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餐飲有什么可投資的?它是消費升級的下一個風口嗎?
不久前,院長受邀來到京東總部做了一次分享演講,就餐飲業(yè)備受關注的一些熱點問題進行揭秘和深度分析,同時也發(fā)表對餐飲消費升級的一些看法。
以下是院長在京東演講的紀要:
餐飲,消費升級的下一個風口? (下)
Part 2:餐飲-消費升級路在何方互聯網思維顛覆餐飲業(yè)?
如今上至新聞聯播,下至土老板,“互聯網思維”紅得發(fā)紫。
用互聯網的技術、思想和方式,去改造、重構乃至顛覆一切行業(yè),是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也是新增長點。這股浪潮的強勁沖擊,從2012年開始,產生了一系列“用互聯網思維做餐飲”的品牌,并且還有人總結了互聯網思維顛覆餐飲業(yè)的方法論。
于是,院長將被譽為“互聯網餐飲”的知名品牌(黃太吉、雕爺牛腩、西少爺、伏牛堂)與老牌知名餐飲品牌(西貝、海底撈、眉州東坡),從上述“互聯網思維”的角度,做了一個對照比較。
雖然“互聯網餐飲品牌”在就餐顧客的用戶體驗方面,都是該品類的佼佼者,但與傳統餐飲品牌比,并沒有明顯拉開優(yōu)勢;快速迭代、開店速度方面,也未能打破傳統餐飲的規(guī)律。
但是在互聯網營銷領域,“互聯網餐飲品牌”展現了壓倒性的優(yōu)勢:相比傳統餐飲企業(yè)動輒上千萬的品牌建設投入,黃太吉、西少爺、伏牛堂幾乎一分錢沒花就火遍全國。
雖說,將年輕的新銳品牌與有著十多年積累的大品牌比較,顯然不公平,但通過這種不公平的對比,反而更能揭示“互聯網餐飲品牌”的基因優(yōu)勢:善于抓住互聯網紅利期的機會、利用互聯網工具進行傳播。
迄今為止,“互聯網思維”應用到餐飲界最明顯的成績,就是快速免費出名。然而,隨著互聯網的紅利逐漸消退,免費出名的機會也一去不復返了。
院長觀察到,大部分“互聯網餐飲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其實都對“互聯網思維”的帽子唯恐避之而不及,他們越來越多的去談產品、談管理,將互聯網的工具、思維和價值觀,潛移默化的用到創(chuàng)造更好的用戶體驗中。而那些現在還在叫囂“互聯網思維顛覆餐飲業(yè)”的人,我覺得,不是智商低就是情商低。
產業(yè)配套:消費升級的瓶頸
“國八條”之后的這幾年,餐飲消費升級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國八條”之前,顧客只有在高檔酒樓才能“體面”的吃上一頓飯,但大多數老百姓是享受不起的;而環(huán)境有一定品質的中檔餐廳,也在大眾市場上無心戀戰(zhàn),都削尖腦袋往更高大上的“政務宴請”“商務宴請”轉型。
2012年12月,政府一聲令下,為高檔酒樓這條路線判了死刑,隨后,餐飲企業(yè)才被逼無奈開始真心的考慮如何為老百姓好好做飯。
走在最前頭的,是外婆家和綠茶:五星級的環(huán)境,一星級的價格,讓廣大老百姓被壓抑多年的消費升級的欲望得到了瘋狂的釋放。
隨著商業(yè)地產的發(fā)展,購物中心餐飲異軍突起。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這種業(yè)態(tài),本身就是對百貨商場(department store)的一次消費升級,而購物中心中廣泛引入的兒童、餐飲等服務業(yè)態(tài),更是增強顧客體驗的重頭戲。
購物中心餐飲,被要求在獨特性上秒殺街邊店,于是,除了裝修之外,各品牌都在餐具、擺盤、造型上絞盡腦汁,“是否有拍照的欲望”成了檢驗菜品的重要標準。
另一邊,隨著外賣平臺的興起,快餐外賣的消費升級也應聲而至。外賣受到客單價的限制,無法承受高成本的食材,但在包裝、花樣上的創(chuàng)新升級層出不窮。
《海底撈你學不會》出版后經過這些年,很多商家包括院長自己都承認了,海底撈確實學不會——也不一定適合自己去學。但在競爭越來越白熱化的情況下,提升服務真正做到以顧客為中心,乃是活下來的門檻條件。
經院長親測,北京品牌購物中心內80%的餐廳,都可以做到:顧客對菜品的上菜時間、口味、質量提出質疑后,餐廳做到可退可換,且完全尊重消費者的選擇;當顧客對服務提出投訴時,基本上可以獲得折扣或餐券補償。
客觀的說,這幾年,餐飲同行們的服務意識極大的提高了。大家可以為自己點個贊。
但是,第四波升級卻似乎卡住了,遲遲還未到來。
如果說國內一線城市的餐飲水平和日本相比,最落后的點,大概就是 “好吃” 吧。
有人說不夠好吃是匠心的缺失,但我觀察到的有一定規(guī)模的餐飲品牌,似乎已經竭力了。
匠心,首先講究的是精心挑選食材,但全國上百家店的企業(yè),全部采購鮮貨、農場直供、用匠心挑選食材?完全不現實。
餐飲要做大做強,必須依賴供應鏈,但供應鏈端的落后,使得餐飲企業(yè)無法專注于顧客和經營。
一個是專業(yè)人才的缺失。餐廳里的生產流程,無法直接運用到食品加工廠中,食品加工廠要在批量化生產的情況下,還原出和餐廳一樣的口味,必須依賴擁有高超食品科學技術的人才對流程和配方進行再造。這一點,大廚是做不到的。
另一個是食品加工廠的缺失。大部分食品加工廠,都只愿意、且只有能力做標品。所謂標品,就是大路貨,例如骨肉相連、奧爾良雞翅。沒有意愿是因為怕麻煩、擔心銷量;沒有能力是成本控制、品質控制、物流等管理能力跟不上,使得做餐廳很難掙錢。
我們曾經有幸遇到兩位非常專業(yè)的食品科學博士,30年的食品加工技術經驗,他們幫助我們實現了“不可能的任務”——在保持手作風味的前提下,采用技術和設備創(chuàng)新實現了批量加工。然而,好景不長,由于第三方合作加工廠所在的地區(qū)民風彪悍、職業(yè)化程度不高,一段時間之后,次品率便開始高居不下,最終我們不得不含淚放棄。
反觀西貝,兩年前西貝就提出了讓廚師當店長、廚師高工資的戰(zhàn)略,這個戰(zhàn)略反映出西貝對餐廳內現場加工的高度重視,賈總曾親口透露,西貝70%的菜品都是在現場制作烹飪,這是西貝保證好吃的秘訣。但另一方面,這難道不是對食品工業(yè)現狀的一個響亮打臉:也許經過多年的探索,西貝對第三方供應鏈徹底喪失了期待?
餐飲:消費升級的下一個風口?現在,中國正在發(fā)生一場舉世矚目的消費大升級。已經富起來的中國人民不再只需要低質低價的商品,而是蛻變?yōu)楦哔|高價的追求。不信你看看,每年中國人海外采購是六七千億,而且一直在增長!
海外血拼、出境旅游、輕奢盛行、互聯網品牌崛起,都是中國消費大升級的深刻映射。再看看日本、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都經歷過類似的過程,這不是以人的意志來轉移的。
這場消費大升級,甚至被世界認為是下一個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現在,主流風險投資、許多先知先覺的大家都在看互聯網品牌的機會。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大升級中,誕生一批百億市值級別的公司毫無壓力。
劉強東認為,創(chuàng)業(yè)投資大潮的火爆之后,風口可能不是在互聯網而是在傳統行業(yè)。比如服裝鞋帽行業(yè)應該可以做出來中國人喜歡的快時尚品牌;在食品行業(yè),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到了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這個行業(yè)未來五年也能夠涌現出一批令消費者放心的食品品牌。
前不久西班牙服裝巨頭Zara創(chuàng)始人超越比爾蓋茨成為新全球首富。他40歲創(chuàng)業(yè),資產800億美元,過去十年股價增長570%。日本服裝巨頭優(yōu)衣庫創(chuàng)始人柳井正也是日本首富。這兩大品牌在中國攻城略地,開了一家又一家。深受年輕人和中產階級歡迎,也賺得盆滿缽滿。
對比強烈的是,中國的大批本土品牌服裝鞋帽卻在一個個破產,在百貨商場的門店也在大批關門大吉。這說明什么?很簡單,產品不夠好!這個意思不是僅僅包括商品本身的品質,還包括了服務、體驗、運營效率等外延。
反觀傳統的優(yōu)秀食品企業(yè),活得非常滋潤。譬如老干媽,全部現金拿貨,年年在貴州納稅第一,也不上市,甚至被海外當成“來自中國的調味奢侈品”。又譬如,在海外享有盛譽的李錦記,多年的老字號。
從Zara、優(yōu)衣庫到老干媽、李錦記,這些都是傲嬌的互聯網人嘴里的“傳統企業(yè)”,可人家活得一個比一個好。
一句話,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消費正在大升級。而基礎性的商品消費并未被很好滿足,這就是商機。
而基礎之中的基礎,則是餐飲業(yè)。
最后,再次引用貴司劉總的話作為收尾:
“
問題最多的行業(yè)
也將是機會最多的行業(yè)
”
全文完。
本文作者丁一,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