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失之于猛啦,不應下而下之;第二條犯的錯誤是過于小心翼翼了,跟不上治療的形勢,同樣也是犯錯誤。從這兩條我們吸取一個教訓,“應下者,則下之”,掌握病機,掌握病情,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了“下之或早”、“下之或遲”的后果。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shù),浮則為風,數(shù)則為熱,動則為痛,數(shù)則為虛,頭痛發(fā)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yī)反下之,動數(shù)變遲,膈內(nèi)拒痛一云:頭痛即眩,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nèi)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fā)黃也。(142) 大陷胸湯方: 大黃六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煮一兩沸,內(nèi)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這一條講太陽誤下而致結胸或發(fā)黃的變證。分三段來理解。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shù),浮則為風,數(shù)則為熱,動則為痛,數(shù)則為虛,頭痛發(fā)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這是第一段。“醫(yī)反下之,動數(shù)變遲,膈內(nèi)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nèi)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這是第二段。“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fā)黃?!边@是第三段。 第一段,從脈證來分析,知道表邪未解。用大陷胸湯治結胸,最怕表邪不解,怎么知道表邪未解?這里有個關鍵的癥狀,“而反惡寒”,“有一分惡寒,便有一分表證”,惡寒是為表不解的一個關鍵癥狀。 第二段論誤下之后,表不解。用了大陷胸湯誤下之后,太陽的表邪內(nèi)陷,“太陽病,下之后,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有上沖的就有內(nèi)陷,陽邪內(nèi)陷,心下硬而疼痛,“則為結胸”,就是“病發(fā)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用大陷胸湯治療。 第三段的意思,如果不結胸,誤下之后,熱和濕結,不是和水結,熱與水結才謂之結胸。熱與濕糾纏著,熱不得越,所以就“但頭汗出,劑頸而還”。濕被熱所引,而不能夠排泄,所以小便不利。這樣濕熱熏蒸,就要發(fā)生黃疸。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shù)”,太陽病,脈浮是對的,浮為在表,“而動數(shù)”,這個“動”不要當作“動脈”講,不是《瀕湖脈訣》所說的“動脈搖搖數(shù)在關,無頭無尾豆形團”的動脈,我個人的看法就是它脈浮而躁動,跳得很快,因為脈搏的躁動不是一般的,脈跳得很快,就是脈數(shù)急者,所以叫做“動數(shù)”。浮就主于風,數(shù)就主于熱,表有風熱。浮動和數(shù)脈合在一起,那表還未解,必定身體、體表有所疼痛?!皵?shù)則為虛”,這個“數(shù)”也是概括,就是脈浮而動數(shù),邪氣在表,里無邪,里還是虛的,表有邪,雖然是脈跳得動數(shù),有點兒要傳經(jīng)往里來,但是還是浮數(shù),還是在表,還未到里邊去,所以說“數(shù)則為虛”。 “頭痛發(fā)熱”,是邪氣在表。微微又有點兒盜汗出,意味著邪氣有點兒要往里來,邪氣由表要入到半里,因為它是風熱之邪,所以它往里一來,人陽氣盛,一睡覺地時候陽欲入陰,就有點兒微盜汗出。底下又加一句,是不是完全都入里了?是“微汗出”,微微有點兒汗出,還未完全入里,大局來說還是在表?!岸磹汉摺?,雖然是微盜汗出,像是里熱,但是“而反惡寒”的,還有惡寒,說明表還是仍未解。 “傷寒一日,太陽受乏,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shù)急者,為傳也。”這個“脈浮而動數(shù)”有傳經(jīng)的企圖,要看到這一點兒,“微盜汗出”有傳經(jīng)的趨勢,這也要看到了。但是“而反惡寒者”,脈浮還沒變的,表未解也,還得解表。解表用什么方子?根據(jù)一些注家的意見,有說是用柴胡桂枝湯,因為它有點兒半表半里啦,表邪還有點兒,里邊還有點兒微盜汗出,因為“微盜汗出”的情況,往往都屬于少陽。邪氣往里來,往哪兒去?少陽有盜汗的癥狀,所以用柴胡桂枝湯。 總之,邪氣未入里,醫(yī)生就不知道這樣的“反惡寒者,表未解也”,認為“盜汗出,脈數(shù)急”,已經(jīng)入里了,而“亦反下之”,反倒用下法啦?!皠訑?shù)變遲”,動數(shù)之脈,現(xiàn)在一變就變成遲脈,為什么?邪氣入里,動數(shù)之脈就變成遲脈,變成了凝結之脈,熱入因作結胸,熱與水結,脈跳得反倒要慢了。這個變遲要活看,脈跳得很數(shù),躁動而數(shù),現(xiàn)在誤下之后脈變得慢了,理解這個程度就可以了,不見得說是脈跳三下,不要看得那么死。 動數(shù)變遲了,浮脈變沒變?成無己就說未變,認為脈浮還未變,就跳得慢了,這個觀點是錯的。為什么?你不要看成無己大家,是注解《傷寒論》的第一者、創(chuàng)始者,難是難在第一位注解《傷寒論》了,他在這個問題上是錯誤的。對于注家,我再三跟大家說,你得有個人的觀點,不要跟他跑,他好的你就要學,他錯誤的地方你得看出來。為什么?他底下說:“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nèi)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未聽說是脈浮的時候還用大陷胸湯的,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你敢用嗎?脈浮而大者,下之則死。前面不有一個結胸證脈浮,那個是說它的來路。是張仲景以脈代病理,拿這個做理由。有些注家就批判成無己,說成氏因為浮脈還不變的。這是他的錯誤。 我個人是同意這個觀點的,不可能還有浮脈,因為什么?“膈內(nèi)拒痛”,因為邪氣入到內(nèi)里,正氣和邪氣相依拒、劇抗,所以就疼痛?!拔钢锌仗摗保`下之后胃中空虛,客氣就是邪氣,客者對主而言也,不是正氣,正氣是叫主氣,外來邪氣動犯胸膈,就出現(xiàn)“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nèi)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四個字一句,就成結胸了。 這里有結胸的病機,結胸為什么“心下硬”,為什么出現(xiàn)“短氣躁煩”、心中還“懊憹”?就這么來的,“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短氣,氣有所阻礙,不是少氣,少氣是虛啊,短氣是熱與水結。“躁煩”是有熱,“煩”是心煩,“躁”是身體不安,這是結胸病本來有的躁煩,和實證的“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也死”那個不一樣,這個輕,那個重。用“大陷胸湯主之”,主治這個病。 如果它不結胸,不是熱與水結,而熱與濕互相糾纏,濕熱互相糾纏,濕也出不去,熱也出不去,熱打算外越,從汗而解,但是不行,困為它濕以引之,熱里有濕來牽引住這個熱,所以“但頭汗出”?!暗本褪怯芯窒扌?,“但頭汗出”就是頭上出汗,出在什么地方?“劑頸而還”,這個“劑”改成那個“齊”也行,齊者就是齊耳,就在這個地方,到脖子梗這就回來了,底下就沒有汗?!坝嗵師o汗”,渾身沒有汗,說明熱氣不能宣發(fā)。熱氣宣發(fā),渾身出汗,渾身一出汗,熱氣就出來了,但是熱氣出來,它也傷津,就容易構成陽明的燥熱證。大汗出,余處無汗,熱氣不能夠發(fā)越在外。濕熱糾纏,熱牽引于濕,濕也不能夠從小便而泄,小便就不利。熱不得越,則頭汗出,濕不得泄,則小便不利。濕熱糾纏、蘊蒸,結果就要“身必發(fā)黃”,出現(xiàn)黃疸。水熱凝結是大陷胸湯證,水濕蘊結就是茵陳蒿湯證,或者說是茵陳五苓散證,要看具體的情況。 大陷胸湯這三味藥,成無己解釋甘遂為什么能泄水? 為什么甘遂名叫“甘遂”?《周禮》里有句話,“夫間有遂”?!胺颉?,因為我對這個古書念得少,是不是這么個意思,古代的農(nóng)民都有一些田地,農(nóng)民得種地,這個種地,一家一個、兩個、三個、四個,甚至多個,所以用個“夫”字代表一個單位,代表一個人。種地的時候得有水利,我們現(xiàn)在說就叫“水渠”,古代人管它叫“遂”,是通水的水道,“遂”是為了灌溉田地用的,同“遂”是相通的?!八臁睂捜?,堅三尺,還不小。甘遂這個藥,為什么管它叫“甘遂”?它能夠利水、通水、行水,所以就取用了這么一個字?!案仕烊舴蜷g之遂”,這句話是成無己引證《周禮》的“夫間有遂”,就像田間的那個遂。 這個方子,“上三味,以水六升”。這三味藥先煮哪個藥?先煮大黃?!跋戎蟠簏S,取二升”,六升水煮取二升,蒸發(fā)了四升,“去滓”,把大黃去掉了,還有二升水,“內(nèi)芒硝”,把芒硝放里了,“煮一兩沸”,開一兩趟,入甘遂面以后就不用再煮了,“溫服一升”,就吃一半,二分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