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依然是針對少數人,所言實踐,不為完成項目,不為獎學金、保研等目的;只為見自己之本性,見眾生之甘苦。
人皆有善念,或言之為惻隱之心:必欣見人之喜樂,而憎惡人之哀苦,此為各家之共識,千古不變之理。然此善念,置之社會,無論古今,皆多顯蒼白無力,以其善心仁義不能精微入里,不能切合現實之故也。
儒家言內圣外王之道,此處之圣而王,合于孔子之前大德者必在其位之道統說;道統治通分離后,圣而王不再能言,竊降圣而王之道統層次言個人之德與位:可先有德以得其位,亦有得位后以成其德,兩者并行不悖,可互相促進,螺旋上升。此處之兩者、互相,則為個人之內與外,有分別,有匯通;分別道路方向,匯通一身一德。愚以為,內外之分別與匯通,為認識自己與眾生之法門:個人皆對自己有所認識,然此認識亦必不能全;以三省吾身不能成德,則要三人同行,以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如此可鑒照出新境界,見新方向。如此,本性之以誠而明,見自己之甘苦以見眾生之甘苦,則自己如眾生,則己所欲施與人,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今日“欲”之淺層次言,則己所欲未必施于人,所不欲或亦可施于人。文教之以明而誠,見眾生之甘苦以見自己之甘苦,眾生如自己,則可借眾生之甘苦錘煉己身,則此社會民族一切如我所承受,此天地歷史一切如我所經歷。如此內外反復,性教相合,則自己可諒眾生,自己可見眾生,能夠快速成長,褪去怨氣愚氣,而能任重以行遠道也。
識為第一步,行為第二步;不行之大敵,多為不能見行之圓滿理想。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此處十五、三十、四十至七十之劃分,自是言求學各階段,及人生修養(yǎng)各不同境界之分別。然反過來看,則十五志于學時,并不能立,不能不惑,不能知天命,不能耳順,不能不逾矩;三十而立時,尚有疑惑,尚有昧于天地,尚有分逆耳之言,尚有逾矩之處;此后類推。故人生之各階段,必有各階段之成果,必有各階段之缺憾,必有各階段之高明與卑下;故求淺顯之無缺,求表面之圓滿,實則是固步自封,徒有其表而不能通于內里也。能坦誠面對己身各階段之問題,則不會懼人之譏諷而不前,不必偽裝己身之滿足而粉飾,視“毛頭小子”、“年少輕狂”、“幼稚可笑”類為成長階段之描述,而非貶義輕浮之攻擊,則自會勇猛精進,以求無限上升之境界也。
行之邏輯,必在精微;惟能精微,方能廣大,中庸言“致廣大而極精微”是也。精微入手處,則要見物之積,見神之存。所謂物之積者,為物質層面,即天象之風云莫測,地表之四季輪替,人生之衣食住用行;合而言,則為天人之際會與變化之表象。所謂神之存者,為精神層面,即天時之達與變,土地之生氣演化,人生之倫理行常;合而言,則為天地人之守常不易之理也。若能精微入里,則據眼前所見一物,必可推知另一物,環(huán)環(huán)相扣,觸類通旁,合于一理;如此則可不孤,從萬千道路匯于一點,從此一點有萬千道路可行,則可破眼前之局域,見不同世界,可成更高之境界。
必要辨別境界之高低,判定水平之深淺,而不能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概而言,何也?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言,能守何等程度之富貴、貧賤而不淫、不移,能受何等程度之威武而不屈,實需多加考慮。但凡能有所成就者,必有一番真正的性情;但能小成者何以并不能皆大成,實則多因為小成者之性情,能發(fā)一端,能激起一時,而不能致中和,不能隨時達變以通長遠。以此世界之天地與時間言,僅有天之高明,則終如宇宙之虛空;僅有地之厚博,淪為黃沙大漠之荒蕪;僅有時間之達變,害于萬象不居方生方滅。故必要以天地配,隨時而變,方能天地生人,演化萬千。
故推之及人,必不可只恃一技一己之長而自滿,必要能和合萬物,方能極盡高明;故驕傲不失謙遜,勇猛不乏精細,守成不陷于固步自封,開新不浮于奇談詭論。蓋姿態(tài)有不同,方式分各種,然皆要隨處能分別,隨時有不同,即“極高明而道中庸”也。
上所言隨處隨時而變,然人總有一定之型、一定之性,難移也;要以難移之性情,合于不同之時事,則要能見得常與變,以期能守常能達變。前已言人皆有善念仁義之心,亦有七情六欲,必以見自己與眾生之情欲,以見自己與眾生,以問己之道,此為第一境界。在此之上,必要遏制此七情六欲,喜怒哀樂不入于胸次,但行己之道,但驗己之道,俯身以為孺子牛,橫眉冷對千夫指,雖千萬人,往矣而不悔。在此之上,再有一境,則喜怒哀樂發(fā)于心,知何事何時當喜,知何事何時當怒,知何事何時當哀,知何事何時當樂,孔子言“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也;此時,則已知內心之道之本,而喜怒哀樂不過此道隨時隨地之變化也。便如山川植被四季變化,春青夏綠秋黃冬白有不同,而天地之生氣不易,山川脈絡不移;即便風霜雪雨有災禍,山崩地裂有巨變,然終不損天之高明,不損地之厚博也。蓋能守得住常,方能應付得了變也。
何以要分此三境界,實則為修心不同階段之必要也。第一境見自己與眾生之甘苦,但人生所涉甘苦太多,萬象紛呈,不能辨別,不能拒絕;故必要有一遠離、冷漠、審視之階段,如持手術刀,刀刀見血以識別拯救;而見過之后,能知其來源,能預其去向,則知其存在之意義,無論順逆,皆是前進也。此三境界,類比求學,則第一境界為尊德性而道問學,籍問學以修德比于以見眾生見自己;第二境界為猛火滾煮以成學,以猛火滾煮比于冷漠固執(zhí)己道不受外界干擾也;第三階段為慢火溫蘊之養(yǎng)學,以慢火溫蘊時時不停比于喜怒哀樂發(fā)于道理而不移也。
談境界實為妄言,故此文為狂妄之文。然何以敢言,實則是有分別之功也。再以孔子十五至七十而論,有志學、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不逾矩不同境界,此自有循序漸進之秩序;然在低境界時,如何會沒有高境界之痕跡呢?以十五志于學時,或有能立之一方面;以三十而立時,或已有不惑之事;四十而不惑時,或以能知部分之天命;如此類推。故各階段之境界,時如木板之均長,而超越年齡階段之情狀,則為其卓越而以為引導突破之契機。
以上所言,全是關乎社會實踐之思考;所言實踐,小為專門之項目,大為耳聞目見之所及;至于具體情狀,各種各有不同,不在此言說。至于社會實踐之后步驟,則是閱讀,所謂“尊德性而道問學”也,前面已寫過一篇,便也不在此處言說了。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