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帝、王和國王的關系
在中國,“皇帝”用來表示至高無上的君主,是從秦始皇開始的。秦王嬴政統(tǒng)一中國前的戰(zhàn)國時期,周朝各諸侯國的君主就開始以“王”來自稱,這本已經屬于對周天子王的僭越了。秦王統(tǒng)一中國后,覺得以他的功績來說,稱王已經不足以體現他在華夏的地位和尊崇了,于是借用古代“三皇五帝”之說,自稱“始皇帝”,取代“王”的稱呼。至于“皇”和“帝”,最初在漢文字中也是有細微的差別的,“皇”更多體現的是威權,有開創(chuàng)一片輝煌天地的意思,“帝”更多展現的是功德,有在某個領域達到至高境界、成為締造者的意思。兩個字合并到一起指代最高統(tǒng)治者后,一般“帝”附屬于“皇”來使用,皇的地位要高于帝。而王與皇之間的關系,有一種從文字上的解讀比較有意思。“王”字的三橫分別代表天、地、人,能參通天、地、人者,謂之王。而“皇”字,古字體曾經是“自”和“王”合成,“自”是第一、開創(chuàng)的意思。所以“自+王”就是王之第一,為王中之王,謂之“皇”。順帶說下,古文字中,自最初表示第一的意思時,與“鼻”字同義,所以漢語中的“鼻祖”就是這么來的。在中國周邊,其文字源自漢語的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在其君主制時代也都曾采用類似表述。朝鮮曾經是中國明清兩朝的藩屬國,其君主只能稱國王(謚號大王),級別低于中國的皇帝。1897年李氏朝鮮宣布脫離清朝獨立,由王國改為帝國(大韓帝國),其國王李熙(朝鮮高宗)也正式稱帝,傳子純宗皇帝(朝鮮純宗)。至1910年日韓并合后取消帝號。越南在歷史上長期是中國的藩屬國,在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后黎朝、莫朝和阮朝,其君主對內和對其他東南亞國家時自稱“大越皇帝”,對中國則稱“安南國王”。日本于公元7世紀中葉開始以天皇稱呼最高君主。之前日本統(tǒng)治者的稱號都是治天下大王,第一位用天皇稱號的是天武天皇。在古代日本,實際掌握政權的治天君、關白、將軍為了不影響本國皇族的情緒,而通常使用國王和大君作為與中國和朝鮮進行外交時的自稱,以表示沒有對天皇形成僭越。19世紀中葉,天皇成功從武士手中收回權利,因而與外國進行建交時,以天皇作為最高統(tǒng)治者的稱呼。國王
古代歐洲國家君主通常稱為國王,只有東羅馬帝國和神圣羅馬帝國因為自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和延續(xù),所以其君主稱為皇帝。
中國古代稱諸侯封地為國,一國之長稱王。前704年,楚國子爵熊通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在此以前,王是至尊君主的稱呼,等同于“天子”,如周武王。自秦始皇稱“皇帝”后,王與皇始有分別。自漢代以后,則以國王為最高封爵。宋、元又以國王作為封號。明朝時期,親王(即藩王)的正式名稱為王,其封地稱國;此外,朝鮮國王、日本國王等是大明皇帝給外國掌權者的封號。清代則改稱親王。國王也是某些君主制國家元首的一種名稱,如泰國國王、西班牙國王等。在歐洲,英語King表示國王、一國之君的意思,如英國國王、西班牙國王等。而Emperor的地位被歐洲人認為高于國王,有帝國之君、帝國專制君主的意思,所以后來漢語翻譯過來時,就將其對應的翻譯為皇帝,比如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皇帝、法國拿破侖皇帝等。Imperator則是Emperor最早的拉丁語寫法。所以現代漢語中這種翻譯穩(wěn)定下來后,基本就是:King對應王、Emperor對應皇帝、皇、帝。這樣東西方對皇帝和王的內在含義的差別就有了一個大概一致的理解和語言表述。2-凱撒、巴西琉斯、沙皇
還有幾個早期漢語言從歐洲語言翻譯歷史中,遺留下來的表示皇帝的詞匯,那就是凱撒、巴西琉斯、沙皇等。凱撒是德語Kaiser的說法,意思基本跟Emperor皇帝差不多。巴西琉斯是希臘語Basileus的說法,意思也基本跟Emperor皇帝差不多。沙皇是從Tsar翻譯來的,最早特指北歐斯拉夫地區(qū)的君主,如保加利亞沙皇、俄羅斯沙皇等,在歐洲官方的看法中,其地位等同于King(國王)。后來俄羅斯推翻蒙古統(tǒng)治后,其地盤越來越大,由早期莫斯科公國發(fā)展為俄羅斯帝國,在歐洲的地位明顯提升,就將自己的君主由沙皇升格,改稱為皇帝。但中國當時對此也沒人去理會,翻譯也沒做改動,一直繼續(xù)沿用沙皇的叫法。還有一種說法是沙皇一詞源自東羅馬皇帝的名號“凱撒”,就是“大皇帝”的意思,后保加利亞君主西蒙大帝自稱沙皇,是為沙皇的最早使用,沙皇相當于國王,而不是皇帝。俄羅斯采用沙皇作為君主頭銜始于伊凡四世。3-哈里發(fā)、埃米爾、蘇丹
哈里發(fā),英文為Caliph,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意為真主使者的“繼承人”,是早期伊斯蘭教政教合一的領袖,相當于中國的皇帝地位。埃米爾,英文為Emir,是伊斯蘭教對世襲制國家君主的稱呼,這樣的君主一般握有軍、政大權,等同于我們理解的國王、首領等。蘇丹,英文為Sultan,是對外號稱擁有獨立完全主權的國家對自己首領的稱呼,一般稱這樣的國家為蘇丹國,一些國家曾有過女蘇丹,漢語叫蘇丹娜。另外,非洲有個國家叫蘇丹,也信奉伊斯蘭教,但此蘇丹非彼蘇丹,作為國家的這個蘇丹英文為Sudan,只是漢語翻譯時碰巧翻譯成一樣了。其實Sultan還有別的翻譯如素檀或蘇爾坦,但因為蘇丹這個譯法一直這么用下來了,也就這樣遵守習慣了。哈里發(fā)、埃米爾、蘇丹,有些可能是漢語從阿拉伯語等原生語言音譯過來的,有些可能是從英語音譯過來的,但這些現在都無從考證了,只是這么按習慣沿用就是了。4-單于、可汗
單于是歷史上匈奴人對他們最高統(tǒng)治首領的稱呼,早期發(fā)展中的漢語將這種叫法直接引入。可汗是中國歷史上中原之外,北亞和中西亞地區(qū)突厥、女真、哈薩克等部族和國家對他們最高首領的稱呼,部分東歐的穆斯林國家,如喀山、克里米亞等,也使用可汗的稱呼。早期發(fā)展中的漢語同樣將這種稱呼直接引入使用。單于是匈奴人對他們部落聯盟首領的專稱,意為廣大之貌。此稱號始創(chuàng)于匈奴著名的冒頓單于之父頭曼單于,之后該稱號一直沿襲至匈奴滅亡。而東漢三國之際,有烏丸、鮮卑的部落使用單于這個稱號。至兩晉十六國,皆改稱為大單于,但地位已不如以前。可汗是四世紀以后北亞民族高級政治體首領的稱謂,最早出現于3世紀鮮卑部落,最初這個稱呼最早被用于稱呼鮮卑部落的酋長??珊棺鳛橐粐鞯姆Q號最早始于402年柔然首領統(tǒng)一漠北后自稱。類似于漢族的國王,古代北方阿爾泰語系民族鮮卑、回紇、柔然、鐵勒(高車)、突厥、吐谷渾、阻卜、女真等部族對首領皆稱可汗;蒙古帝國滅亡后受其影響,中亞的帖木兒帝國、哈薩克汗國、布哈拉汗國等國和東歐的克里米亞汗國、喀山汗國等突厥化穆斯林國家君主也開始稱可汗。5-酋長、(大)公
酋長
類似于中國的世襲諸侯或家族式村落,有點土皇帝的意思,現代非洲、中東、東南亞的一些穆斯林國家仍一直沿用這樣的稱呼。酋長是一個部落的首領。酋長制度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廣大地區(qū)比較普遍,尤其盛行在廣大偏遠、落后的地區(qū)。據考察,酋長制度最初是從原始的氏族制度發(fā)展演變而來的。非洲在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逐漸過度時,大大小小的酋長土邦和酋長制度便慢慢在氏族制度的基礎上形成了。無論是過去和今天,酋長制度在非洲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非洲,來賓會見酋長,總是帶有一種傳奇色彩,凡親身經歷,定會終身難忘。會見酋長的儀式相當隆重,場面跟電影里的那些古代皇帝接見外國使臣差不多。在非洲很多地區(qū),實行一夫多妻的制度。酋長幾乎人人都是一夫多妻的。在非洲地區(qū),一個小酋長一般有十來個妻子,一個大酋長有上百個妻子不算新鮮事。據說,加納阿散蒂的一個大酋長曾娶過336個妻子。在歐洲的部分公國一直使用,來稱呼這些公國的君主,如:摩納哥公國、盧森堡公國等的君主。在中國周朝春秋時期的諸侯列國國君也曾這樣稱呼,如:魯哀公、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等
大公這個頭銜在不同地方是不同的,雖然各地的地位都比國王低一等同樣都比公爵高,但有些地方比親王低,但另一些國家比親王高(如德國和俄國)。大公所統(tǒng)治的領土稱大公國,可是盧森堡大公實際上是和國王甚至皇帝平等外交的。現今僅存的自稱為大公國只剩下盧森堡大公國,但實際上在翻譯上任何以君主為元首的城邦或微型國家,在中文或日文都可以稱為大公國或公國。而君主稱謂是相當于親王、大公、公爵等大君主制國家的傳統(tǒng)皇室或大貴族,所以實際上可以叫做大公國或公國的國家尚有摩納哥、列支敦士登、安道爾、盧森堡。而共同點是雖然國家很小和君主的稱謂是相當于諸侯,可是又是國際上保障其主權獨立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