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里的美食,你知道多少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p>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p>
要說對美食的鐘愛,古人一點也不比今人差,會吃還會寫。一首首古詩詞勾勒出一幅幅動人畫面,仿佛透著文字都能滲出食物的香氣。
當詩人變身“吃貨”,我們能讀到什么?
蘇軾:貶到哪兒,吃到哪兒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xué)家、政治家、書法家,更是美食家。說起“東坡肉”“東坡肘子”應(yīng)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據(jù)說,以東坡命名的菜多達66道: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芽膾、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東坡魚……這些菜名讀來就令人垂涎三尺。
廣告老谷頭黑桑葚特新鮮級免洗即食桑椹干果搭黑枸杞玫瑰泡水茶泡酒×東坡肉 圖源網(wǎng)絡(luò),下同
蘇軾一生仕途多舛,遭受了多次貶謫,但他對美食的熱愛從未消減,可謂是“貶到哪兒,吃到哪兒”。
蘇軾第一次被貶到了湖北黃州。他在這里研究出了美味豬肉的做法,寫了一首《豬肉頌》: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這樣一首頗有生活意趣的詩,寫的就是現(xiàn)在為人熟知的“東坡肉”。
后來,蘇軾又被貶到惠州。喜好美食的蘇軾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一種好吃的水果——荔枝。他寫下了《食荔枝》: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從對美味荔枝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蘇軾熱愛美食背后的曠達心境。
在惠州呆了三年后,蘇軾又被貶到更荒遠的海南儋州。這里條件極為艱苦,蘇軾在《與程秀才書》中就寫道:“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p>
不過,作為美食家的他很快又發(fā)現(xiàn)了一種美食——生蠔。他還給兒子蘇過寫了一封信,描繪了這一樂事:
“東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貽書叔黨曰:'無令中朝士大夫知,恐爭謀南徙,以分此味?!?/p>
廣告醫(yī)生提醒:80%的腰椎突出無需特殊處理,做到這點在家就能解決×這三次貶謫,黃州、惠州、儋州,環(huán)境越來越荒涼,而蘇軾總能以美食來化解生活的艱辛,足見其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生命體悟。
杜甫:美食之美,在于色與名
唐代詩人杜甫,雖然算不上美食家,卻留下了不少關(guān)于美食的詩文。據(jù)統(tǒng)計,杜甫留存至今的一千多首詩中,有超過四百首與飲食相關(guān)。
在他的筆下,呈現(xiàn)出了中國傳統(tǒng)飲食的兩大美感:色澤美、名稱美。
一是色澤美。飲食烹調(diào)強調(diào)“色香味俱全”,“色”居首位。杜甫在詩中運用了不少與顏色相關(guān)的字詞來描述食物的鮮美色澤,比如《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其二》中的“鮮鯽銀絲膾,香芹碧澗羹”之句,新鮮的鯽魚肉和生長在幽綠山澗的香芹搭配組成一道菜,美味至極;《宴戎州楊使君東樓》中有“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之句,濃郁的綠色襯托出春酒的醇厚,而紅色則反映了荔枝的鮮嫩。
鯽魚湯
杜甫曾在華州與老友相聚,寫下《贈衛(wèi)八處士》,其中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之句,是說新鮮的韭菜與新煮的黃米飯被友人端上飯桌,散發(fā)著樸素的香氣。這里對韭菜的顏色并未過多描寫,但讀者卻仿佛看到了韭菜經(jīng)過春雨洗禮后透出的碧綠之色。
廣告蔬菜種植大省在用這種溫室大棚,難怪他們年年豐收!×韭菜
除了色澤美之外,還有名稱美。古人講究美食的命名,杜甫在其詩中就提到了許多富有韻味的名稱。
“坐開桑落酒,來把菊花枝”。(《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桑葉紛飛,人們飲用美酒,賞菊觀花,好一番詩情畫意。這里的“桑落酒”就是一種美酒的名稱。據(jù)酈道元所著《水經(jīng)注》記載,“民有姓劉名墮者,宿擅工釀,採挹河流,釀成芳酎,懸食同枯枝之年,排於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痹谏H~凋落之時釀成美酒,故名“桑落酒”。
杜甫還有一首《槐葉冷淘》:“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著,香飯兼苞蘆”。這里記錄的是一款用槐樹嫩葉汁和面做成的“槐葉冷淘”,類似我們今天所吃的涼面,美味而又有格調(diào)。
陸游:簡淡蔬食,方為本真
陸游是南宋著名詩人,他的詩詞里常常流露著憂國憂民的情思,也有飲食這一日常生活題材?!秳δ显姼濉分杏嘘懹未嬖娋徘Ф嗍?,其中涉及到飲食的詩歌就有三千余首。
乾道八年(1172年),陸游自劍門入蜀,至淳熙五年(1178年)離蜀,宦游巴蜀長達八年之久。這樣的經(jīng)歷使得他對成都的美食情有獨鐘。
他曾作《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戲作》,回憶巴蜀佳肴:
唐安薏米白如玉,漢嘉栮脯美勝肉。
大巢初生蠶正浴,小巢漸老麥米熟。
龍鶴作羹香出釜,木魚瀹葅子盈腹。
未論索餅與饡飯,掫愛紅糟并缹粥。
東來坐閱七寒暑,未嘗舉箸忘吾蜀。
何時一飽與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
這首詩提到了蜀地的多種美食:潔白如玉的唐安薏米、味道似肉的漢嘉干木耳,初熟的大野豌豆、麥子熟時的小巢。詩中還寫明了一些美食的烹飪技巧,如“用龍鶴做湯”“棕筍輔以燉湯”等等。
廣告辦公室家具應(yīng)該怎么選擇?×薏米
陸游還有一首《飯罷戲作》,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美食圖景:
南市沽濁醪,浮螘甘不壞。
東門買彘骨,醯醬點橙薤。
蒸雞最知名,美不數(shù)魚蟹。
輪囷犀浦芋,磊落新都菜。
欲賡老饕賦,畏破頭陀戒。
況予齒日疏,大臠敢屢嘬?
杜老死牛炙,千古懲禍敗。
閉門餌朝霞,無病亦無債。
南門市場上買到濁酒,散發(fā)著甘甜醇美香味。東門市場上買好豬排骨,煮熟后佐以醋和橙子、藠頭混合而制的調(diào)味醬,極為鮮美。
除了巴蜀美食外,陸游還記錄了故鄉(xiāng)山陰的美食?!凹t飯青蔬美莫加”(《野興》,卷二十一),詩人通過對比突出不同食物的鮮亮色澤;詩文《《初夏》《夏日》《立春前一日作》,則反映了詩人對時令節(jié)氣與飲食的關(guān)系的重視。
蔬菜
無論是在山陰還是川蜀,陸游始終崇尚樸素清淡的飯食。在他的飲食詩文中,蔬食素飯占了極大比重,“是家吾所慕,食菜如食肉”(《野飯》,卷五);“卻喜今朝食無肉”(《十一月上七日蔬飯騾嶺小店》,卷十三)。這與他淡泊豁達的性格是分不開的。
除了以上這三位對美食著墨頗多的詩人之外,中國詩壇還留下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吟詠:
“詩仙”李白,曾作《宿五松山下荀媼家》,描寫了山村農(nóng)家的樸素飯食: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李白夜游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銅陵市),借宿在一位山村婦人荀媼家,受到她的誠摯款待,有感而作。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荀媼特地做了雕胡飯,跪下身子呈進給他。這里的“雕胡”,就是“菰”,俗稱茭白,生在水中,果實叫菰米,可以做飯,是古人的食材之一?!霸鹿饷魉乇P”,餐盤是白的,菰米也是白的,在皎潔月光的照射下,這盤菰米飯就像一盤珍珠一樣地耀目。李白知道,每一顆飯粒都是他們辛勤勞作所得,來之不易;他更明白,每一顆飯粒都蘊含著老婦人的美好心意。
唐代詩人張志和駕舟經(jīng)過江南水鄉(xiāng),恰逢春日,煙雨迷蒙、江水上漲,正是吃鱖魚的好時機,他寫下“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佳句,表達了對自然風光的熱愛。
鱖魚又名鱖花魚、桂花魚、桂魚,是一種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魚類。在沒刺的魚類中,鱖魚是最鮮嫩的,最妙的做法是清蒸。
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孟浩然,其故鄉(xiāng)襄陽有一道名菜——查頭鳊,味道鮮美,使得他忍不住作詩稱贊:“美人騁金錯,纖手膾紅鮮。因謝陸內(nèi)史,莼羹何足傳?!?/p>
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范仲淹,曾作《江上漁者》,稱頌鱸魚的鮮嫩: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廣告大棚蘑菇種植技術(shù)簡介×清 倪耘《鱸魚新筍圖》
鱸魚與黃河鯉魚、興凱湖鲌、松花江鱖并列,稱為“四大名魚”。鱸魚的鮮美令人人難以抵擋,漁夫們不得不出入于驚濤駭浪中,捕撈鱸魚。
這些藏在詩詞里的美食,既表現(xiàn)了詩人們最純粹的喜愛之情,也折射了詩人們跌宕起伏的一生。如今,我們不僅能夠品味到美食,還能透過詩句去讀懂美食背后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