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涉及的種種境界,都不為所舉畫家所獨有,如黃公望的“渾”反映了中國文人畫對渾厚華滋境界的追求,甚至影響到近代黃賓虹的創(chuàng)作。石濤的“躁”也不為其所獨有,如他同時代的石溪、程邃也有類似的表現(xiàn)。因此,這十六個觀照點,是對某個特別畫家追求真性的觀照點,也是從總體上透視文人畫基本追求的有機組成部分。我甚至企圖由這十六個觀照點,來看傳統(tǒng)文人畫追求真性問題的整體輪廓。因此,本書所選的畫家,并不是根據(jù)他在繪畫史上的地位和成就來確定,而是看他的藝術思考與文人畫發(fā)展這一中心問題的相關度。本書不是關于文人畫的“藝術史”研究,而是有關文人畫的藝術哲學思考:文人畫及其理論中所包含的哲學思考;從文人畫中抽繹出的哲學思考。
文人畫的哲學思考是它的人文價值顯現(xiàn)的基礎。重要的不是藝術家留下的畫跡,而是伴著這些曾經出現(xiàn)的畫跡所包含的創(chuàng)作者和接受者的生命省思。藝術最值得人們記取的不是作為藝術品的物,而是它給人的生命啟發(fā)。即使有些作品已經不存,但通過語言文獻中存留的若干信息,仍然可以幫助我們分享其中的智慧。所以本書的重點不在鑒賞實存藝術,不在“看圖”—這被有些藝術史家強調為接觸藝術的唯一方式(甚至有這樣的觀點:衡量造型藝術研究的價值,就看它處理圖像和文字資料二者的比例,以圖為中心者為上),通過圖像與文字文獻的互勘,來尋覓這種精神性因素的痕跡。
明李日華說:“凡狀物者,得其形者,不若得其勢;得其勢者,不若得其韻;得其韻者,不若得其性?!庇蛇@段話,可以幫助我們劃分中國繪畫發(fā)展的三個不同的時期,即:由“得勢”到“得韻”再到“得性”的三個階段。中國早期繪畫有一個漫長的追求形似動勢的階段,如漢代在書法理論的影響下,繪畫就有此特性。自六朝到北宋,在以形寫神、氣韻生動理論影響之下,又出現(xiàn)了對畫外神韻的追求,畫要有象外之意、韻外之致,從顧愷之的“傳神寫照”到北宋畫人對活潑“生意”的追求,都反映了其內在的義脈。但自北宋之后,在文人畫理論的影響下,由于對繪畫真實觀討論的深入,繪畫中出現(xiàn)了一種新質,就是對“性”的追求,即李日華所說的“得其韻不如得其性”。性,本也,李日華說:“性者,物自然之天?!贝藭r繪畫的重點過渡到對生命本真氣象的追求。從元代到清乾隆時期的文人畫發(fā)展,從總體上可以歸入這“得性”階段。
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不同時期其繪畫表現(xiàn)的不同。如比較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和云林的《容膝齋圖》,前者屬于“得韻”階段的作品,后者屬于“得性”階段的作品。二者有明顯的差異。雖然云林山水脫胎于宋人,但與宋畫有本質的差異。前者是外在的、寫實性的山水,而后者則淡化寫實性,所重不在外在山水,而在內在體驗。前者重在表現(xiàn)人活動的場景,而后者則熱衷于創(chuàng)造一個“無人之境”—一個抽去人活動形式的空間。前者是一種典型的氣化山水,重在表現(xiàn)宇宙大化之生機;而云林此類畫毫無生氣可言,從生機活潑上完全無法理解這樣的畫,這里蘊藏著佛教和道教全真教的“無生”智慧,與范寬作品追求的“生生之氣”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明清以來文人畫無不出入宋元,然正如龔賢所說“以倪黃為游戲,以董巨為本根”,宋元之基本特點又各有別。宋是始基,始基不立,則畫無以成;元是變體,無此游戲通變之法,則風神難生。故畫中高手,以元之靈變窮宋之奧府,以得畫之真性。
“得其性”,就是以生命的真實作為最高的追求,這在元代以來的文人畫中得到突出發(fā)展,也是本書寫作始自元代的根本原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