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堯帝想把天下讓給許由,說:“你好比天上的日月,我好比人間的燈火。既然日月已經(jīng)出來,還要叫燈火來照明干啥,我把治理天下的位置讓給你吧?!痹S由聽了輕蔑地一笑,回答:“天下已被你治理得很好,為什么還要我來代替你呢?我好比一個小小的鳥,在林中作巢,只要占據(jù)一個樹枝就夠了,要那么大的天下干什么?”
說完之后,許由就遠遠地逃到箕山隱居起來。
后來堯又派人找到許由,又想請他做九州長,誰知許由一聽這話,馬上用手緊緊地捂住耳朵。即使如此,還是聽進見了一點,很害怕這一點聲音玷污了自己的純潔,就急忙跑到穎水邊去清洗耳朵。這時,恰好遇到隱居在箕山上的另一位圣賢巢父,正牽著牛犢在河邊飲水。巢父問明許由洗耳的原因后,就奚落他道: “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我犢口”,說著,竟把牛犢牽到上游去飲水。
是嘛,你要清高,就躲到?jīng)]人的深山老林去,誰能找到你?你故意招搖于世,逢人便顯擺,不就是想博得名譽嗎?你說怕臟了耳朵,我還怕你污染了我的牛口哩!
看來,清高在中國是有悠久歷史的,而一開始,也就不免有些嬌情。
據(jù)說,當年漢武帝觀看伯夷和叔齊的畫像,問東方朔畫像上的兩個人是誰,東方朔說:“古代很愚蠢的人。”武帝說:“伯夷和叔齊是天下有名的廉潔之人,怎么能說愚蠢呢?”東方朔回答說:“我聽說,聰明的人活在世上,應該順應時勢,不阻礙潮流。他們?yōu)槭裁床惶幱谧约簯幍奈恢蒙?,暢快地喝酒,自由自在地就像在水中游泳的野鴨一樣?如果他們不想當官,天子腳下,京城附近,哪里不可以隱居,為什么要跑到首陽山去餓死呢?”
巢、許的這些故事之所以被中國文人推崇備至,無非是想以此顯示自己的品位。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里,隱士們不看重名利的行為的確讓人敬佩。但能真正做到的,其實也不多。更多的是用“隱”成為以退為進、謀取功名富貴的手段。
比如盧藏用,就是時的著名隱士,但他并不打算隱居一輩子。他本是幽州范陽(今北京地方)人,卻隱居在靠近當時京師長安的終南山,其目的無非是便于交結官場,窺伺做官的機會。后來因為唐高宗時常攜武則天皇后駕臨東都洛陽,盧藏用又在靠近洛陽的少室山找了個隱居地點。就這樣,唐高宗的車駕經(jīng)常往返于長安、洛陽,盧藏用也隨之奔波于終南、少室兩山間,于是人們就譏稱他為“隨駕隱士”。果然,他做隱士出了名,被皇上征召出山,在朝廷做了官。道士司馬承禎是他在山里隱居時的朋友,一次也受召入京,要回終南山時,盧藏用在京城為他送行,酒席上,指著終南山方向說:“山中真是好地方。”司馬承楨諷刺道:“依我看,那不過是做官的捷徑而已?!北R藏用頓時無地自容。
還有東晉時的謝安石(就是指揮“淝水之戰(zhàn)”的謝安)。謝安,字安石,在東山隱居時就聲望極高,面對朝廷的高官厚祿,他卻屢征不去,以致當時人有“安石不出,將如蒼生何”的擔憂。后來看到家族勢力有衰落的趨勢,就不再扭捏,也出來做了恒溫的司馬。御史中丞高崧對他開玩笑說:“足下屢次違背朝廷旨意,高臥東山,眾人常常議論說,謝安不肯出山做官,將怎樣面對江東百姓!而今江東百姓將怎樣面對出山做官的謝安呢!”謝安聽后面有愧色,只能呵呵一笑。
恒溫雖然很敬重謝安,但也常拿謝安隱居的事開玩笑。一天,有人送給恒溫一些中草藥,其中有一藥名“遠志”。而恒溫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拿起這草藥問謝公:“此藥叫遠志,又名小草,為何一物有二稱呢?”謝未及答,旁邊人接住話頭說“這好解釋嘛,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敝x安的臉刷一下就紅了。
處就是仍然處于深山修隱,守許由、伯夷等先賢們的遠大志向。出,就是耐不住寂寞,做高官拿厚祿享受榮華富貴了。雖然謝安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有雅量有膽識的大政治家”,可要單從隱士角度來說,比起同時代的葛洪,謝安要稍微遜色。
不過,兩人最后歸宿雖然不同,但都遵守了中國士人“不為良相,便為良醫(yī)”的治國救民基本原則。
在我看來,中國歷史上眾多的隱士,魚龍混雜,大多數(shù)名不副實,除去一些沽名釣譽之徒,能稱為隱士的大約有三種:重自我修行與世無爭者;政見不同遠離紛爭者和時機未到暫時蟄伏者。
第一種如老、莊,大約已看透世事規(guī)律,悟出了生命的本質,認為虛無才是世界的根本,萬物演變不論多么重要、精彩,只不過是你心里感覺的過程。佛教進入后形成的有中國特色的禪宗,其實就是老、莊哲學與佛教的結合體。所以這些人,一般都隱的比較徹底,只不過他們基本上也可以算作宗教人士了。
第二種如伯夷、叔齊,他們不食周粟,餓死于首陽山。他們反對武王伐紂的理由無非是“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這也是中國正統(tǒng)的思想觀,后來的儒家,就是繼承了這樣的思想觀點并把它發(fā)揚光大的。因此孔子在《論語》中曾說:“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孟子也說 “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辈?、叔齊的行為看來是很符合孔孟的準則的,因此他們歷代都被公認為是標準的隱士。
第三種如姜尚鉤閑于渭水,諸葛抱膝于隆中。嚴格地說,他們也不能算是真正的隱士,因為他們時刻關心著天下大事,準備待機而動,去擇主而事,擇木而棲,去實現(xiàn)“修、齊、治、平”的最高目標。然而時有至有不至,運有窮通,時機未到時,這些有抱負的知識分子往往就采取“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態(tài)度了。
這些典故始終伴隨著“有無意義”,“真隱假隱”的爭論。在莊子看來,伯夷、叔齊的行為從表面看來有“死名”、“死利”、“殉仁義”、“殉貨財”的不同,卻又都有“殘生傷性”的本質,那皆是違背自然法則,是生命的浪費與無意義。但孔子卻肯定了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正當性,不過,他并不贊同無原則的隱逸,說“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認為“隱”是有條件的。
總的來說,中國歷史上那些隱士,雖然都是隱居山林,但目的大不相同。有故作清高博取聲望的,有無力抗爭逃避現(xiàn)實的,有以退為進擇機而動的,也有看破紅塵獨善其身的。林林總總,不一而足,隱逸已成為幾千年來中國封建士大夫十分推崇的一種文化了。文人得意時仕,失意時隱,既能自我安慰,又能韜光養(yǎng)晦,實在是瀟灑無比。
陶淵明那篇題為《飲酒》第五的詩,就很能表現(xiàn)這種心境:“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就真是淡定的超凡脫俗??!
由此可見,“隱逸文化”看似消極,卻是對世人熱衷功名利祿行為的一種平衡,很符合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所以能流傳至今。即使在商品經(jīng)濟的今天,仍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