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端午,一年一度。劃龍舟、吃粽子、插艾草、撒雄黃、佩香囊、踏百草、吟詩畫草……現(xiàn)今長沙人過端午,不但是一種快樂,還有久久懷念的那些人、那些味道
搖著一把香蒲扇過端午
競渡。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石禎專 鄒麟 攝影報道
IC圖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范亞湘
一個粽子 長沙是傳說中粽子的發(fā)源地
似乎每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其特色,而最大的特色卻往往是吃。長沙人過端午節(jié)的重頭戲就是吃粽子。
據(jù)記載,早在春秋時期,長沙人就會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堿水粽。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div style="height:15px;">
或許因為這個原因,傳說中汩羅成了粽子發(fā)源地?!般榱_粽子歷來以品種多、制作精巧而著稱于世?!苯衲?2歲的張理老人的老家在長沙縣金井鎮(zhèn)農(nóng)村,打小就喜歡鼓搗民俗的東西,“翻過影珠山就是汨羅,每到端午節(jié),我們就會仿效汨羅人包各種各樣的粽子?!弊蛉眨浾咔巴鶘|二環(huán)星典時代小區(qū)采訪張理老人,看到他家里已泡著一大盆糯米,“明天就可以包粽子了?!?div style="height:15px;">
不過,南朝吳均所作《續(xù)齊諧記》里卻說,粽子是一位長沙人發(fā)明的。《藝文類聚》卷四《歲時中》引用吳均《續(xù)齊諧記》里說的故事:“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闭f漢朝建武年間,長沙有個叫區(qū)回的人,大白天看見個“人”,自稱三閭大夫屈原,這個“人”跟區(qū)回講,因為區(qū)回經(jīng)常祭祀他,他很開心,但是區(qū)回祭祀的米很多都被蛟龍搶走了。以后祭祀時可以改用楝樹葉把米包好,再拿五彩絲把它捆上,蛟龍怕這些東西,這樣這個自稱為屈原的“人”就可以享用祭品了。于是,“回依其言。后人作粽,并帶五彩絲及楝樹葉,皆汨羅之遺風也?!憋@然,南朝時汨羅只是長沙的屬地,把長沙或者汨羅說成是粽子的發(fā)源地一點都不矛盾。
而且,古時候每逢端午節(jié),長沙人雖然要包很多粽子,但是這些粽子全不能吃,要把它們投到河里給魚吃?!跋鄠鬟@是為了屈原,因為人們害怕水里的魚兒們沒有餌就吃屈原的身體,所以每年投上大量的粽子到河里,魚兒們就會放過屈原。”張理說,還是在他童年的時候就聽到過這個說法,“應該說,長沙人對屈原確實有感情!”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薄对娊?jīng)·秦風》中的名篇“蒹葭”,許多人耳熟能詳,這里的蒹葭其實就是蘆葦。每到端午佳節(jié),長沙人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chǎn)的嫩蘆葦葉和箬竹葉,統(tǒng)稱為粽葉。
張理告訴記者,首先要將糯米洗得干干凈凈,再在糯米里放入蘇打和粉碎了的冰糖,“我們長沙人包粽子花樣不多,頂多再加點綠豆、花生、芝麻或者紅棗之類,一般不放肉,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有一種粽葉的清香,吃起來爽口……其實有時候簡單就是美,放的料太多反而失去了原汁原味。等粽子包好后,會在端午前一天煮粽子,這一煮可不簡單,通常是半天,而且還要保證火候充足,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才色香味俱全?!?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