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漢字形體演變、部首、用字現象
一、漢字的形體演變
1.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國古文→小篆——→隸書—→楷、草、行書
(殷、商) (西周、春秋) (戰(zhàn)國) (秦朝) (漢朝)
2.由小篆演變?yōu)殡`書叫做隸變,這是漢字形體演變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嶺,此前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叫古文字,字形具有象形性,此后的隸書、楷書、行書叫今文字,字形具有象征性。
二、利用楷書形旁推求字的本義范疇
1.部首
(1)把有相同意符的字放在一起,成為一部,其共有的偏旁排在該部之首,叫部首。如:札、李、椅、核、樹等,其部首是“木”。
(2)以義定部與以形定部
①《說文解字》等工具書以義類來確定部首,叫以義定部。如,甥、舅均為“男”部,施、旗“※”部。
②《辭?!贰ⅰ冬F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為方便檢字,不再考慮字的意義,純粹從字形出發(fā)確定部首,叫以形定部。如,施、旗均為方部;到(從至,刀聲)刀部。
2.分析古字形,探求字的本義
(1)根據字形與詞義之間的關系的不同,可以把字(詞)義分為本義、引申義、假借義。字形與詞義之間有直接聯(lián)系的是本義,由本義引申出的意義叫引申義,字形與詞義之間沒有聯(lián)系的叫假借義。
如:戎:本義指兵器,引申為士兵、軍隊、戰(zhàn)爭、征伐,假借義指你(們)。
(2)造字法四書在探求字的本義中的地位和作用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字的表意性由強到弱遞減。象形字、指事字直接表意,會意字間接表意,形聲字要把意符、聲符、口語讀音聯(lián)系起來才表意。
3.掌握以下意符所表示的義類:
亻兒:人 冫(仌):冰、寒冷 刂(刀):刀、切割
力:力量、用力   匚:盛物的器皿   口:嘴、口
囗:圍墻、包圍   土:土、土地      女:婦女
子:子女      宀:宮室、房屋   山:山岳
巾:布帛 廣(yǎn):宮室      弓:弓箭
彡:修飾      彳:行走 忄(心):心情、心理活動
扌(手):手、手的動作 斤:斧子   日:太陽、季節(jié)、時辰
月:月亮      木:樹木、木材   欠:張口、出氣
殳:打擊      毛:毛發(fā) 氵(水):水
灬(火):火 牛:牛、牲畜 犭(犬):狗、野獸
王(玉):玉石      瓦:陶器      田:田地
疒:疾病      皿:盆類器皿      目:眼睛、看
石:石頭 礻(示):鬼神祭祀      禾:禾類植物
穴:洞穴      立:戰(zhàn)立 (竹):竹子
糹(糸):絲麻繩索     缶:陶器   罒(網):羅網
羽:羽毛、翅膀   耂:老人      耒:農事、農具
耳:耳朵、聽      月(肉);肉、肉體     舟:舟船
艸(艸):植物、草木     蟲:蛇      行:道路
衣:衣服      見:看      角:獸角
讠(言):言語      豕:豬      貝:錢財
走:行走、奔跑   足:腳、行走      車:車輛
辶(辵):行走      阝 右 (邑):城邑     酉:酒、酒壇
門:門戶 阝 左 (阜):山陵、臺階     隹:鳥類
雨:雨類      革:皮革 頁(xié):人頭
飠饣(食):食物   馬:馬      骨:骨骼
髟:毛發(fā)      鬲:釜鍋      鬼:鬼魂
魚:魚類      鳥:鳥類
4.注意以下問題
(1)古文字隸變楷化后,原來的象形字不象形了。如:
題:從頁,是聲。本意指人頭。
雜:雜,從衣,集聲。五彩相會也。
(2)現代字典辭書上的所謂部首,指的是檢字法部首,要仔細分辨才能確定其形旁及本義。
三、 漢字用字現象
古今字:同一個詞,先后所用的不同的字,時代在先的叫古字,時代在后的叫今字。古字一字多義,今字表其中某義。
異體字:意義、讀音相同,完全可通用。音、義完全同,形不同
繁簡字:繁體字與簡全字合稱。多數繁簡字屬于異體字,只是其中一體較為簡化。
假借字:借用一音同或音近的字表示某一意義不同的詞。本無其字           本義消失,形義間無聯(lián)系
通假字:本有其字。僅音相同,假借字有另義。
合音字:兩個字合為一個音節(jié)。如:獅、飆、虎
一字字音析為兩個音節(jié):例:狻猊、扶搖、於菟
避諱字:因避君尊長之諱而改易的字。
(一)古今字
1.從詞的角度看,同一個詞,先后用不同的字表示,這兩個字之間是古今字的關系。先有的叫古字,后造的叫今字,也叫后起字、區(qū)別字。 從字的角度看,一個字形原來表示多個義項,為了避免產生歧義,就另造一字分擔這個字的某一義項,這兩個字在這個義項上是古今字的關系。
2.古今字不是異體字。因為今字只是表示古字的某一個義項,不能完全替代所有義項。如,“說”——“悅”,“悅”不能表示“說話”的義項,僅表示“說”所表示的“高興、喜悅”之意。
3.一般說來,今字出現后,古字仍然存在,只是表示的義項減少了。
4.今字產生的方式
(1)以古字作聲符,另增形符。如:文——紋;  景——影
(2)改換古字形符:如:赴——訃;  沒——歿
(3)完全改換,形體上看不出聯(lián)系。如:身——娠;  亦——腋
5.古字的多個義項可以通過另造新字的方法來分工,也可以通過改變字音來分工,于是就有了多音字。如:
衣:名詞,衣服,讀 yī ;動詞,穿,讀yì.
食:名詞,食物,讀shí;動詞,吃,讀sì。
詞由單音節(jié)逐步向多音節(jié)過渡,也是出于區(qū)別其意義的需要。如:危,有“高、危、難“幾個義項,后來,后面兩個引申義分別演變成了危險、危難,(均是同義連文),使其意義更加明確。
(二)異體字
1.為何有異體字
文字不是一人在一時、一地造出來的。由于造字的人不同,造字的方法、造字的材料、構字部件的相對位置不同,就有了異體字。
(1)造字法不同造成的異體字,如:
淚(形聲)—淚(會意)
岳(會意)—嶽(形聲)
考(形聲)—老(會意)
(2)造字材料的不同,選用了不同的聲符、意符。如:
輝—暉—煇   暖—煖   雞—鷄
歌—謌    褲—绔—絝
(3)構字部件的相對位置不同,如:
峰—峯      略—畧      案—桉       鞍—鞌
所謂異體,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有一定時間性的。如:喻、諭,都是讓人知曉、懂得的意思,從字形上看,它們原來應該是異體字。但后來“諭”專指上對下的詔諭,“喻”專指譬喻,就不再是異體字了。
考、老,原來均指老年人,是一對異體字。后來,“考”指考試、考察,“老”指年紀大,就不再是異體字了。
(三)繁簡字
1.有的詞有筆畫繁簡不一的兩個字形,這兩個字就是繁簡字。繁簡字從字形不同的角度看,也可以說是一對異體字。
2.繁簡字現象歷來就有,正是繁簡的矛盾促進了字形的演變。
3.簡化字的來源
(1)歷代的簡體字或俗字:如“亂、體、對”
(2)新造的簡化字:如“雞、隊、鄧、進”
(3)用筆畫較少的同音字。如:
云(說),雲(云彩)——云
后(君主、皇后),後(前后、后代)——后
谷(山谷),穀(五谷)——谷
(4)利用草書楷化的辦法:如“書、為、偉、樂”
4.注意繁簡字之間的對應關系
(1)絕大多數繁簡字是一對一的關系
遷—遷     處—處     體—體    舉—舉
(2)一對多的
里(長度單位、鄉(xiāng)里),裏(里外)——里
余(我),餘(剩余)——余
複(夾衣、繁雜),復(往而復來))——復
發(fā)(出發(fā)),髪(頭發(fā))——發(fā)
干(干戈),幹(才干),榦(樹干),乾(干濕)——干
升(容量單位,量器),昇(升起),陞(提升)——升
遇到一對多的情況,要認真辨析在具體語境中的詞義,從而確定其原字。
(四)假借字
1.借用已有的文字來表示語言中音同或音近而意義不同的詞,所使用的字叫假借字。
(1)本無其字的假借
有些詞,本來就沒有給它造字,一開始就是借用一個音同或音近的字來表示,叫本無其字的假借。現代漢字中有很大一部分屬于這種情況。其字形與基本義之間無聯(lián)系,書上一般也不指明,但容易識別。
一般地,表意比較抽象的方位名詞、代詞、形容詞、助詞、連詞都是假借而來的。如:
舊:本義指一種鳥,借表新舊之舊。
之:本義是動詞,往,借表第三人稱代詞。
汝:本義是河名,借表第二人稱代詞。
(2)本有其字的假借
寫作時,本來該用某字,卻用了另一個音同或音近的字,叫本有其字的假借,這是用字的假借,一般也叫通假。這種假借中本該用的字叫本字,被借用的字叫通假字。讀的時候,讀本字的音。
這類假借類似于今天的寫別字,但性質上又完全不同。別字是不被認可的誤用字,屬于個人行為。而通假字得到了人們的認可,有一定的社會性,在一定的時期大家都可以這樣用。
2.所謂音同、音近是從古音的角度講的,不能以現代讀音為標準。判斷是否是通假現象,應當有文獻資料作證明,不能憑主觀臆斷。
3.通假字與古今字的關系
古今字是歷時關系,即是先后出現的一組字。通假字是共時關系,即是同時存在的一組字。今字產生后,與古字共時存在,此時,如果二字仍混用不分工,就是通假字的關系了。
(五)合音字
兩字字音合為一個音節(jié)或一字析為兩個音節(jié),叫合音字。反映在用字上,就是一個字可以析為兩個字,兩個字也可以合為一個字。
1.兩字合為一字的
(1)投諸(之于)渤海之尾,隱土之北。(《愚公移山》)
(2)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之乎)?”(《論語?述而》)
(3)大耳兒(劉備)最叵(不可)信。(《后漢書?呂布傳》)
(4)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zhān之焉)。(《左傳》)
(5)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nuó奈何)。(《左傳》))
2.一字析為兩字
(1)狻猊(suān ní 獅),日走五百里。(《穆天子傳》)
(2)摶扶搖(飆biāo)而上者九萬里。(《逍遙游》)
(3)寄入視穴,得九女髑髏(dù lóu頭)。(《搜神記?李寄斬蛇》)
(4)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wēn huò污)乎?《史記?屈原列傳》
(5)君看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wū tú虎)
(六)避諱字
1.因避君王、尊長之諱而改易的字叫避諱字。
2.避諱的主要方式是(1)口頭上說的時候要改變字音;(2)書寫的時候要改變字形。
3.書寫時避諱改字的方式有:
(1)換用近義字:如:
正月——端月(《史記?秦楚之際月表》)避秦始皇嬴政之諱,口語中“正月”也讀為zhēnɡ yuè。
邦——國“萬國為治。”(《史記?夏本紀》)避劉邦之諱。
民——人“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保谠恫渡哒哒f》)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
治——理 “理亂不知,黜陟不聞?!保n愈《送李愿歸盤谷序》)避高宗李治之諱。
(2)避名稱字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對劉邦及其父親都沒有稱名。
(3)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
虎——武,唐高祖李淵祖父李虎,唐代蘇州“虎丘”改稱“武丘”。
(4)書寫時有意缺筆:將實在無法替換的字少寫一筆,表示避諱。
漢字演變
百科名片
一本研究文字演化的書籍,本書共選取常用漢字500字(加上釋文中提到的通用字、假借字等共為660多字),每字依次列舉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和行書等七種字體(其中有的已簡化,另加簡化字楷書,共八種字體)。金文的少數字用籀文或戰(zhàn)國文字等字體代替。
漢字:世界壽命最長的文字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文字,也是壽命最長的一種文字。
漢字開始產生的時間,還難以斷定。今天所能見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鑄在銅器上的文字。商代的文字已經是很發(fā)達的文字了,最初產生文字的時代必然遠在商代以前,那就是夏代或更早于夏代。距今約四五千年以上,應當在新石器時代。
二里頭文化與大汶口文化所出土的陶符中,能夠見到許多類似物象的圖畫文字。在此基礎上,這些圖畫文字與陶器花紋中的表意圖案演變?yōu)橛浽~字符。漢字由零散的、個別的字符逐漸積累,達到一定的數量后,再通過人為規(guī)范,成為一種文字體系。據考證,原始漢字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產生,到它發(fā)展成初步的文字體系,大約經過了近2600年之久。起源:一類是以甘肅大地灣遺址的彩陶上的刻符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號;另一類是以河南賈湖遺址的甲骨上的刻符為代表的生肖象形的符號。前者有序地演變?yōu)槲靼舶肫屡R潼姜寨上的刻劃符號系列;后者則發(fā)展成為大汶口陶器上的圖象。到龍山文化后期,父系社會基本確立,該時期出現了良渚文化玉器上的成組的刻符。這些刻符,有與大汶口陶器圖象相同或相象者,也有與西安等地的刻符相類者。這些刻符可能是當時的雛形前漢字系統(tǒng)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處于中國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誕生的前夕,夏朝應該是正式的漢字系統(tǒng)形成的最關鍵的時期。對漢字的發(fā)揚發(fā)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漢字也有可能是倉頡所造。是倉頡根據鳥,獸,蟲的腳印所改編的。不過這只是傳說的一種。
漢字的數量
漢字是語素文字,總數非常龐大。漢字總共有多少字?到目前為止,恐怕沒人能夠答得上來精確的數字。關于漢字的數量,根據古代的字書和詞書的記載,可以看出其發(fā)展情況。
秦代的《倉頡》、《博學》、《爰歷》三篇共有3300字,漢代揚雄作《訓纂篇》,有5340字,到許慎作《說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晉宋以后,文字又日漸增繁。據唐代封演《聞見記·文字篇》所記晉呂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楊承慶作《字統(tǒng)》,有13734字,梁顧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孫強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到宋代司馬光修《類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1915年歐陽博存等的《中華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諸橋轍次的《大漢和辭典》,收字49964個。1971年張其昀主編的《中文大辭典》,有49888字。
隨著時代的推移,字典中所收的字數越來越多。1990年徐仲舒主編的《漢語大字典》,收字數為54678個。1994年冷玉龍等的《中華字海》,收字數更是驚人,多達85000字。
如果學習和使用漢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萬個漢字的音形義的話,那漢字將是世界上沒人能夠也沒人愿意學習和使用的文字了。幸好《中華字?!芬活愖謺锸珍浀臐h字絕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歷史上存在過而今天的書面語里已經廢置不用的字。
有人統(tǒng)計過十三經(《易經》、《尚書》、《左傳》、《公羊傳》、《論語》、《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數為589283個字,其中不相同的單字數為6544個字。因此,實際上人們在日常使用的漢字不過六七千而已。
漢字趨勢
漢字從甲骨文以來發(fā)生了許多變化。根據史實,這些變化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改革和自然流變。漢字改革是指人們有意識地、主動地治理漢字的過程,而漢字的自然流變是指漢字自然的變化過程。漢字的改革一般是非連續(xù)的、劇烈的、短期內完成的;而漢字的自然流變是連續(xù)的、緩慢的、長期的。漢字的自然流變有時間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它使得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多樣化,造成異體字越來越多,字音讀法不同,字義發(fā)生變化,導致了漢字不統(tǒng)一、不規(guī)范。因此,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然演變后,人們必須對漢字進行改革,使得漢字規(guī)范化、統(tǒng)一化。此外,漢字不可能一產生就很完美,就能滿足各個時期生產力發(fā)展的需要,因此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也會主動地改革漢字,使得漢字滿足生產力繼續(xù)發(fā)展的需要。而當改革的措施推廣之后,漢字又開始新一輪的自然流變。
漢字演變
漢字的變化好像路的變化一樣。路是人們走出來的;路走出來之后,人們隔一段時間就得修繕一次;修繕之后,路又漸漸發(fā)生一些變化,如變寬、變直、損毀,或者出現新的分支,需要再次修繕。此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前的路漸漸不能滿足時代 發(fā)展的需要,需要建設新的道路,如鐵路、高速公路等等。修路相當于漢字的改革,而路漸漸自然變寬、變直、損毀、分支等變化,相當于漢字的自然流變。這兩種變化過程有著不同的性質、趨勢、規(guī)律和作用,因此過去我們籠統(tǒng)地把這兩種變化放在一起討論漢字的歷史演變,得出的一些結論,如“漢字的發(fā)展趨勢是由繁到簡”,難免模棱兩可,似是而非!
古字到小篆
在這本書里,古字是指包括大篆在內的小篆以前的文字,含有金文、甲骨文和大篆等字體。
甲骨文
古代用寫或刻的方式,在龜甲、獸骨上所留下的文字。現在發(fā)現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盤庚時期的甲骨文,其內容多為“卜辭”,也有少數為“記事辭”。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會意字,形聲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體,筆劃不定。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tǒng)一。
金文
古代稱銅為金,故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鐘鼎文、銘文。金文始見于商代二里崗的青銅器,不過商代二里崗發(fā)現的青銅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數幾件。殷墟出土的青銅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時,青銅器上金文已經較為普遍。商代金文多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會意字。這些字像一幅幅圖畫,生動逼真,渾厚自然,有的呈團塊狀。
大篆
據傳為周朝史籀所創(chuàng),故又稱籀文、籀篆、籀書等。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大篆散見于《說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大篆是古字向小篆過渡的一種漢字字體。
小篆
小篆是由大篆簡化而成。相對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體結構簡明、規(guī)正、協(xié)調,筆勢勻圓整齊,偏旁也發(fā)生一定的變異和合并。與大篆相比,小篆的圖畫性已經大大減弱,每個字的結構已經比較固定。
相傳小篆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宰相李斯負責整理出來。如果小篆的確是在短時期內整理出來的,則在秦國國內必然有一個主動推廣小篆和主動摒斥包括大篆在內的古字的改革過程。
六國文字
秦國以外的國家所用的文字統(tǒng)稱為“六國文字”。六國文字屬于古字范疇,圖畫性強,形狀不定,難以識別。
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攻破齊國首都臨淄,齊亡。至此,秦統(tǒng)一六國。秦王嬴政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第一個皇帝,自稱“始皇帝”。秦始皇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上實行一系列的巨大改革,以加強和方便他所代表的地主階級對全國的統(tǒng)治力量。文字改革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規(guī)定以小篆為統(tǒng)一書體在全國推行,并“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的各種文字。為推行小篆,秦始皇命令李斯、趙高等人編寫了《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等書文,作為標準的文字范本。由于皇帝的高度重視以及皇權巨大的影響,小篆迅速在全國推行開來,而紛繁復雜的“六國文字”也隨即退出歷史的舞臺。
小篆到隸楷
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間又創(chuàng)造一種比小篆更為簡便、更為定型的新書體。這就是“隸書”。隸書開始時是寫得比較草率的和不夠規(guī)范的小篆。到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時,隸書已經形成一種固定的、規(guī)范的字體。隸書改篆書一味圓轉的線條為方折的筆劃,順應了社會對書寫方便和規(guī)范的需要。
漢字演變
相傳,有一位名叫程邈的犯人,在獄中把民間流行的隸書整理出三千個字,傳給秦始皇。秦始皇大為賞識,并破格提拔程邈為御史,并準許其字用于皂隸小民之間。此后,隸書不僅僅在秦朝民間廣泛流行,政府文件一般也都用隸書書寫,但重要的詔書仍用小篆書寫,所以隸書在秦代又稱“佐書”。
隸書的出現是漢字發(fā)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隸書以前的漢字是用繪畫式的線條書寫的,而隸書以后的漢字是用橫豎撇點折等筆劃構成的。自隸書出現后,漢字的結構基本上固定了下來,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隨著秦王朝的覆滅,小篆也就迅速退出歷史舞臺,隸書成為社會首要書寫方式和書法的典范。其后不久,出現了更為規(guī)范的楷書字體。漢朝以后楷書占據正統(tǒng)地位。
繁體字到簡化字
下面詳細說一下在這個階段的漢字結構上的改革過程。
漢字中許多字自古以來在民間就有多種寫法,有的寫法筆劃多,有的寫法筆劃少。筆劃多的叫做繁體字,筆劃少的叫做簡體字。
隸書和楷書走上歷史舞臺之時,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小篆形式的各種繁體字和簡體字,但是針對隸書和楷書形式的一些漢字,人們又漸漸創(chuàng)造出的新的書寫形式,有的寫法筆劃多,有的寫法筆劃少。一般筆劃少的占多數。這些筆劃少的書寫形式叫做簡體字,筆劃多的叫做繁體字。簡體字一般不被官方認可,只流行于民間,因此又叫俗體字。順便說一下,上個世紀,我們實行簡化字運動后,有些簡體字或俗體字取代占正統(tǒng)地位的繁體字,成為占正統(tǒng)地位的文字,這些簡體字叫做簡化字??梢姟昂喕帧焙汀昂嗴w字”是兩個相關但不相同的概念。
1909陸費逵在《教育雜志》上發(fā)表《普通教育當采用俗體字》一文,首次向國人闡明簡體字的優(yōu)越性,并且說明簡體字并非本身不雅觀。這篇文章被認為是近代簡化字運動的開端。
1922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國語統(tǒng)一籌劃委員會成立了漢字省體委員會,正式進行漢字簡體字研究的組織領導工作,并通過錢玄同的《減省現行漢字的筆劃案》,此案首先說明了減省漢字筆劃的重要性,指出雖然改用拼音是治本的辦法,而減省漢字的筆劃是治標的辦法,但是當時漢字的弊病已日益明顯,而治本的方法又一時拿不出來,所以減省筆劃的治標方法是當時唯一的選擇。此案還講述了減省筆劃的幾種方式,而這些方式都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和民間使用的歷史。
1935年,經過了十幾年的學術討論和準備,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推行《第一批簡體字表》。但該表推行不久就遭到某些保守人士的反對。1936年,教育部奉行政院的命令,正式下達了“簡體字應暫緩推行”的訓令,標志著民國時期的簡化字運動的夭折。
但是,簡化字運動在人民群眾仍舊繼續(xù)進行著,特別是紅軍解放的地區(qū),到處都可以看到簡體字。它們出現在人們手寫的稿子和各種印刷品上,人們稱之為“解放字”。隨著解放區(qū)的擴大,“解放字”也普及全國,在群眾中為新中國漢字簡化運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后,漢字簡化工作很快就提上了議事日程。1949年10月10日,中國文字改革協(xié)會正式成立,并選舉吳玉章為主席。1952年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主任委員是馬敘倫,下設拼音方案組、漢字整理組、教學試驗組、編輯出版組、秘書處。1954年10月,這個委員會將多方研究討論并經過四次大的修正的《常用漢字簡化表草案》上報中央,得到中央的批準,并下達地方進行進一步審閱,并開展初步試驗。同年10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隸屬于國務院直屬單位。1956年國務院通過《漢字簡化方案》以及《關于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開始正式推行漢字簡化方案。
甲骨文
根據國務院的決議,《漢字簡化方案》分四批進行。1956年2月推行第一批簡化字260個,包括230個簡化字和方案之外的30個偏旁類推字;1956年6月推行第二批簡化字95個;1958年推行第三批簡化字70個;1959年推行第四批簡化字92個,另外附錄了54個簡化偏旁。四批合計517個簡化字,其中有30個是《漢字簡化方案》之外的偏旁類推字,而《漢字簡化方案》中還有28個沒有推行。1964年,文改委編印了《簡化字總表》,此表分為3個表。第一表收錄了352個不作偏旁的簡化字,第二表收錄了132個可作偏旁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收錄了1754個簡化字,是應用第二表的簡化字和簡化偏旁,對基本上以《新華字典》收錄的8000個漢字進行類推簡化??偙硗膺€有兩個重要的附錄:一個是被看作簡化字的異體字表,一個是國務院批準的生僻地名用字表?!逗喕挚偙怼返木幱”砻髦袊谝淮魏喕诌\動最終取得了成功。
第一次簡化字運動的效果突出:①它把2235個漢字從平均16.03個筆劃減省到10.3個筆劃,學習起來和書寫起來都方便了許多;②消除了一批異體字;③構造更為合理,比如“償”容易讀成“shǎng”,變成簡體字“償”后就不會誤讀了;④在結構上更為美觀,字形之間的差異也更為突出。筆者曾經把繁體字和簡化字的漢語報紙給不認識漢字的德國人和泰國人看,讓他們比較那種形式的漢字更美觀,結果他們大多數認為簡化字美觀。
在掃盲試驗中,簡化字掃盲的效率比繁體字掃盲的效率高出20%左右。
第一次簡化字運動也存在一些問題:①有些字簡化不合理;②有些繁體字該簡化的沒有簡化。這些問題,相對于其上述有益的效果而言,是次要的。
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慣性,簡化字運動也不例外。第一次簡體字成功之后,有些人又在思索著如何進一步簡化漢字,于是開始了第二次簡化字運動。其大致過程如下:
1966年到1971年,漢字簡化工作處于停滯狀態(tài)。1972年3月,中國科學院下設文字改革辦公室,文字改革工作開始恢復。當年7月,文字改革辦公室開始擬定《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并廣泛征集群眾中流行的簡化字。1973年國務院同意恢復“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的名稱,歸國務院科教組管。1975年文改委擬定出《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以下稱《二簡》。1977年文改委在廣泛征集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擬定出《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的修訂稿,收錄了簡化字853個。
1977年12月20日,《人民日報》發(fā)表社論《加快文字改革的步伐》,并于次日開始試用《二簡》中第一表中248個簡化字。1978年3月教育部通知要求全國統(tǒng)編教材一律試用《二簡》中第一表字,開始推行《二簡》。
但是《二簡》中不合理的地方很多:①沒有規(guī)律地簡化了一些字;②不合理的兼并了一些漢字,如把“雕”和“刁”并為一個字。此外,漢字的整體局面被“一簡”深刻地沖擊后,剛剛恢復平靜,又受到“二簡”的沖擊,弄得有些混亂。因此,從1978年開始人們反對《二簡》的呼聲越來越高。1978年8月,全國報刊都停止了試用《二簡》中第一表中的簡化字。
從1980年起,有關機構開始修訂《二簡》,一直持續(xù)到1985年。但是在似乎修訂完善的時候,被政府廢止了:1985年12月,文改委更名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1986年6月24日,國務院批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關于廢止《二簡》和糾正社會用字混亂現象的請示,并在通知中明確指出“1977年12月20日發(fā)表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自本通知下達之日起停止使用?!边@個通知宣告了第二次簡化字運動的失敗。
第二次簡化字運動為什么失敗了?筆者認為根本的原因在于第二次簡化字運動的效益非常有限。第一次簡化字運動對漢字的結構改動得那么大,而產生的效果在掃盲試驗中,簡化字掃盲的效率比繁體字掃盲的效率只提高了20%左右。第二次簡化字運動的規(guī)模遠不及第一次簡化字運動,群眾基礎也趕不上第一次簡化運動,合理性也不如第一次簡化字運動,因而其產生的效益不會有多大。
第二次簡化字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值得思索的問題和很多值得吸取的教訓。其中關鍵的一點是“不熟不做”。因此,1992年11月6日國務院發(fā)布《國務院批轉國家語委關于當前語言文字工作請示的通知》中進一步明確指出今后對漢字簡化應持慎重態(tài)度,使?jié)h字保持穩(wěn)定,以利社會應用。
自然流變
漢字結構的自然流變
漢字結構上的自然流變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異體字越來越多,也就是
說同一個字不同的書寫形式越來越多;②筆劃的模式越來越多;③書寫方式越來越多。
漢字在起源之時,實際上是一幅幅逼真的圖畫,各個部落甚至各個人在寫這些字,或者說畫這些畫時,都可能不一樣,所以每個字的寫法有很多種。這種現象在商代甲骨文中仍然非常明顯。例如,甲骨文中“尊”字的寫法至少有20種,“羊”字寫法至少有45種。一個字多種寫法相互之間稱為異體字。
在漢字結構變革過程中,新的字體取代了舊的字體,舊的字體中各種寫法往往同時也被廢止了,即消除了許多異體字。但是對于新的字體而言,通過自然演變,在民間又有簡化、草化、快寫、隨便寫的現象、要求和趨勢,由于各地、各時、各人在簡化、草化、快寫、隨便寫時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矩,國家又一直沒有制定漢字書寫的標準,所以一個漢字又產生多種寫法,出現了新的異體字。
此外,由于人們對社會和自然的認識不斷增長,現有的字往往不夠。因此,就會另造一些字來,由于各個時期各個人造的字往往沒有經過專門的機構進行審查就流傳開來了,有些字實際上是表示同一個意思,這就又增加了異體字出現的機會。
在字體方面,漢字也發(fā)生過較大的流變。例如,隸書走上歷史舞臺不久,其筆劃經過自然流變,形成了楷書。宋朝發(fā)明了印刷術,為適應印刷,尤其是書刊印刷的需要,筆劃發(fā)生進一步的自然流變,出現了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體——宋體。隨看文化事業(yè)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在西方文字字體的影響下,漢字又出現了黑體、美術字體等多種新的字體,如海報體、綜藝體、勘亭流、少女字體、仿宋、扁宋等。這些字體一般用電腦而不是手來“書寫”,所以現在又可統(tǒng)稱為“電腦字體”。
此外,為手寫之便捷以及書法藝術的開拓,人們還創(chuàng)造出行書和草書等多種書寫方式。行書的結構和楷書基本相似。草書的結構雖然和楷書差別較遠,但是草書一般只作為一種書法,或者作為一種速記方式,在信息交流中應用較少并常遭排斥。
漢字數量的自然流變
在自然流變過程中,漢字的數量是逐漸增多的,這是因為在這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人們不斷地制造出一些新字來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此外,異體字的自然增多也是漢字數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漢字讀音的自然流變
從遠古時期到現在,漢字的讀音發(fā)生過一定的自然流變,如上古時期,有一些復輔音,現在都從漢語中消失了。此外,在音調方面,也有一些顯著的變化。長期以來,漢字一直沒有一個規(guī)范的注音工具,是其讀音自然流變的重要原因之一。
漢字字義的自然流變
從遠古時期到現在,有些漢字的字義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漢朝以前,“低”只表示“頭向下垂”;漢朝以后,“低”才表示和“高”相反,包括“矮”、“地勢低洼”、“聲音細小”、“程度差”等意義。
漢字的規(guī)范化問題
上述漢字的自然流變如果不加以約束、規(guī)范和清理的話,將帶來嚴重的混亂。
漢字演變
傳說中創(chuàng)造漢字的“倉頡”可能是遠古時期一個偉大的漢字整理者。周朝史官史籀可能也是一位杰出的漢字整理者。他撰寫的童蒙識字課本《史籀篇》客觀上起到了規(guī)范漢字的作用。上述秦朝以小篆統(tǒng)一中國漢字,也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漢字整理規(guī)范運動。其后不久,隸書的出現,進一步規(guī)范和簡化了漢字。此后,漢代的許慎、唐代的顏元孫、宋代的郭忠恕和張有等都對字形混亂的局面做了一些撥亂反正的工作。此外,始于漢末的反切漢字注音方法和魏晉的韻書,為漢字讀音的統(tǒng)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五四”運動時期的新文化運動對漢字而言,也是一場大規(guī)模的整理和規(guī)范過程。在字義方面,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白話文運動的推進,即提倡用口語書寫文章,反對用文言文書寫文章,廢棄了許多漢字在文言文中特有的意義,也使得常用漢字的數量至少減少了很多。
新中國成立以后,開展簡化字運動的同時,也非常重視漢字的規(guī)范化運動,這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清理和廢除異體字;②統(tǒng)一和規(guī)范漢字的字形、筆劃、筆順;③統(tǒng)一和規(guī)范漢字的讀音。關于這個方面的歷史,讀者可以參考高更生先生所著的《現行漢字規(guī)范問題》一書。
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社會人口的流動急劇增長,文化教育和廣播電視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全國人民的普通話水平提高很快,很多偏遠鄉(xiāng)村的老人雖然不會說普通話,但是能聽懂普通話。這說明現在中國人民在漢字的發(fā)音問題上統(tǒng)一和規(guī)范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
發(fā)展歷史的啟示
從上述漢字發(fā)展的歷史中,我們可以得出兩點啟示:
(1)漢字的結構可以在短時期內發(fā)生巨大的變化
這體現在大篆向小篆的變革之中、小篆向隸書變革之中、繁體字向簡化字的變革之中。
(2)漢字的改革是和生產力的大發(fā)展相互對應著。
這體現在漢字兩大改革活躍時期(秦朝和20世紀)都是發(fā)生在生產力大發(fā)展的時期。這種現象可以用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來解釋:漢字本質上是一種生產工具,生產力的大發(fā)展為生產工具的革新提供了技術和人文基礎,而生產工具的革新將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從而又滿足了生產力進一步發(fā)展的要求。此外,生產力大發(fā)展和漢字改革都需要中國處于一個相對統(tǒng)一和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這也是其原因之一。
演變過程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
(殷商)(周) (秦)(漢)(魏晉)草書
=======================
漢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簡略歸納為五個階段:聲、形、象、數、理。
⑴ “聲”是任何一種語言的必要組成部分。在遙遠漫長的太古時代,人類從本能的“哭聲、笑聲……”或模仿大自然的“鳥鳴、蟲叫、獸吼、風聲、雷聲、雨聲……”中逐漸分化出具有一定意義、代表一定事物的“聲音”,這就是語音的進化。例如:“ma、ba”用于代表“媽、爸”可能是從哭聲“啊……”中分化出來。語音進化到現代,已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tǒng),漢語中大約有4×400=1600種聲音。語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規(guī)律,從現代語言中可以分辯出一些線索。例如:
“鵝、雞、鴨、貓……”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據其叫聲而定其名的。
“哈、喔、噓、哎唷……”等聲音是直接表示人類在不同情緒下的自然發(fā)聲。
“五→午”、“苗→渺”、“木→冒”……音相通,意相聯(lián)。
【原文】木,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從屮、下象其根。
⑵ “形”是語言的第二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遠古時代人類主要面臨的是生存和種族延續(xù)問題。在與大自然和猛獸毒蛇等的斗爭過程中,有時需要用“形”或“畫”來表示事物。例如:遠出狩獵,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巖石上或樹干上做一些標記。人類在狩獵時,也注意觀察野獸的足跡,以辨別出野獸的特性。另外,人類也可能出于對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對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巖洞壁上,畫上“日、月、人、山、木、屮、動物、祖先……”等圖象。
《說文解字》說,“黃帝的史官倉頡看見鳥獸的腳印,明白可以用形來區(qū)分事理,開始創(chuàng)造文字?!?故有“倉頡造字”的典故。
【原文】皇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háng 野獸經過后留下的痕跡)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
“番→采田”,“番”謂田中野獸的腳印?!安伞北鎰e也,象獸指爪。
【原文】采,辨別也,象獸指爪,分別也。獸足謂之番,從采、田,象其掌。審,悉也,知審諦也,從宀、從采。悉,詳盡也,從心、從采。釋,解也,從采。采取其分別物也。
由“圖畫”經過一個簡化過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開始了“文字”的進化過程。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圖象向表示聲音的字母方向發(fā)展,以語音作為主體。漢字由原始圖象向“象、數、理”方向發(fā)展,用不同的圖象來表示各種各樣的意思。
⑶ “象”是創(chuàng)造漢字和《易》說理預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屬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這些基本部件相互組合,產生各種各樣的“象”,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還可以進行更高層次的組合,產生用于表示各種事物、各種意念的諸多文字。
【原文】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如:“明→日月”、“易→日勿→日月”,“旦→日一”(下邊的“一”表示“地”,與“?”卦三陽爻象“天、人、地”相通),“顯→日業(yè)”(“業(yè)”,表示地上有茂密的樹木,“日”已上樹梢,太明“顯”了)。
這些字還可以組成更多的字。如:“盟→明皿”、“踢→?易”、“濕→氵顯”、“但→亻旦”……。
造字和易理在這里完全相通,即所謂的“取象生理”的模糊思維和“陰陽互動”的二分原理。
⑷ “數”概念是人類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人類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無”和“有”。沒水喝會渴,沒東西吃就會餓?!坝小Q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坝小弊衷狻笆窒掠腥狻?,有肉吃就不會挨餓?!坝小边M一步分化形成“一、二、三、多”等數的概念。
“數”向易符方向演變,逐漸從文字中分離,形成八卦,并在歷史上的夏、商、周時期形成《易經》(《連山》、《歸藏》、《周易》)。例如:奇數(一、三、五、七、九)和偶數(二、四、六、八、十)是兩組不同性質的數。若奇數屬陽,偶數則屬陰。在《河圖》和《洛書》中以“黑、白”或“實心、空心”分別表示?!兑住分杏谩瓣栘?、陰爻”(、)表示。數字“一、二、三”中若按《易》之思維,將“一”視為陽爻“”,“二”即為“”,“三”即為“?”。按陽爻重疊之原理,將陰爻也重疊,即為“、、?”。若再將“、”符號組合,即產生所有的易符。
研究“數”的加減乘除為算術。研究“數”的“象”,并且以“象”說“理”,這是演繹《易經》了。漢字中,字根重疊現象比比皆是,這是“數理”在造字中的具體表現。例如:
唱→口昌→ckv(“唱”,從口、昌聲)
哭→吅犬→kv(“哭”,從吅、獄省聲)
噪→口喿→口品木→zkv/zkvm(“喿→品木”,表示樹上有許多小鳥在嘰嘰喳喳的叫,“品”三口,評頭品足。)
囂→頁→xvy(“囂”,從、從頁。頁,首也)
土→十一→ti(《說文解字》中,土→二丨,從二,二為陰數,象地。模糊元碼中按直觀分為“十一”,與“士→十一”相同。)
【原文】二,地之數也,從偶。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士,事也。數始于一,終于十,從一、從十??鬃釉唬和剖弦粸槭俊?div style="height:15px;">
壞→土不→ht(壞,一說瓦未燒,毀也。)
【原文】壞,丘再成者也。一曰:瓦未燒,從土、不聲。
圭(gūi)→土土→gtt(圭,瑞玉也,上圓下方。)
【原文】圭,瑞玉也,上圓下方。公執(zhí)桓圭,九寸;侯執(zhí)信圭,伯執(zhí)躬圭,皆七寸;子執(zhí)谷璧,男執(zhí)蒲璧,皆五寸。以封諸侯,從重土。
垚(yáo)→土圭→ytv/ttt(元碼字典)(垚,土高也。如:堯→垚兀,高也,從垚在兀上,高遠也。)
【原文】垚,高也,從三土。堯,高也,從垚、在兀上,高遠也。
類似的例子還很多。又如:石→磊,金→鑫,木→林→森,水→淼,火→炎→焱,又→雙,人→從→眾,乂→爻……。通常,字根相重表示“多”,三重表示“眾”。
⑸ “理”是“象、數”的擴展。漢字外延的演變主要是通過“理”來擴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例如:“明”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里明白、事情變得明顯……”等。
上述漢字演變的五個階段“音、形、象、數、理”,本質上也是創(chuàng)造漢字的五種基本方法。茲舉一例說明:
“貓→犭苗→犭艸田”字,“犭、屮、田”都屬于象形,貓叫聲“miǎo”,所以,“貓”聲定為“māo”,造字時聲部用“苗”字表示?!懊纭H田”,音通“渺”,意為“田中渺小之草”。貓可能是在神農氏農業(yè)耕種時期,才被人馴養(yǎng)用于對付損害農作物和糧食的老鼠的。定十二生肖可能要早于這個時期,這也許是貓沒被收錄的原因。漢字造字時,若兩個重疊表示多?!捌H→屮屮”表示草多,這是漢字造字中“數”的概念?!懊纭北疽庑∶?,“苗”字也延伸為“可培育的人才”,蓋小孩、小苗相象,理則相通。這樣,“苗”字外延就擴大了,這是,“理”的例子。從“貓”字的解剖中,可以看到“聲、形、象、數、理”五種基本造字方法,并能看到漢字演變的歷史沿革。
漢字的演變
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字體的演變過程,按時代和字體的對應,大體上可分為六種字體,具體如下:
行草
帛,紙
楷書
漢,唐
竹簡,帛
隸書
小篆
青銅器,石
籀文
周,春秋,戰(zhàn)國
龜甲,獸骨
甲骨文
商周
主要載體
代表性文字
形成時代
甲骨文展示
甲骨文
我國已發(fā)現的最早的文字,因刻在烏龜甲殼和牛的肩胛骨上,故稱"甲骨文".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氣候,習尚等許多方面,是研究當時歷史的重要資料.甲骨文先后出土約14萬片,單字總數約4500個,可認者約1700字.甲骨文是現在漢字的"祖先",距今約3000多年,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即從那時開始.
金文展示
小篆
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之后,實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其中,統(tǒng)一文字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策.統(tǒng)一后的字稱為小篆.此種書體上承東周時秦國器銘與刻石文字,會融各地書風而成,為中國第一次統(tǒng)一之字體,居書史轉變之關鍵.秦文是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書體,故秦文又稱"秦篆",后人又用"小篆"稱之,以與"大篆"區(qū)別.秦代刻石保存小篆書跡稍多,但仍算少,以秦始皇所立諸石最為重要,瑯邪臺,泰山原石及拓本殘存,則最能見其真相.一些刻在秦代度量衡上的文字,則體現出自然樸實的風格.
隸書:
隸書,是小篆的簡便寫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層人物中間,相傳為程邈在監(jiān)獄中將其整理成一種新字體.圖為湖北出土的秦隸竹簡.
隸書在漢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發(fā)展,變無規(guī)則的線條為有規(guī)則的筆劃,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圖為漢隸.
楷書:
中國東漢(25--220)末年,一種新的漢字字體:楷書出現了.圖為楷書的創(chuàng)始人鐘繇。
楷書:
楷書筆劃平直,字形方正,書寫簡便.直至今天,楷書仍是漢字的標準字體.圖為鐘繇作品《宣示表》。
草書與行書 :
古代的中國人還創(chuàng)造出了兩種可以快速書寫的字體:草書和行書.草書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種.圖為用章草書寫的漢木簡.。
中國浙江的"蘭亭碑亭"是個有名的地方,當年,王羲之在這里寫下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圖為《蘭亭集序》的唐人摹本.。
行書
"今草"是東漢(25--220)人張芝所創(chuàng).圖為張芝寫的草書。
圖書簡介
這不是一本普及性的漢字知識讀物,內容是通過列舉漢字幾種主要字體中的一些字例,并對這些字例的字源繪寫圖解和淺釋,力求簡明形象地體現漢字發(fā)展演變的歷史過程。
漢字的各種字體一般都有多種不同的寫法。本書只選摹其中比較典型或比較常見的一種為例。本書對字源的解釋,多以文字學家有公認的定論為準;也有采用或參考某一家之言的;還有作者自己的一得之見。由于本書性質和篇幅所限,釋丈都不加以論證,也恕不注明觀點來源。...
此書末尾介紹漢字大事變,將漢字的演變做總結
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形體,即字體,指漢字的書寫體態(tài)。漢字從產生到現在,雖沒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體一直按從鳘到簡的規(guī)律發(fā)展演變。主要出現了八種字體: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再到現在的印刷字體。
一、 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龜甲獸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體系的相當成熟的漢字材料。這種文字是清末光緒年間(公元1889年)在河南安陽縣城西北五里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發(fā)現的。          
1、產生
這個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遺址,是從盤庚遷到殷地(即安陽小屯)。一直到紂王滅亡的年間的都城。所以,我們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時代的文字,距今約有3000年的歷史。
殷商社會,科學文化很不發(fā)達,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不能解釋,認為是鬼神操縱,掌握著自然的變化,而死去的祖宗的靈魂得以預知未來的事情,可以決定人們的命運。因此,殷王朝統(tǒng)治者十分迷信,非常崇拜神,從國家大事到日常生活,如祭祀,征戰(zhàn),畋獵,天氣,安危疾病,男女生育等,都要事先占卜,問神以知吉兇,再決定行止。占卜的方法,先將龜甲或獸骨剖開,然后在背面鑿出橢圓形的小槽或鉆成小孔,再用火燒烤。甲骨片受熱后自然在正面裂出各種條紋。史官便按照條紋的不同形狀來判斷吉兇禍福,占卜后由占卜人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月日,貞人,占卜的內容,結果(即兆頭,所示吉兇),以及事后的應驗的情況。作為檔案保存。
這些記錄就是甲骨文字,由于多是占卜的記錄,就內容說叫“卜辭,貞卜文字”又由于用尖銳的東西刻的,又叫“契文”,又由于是在殷商的故都廢墟發(fā)現的,又叫“殷墟文字”。
2、發(fā)現
卜辭的發(fā)現,完全是偶然的。1898年與此同時1899年之交,農民犁田時,時常發(fā)現刻有圖文的甲骨,農民不知道這些甲骨的來歷,但以為年代久遠,可以治病,就收集起來賣給藥商,稱“龍骨”。據說,1899年,當時北大校長,金石專家王懿榮因生病吃藥,首先發(fā)現甲骨上刻的是古代文字,才開始收集。
從發(fā)現起,經過80年的不斷收集整理,挖掘,到目前為止已發(fā)現了十六,七萬片。從甲骨記錄來看,當時的統(tǒng)治者幾乎天天在占卜。根據上面提到的帝王和占卜人的名字,結合所刻的文字內容。我們知道了這些甲骨刻載了從盤庚到紂王的12個帝王的273年間的大小事情。據統(tǒng)計,甲骨文單字總數在4500左右,但已認識的還不到1/3。不認識的大多是族名,人名,地名等專用的字。大量的甲骨片的發(fā)現,是研究漢字發(fā)展與古代漢字文化的珍貴史料。
3、特點
a 瘦弱纖細的風格。由于這種文字受到書寫工具的限制,所以筆道都是直的,有時與圓轉相同。故而字形瘦長,線條細而硬,瘦且直,呈平直,瘦勁的風格。b形體結構還沒有完全定型。一個字刻怎樣去寫,還沒有完全固定下來,并保留著濃重的描畫物象的色彩。如字形可方可圓,筆畫可多要少,方向可正可反,寫法可橫可豎,偏旁可左可右,還有多種異體,還有合文寫法。
二、金文
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所謂青銅器是銅和錫合金制造的器皿。這種合金更堅固,因其顏色發(fā)青,故稱青銅器。主要有樂器“鐘”,食器“彝,尊,爵”,洗器“盤”,兵器“戈,戟”等。
1、 產生
青銅器,殷代末期就有了,但畢竟是很少。周代是用青銅器的極盛時期。西周時代,青銅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諸候沒有鑄造的權力。到了東周,諸候稱霸,青銅器也任意鑄造。但大量發(fā)現的還是西周,春秋的遺物。所以,金文一般指西周時期的文字。
金文的內容,最初只是鑄刻一些代表族名,國名的符號。后來基本上記功績,受封賞,刻鑄以傳后代,來顯其榮。因古代人用鐘鼎作為銅器的總稱。前人曾稱這種文字為“鐘鼎文”,又因為言辭多是為了“銘刻不忘,永作記念”,又稱“銘文”。這些稱呼都不能概括其特點。因此,后人便改稱金文,使文字擺脫了圖畫性。這是漢字發(fā)展的第一塊里程碑。
       
2、發(fā)現
金文的發(fā)掘出土較早,東漢已見世。《說文解字·序》:“群國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其銘即刻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但在后代,發(fā)現這種金石文,認為是不祥之兆,沒能重視。到宋代出土較多,才開始研究,有了金石家,也有了盜墓之風。到了清末民國初年,由于金文出土驟增,對金文的研究達到了高峰。目前已出土的8000來件,單字是3093個,其中已考釋出的有1894個。清末在陜西山歧縣出土的西周宜王時的《毛公鼎》,是鼎類器物的杰出代表?,F藏在臺灣故宮博物院。此鼎鑄有銘文藝23行,共497個字,可稱為舉世罕見的長篇巨制。
3、特點
①  渾圓質樸的風格。金文是甲骨文的直接繼承,屬殷商文字體系。但因為大多數是用模型鑄成的,先在模子上刻字??滩缓?,還可以修改。所以,線條較甲骨文粗壯,不纖細。曲筆較多,轉彎處多圓筆。故此,字形長圓,線條肥粗而自然,體勢雍容。結構日趨方正,大小均勻,呈樸實雄厚的風格。
② 體結構仍不定型。筆畫可多可少,寫法可橫可豎,方向可正可反,偏旁可左可右,仍保留濃厚的描寫物象的色彩。但金文比甲骨文還是前進了一步,線條一般較為簡易,異體字相對減少,合文大為減少。
三、大篆
1、產生
大篆是對后來的小篆而言的。廣義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國文字。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文字。由于周平王東遷洛陽,秦占據了西周的故地,同時也繼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繼承金文發(fā)展而來的。因其帶有地域性,有的難以識別。
大篆,也稱籀(zhòu)文。因其著錄于字書《史籀篇》而得名?!稘h書·藝文志》:“《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
⒉、字跡
《說文》中保留了籀文225個,是許慎依據所見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是我們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資料。
大篆的真跡,一般認為是“石鼓文”。唐初在天興縣陳倉(今陜西寶鳴)南之疇原出土的徑約三尺,上小下大,頂圓底平象饅頭似的十個像鼓一樣的石敦子。上面刻下的是秦獻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詩,是我國最早的刻石文字,經過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原刻的700多字,現存300多字。這十個石敦現存故宮。因內容記載畋獵之事,命名為“獵碣或雍邑刻石”,唐詩人韋應物認為石的形狀象鼓,改名“石鼓文”,現作為大篆的代表。
3、特點
石鼓文具有遒勁凝重的風格。字體結構整齊,筆畫勻圓,并有橫豎行筆,形體趨于方正。大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后期文字的風格,只是略有改變,筆畫更加工整勻稱而已。筆勢圓整。線條比金文均勻,線條化達到完成的程度,無明顯的粗細不均的現象。形體結構比金文工整,開始擺脫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塊漢字的基礎。同一器物上幾乎沒有異體字。字體繁復,偏旁常有重疊,書寫不便。
四、小篆
1、產生
小篆是漢字第一次規(guī)范化的字體。春秋戰(zhàn)國時的“文字異形”,秦始皇統(tǒng)一后,采納了丞相李斯的意見,推行“書同文字”的改革,統(tǒng)一了文字。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
①“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即戰(zhàn)國時期流行于東方的區(qū)域性文字——六國文字)
②“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边@就是說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礎上,簡化了大篆的形體結構,改變了大篆的疊床架屋,復雜的寫法,逐漸整齊統(tǒng)一,穩(wěn)固定型而成,如“商:?。ù螅 。ㄐ。?div style="height:15px;">
③把原來沒固定形式的偏旁部首統(tǒng)一起來,使一個偏旁只有一種固定的寫法,如“ (心), (衣),?。ㄋ辈⒋_定了每個偏旁在漢字形體中的部位,不能隨意正反,左右顛倒。每個字的書寫筆數也基本固定了。這就使字體基本上定型化,統(tǒng)一化了。
2、字跡
《說文》保存了小篆9353字體。小篆的真跡是秦代重要書法家李斯所書的七種刻石:《泰山刻石》《嶧山刻石》《瑯琊刻石》《芝罘刻石》《東觀刻石》《碣石刻石》《會稽刻石》。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以后,躊躇滿志,到處巡狩,立石記功,頌揚他統(tǒng)一中國的功德。這些記功于碑石上的字,都是李斯的小篆。
                          
3、特點
曲折宛轉的風格。小篆在大篆圓轉的基礎上進行加工,起筆和收筆大都是渾圓。轉角處都帶弧形,曲折引長而劃一,使線條更勻稱圓轉,字形長圓,體勢雄健,已線條化了。觀《嶧曲線之美,線條勻凈圓暢,柔中帶剛。歷來被視為篆書的正宗。因筆畫圓勁豐腴如筷子,
古稱“玉筋篆”,后代的篆書家,如唐山刻石》運筆宛轉自如,字態(tài)活潑矯健,極盡代的李陽冰,南唐徐弦,無不從李斯的風范中立下根基。
用線條代替了圖形。小篆是規(guī)范的字體,比大篆更整齊定型。用線條代替了復雜的圖形,基本上脫離了圖畫,確定了漢字的符號性。異體字也基本上廢除了。但仍保留大篆某些象形寫實的特點。
另外,勻圓宛轉的線條,弧線的連筆,起訖不清,不便書寫。“篆書”這個名稱,在當時還沒有。直到漢代“隸書”出現以后,才把這種文字稱為“篆書”。因此,篆書是相對隸書而言的。小篆正式通行的時間不長。漢代就已不常用了,但是兩千多年來,印章一直用小篆鐫刻,篆刻是我國的傳統(tǒng)藝術之一。
五、隸書
秦代有兩次文字改革,一是統(tǒng)一文字,由大篆改為小篆;二是使用了較小篆潦草些的隸書。這是第二塊里程碑——文字發(fā)展擺脫像形性。
1、產生
隸書是從小篆脫胎出來的。始于秦朝,經過兩漢231年(前206—25)的演變,到漢代才臻于成熟。隸書是漢代的主要通行書體。這樣說來,隸書可分秦隸,漢隸兩個發(fā)展階段,又稱古隸和今隸。
早期的秦隸,實際上是小篆的輔助字體,是秦統(tǒng)一后因為政務繁忙,“奏事繁多,篆書難成”而產生的一種應急字體,是統(tǒng)一于民間不登大雅之堂的俗體。秦代正式書體還是小篆。秦隸實際上就是草篆,線條較小篆簡直變弧線為直線,變圓轉為方折,有一定的粗細變化。這樣書寫起來就方便多了。據說開始用這種字體書寫的是處理徒隸之事的文書。
晉代衛(wèi)桓《四體書勢》“秦既用等比例,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書人佐書,曰隸字,漢因行之……隸書者,篆之捷也?!?div style="height:15px;">
唐代張懷 《十體書斷》“秦造隸書,以赴急速,為官司刑獄用之,余尚用小篆寫?!?div style="height:15px;">
對“隸書”這個名稱,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說,這種書體首先在當時官府中辦普通文書的徒隸(管獄訟的小官吏)中流行開來,所以叫隸書,并指名說是程邈(本是囚犯,因對文字改革有貢獻,釋出任御吏)所造,只能說是搜集整理隸書的人。
從“隸”字本義看,《說文》“隸,附著也”;《后漢書·馮異傳》則訓“屬”,今仍有這個意義,并有“隸屬”一詞?!稌x書·衛(wèi)恒傳》《說文·棄》及殷注,都以隸是“佐助篆所不能”的。所以說,隸書是小篆的輔助字體,因其書寫簡便快速,可以輔助篆書,也叫“左(佐)書”。
漢隸是西漢200年間,處于演進過程中,基本上沿用秦隸,還沒定型。西漢后期的簡牘中的文字,才見到常有明顯的“蠶頭燕尾”特征的隸書,到了東漢,隸書才最后成熟。其明顯特征就是橫畫中取一長筆,形成“蠶頭燕尾”的特征了。
2、字跡
秦隸究竟是什么樣子,很難斷言。因秦的竹木簡書,現尚未發(fā)現。今傳秦度量衡上的和若干兵器上的刻文,和《泰山刻石》等比較起來,無疑是草率急就的草篆,還沒有點畫俯仰之勢。
東漢碑刻《乙瑛碑》婉麗古雅,橫畫的燕尾與捺腳的波尾交待得十分清楚,有成熟隸書的明顯特征?!抖Y器碑》文靜,溫雅,整體瘦勁挺拔,畫細處不見其薄,畫粗處不嫌其臃。
                           
3、特點
a.、點畫轉寫線條
漢隸用點橫豎撇捺等筆畫轉寫小篆曲折宛轉的線條。整個字體棱角鮮明,方正平直,字形由長圓變成扁方。這種變化稱謂“隸變”。這極大的擺脫了線條的束縛,打破了古文字象形系統(tǒng),使?jié)h字的象形圖畫面貌基本消失,奠定了現行文字的基礎,使之變成純符號性質的文字。
b.、筆勢飛揚成波勢
“蠶頭燕尾”是隸書的主要特點?!靶Q頭”指起筆處重而禿,呈方圓;“燕尾”指收筆處輕而上翹,拖一個捺狀的尾巴。如有的橫畫和平捺要挑起,呈波狀。但在隸書中強調“燕為雙飛”即在一個字的結構中,只允許主要筆畫出鋒,挑出“燕尾”狀,其它諸筆都成禿筆,以方為主,一住即收。
撇和捺也要挑起來,形成左右飛揚之勢。撇捺做慢彎形,尾部尖細,捺角向上推,呈波勢。
這樣,整個字體上下收緊,左右舒展,以主筆“蠶頭燕尾”貫穿字中。魏晉時代,漢隸又叫“八分”,指的就是筆勢波磔,向左右分開,象“八”字形狀一樣,左右分散。
隸書,無論是平平展展的,還是翩翩飛動的,由于字形較扁,總比等比例書看上去安穩(wěn)。隸書出現是漢字形體發(fā)展上的一次大改革,是漢字發(fā)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結束了古文字時代,開創(chuàng)今文字新的時期,有劃時代的意義。
六、楷書
楷書,也叫“真書”或“正書”??且?guī)矩,整齊,楷模的意思,是說這種字體可作為法式,模范,即標準字體。
1、產生
楷書是由隸書演變而來的。興于漢末,盛于魏晉南北朝。直到現在,仍是漢字的標準字體,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
東漢,三國魏時的書法家鐘繇的小楷《賀捷表》,雖還沒有擺脫隸書筆意。但已是今天見到的最早的楷書了,是由隸向楷過渡的典型作品。其主要橫畫已失去了“蠶頭燕尾”特征,撇捺已成銳勢,但還存在隸書遺意。有的捺畫還順勢飄揚作波磔。撇捺仍向左右飛揚。東晉被稱為“書圣”的王羲之的小楷作品《黃庭堅》《樂毅論》改變了鐘繇變漢隸為楷書后仍存有隸意的筆法。凡鐘書仍作波挑的地方都斂鋒不發(fā),從形體上完全自立了。至今仍采用他創(chuàng)造的字體,字形。
魏碑,是在漢隸的基礎上漸演變的楷書體。雖是楷書,卻融篆勢隸意,草情等眾妙于其調。如方筆魏碑的典型代表作《始平公造像》,棱角分明,雄強樸拙。所有點畫都寬厚肥壯而不呆板,顯示出剛健的氣勢和飄逸的風格,有陽剛之美。
2、字跡
唐代書法成就,楷書最為突出。出現了初唐的歐陽洵,盛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等楷書大家。這三家與元代的趙孟  并稱為楷書四大家。
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剛勁峭撥,瘦硬清寒。其點皆作三角狀,其橫嚴整如千里陳云;其豎硬挺如萬年枯藤;左右豎筆的中部往往向字心凹進;其橫如得劍截斷的犀牛角,大象牙;其捺如鋒利的切刀;斜鉤象長空的明月;三曲鉤順勢轉向右上作燕尾狀。
顏體楷書《自書告帖》《顏氏家廟碑》藏巧于拙,古樸無華,儀態(tài)雍容,雄偉莊重,有陽剛之美。其點象石頭落地一樣有力;橫輕豎重,雖橫多上拱,中豎粗壯有力,左右重點豎畫多向外凸,成環(huán)抱狀;其撇飽滿扎實;其捺有“蠶頭燕尾”之態(tài);其鉤多鳥嘴狀;其折多是提筆另起,翻折成斜面而不露棱角。因筆筆中鋒運行鋒藏畫心,筋骨內含。所以肥厚而不臃腫,并使字如突出紙面,很有壯健寬博的浮雕感。顏書以雄渾,壯偉,嚴正,豪放的陽剛之美,令人耳目一新。從魏晉到清代的1600余年間,雖楷書領域各家林立,若論題寫大字楷書匾額,唯有顏書具有無以倫比的優(yōu)越性。
柳體楷書兼歐顏兩家之長。雄強豪健,端莊秀麗,疏朗開闊,清勁方整。柳體名作《玄秘塔碑》其點有方有圓;其橫方起圓收,短橫體態(tài)粗壯,長橫體態(tài)瘦勁,有的兩頭微低,中間高拱,如覆舟狀;其豎體態(tài)較肥,起筆折鋒突出;其撇爽快;其捺捺腳較長,捺尾較細,有顏體筆意;撇捺相交之筆,輕撇重捺,也同顏體筆法;其鉤特別豐厚飽滿;框中無筆畫的,左邊豎角伸出框外,有筆畫的,右邊豎腳伸出框外。從整體看,柳體給人以精悍利落的感覺
。
趙體楷書《妙嚴寺記》端莊閑雅,流暢活潑,圓潤清秀。其點或垂或仰,清圓可愛;其橫有圓筆,也有方筆,有覆舟狀的,也有較平直的,沈穩(wěn)厚實;其豎多作垂露狀,時而順勢右挑作鉤;其撇微弧近直,相當含蓄;其捺如出鋒處有重按的,有不重按的,有的遲重而澀;其鉤稍作蓄勢便挑出,斜鉤伸長挺直;其折筆提筆作圓,多是頓轉順筆,一拓而下。從整體看,趙體給人以清新而充滿生氣的感覺。趙體楷書別開生面,在元代書壇上陡然立起高峰。但由于追求筆畫均勻和體態(tài)秀美,倒有些骨力不足。
3、特點
楷書字體確實頗具規(guī)模。這種字體同漢隸的基本結構雖相同,但它是對隸書的改造而成的,它吸收了隸書結構勻稱明晰的優(yōu)點,改變了隸書的筆勢或適當簡化。
形體上,漢隸向外推開,呈“八”字扁方形??瑫蚶锛?,成“永”字方形。
筆畫上,發(fā)展了隸書的點橫撇捺豎鉤等筆畫。如漢隸和撇是慢彎狀,尾不尖細,有時上挑,;略有勾形;而楷書的撇是筆勢斜下,導尖細,不挑不勾。尤其是橫畫,楷書沒有“蠶頭燕尾”的波勢了。漢隸波動,楷書平穩(wěn)。
楷書在擺脫古代漢字圖形意味這一點上,比隸書又進一步。它完全是由完備的筆畫組成的方塊符號,作為方塊漢字,從此定型。
楷書印刷體:印刷上常用的各種變體,
宋體,橫細豎粗—通用印刷體;
仿宋體,粗細不分,秀麗—序言;
楷體,詩詞正文正楷,接近手寫體,比仿宋豐滿—通俗讀物,小字課本;
黑體,莊重—標題。
七、草書
草書一般是比正式字體寫的草一些的字體。廣義的說,自有漢字以來,篆隸楷書通行時,都有相應的草體。但“草書”成為一種字體的專稱,是東漢以后,并分“章草”“今草”“狂草”三種。
1、章草
是隸書的草寫體。相傳西漢元章劉奭shì時,黃門令使游創(chuàng)制的?,F流傳的有他的《急就章》,取其章字叫“章草”。筆畫常帶草意,有連筆。仍保留隸書的波磔,但字字獨立,不相連屬。筆畫界限清楚,布局也較勻稱,書寫比隸書簡便迅捷的多。如西晉書法家索靖的《出師頌》,用筆既沉穩(wěn)勁健,又活潑靈捷,是標準的隸草,歷來習草者皆視為正宗法帖。
2、今草
是章草的繼續(xù),是楷書的快寫體。東漢末年一直流傳至今。今草,體勢連綿,一筆到底,一氣呵成。雖偶有不連,但血脈不斷。字字顧盼呼應,貫通一氣。今草寫起來靈活流暢,簡易快速。但往往難以辯認。如王羲之的《十七帖》體勢婉轉,寬態(tài)活潑。歷代視為草書的絕品而奉為法度(標準)。
3、狂草
是在今草的基礎上任意增減筆畫,恣意連寫。興于唐代??癫莨P形連綿不絕,上一字的末筆常與下一字的首筆相連,甚至數字一筆揮成,偏旁混用,其部位也改變的厲害,可謂任意揮灑,狂放不羈,較難辨認,很少有實用意義。但在書法藝術上有狂放的風格。如盛唐的張旭,懷素,有“張顏醉素”或“顛張狂素”之稱。張旭的《古詩四帖》,懷素的《自敘帖》,體勢連綿,筆意奔放,給人一種開朗而有變化的感覺。這種狂放不羈的草書,是追求純藝術的表現,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總的說來,草書把楷書十幾筆的字,用兩三筆畫出來,這種高度簡化,可以達到快寫的目的,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八、行書
是介于今草和楷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始于楷書出現以后,盛于魏晉,晉代已流行。直到現在仍是手寫時最多,最廣泛的一種字體。
行體兼采楷草的優(yōu)點,是草書的楷化或楷書的草化。近楷而不拘謹,近草而不狂縱。接近楷書的叫“行楷”,接近草書的叫“行草”。
行書簡化了楷書的筆畫,采用草書連綿的筆法。筆畫連綿而又各字獨立,清晰易認。書寫效率較高,成為楷書的輔助字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姿媚飄逸,幽雅清秀。另有集字成碑的《圣教序》是盛唐長安張福寺和尚懷仁從唐內府收藏的王羲之的行書墨跡中集中而成。此舉共費20余年,選字均為王書的上乘之作,摹勒精美,歷代十分珍重。又如唐代李  的《云麾將軍李思訓碑》,用筆硬挺奇崛,以險絕取勝。橫筆明顯向右上方傾斜(左低右高),雖借鑒《圣教序》,但奇?zhèn)バ蹚娭畡輨儆跁x人,別開一門。宋代書法成就,行書突出,出現了蘇軾、黃庭堅、蔡襄等書法家。
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兩種字體的過渡,不是新舊銜接,繼承,起伏突變。而是新舊交搭,并行,逐漸替變的。在前一種通行的形體中,就已經蘊育萌芽一種更適合實際需要的新的形體結構,最終取代了前一種字體,而居于統(tǒng)治地位。
由殷商的甲骨文到周代的金文,到秦的大篆和統(tǒng)一后的小篆,到漢代的隸書,魏晉以后的楷書,這是漢字形體演變的主流。隸書通行后的草書和楷書通行后的行書,是這一種演變的兩個旁支。
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
↓  ↓
(章)草 行書
↓  ↗
(今)草↗
印刷字體
印刷術發(fā)明後,為適應印刷,尤其是書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漸向適于印刷的方向發(fā)展,出現了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體—宋體。其發(fā)端于雕版印刷的黃金時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曰本人稱其為"明朝體"。由于宋體字適于印刷刻版,又適合人們在閱讀時的視覺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體。
電腦字體
隨看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科技的發(fā)展,在西方文字體的影響下,又出現了黑體、美術字體等多種新的字體,如海報(POP)體、綜藝體、勘亭流、少女字體等,及更多的宋體之變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將各類漢字電腦化,運用的范圍更加廣泛。
漢字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趨勢
如果把新石器時代仰韻文化早期定為漢字起源的上限,那么,漢字已經有六千年的發(fā)展歷史。在漫長的歲月和漢字所經歷的實際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到漢字發(fā)展的幾個規(guī)律和趨勢:
㈠漢字在表意與表音的相互促進中,一直頑強地堅持自己的表意特點,不斷地采用新的方式,增強個體符形和整個符號系統(tǒng)的表意功能。
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當意義發(fā)生變化或符形筆勢化以后,改造自己的符形和對字義的解釋,以創(chuàng)造形義統(tǒng)一的新局面。例如,當漢字所記錄的詞所指的事物發(fā)生變化后,漢字終是及時調整它的義符,使之適應事物的特點?!啊 北臼恰笆??;鹚幇l(fā)明后,形體演變?yōu)榇恕盎稹钡摹芭凇??!翱臁北臼恰啊 倍鵀椤啊 保煌òl(fā)達后, 馬不再代表最佳速度,形體便演變?yōu)閺摹靶摹钡摹翱臁钡鹊?。再如,當原初造字意 因符形演變而淡化,漢字便采取添加意符的方式來增強其表音功能。象形字加義符的如“紋”、“ ”等等,會意或形聲字累義符的如“ ”、“援”、“歌”等。這些都說明,漢字終要最大限地在符形上增加意義信息,來堅持自己的表意特點。
第二、由于書面語與口語互相轉化(口語 出,書面語說出或 出),語音信息一時之間會變得異常強烈,加之有些抽象意義的詞因義構形又比較困難,因此漢字在甲骨文時代就產生了一批同音假借字,即,不再為某些詞構形而借用同音字為符號。例如:“戚”的本義是“斧子”而借作“悲戚”字,“舍”的本義是“房舍”,而借作“舍 ”字,“介”的本意是“甲介”而借作“疆介”字等等。但是,表意的漢字對這些脫離意義的音化符號有“排 ”作用,為時不久,它們便加上了相關的義符,分別叫作“ ”、“ ”、“界”等,再度義化。正國為如此,漢字中的假借字身形聲字轉化,成為一種規(guī)律,在形聲字中是利用一部分聲符作為別詞手段的。
㈡漢字在易寫與易識的矛盾中,不斷對個體符形進行調整,以實現簡繁適度的演化造型。
漢字職能的發(fā)揮,是兩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合成的,這就是書寫和認識。就書寫而言,人們終是希望符號螽易寫;而就認識而言,人們又希望符號出滿易識。然而越簡化,就越越易丟掉信息,給  帶來困難;追求信息量大、區(qū)別度大,又難免增加符形的繁度,給記錄增加負擔。二者的要求是的。漢字就在二者的矛盾中相互調節(jié),以追求簡繁適度的造型。從甲骨文演變到小篆,隨時都可以看到這種矛盾與調節(jié)。例如,  四雙腳圍繞一個域邑,形象 滿,表意度高,但書寫則不便,改為雨腳作“ ”,意義又不很明確。最后加“□”作“ ”,不失本義而簡繁適度。
在不影響表意與別詞的前提下,漢字終是不斷省去多余的分符與筆畫,來減少書寫的困難和減輕記憶的負荷。例如,大篆里,很多從 的字者從 ,小篆則一律減成 ,“集”曾寫三個“ ”,到小篆里,將這些多余的重迭都減省了。可見,有限度的簡化,是漢字發(fā)展的趨勢。
㈢漢字在發(fā)展中不斷完善和簡化自己的構形體系。
表意文字所遇到的最難解決的問題,是隨著詞 不斷豐富、意義不斷增多,字形便會無限增加,致使符形量超過人有限的記憶能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漢字必須在對構件進行規(guī)整的前提下,形成一個 密的構形系統(tǒng)。許慎的《說文解字》,第一次把這個構形系統(tǒng)整理和描寫出來。從小篆起,漢字就有了一批兼有意義音義的成字構傭,作為構形的基礎。許慎將小篆  為五百四十部,部首就是他規(guī)整出的基礎構件。實際上,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歸納為四百一十四個不重復的、音義具體的、獨立的成字構件。其他漢字不論有多少,都是由這四百一十四個構件充當義符或聲符按一定規(guī)律拼合而成的。漢字有了這批構件,便有條件把甲骨文的多形符象形字改造為多義符拼合的會意字,并且產生了一大批意符和聲符相互制約的形聲字。凡同義 的字,用聲符別詞,如“根”、“枝”、“條”、“標”……都是 的部位,都從“木”;面聲符來區(qū)別,“玩”、“完”、“冠”、“頑”、“ ”……都從“元”聲;而用義符來區(qū)別。這種形聲字,大約占漢字總數的百分之七十八以上,成為漢字的主體。同時,漢字的義符和聲符的表意示源功能又都得到了進一步規(guī)整,這樣,漢字便形成了以形聲系統(tǒng)為中心的構形體系,由于采用了基礎構件拼合生成的方法來增加新的字形,因此,不論字數如何增加,基礎構件的數目都能保持穩(wěn)定,只在四百多個上下浮動。而且,就構字功能說,構字量較大的基礎構件只占百分之四十八左右,人的記憶負荷是完全可以隨受的。
形聲系統(tǒng)形成后,漢字的表意方式發(fā)生了質的變化,人們對字符的認識不再是與物象直接聯(lián)系的,也就是說,不需要從字形中直接辨識出物象來,而是憑借形音義已經結合了的基礎構件來概括表意。例如: 發(fā)展為 又發(fā)展為“ ”,早已不像心臟的樣子, 發(fā)展為“氵”,也已沒有水紋的痕跡。但“ ”形與“心臟”義,“氵”形與“水流”意,都已形成固定的聯(lián)系,“心”部字與“水”部字的意義都可以由此辨識了。
漢字的構形系統(tǒng)形成后,仍然不斷進行規(guī)整和簡化。例如,基礎構件既然不與物象聯(lián)系,筆畫便可以統(tǒng)一的進行合理的減省,隸書的 演變?yōu)榭瑫摹啊  ?,就 這類減省。同功能的義符還可以合并,例如小篆的 、 與 到楷書里就已合并為“水”、“鳥”與“佳”作形符時漸漸合并為“鳥”,“佳”只作聲符等等。聲符的一部分在不破壞同源系統(tǒng)的情況下,還可按其示源作用進行規(guī)整,例如從“弘”與“宏”得聲的字,已漸漸規(guī)整為從“ ”,從“宛”與從“ ”得聲的字則規(guī)整為直接從“ ”,這樣也可減省一部分聲符。漢字構形系統(tǒng)的 密與簡化是同時實現的,這是漢字發(fā)展的歷史趨勢中最重要的一點。
㈣漢字必須在自發(fā)發(fā)展的基礎上進行人為的規(guī)范。
漢字的使用與發(fā)展都帶有社會性,每一個漢字字符的創(chuàng)造與改變,一般都經過三個階段:個人使用、社會通行和權威規(guī)范。從個人使用到社會通行,這是漢字自行發(fā)展的階段;從社會通行到權威規(guī)范,這是人為規(guī)范的階段。沒有前一個階段,漢字的社會性能便要喪失,它記錄漢語的使用價值便會減弱,而沒有從一個階段,漢字演變的合理性和構形功能系統(tǒng)的形成規(guī)整和 密化是無論如何難以實現的。所以,漢字需要人為規(guī)范,又必須在尊重漢字的社會通行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規(guī)范,在掌握漢字發(fā)展趨勢并因勢利導的前提下加以規(guī)范,這種規(guī)范才是具有社會性和科學性的。新中國成立以來所作的異體字規(guī)范和簡化漢字的工作,從總的方向看,是符合漢字歷史發(fā)展趨勢的,因此,它才能被龐大漢字的使用者所接受,收到最大限度的社會流通效果。
在漢字規(guī)范工作中,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是十分重要的。漢字的形聲字雖然直有很大比例,但形聲字的聲符來醚就是用近似的聲音來起別詞作用的,并能準確的標音符號,何況經過數千年的歷史演變,聲符對形聲字的直接標音音作用更加弱化。作為表意文字的漢字,必須有一套科學的記音符號來協(xié)助標音,所以,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是彌補表意漢字不足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措施。
漢字詞匯豐富,博大精深。它是中華幾千年文明連綿不絕的載體,更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見微知著,中華民族以其勤勞和智慧不僅創(chuàng)造出悠久燦爛文明,而且推進了世界文明的發(fā)展,為世界歷史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漢字形體的演變及其對字源的否定
中國第一次文字簡化,或已有三千年歷史,由夏篆簡化為甲骨文
論述百練:漢字的簡化
前四史札記:從上古到三國(4)
圖說漢字的歷史
漢字到底需不需要再簡化之爭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