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文化都有淵源,任何藝術都出自某種文化并有自己的傳統(tǒng)傳承。現(xiàn)代小提琴演奏藝術源于意大利正如美聲歌劇演唱源于意大利一樣那么明確,而現(xiàn)代鋼琴演奏藝術的起源則不像小提琴那么明顯,是起源于意大利還是德國,還是匈牙利, 還是法國,還是俄羅斯?這里不能將鋼琴演奏藝術與西方鍵盤樂器演奏藝術視為一回事。它們之間有密切的血緣關系,但再密切不等于相同,爺爺就是爺爺,兒子就是兒子,孫子就是孫子,不能把老子與兒子混淆了。小提琴演奏藝術和鋼琴演奏藝術進入19世紀后很快形成了幾個明確的學派,不同的學派源于對音樂表現(xiàn)不同的審美并由此產(chǎn)生不同的演奏技術應用。這其中,俄羅斯鋼琴學派曾在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形成了一個強大而鮮明的學派。
隨著交通和通訊的發(fā)達,以及唱片和收音機及電視的普及,學派漸漸全球化了。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不但學派變得模糊不清,甚至連傳統(tǒng)是怎么回事,也沒有人去認真關注了,都是嘴上隨意主觀說,愛怎么定義就怎么說。學派是一種學習和探索知識的方法并非迂腐的守舊,傳統(tǒng)是經(jīng)驗和經(jīng)典的積累,并非是過時的迂腐。
在今天的音樂教育和音樂表演中,人們時不時還談談傳統(tǒng)和學派,而事實上,多數(shù)人只是憑感覺外加一些道聽途說的說法來對傳統(tǒng)和學派進行一種主觀隨意的解讀,雞同鴨講,各自宣稱各自的解讀是正確的。了解文化的傳統(tǒng),尋根藝術的學派是需要順藤摸瓜的,不是愛怎么說就怎么說。
何為俄羅斯鋼琴演奏學派,其特點是什么?這個問題的答案,當今俄羅斯新一代鋼琴演奏家自己也不敢宣稱自己的理解就是正確的答案。
現(xiàn)代鋼琴這件樂器到了莫扎特20多歲后和貝多芬時代才基本形成,到了肖邦和李斯特時代才算定型和成熟。演奏技術推進了樂器的改良,樂器的改良促進了演奏技術的發(fā)展。從貝多芬時代開始,鋼琴逐漸成為作曲家和演奏家(那時的作曲家,大部分都是很優(yōu)秀的鋼琴演奏家)的全能樂器,可以是獨奏樂器,可以是歌唱家樂器,可以是一個人的樂隊。
為什么從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上半葉,最杰出和最有影響力的鋼琴家大部分是俄羅斯鋼琴演奏家,這是由其開放的音樂文化和兼收并蓄形成的演奏學派所決定的。俄羅斯演奏家是在強大文化背景支持下學音樂,在學音樂中學習樂器演奏,將文化、音樂和樂器演奏三者均等地結合為一體,每個演奏家都有良好的文化修養(yǎng)和強大的音樂理論知識,每個作曲家演奏鋼琴的水平都很高。在俄羅斯音樂家身上,文化、音樂藝術和樂器演奏技術三者沒有分家。
俄羅斯鋼琴學派來自于哪里?既然沒有一個公認的答案,演奏家可以從演奏歷史角度去回答,那么欣賞者也可以從欣賞的角度,借助一些歷史知識給自己一個答案。筆者個人主觀認為,所有現(xiàn)代鋼琴演奏學派都起源于李斯特和肖邦,而俄羅斯鋼琴家和作曲家們將肖邦和李斯特開創(chuàng)的現(xiàn)代鋼琴演奏藝術糅合一體發(fā)揚光大了,那就是將肖邦鋼琴演奏的詩意性和歌唱性與李斯特鋼琴演奏的交響性有機地結合了在一起。肖邦是用鋼琴演奏來吟詩和歌唱,李斯特是將鋼琴作為樂隊來使喚,作為戲劇舞臺來表現(xiàn)音樂。他倆對鋼琴演奏藝術的音樂表現(xiàn)力有不同的審美,就產(chǎn)生了不同的音樂,不同的音樂就要求有不同的聲音概念,不同的聲音概念就需要借助不同的演奏技法去獲取和表現(xiàn)。
從鋼琴教學的歷史發(fā)展線索去尋找俄羅斯學派,遠的不說,如果從俄羅斯鋼琴學派的締造者,波蘭鋼琴家、作曲家和鋼琴教育大家提奧多爾·雷謝逖茲基(Theodor Hermann Leschetizky 1830 – 1915)算起,那么其學派形成和發(fā)展的線路應該是:奧多爾·雷謝逖茲基-到西里·薩仸諾夫,薩仸諾夫教出了斯科里亞賓、梅特納、萊文尼、羅西娜·貝西等等。奧多爾·雷謝逖茲基之于俄羅斯鋼琴學派就如維尼亞夫斯基之于俄羅斯小提琴學派一樣,之后才是列奧波德·奧爾和最后真正成為明確的俄羅斯小提琴學派的斯托利亞斯基音樂教學體系。在奧多爾·雷謝逖茲基之后是菲利克斯·布魯門菲爾德(1863-1931)。菲利克斯·布魯門菲爾德教出了20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和亨利·涅高茲,另外幾條線還有:(1)亞歷山大·戈登懷瑟(1875-1961)教出了一批一流的鋼琴演奏家兼一流的鋼琴教育家:塞繆·芬伯格、卡巴列夫斯基、金斯伯格、尼古拉耶娃、巴什基洛夫。(2)康斯坦丁·依古莫木夫(1873-1948)教出了列夫·奧伯林、亞科夫·福萊爾(普列特涅夫等著名鋼琴家的老師)、馬麗婭·格林伯格、亞科夫·米爾斯坦等。(3)列奧尼德·尼古拉耶夫(1876-1942)培養(yǎng)出了弗拉基米爾·索弗洛尼茨基、馬麗婭·尤蒂娜、肖斯塔科維奇、帕維爾·謝列布里亞克服等。(4)亨利·涅高茲(霍洛維茨的同門師哥)培養(yǎng)出了里赫特、吉利爾斯、亞科夫·扎克、列夫·瑙莫夫(非常出色的鋼琴教育家)、拉多·魯普(羅馬尼亞)、維拉·戈諾斯塔耶娃、葉夫根尼·馬里寧、葉夫根尼·莫吉列夫斯基等。這么多條線的俄羅斯鋼琴教學幾乎又各有特點,就如四川的回鍋肉種類那么多,都是回鍋肉,味道特色不一樣。但是,他們有一共同的特點,而這一特點正是俄羅斯鋼琴學派的根,也是現(xiàn)代鋼琴演奏的淵源(在19世紀的法國和德國鋼琴演奏上也很突出)。這一特點就是:用精湛的演奏技術讓鋼琴發(fā)出如人聲一樣深情地歌唱。而今天的人理解俄羅斯鋼琴演奏是用精湛的演奏技術砸琴,這是對俄羅斯鋼琴演奏學派的錯誤認識、歪曲和誤傳。
音樂是聲音與時間組合的藝術,音樂是表達情感和表達言語無法表達的思想之特殊語言,必須用有表現(xiàn)力的聲音去表現(xiàn)有表現(xiàn)力的音樂。用精湛的技術發(fā)出如人聲一樣深情的聲音去表現(xiàn)音樂是所有樂器演奏應該遵循的審美。老一輩俄羅斯大中小提琴演奏家和鋼琴演奏家的演奏,在樂器發(fā)音審美和音樂表現(xiàn)審美上都是一致的。如今很多年輕演奏家為何演奏技術再精湛,演出出來的音樂都不能打動人,首先是發(fā)音沒有藝術感染力,其次是音樂表達缺乏文化信息,都是相似的聲音和相似的演奏方式去演奏同一部作品,能不讓人聽了乏味嗎?
話到此,還是沒有回答什么是俄羅斯鋼琴演奏學派這個深奧和博大的問題,只是表達了作為欣賞者的我對俄羅斯鋼琴演奏學派和鋼琴演奏審美的一點純主觀的個人見解。說錯了,請讀者看了別上火和罵人,在評論區(qū)溫柔地提出批評指正,幫助我,我將分享更多精彩的演奏來回饋感謝你。
新一代杰出的俄羅斯鋼琴演奏家很多,他們都以自己對俄羅斯鋼琴學派的理解和認識在傳承俄羅斯鋼琴演奏學派。在這什么都全球化的時代,也許他們已經(jīng)開始反感學派的說法,但是,只要他們還在用精湛的演奏技術讓鋼琴如人聲一樣深情地歌唱,他們就是在傳承偉大的俄羅斯鋼琴演奏學派。就算學派消失了,學習和探索的思路與方法,對音樂的藝術審美,這些東西永遠不會消失。如果這些都消失了,那么音樂也就沒有了生命,藝術也就將死亡了。
說再多,不如來聽聽新一代俄羅斯鋼琴學派代言人之一米洛斯拉夫·庫爾蒂舍夫(出生于1985年)的演奏。米洛斯拉夫·庫爾蒂舍夫2007年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比賽上獲得鋼琴第二名(第一名空缺),他的妻子獲得那一屆比賽小提琴賽項金獎。如今,他倆已經(jīng)成為生活夫妻中的音樂夫妻,都在傳承著偉大的演奏學派:用精湛的演奏技術讓樂器如人聲一樣深情地歌唱。
建議:請戴上耳機或接駁音箱聽,音效會好很多!
《帕格尼尼主題變奏》作品43號
作曲:拉赫馬尼諾夫
鋼琴:米洛斯拉夫·庫爾蒂舍夫
協(xié)奏:圣彼得堡卡佩拉國立交響樂團
指揮:亞歷山大·切爾努辛科
演出時間:2018年10月10日 圣彼得堡
演出地點:俄羅斯圣彼得堡卡佩拉音樂廳(建于15世紀)
米洛斯拉夫·庫爾蒂舍夫鋼琴獨奏音樂會(上)
肖邦 4首敘事曲
《g小調第一敘事曲》 作品23號
《F大調第二敘事曲》 作品38號
《降A大調第三敘事曲》 作品47號
《f小調第四敘事曲》 作品52
米洛斯拉夫·庫爾蒂舍夫鋼琴獨奏音樂會(下)
斯特拉文斯基
《皮特魯什卡》
鋼琴家米洛斯拉夫·庫爾蒂舍夫,享樂人生從前有詳細介紹過,請點擊以下文章標題進入深入閱讀(有非常豐富的信息和更多的精彩演出視頻)。
【享樂觀察】俄羅斯偉大鋼琴演奏學派的新一位傳承者和捍衛(wèi)者:米洛斯拉夫·庫爾蒂舍夫
備注:鋼琴家米洛斯拉夫·庫爾蒂舍夫和小提琴演奏家神尾真由子將于2019年1月再次出任中新國際音樂比賽的評委,并在頒獎音樂會上演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