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上街,偶然碰到西瓜攤子,孩子們叫嚷著說想吃西瓜。夏天還未降臨,早到的西瓜不甜。跟我們一同逛街的一位3歲小男孩的媽媽,觸景生情地說起了小時候的故事:
她小時候嘴饞,愛吃西瓜。6歲那年的夏天,她和母親走在街上,見到西瓜攤被切開兩半的紅彤彤的西瓜就要流口水??吹剿谂蔚哪抗?,她母親猶豫了一下,摸了摸褲袋,從里面掏出了一張皺巴巴的還缺了一小角的一塊錢,清清嗓子跟西瓜販子說:“老板,給我來一塊!”女兒接過西瓜一啃而光后,突然發(fā)現(xiàn)母親微笑地看著她,她這才發(fā)現(xiàn)母親連一口西瓜也沒吃上。“我不愛吃西瓜,你吃!"聽到母親這樣說,她的臉反而紅得發(fā)燙,因為她想起了母親曾經(jīng)躲在廚房,啃食只剩一點紅肉的西瓜皮的遙遠記憶……
沒多久,她的母親便生病去世了,那一年她才7歲。
在聽著這位媽媽的回憶,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姿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那位媽媽眨眨發(fā)紅的眼睛,問我:“你說,父母最應該給孩子留下什么記憶呢?”這得從孩子最容易記住的是哪些細節(jié)說起。
?孩子長大后,依然會清晰記得父母的哪些細節(jié)?
美國執(zhí)照心理學家Krystine Batcho經(jīng)過大量的研究文獻發(fā)現(xiàn),童年時期孩子與父母的互動而培養(yǎng)來的親子關系,平凡的點滴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特別。孩子們長大后,那些快樂的和恐懼的往事會成為非常深刻的記憶。所以,孩子們長大后,依然清晰地記得有關父母的細節(jié),也是跟這些方面相關:
1、孩子害怕時,父母做什么?
我們知道,當一位新生的小嬰兒哭泣時,如果媽媽在嬰兒床邊播放模擬子宮內(nèi)的白噪音,寶寶便會恢復平靜。其實對寶寶來說,模擬媽媽子宮內(nèi)聲音的白噪音意味著安全感。約翰.鮑比也曾經(jīng)說過,那些有安全感連接的寶寶,往往是走的最遠、最富有探索精神的。所以,從小的親子陪伴和情感連接,能保障孩子的安全感。
當孩子遭遇害怕,比如他們半夜從噩夢中醒來,從高處摔落產(chǎn)生恐懼感,被寵物狗追撲而害怕,被同齡小朋友欺凌而顫抖……父母做什么,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一位讀者爸爸曾經(jīng)跟我分享過他小時候被狗追撲的情景。當時他才幾歲大,跟隨父親到田地里采摘花生。路上一條土黃色的大狗從旁邊竄出來,把他撲倒了,他害怕得褲子也尿濕了。趕走了大黃狗之后,他才開始大哭起來,父親朝他投去鄙夷的眼光:“膽子比老鼠還??!”父親那一刻鄙夷的眼光,讓他記住了幾十年。
保護孩子安全感的父母,會給孩子留下溫暖的記憶,反之,則會留下苦澀的記憶。
2、父母跟孩子經(jīng)歷的快樂瞬間
幼兒說已經(jīng)不止一次地說過,孩子的幸福感和快樂記憶,來自經(jīng)歷而不是事物。什么意思?當父母給孩子送一條漂亮的公主紡紗裙子,還不如陪孩子玩一次“老鷹捉小雞”游戲,將給孩子帶來長久的幸福感。孩子跟父母一起經(jīng)歷事情,比如父母教孩子打掃衛(wèi)生、做蛋糕,父母陪同孩子踩單車踏青,父母陪同孩子閱讀有趣的繪本,父母陪同孩子參加幼兒園的親子運動會……這些父母跟孩子經(jīng)歷的快樂瞬間,會成為孩子溫暖而深刻的記憶。
一位老人摔傷不得不坐上輪椅,老人很絕望。女兒跟老父親說起了兒時的經(jīng)歷,讓父親老淚縱橫。5歲那年,她因為玩蕩秋千而從高處摔落,摔斷了左腿,她很難過不能跟小朋友玩耍了,因此常常發(fā)脾氣。有一天,父親興高采烈地把她推出門,參加了一個跑步活動。父親把她的輪椅推得飛快,她快樂而興奮的“咯咯”笑聲,隨著路邊蒼翠的綠樹飄散到遠方,兩父女在旁人的艷羨中獲得了第一名。
3、父母兩人的關系
在孩子眼里,父母那些溫馨的恩愛瞬間,以及相互斥責和打架的場景,將在孩子的腦海里刻下烙印。別以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其實孩子是敏感的觀察者。正如英國劍橋心理學家特里·阿普特所言,孩子甚至能敏感地捕捉到父母間虛偽的“和諧”。為什么?父母的關系,對孩子來說意味著生存環(huán)境的安穩(wěn)與否,這是基因在人類身上留下的“警報器”:當父母關系不友好,孩子可能面臨父母分離、孩子生活無保障的危機;當父母關系和諧,情感親密,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幸福感,不僅意味著生活的安穩(wěn),也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快樂的氛圍,父母的恩愛點滴,也會成為孩子未來婚姻的范本,被孩子記住一輩子。
曾經(jīng)接觸過一個案例。一位25歲的小伙子非常害怕上發(fā)廊剪發(fā),每一次進去,看到地上一撮撮的黑發(fā)就會冒冷汗,繼而渾身顫抖。小伙子說,他記得3,4歲時,有一次他的父親把母親塞進一把有扶手和靠背的椅子里,然后拿起皮帶抽母親……他嚇哭了,驚恐中看到了自己腳上藍色布鞋旁邊,隨著母親凄厲的哭叫,落下了一撮黑黝黝的長發(fā)。
4、孩子犯錯或失敗時,父母的反應
當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錯誤,或經(jīng)歷失敗,沮喪感已經(jīng)讓他們倍感失落,如果這時父母親切地安慰,會給孩子帶來溫暖;如果這時父母嘲諷指責,便如“傷口上撒鹽”,孩子會感到更加痛苦和孤立無援。2016年4月,美國心理科學雜志曾經(jīng)警告父母:父母在孩子失敗事件后所表現(xiàn)的態(tài)度,真的會影響孩子對自己能力的自信。父母消極的態(tài)度會在孩子的腦袋中一次又一次地浮現(xiàn),打擊孩子的信心;父母積極的態(tài)度也會在孩子的腦袋中一次又一次地浮現(xiàn),幫助孩子樹立再次嘗試的信心。
有朋友說,記憶是一塊神奇的“魔術貼”。有一次,母女倆因為某些事情而鬧矛盾,老母親把家里的碗筷全部丟掉后,只訂了一份快餐回家,在女兒面前若無其事地吃飯。女兒氣得也叫了一份pizza外賣快餐,還喝了一瓶老母親十分厭惡的葡萄酒。
在醉醺醺中,她突然想起了,小時候有一次帶回家一張0分的考試卷而拒絕吃飯,她媽媽看了看她的0分試卷,笑著說:“不吃飯腦袋長不好,零分就丟不掉了;好好吃飯腦袋長得好,才有機會得100分”……她突然覺得自己好傻,跟母親賭氣不值得。她便把葡萄酒瓶丟進了垃圾桶,走進房間,輕輕地擁抱了一下母親。她的母親又笑又罵地站起來,幫她熬起了解酒湯……
?我希望給孩子留下什么記憶?你呢?
我的老父親去世1年多了,我常常會想起小時候的一些片段。有溫馨的,有傷感的……綜合起來后,他就像我面前的一片落葉般,在帶著涼意的秋風中搖曳著飄落到地上、靜靜地融進了泥土感覺。
我常常也在想,我未來將留給孩子什么樣的感覺呢?當他們偶然地路過一片綠意如煙、上面點綴著星點小黃花的草地時,能微笑著說:“哦,媽媽帶我來過”,沒有傷感沒有遺憾,只有溫馨和懷念,這便是我希望給他們留下的“媽媽的感覺”了。
父母跟孩子相處的點滴,真的會化成一塊塊神奇的“魔術貼”,里面帶著溫度和顏色。那些美好的回憶,會在未來讓孩子時常重溫;那些丑陋的回憶,可能會在未來激起孩子更深的厭惡。其實我并不確定,我已經(jīng)在孩子們的腦袋中留下了什么樣的記憶,但是我每天都在努力地當一個好媽媽,在他們的腦海中涂抹“快樂”和“陽光”。
所以,你會給孩子留下怎樣的記憶呢?
關鍵字:親子關系、親子情感、家庭育兒、早期教育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咨詢師,學習國外心理學家們知識,分享科學、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