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沒有參加過國際無我茶會的茶友打來電話給我,問我需要準(zhǔn)備什么茶具?茶會流程是怎樣的?
前些日子,雖然已經(jīng)在杭州做了一些關(guān)于此次赴臺參加國際無我茶會的培訓(xùn)和準(zhǔn)備,但由于此次參團(tuán)的很多茶友都離杭州城有些距離,不能來和我們一起分享。那么,溝通起來就有困難。為了讓團(tuán)友們更自如,更開心的為此次赴臺做好準(zhǔn)備。我找了些圖片,和大家分享。
先介紹無我茶會的基本形式——
無我茶會是一種茶會形式,大家自備茶具,席地圍成一圈泡茶,一般約定每人泡茶四杯,泡好茶就把三杯奉給左鄰的三位茶侶,一杯留給自己,這樣每人就都有四杯茶可喝。喝完約定的泡數(shù),如泡三道茶,收拾好自己的茶具,結(jié)束茶會。
座次到了會場才臨時抽簽決定。茶會進(jìn)行的程序、方法會在茶會開始前先發(fā)給大家“公告事項”。所以,茶會進(jìn)行間并沒有指揮與司儀,一切依排定的程序進(jìn)行,大家也都安安靜靜的泡茶。茶具的種類與泡茶的方式不受任何流派的限制。
喝完最后一道茶,有時也會安排五分鐘以內(nèi)的音樂欣賞,烘托茶味并回味茶會的情境,也可以在茶會結(jié)束后進(jìn)行其他活動。
簡單說就是:1、圍成一圈,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喝茶。
一、茶會開始前,茶友們會收到“公告事項”,我們抽簽后,拿著自己的號碼紙,陸續(xù)進(jìn)場,在室外的會場尋找自己相應(yīng)的號碼席。
茶會開始前,要到會場安排座位,標(biāo)示座次,與會人員到達(dá)會,抽號碼簽,然后依抽到的號碼就坐。事先誰也不知道會坐在誰的旁邊,誰也不知道會奉茶給誰喝。不但無尊卑之分,而且沒有找座位的煩惱,就如同我們的出生,如果可以挑選自己的父母,煩惱可就大了,不是嗎?在親子一同參加的茶會場合,抽簽的結(jié)果,小朋友不一定奉茶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不一定倒茶給自己的孩子喝,呈現(xiàn)出一幅“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景象。
二、找到自己的號碼席后,開始在自己的位置布置自己的茶席
無我茶會不只行政工作要力求簡便,個人攜帶的茶具也要簡便,是以“旅行用茶具”作為準(zhǔn)備的原則,因為簡便才不至于把時間花在茶具的準(zhǔn)備、操作與收拾上,才有多余的時間可以體會、享受茶會的氣氛與意境。
無我茶會還要求不帶珍貴的茶具,雖然珍貴的茶具再“茶具觀摩與聯(lián)誼”的時間會造成熱烈的效果,但也容易引起競爭,出發(fā)前就思量著應(yīng)帶什么茶具才能夠在會上奪得異彩。攜帶珍貴的茶具,一路上也會提心吊膽,失掉了許多參加茶會的樂趣。再說,簡便也是為人處世很好的一種態(tài)度,包括對名,對利,對物,以及方法與手段。
一般的情況下,大型的國際無我茶會,在開幕式當(dāng)天,主辦方會組織有經(jīng)驗的茶師,為參加茶會的各國茶友,做無我茶會的示范和講解。
三、在“公告事項”中,會寫明茶會開始泡茶的時間,如果茶友們準(zhǔn)備好了自己的茶席,并且,正式開始泡茶的時間還沒有到,那么茶友們可以借這個時間,離開自己的茶席,去欣賞會場上,其他茶友的茶席。
無我茶會的基本道具——
無我茶會若是席地而坐,應(yīng)該準(zhǔn)備一塊“坐墊”。無我茶會是人人泡茶,所以要有泡茶的“壺”或者打末茶的“碗”。無我茶會是人人奉茶,所以要有“杯子”,杯子的數(shù)量依“公告事項”所訂。如果用壺泡茶,還要有容納茶湯的"茶盅",以便將茶份倒入杯;因為即使第一道可用平均倒茶法直接將茶倒入杯中,然后端著杯子出去奉茶,但第二道以后吶?必須將泡好的茶全部倒入盅內(nèi),然后端著盅出去奉茶。因為這時你的杯子是分散在客人那邊,如果直接以壺出去倒茶,先倒的必淡,后倒的太濃,要來回倒以求濃度平均是不方便的。為了端杯子出去奉茶,或是第二道以后端茶盅或茶碗(打末茶時)出去奉茶,都需要一個“奉茶盤”。
為了簡便,以壺泡茶時,可以在出門前將準(zhǔn)備沖泡的茶葉放入壺內(nèi),這樣就不必另行攜帶放茶葉的“茶罐”,但如果是打末茶,就必須準(zhǔn)備裝有末茶的茶罐,打末茶時,還是有舀末茶的“茶勺”及打末茶的“茶筅”。
不論泡茶或打“末茶”,都必須有熱水,所以必須配備熱水瓶,裝妥所需溫度的熱水。泡茶需要控制茶葉浸泡的時間,所以攜帶一只讀秒的“計時器”或以手表代替。泡茶、奉茶時,難免有茶水滴落,有條“茶巾”比較方便,這條茶巾在喝完最后一道茶后擦拭杯子時也可以派上用場。
泡茶時(包括打末茶),應(yīng)該有條“泡茶巾”鋪在地上(桌上泡茶時則鋪在桌上),上面放置茶具,并作為操作的地方,其靠外側(cè)的前緣還要留有空間作為別人奉茶給自己的地方。這條泡茶巾可以用包裹茶具的“包壺巾”代替,也可以另行準(zhǔn)備。
以上這些茶具用個“茶具袋”裝著,就可以參加無我茶會了。
四、參加茶會的茶友要嚴(yán)格按照提前約定好的時間開始泡茶,因為現(xiàn)場是沒有主持和司儀的,茶會的過程中,不會有預(yù)告。
那么,時間開始了,茶友們開始泡茶吧!
無我茶會不只使用簡便的茶具,而且盡量使用簡便的泡茶方法,如茶葉能于出門前就放入壺內(nèi),則不必在茶會現(xiàn)場才行置茶動作,溫壺、燙杯可省則省,去渣、清洗茶具等回去后再實施。因為畢竟是在戶外,而且只帶簡單的用具,簡便的泡茶法可以避免慌亂,讓自己有充裕的時間、心情把茶泡好,仔細(xì)體會茶會的進(jìn)行。
如果茶友確實不能適應(yīng)長時間跪坐,那么盤腿坐也是可以的,具體的坐姿,泡法和順序,以后再一起分享。
五、泡好第一道茶,就開始起身奉茶了。奉完第一道茶,喝第一道茶;接著泡第二道,奉第二道、、、、、,這以后的動作一個接一個,就不必太在意進(jìn)度表上的時刻,只要與大家保持大約一致的速度即可。
一般參加國際無我茶會時,各個代表團(tuán)都會穿著代表自己國家的服飾,那么如果著便裝也是沒問題的。只要便于行動,跪坐,站起。這里鞋子特別提一句,最好是好穿、脫的鞋子,這樣不會造成不便及不雅觀呦。
第一道茶如何奉茶?杯子放在那里?
第一道的奉茶時將泡好的茶分倒于自己帶來的杯子內(nèi),以奉茶盤端杯出去奉茶。奉茶時是將杯子放在被奉茶者于“泡茶巾”前端騰出的“奉茶區(qū)”。至于杯子應(yīng)放在“奉茶區(qū)”的什么地方(下次再一起分享,不作為此篇博文的重點)
第二道以后如何奉茶?
第二道茶,是將泡好的茶倒入茶盅內(nèi),以奉茶盤端茶盅出去奉茶,奉茶時,將茶分倒于自己第一次奉出去的杯子內(nèi)。
六、每一次奉茶回來后,當(dāng)然是回到自己的位子,好好享用自己右邊另外三位茶友奉給自己的茶,及自己留給自己的那杯茶。一定要都喝光呦!
奉完茶,回來后等到別人奉來的茶到齊了,就可以開始喝茶。從那一杯開始喝,都可以。
原則上,無我茶會是很嫻靜的一種喝茶方式,所以應(yīng)該慢慢的喝,這里所說的慢慢的喝是指不趕,不匆促,而不是喝到茶湯都冷了。嚴(yán)格說來,無我茶會在本質(zhì)上是屬于積極、有所為,而且是帶點嚴(yán)肅性的,所以,不宜顯得散漫。
七、全部流程完成后,回來自己的座位收具吧,在整理茶具的過程中,回味剛剛發(fā)生的動人情景。
茶具的擺置與收拾并沒有一定的程序,只要有規(guī)劃、有條不紊的進(jìn)行即可,因為雜亂無章的擺置與收拾會破壞寧靜的心情,所以穩(wěn)妥的規(guī)劃、事先的演練是必要的。
八、茶會后全體合影吧!
茶會后大家合拍一張紀(jì)念照是很有意義的,把茶會名稱的標(biāo)示也移過來拍攝去作紀(jì)念。會后合影、以及在什么地方拍攝,最好也注明呦。
無我茶會是臺灣在1990年代前后的茶思想與環(huán)境下研發(fā)出來的一種茶會形式,1989年由當(dāng)時在臺北陸羽茶藝中心擔(dān)任總經(jīng)理的蔡榮章先生創(chuàng)辦,1990年正式推出。
讓我們走進(jìn)“無我茶會”、、、、、
“無我茶會”是一種茶道思想,一種茶會形式的名稱,而“無我”是不自私、深知“無”義的意思。自私顯得狹隘,無我顯得寬廣。“無”中才可以生“有”,心中充滿了名利、知識、高貴、美麗與忙碌,幸福無從產(chǎn)生。無我的無不是白癡、不是死亡,而是有如光線的無色,乃由七彩融合而成,紛雜的生命色彩即“茶”將之純化為無。
今天就寫到這里吧,有人好奇,我為什么要為此次赴臺做這些,那么,看到這里,你肯定明白,我為什么做這些了吧。我得益于每次參加茶會后的感悟,所以,我也希望能和我周圍的好朋友一起分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