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宴飲中的禮儀之道,還是暢飲時的克己有度,或是寓情于酒的放歌抒情,酒器,是酒進入我們胃腸之前,詩意的停泊,定量的情誼。金庸在《笑傲江湖》第十四回中,化了整整一章,討論了酒器的重要——連回目也是《論杯》:令狐沖拿杯就喝,祖千秋搖頭道:萬萬不可,萬萬不可,你對酒具如此馬虎,于飲酒之道,顯得未明其中三味。飲酒須得講究酒具,喝甚么酒,便用什么酒杯。喝汾酒當用玉杯。因為唐詩有云:玉碗盛來琥珀光??梢娪裢胗癖?,能增酒色。關外白酒,酒味極好,只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氣,須用犀角杯盛之而飲,能增酒香。葡萄酒當然用夜光杯。詩云:葡萄美酒夜光杯。這酒入了夜光杯后,酒色便與鮮血無異,飲酒有如飲血,正應了岳鵬舉那句:笑談渴飲匈奴血。高粱美酒乃是最古之酒,夏禹時儀狄作酒,禹飲而甘之。故飲高粱酒,須用青銅酒爵,始有古意。上佳米酒,其味雖美,失之于甘,略稍淡薄,當用大斗飲之,方顯氣概。飲紹興狀元紅,則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強可用,但已有衰敗氣象,至于元瓷,不免粗俗了。至于梨花酒,非翡翠杯莫屬。只因白樂天《杭州春望》詩云:紅袖織綾夸柿葉,青旗沽酒趁梨花。……
這一回中,酒具出現了杯、爵、斗,材料出現了玉、銅、瓷,甚至有犀角杯、琉璃杯、古藤杯……,饒是令狐沖見多識廣,也不由目眩神迷。
《禮記》有言:“宗廟之祭,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觶,卑者舉角。”祭祀大典中,參與宴會的人身份不同,所用酒器是大有差別的。
商人尚鬼,以為酒可通神,所以,中國的酒器在那時就十分繁榮。商周青銅器分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四大部五十類,其中酒器獨占二十四類,當時的職業(yè)中,還有專門制作酒器的氏族。
這些酒器按用途分為煮酒器、盛酒器、飲酒器、貯酒器。日常使用的,是盛酒器和飲酒器。
而每一種酒器又有多種式樣,有普通型,也有動物造型。以尊為例,就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不一而足。金爵。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爵屬一等酒器,圓腹,前有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把手。散,也叫斝(jiǎ)。侈口,口沿有柱,寬身,下有長足。傳說商湯打敗夏桀之后,把斝定為御用的酒杯,觶(zhì)。形似尊而小,或有蓋。流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早期。角(jué)。是下級官吏及平民使用的飲酒器。與爵相比,角沒有“柱”和“流”,取而代之的是兩條尖尖的“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李賀)
舉觴酹先酒,為我驅憂煩。(柳宗元)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王羲之、謝安等名士在蘭亭修禊,曲水流觴。眾人席地坐于蜿蜒的溪水兩旁,在上游放下酒觴,讓其順流而下,觴停在誰的面前,誰就要取杯飲酒,賦詩一首,若是作不出詩,就得罰酒三觥。去年九月,和幾位朋友參觀長沙馬王堆博物館,認識了觴:橢圓、淺腹、平底,兩側有半月形雙耳,就像鳥的雙翼,故名“羽觴”,從外形上看,確如一只小船。原來,觴只是杯的一種發(fā)展姿態(tài)——耳杯。南宋詞人葛立方在《賞荷以蓮葉勸酒作》中寫道:“葉葉紅衣當酒船,細細流霞舉?!本褪钦f把船一樣的杯子放到荷花里低吟淺酌,暢敘情懷,這是多么浪漫的事啊!讓人驚喜的是,羽觴內還有黑色漆書“君幸酒”三字,“請君飲酒”。 “君幸酒”,祝您喝好。還能有什么樣的祝詞,更能賦予酒器以生動、以靈魂。知己相會,推杯換盞,那是禮儀。興之所至,杯盤狼藉,那是狀態(tài)。吟風弄影,舉杯邀月,那是境界。杯,在酒的世界,無處不在。生離死別,以杯頌之;喜怒哀樂,以杯寄之。酒器永遠有屬于自己的傳奇。明末清初戲劇家李玉曾以杯為主題寫過昆劇《一捧雪》,說,嚴世蕃倚仗其父嚴嵩之勢,把持朝政,賣官鬻爵。為了奪取一只玉杯,害得書生莫懷古家破人亡。傳說這只玉杯玲瓏剔透,巧奪天工。如果將酒斟進杯中,夏天無冰自涼,冬天無火自溫,也稱“溫涼盞”,而且無論春夏秋冬哪個季節(jié),只要盛了酒,就會雪花飛舞,故名“一捧雪”。《明史》記載,一捧雪確有實物,但在嘉靖年間已經失蹤。后來河南新野縣李某自稱為莫懷古后代,家中有一玉杯已傳四百多年,經專家鑒定,此杯玉料出自新疆和闐,確為明代中期遺物,現收藏于河南省新野縣文化館。同樣傳奇的還有九龍玉杯。據說此杯是康熙帝的心頭所好,著名京劇《三盜九龍杯》,講的就是康熙年間楊香武等三名江洋大盜潛入皇宮偷盜九龍杯的故事。九龍杯命途多舛,曾隨葬康??景陵,但民國時被盜掘出墓,不知所蹤。 后來有一位陶瓷名家,經過十幾年研究,成功仿制出了陶瓷九龍杯,上海市委向其定制了一套36件。上世紀七十年代,周恩來總理曾用這套珍寶招待羅馬尼亞外賓,卻不慎被盜走一只,通過魔術表演才體面地將九龍杯智取回來,杯的傳奇至此達到巔峰。古籍中市井平民喝酒的盞,其實是酒碗,圖為北宋定窯燒造的酒碗,一碗能倒兩百毫升,即四兩酒。酒器的形態(tài),其實一直在演變。我們身邊就能見到,比如茅臺杯。一次聚會,朋友帶來兩瓶茅臺,打開包裝,是一對大大的圓鼓鼓的玻璃杯。一老饕酒友斬釘截鐵地說:這肯定是假茅臺,茅臺杯不是這樣的。可那天的酒確實不錯。大家十分疑惑,專門去查了茅臺杯的資料,不由啞然失笑,原來,短短十多年時間,茅臺酒杯已演化了三代,看來,老饕們喝茅臺的歷史都不長啊。1998年,茅臺想打開外貿市場。當時外銷市場白酒很少,也沒有專用的白酒杯。于是,茅臺推出了第一代小酒杯,容量15毫升,圓形,包裝盒為白色。
十年后,2008年10月,根據市場反饋,茅臺改進了小圓杯,推出了第二代的小酒杯,容量10毫升,俗稱二錢杯,邊緣還是圓形,但包裝盒改為了紅色。這種小酒杯用了三年。2011年11月,茅臺推出了第三代小酒杯,容量只有8毫升,材質也與前兩代不一樣,是用有紋路的塑玻材料制成,邊緣改為了棱形,包裝盒依舊為紅色。這種小酒杯,貌似一朵郁金香,故稱郁金香杯。由于杯口大小與鼻子相當,更容易聚攏酒香,品嘗者也能聞得更加細致。喝的時候,可以一杯而盡,等你對酒有反應的時候,酒已經落到了胃里!用這種小杯慢慢地喝,對酒的抗拒心理會大大減少。這樣的杯子,一瓶酒大約可倒62杯。一兩酒,也就6杯多一點。你可以清楚地掌握自己喝了多少。
如果杯中是茅臺,按1499元/瓶的出廠價,那么一杯酒大約24元。如果是市場的價格,一杯就要46元左右了,如此奢侈的東西,可不敢輕易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