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又稱“珍寶航行”,是泛指中國明代早期1405年至1433年間的七場連續(xù)的大規(guī)模遠洋航海,跨越了東亞地區(qū)、印度次大陸、阿拉伯半島、及東非各地,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遠洋航海項目。
位于馬六甲市的鄭和像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正使鄭和與王景弘率士兵二萬八千余人出使西洋,造長四十四丈廣十八丈大船六十二艘,從蘇州劉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門楊帆,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區(qū)),后向爪哇方向南航,次年六月三十日在爪哇三寶壟登陸,進行貿易。
直到1433年,鄭和率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的龐大船隊遠航,拜訪了三十余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qū)。這段時期是在迪亞士發(fā)現好望角的七十年前及哥倫布發(fā)現美洲大陸的八十年前;是當時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遠航航海項目。鄭和船隊七次下西洋的總航程達到七萬多海里,長度相當于地球圓周的三倍有余。
1418年鄭和航海隊伍繪制的世界地圖(此為1763年的復制品)
鄭和船隊曾經航行至東海、南海、泰國灣,繞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安達曼海及孟加拉灣,再繞過整個南印度至阿拉伯海、波斯灣,從亞丁灣進入紅海,亦有航行至東非馬達加斯加北部更遠的海域,到達沿海三十多個國家及島嶼,包括東南亞的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暹羅;印度的古里、榜葛剌;阿拉伯半島的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東非的木骨都束、莫桑比克貝拉港。
鄭和艦隊的七次遠洋有六次是在明成祖永樂年間(1402年至1424年)開始,而最后的第七次遠航是在明宣宗宣德元年(1425年至1435年)開始。前三次遠航最遠到達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卡特,而第四次最遠航行至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最后,船隊遠航至阿拉伯半島和東非。
鄭和航海圖第一頁
鄭和下西洋時所繪制發(fā)給鄭和船隊上的舟師的航海圖《鄭和航海圖》(全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著番圖》),是世界現存最早的航海圖。
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明代多種文獻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睹魇贰む嵑蛡鳌分杏涊d:“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strong>《西山雜志·三保太監(jiān)下西洋》:“永樂三年成祖疑惠帝南逃,命中官鄭和、王景弘、張文等造大船百艘,率軍二萬七千余。”顧起元《客座贅語·寶船廠》:“寶船之役,時有謂建文帝入海上諸國,假此蹤跡之?!?/strong>
掃蕩張士誠舊部
有歷史學家指鄭和下西洋是由于明成祖派遣鄭和去掃蕩元朝末年起義群雄張士誠的殘余勢力。于張士誠身故后,其部屬聯合日本倭寇威脅沿海地區(qū)安全。明成祖基于安全考慮便派遣鄭和加之以掃蕩。
與海外番國結盟,圍堵帖木兒帝國
歷史學家向達、尚鉞提出鄭和下西洋是針對帖木兒帝國,聯合印度包抄帖木兒帝國后方,牽制其東進。明初時,帖木兒大舉進攻明朝,因此從海外結盟是鄭和下西洋的一個主要目的。
17世紀早期,鄭和下西洋寶船的木刻畫
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明史·鄭和傳》中記載:“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發(fā)展海外貿易并殖民海外
鄭和下西洋發(fā)展的海外貿易包括朝貢貿易,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但于明成祖年間仍然實施海禁政策,加上史學家徐玉虎指出明室要“阻錢貨之外流”,所以殖民之說不太可能成立。
前往麥加朝圣
鄭和本身為伊斯蘭教教徒,一直有前往圣城麥加的心愿。
明朝沈度作《瑞應麒麟圖》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