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勢與造勢
---東海草堂讀經(jīng)札記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興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雖無文王猶興。”(《孟子盡心上》)。興者,感動奮發(fā)之意(朱熹)。孟言的意思是:要有周文王那樣的政治和教化人才奮發(fā)向上的,是平庸是輩;如果是豪杰之士,即使沒有文王那樣的人,自己也能奮發(fā)有為。
這是孟子個人擔荷天下的志意的表達,也是他對“士”寄予的厚望。在孟子看來,“士”是社會的中堅和先進分子,負有教化引領民眾、左右社會風氣的文化責任。所以他說“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齊王之子問他:“士何事?”時,孟子答曰“士尚志”,并說明尚志就是“居仁由義”。
“若夫豪杰之士,雖無文王猶興”還可以引申為“創(chuàng)造時勢”的英雄主義精神。豪杰之士就是英雄,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這種人物不受時勢所左右,不被境遇所奴役,有時勢有“文王”當然要“興”,沒有時勢創(chuàng)造時勢也要“興”,沒有“文王”自已就要成為“文王”。
當然,孟子的“造勢”絕不違仁悖義一意孤行,絕非逆時代潮流而動,也不是不識時務地強作蠻干,與天爭與勢抗,而是在懂得“待時”、知道“乘勢”的前提下超強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所以《孟子·公孫丑上》引用齊人俗語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所謂乘勢,就是《周易系辭》所說的“君子見機而作”,就是《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所說的“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乘勢”與“造勢”相輔相成。
英雄不僅善于把握時機、利用形勢,而且能夠引導和創(chuàng)造時勢。關于時勢與英雄的關系,梁啟超在《英雄與時勢》一文中談得最為透徹:“英雄固能造時勢,時勢亦能造英雄,英雄與時勢,二者如形影之相隨,未嘗少離。既有英雄,必有時勢;既有時勢,必有英雄。”
2006-7-26
首發(fā)2006、7.26《民主論壇》http://asiademo.org/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