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每一個現(xiàn)代人的生活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上溯到四五十年以前,要說一天學校沒進的人,可能大有人在。那個時候,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人們信奉的是:知識無用論。那時候,教師的社會地位是很低的,并不僅僅是收入的問題,社會上有相當一部分人,甚至是普通的勞動者,都瞧不上當老師的,先是有“九儒十丐”之說,再后來就是“窮教書的”之喻。
我是90年代中期的中師生,1994年考上中師,記得比我高兩屆的一位師兄,恰恰還是我的本村。據(jù)說當接到中師的“入取通知書”的時候,心里一百個不愿去讀。原因是畢業(yè)后每月兩百多塊錢的收入,實在頂不上一個手藝上乘的“泥瓦匠”!好在后來幾年,教師的收入和社會地位略有上升,這位師兄也一直當老師直到現(xiàn)在。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了,最近對自己每天都在從事的教育工作,卻感覺有些陌生,原因在于這么多年來,自己從來沒有認真的思考過:教育,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職業(yè)?
首先,學校里的教師是什么?是受雇于一個單位或者法人的平等的勞動者。在這個集體中,不存在誰是老板,誰是員工的問題。就算有一定的“管理者角色”,也僅僅是工作分工的不同而已,畢竟在這個院子里,沒有哪一個人可以直接決定其他人的職業(yè)去留或者是工作收入。因此,就一所學校的教師而言,從本質(zhì)上說他們之間是平等的,沒有尊卑貴賤之別?,F(xiàn)在有一個說法:校長是什么?校長不是官員,校長是平等中的首席。從職業(yè)角色上來說,校長與教師是平等的,只是校長占據(jù)了“管理與引領”、“教育與影響”的首席位置。僅此而已。當然,這是對公辦學校來說,對于私立學校而言,校長的權(quán)利要大得多,也許這就是很多私立學校能夠成功的關鍵所在——校長的手中握有真正的權(quán)利!
其次,同一單位的教師之間是怎樣的關系?一所學校綜合所有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所需要的工作總量是一個總數(shù),這個總數(shù)要有這所學校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來完成。如果是在一個工廠,如果生產(chǎn)總量一定,這些工作需要員工共同完成。那可能會存在多勞多得的現(xiàn)象。但這條經(jīng)濟規(guī)律并不適用于教育。在一所學校,每個教師憑自己的職稱吃飯,拿自己的固定工資?,F(xiàn)實生活中并不會真正根據(jù)你完成的教育教學任務量和教學質(zhì)量來決定教師的收入。而是從年齡、資歷、職稱等方面,把教師劃分成“三六九等”。有些教師,雖然工作量不大,教學成績一般,但是往往拿著最高的工資,而很多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卻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工資。并且不能有絲毫的抱怨:因為你得慢慢來,將來你也有老的一天!所以,論資排輩,照顧老者甚至是弱者,永遠是教育行業(yè)或者說當今社會事業(yè)單位的常態(tài)。
第三,最難評價的是教育。如何來評價一名教師教的怎樣?一所學校班的如何?其實是最難的一個問題。因為任何一個學生、任何一所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都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一個學生在一所學校讀書三年,最后中考考了600分,你沒法說如果他(她)在另一位老師的手下,或者在另一所學校就一定不現(xiàn)在強或者弱。因為他(她)所受的三年初中教育,對他(她)的人生而言,永遠無法重復,無法從頭再來。所以,你永遠無法肯定的說一名教師或者一所的教育成功還是失??!就算是處在同一年級的平行的班級,也無法直接用成績來衡量教師的優(yōu)劣。你沒法說一個考的平均年分數(shù)高的班級的老師就一定不成績低的班級的老師出色,因為學生的基礎和天質(zhì)不一樣。這些同樣不可逆轉(zhuǎn)。所以教育的過程不能看短期的結(jié)果,更應當看教育的過程,綜合一個教師從教幾年甚至說十幾年的教育生涯來評價,而絕不可以“一城一地之得失”論成敗。
教育,就是這樣不可或缺,同時又難以捉摸!誰是教育真正的老板?是政府。但政府又不是一個具體的人?而是一個社會機構(gòu),他無法現(xiàn)世現(xiàn)報地直接決定一名教師的工作優(yōu)劣甚至是職業(yè)的去留。哪怕是面對一名再怎么不合格的教師,就算再不行,也會容許他游走在行業(yè)體制之中。因此,有人說教育是“良心活兒”!
面對教育這樣的“良心活兒”,怎樣引領和管理好教師們更好地向好向善?第一是靠正能量的引領和鼓舞,要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次靠制度的約束,要建立起科學完善的教師評價制度,靠制度來管理和約束教師的從教行為;第三靠文化的渲染,只有讓教師把自己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當成畢生追求的崇高事業(yè),教師才會有文化的獲得感和發(fā)展的持久動力。所以,三等的教育管理靠人治;二等的教育管理靠法治;一等的教育管理靠文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