢的教育理念照亮今后的努力方向,我的思考和總結,上升為一種理性,混沌的思想被開化,僵化的思想開始融化,這種思考和總結會更有指導價值。往回看,品味自己曾經(jīng)的思想,反觀自己的內(nèi)心,反思自己曾經(jīng)的做法:噢,原來我曾有過這么奇妙的做法,我還要繼續(xù)嘗試;噢,以前的這種做法并不是最好,我要重新修正。自由馳騁在這樣的一方平臺,教我實踐,供我研討,促我成長。
2.家常課——根須深扎的土壤。
聽公開課的時候,我們常常羨慕大師們在課堂上的風采,感嘆于他們?nèi)照橥昝赖慕虒W藝術。但事實上,光彩照人的背后,是汗水,是心血。名師們之所以有今天的高度,是因為他們將自己的根須深深地扎在數(shù)學的大地上。課堂,是老師勞作的田地,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結出的果子才會香甜。
一個教師的成長,固然離不開公開課,但是最能磨煉人的,則是日復一日的家常課。因為教師的真正價值,體現(xiàn)在自己所教的學生身上!用心經(jīng)營課堂,才對得起自己。
回顧自己所走的15年數(shù)學人生,如果說前幾年,是處于懵懵懂懂的狀態(tài),只知道教著一本書,不知道為什么教這本書。這個時候,對數(shù)學的思考,僅僅停留在怎么樣把知識教給學生。稍后的一段時間,開始對數(shù)學有了些膚淺的思考:數(shù)學能為學生做些什么?有了這樣的認識,則開始反思自己的課堂,究竟所做的哪些事,是對學生發(fā)展有幫助的?我認為數(shù)學課堂應該是老師和學生快樂探討的天堂,一個數(shù)學教師只有將根深扎在數(shù)學的沃土上,數(shù)學的花朵才會開得艷麗多姿。我努力讓學生在課堂張揚靈動的個性,閃爍創(chuàng)造的火花,響起愉快的笑聲。始終以“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扎實、學得靈活”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盡量善待每一位學生,善待學生的每一次提問,善待學生的每一次“靈光一閃”的創(chuàng)造與感悟。為他們送上一陣清風,撐起一片天空,讓他們感覺學數(shù)學有用、有趣。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的課堂教學活起來了,師生關系融洽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高了,教學效率也隨之提高了。
三、積淀與揚棄,豐盈成長的厚度
如果說課堂是老師的根,那么,教學理念則是一個老師的魂。教學理念怎么樣形成,一靠實踐中提煉而成,二靠閱讀積淀與揚棄。教師的閱讀視野,直接決定了其理論高度與厚度。閱讀一方面可以增強我們的職業(yè)素養(yǎng),還可以讓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多一份機智,多一份自如,多一份灑脫。道理可能心里都明白,關鍵似乎是總找不到時間,更缺少自覺的動力去閱讀。漸漸地,特別是近幾年中,因為缺少理論引領,我感覺自己在教學實踐的路上變得虛弱和狹隘。自從參加青年中心組之后,在徐主任的要求下,我漸漸開始多留意閱讀一些專業(yè)的雜志,感覺自己的學習需要在不斷生長。我們常說要讓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進行轉變,其實我們老師又何嘗不是呢?當學習是“我要學”的時候,那么,這樣的學習才能變得更有效,這樣的成長才更迅速。
學海無涯,藝無止境。人生就是戲,每天都在現(xiàn)場直播!反思可以讓我們把明天的直播做得更好,少一些遺憾,多一些美麗!實踐引領我們不懈地追求和探索,閱讀不斷提升我們的高度與視野,反思讓我們在批判中積淀與揚棄。我想,這亦是我未來的成長之力吧。
有人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钡拇_,我們生活的世界象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喬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參天的白楊,有的人是婆娑的楊柳。你也許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通過努力,你卻完全可以成為最好的“我”。
最后,我想抱歉的說:這不是一場報告,充其量是一次心靈的隨性相約吧。我說的,我想的,我做的,零零散散,但我相信這其中,也許就有你或你的影子,我們一起回憶那漫長微妙的成長過程,其中也許有不經(jīng)意的跨越;我們一起品味那細微的情感,交織遺憾與酸苦,甜蜜與快樂;且行且看,漸行漸遠,這根細絲還將邁向更遠的天地,伸向更遙遠的地方。我愿這樣的相約能打開大家反思的閘門,敞亮前行的思路,一起找尋那個最好的自己。最后,用這句話結束我今天的講話,“好走的,都是下坡路,而上坡路的盡頭,往往風光更好?!痹杆芄裁隳阄遥?span style="BACKGROUND: #d9d9d9; mso-pattern: gray-15 auto; mso-shading: white" lang="EN-US">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