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史 | 為孤單的歷史平反。 點名關注
百萬人關注的最具深度訂閱號;新榜每日原創(chuàng)全國前十。真相、內幕、辯證!關注有獲,訂閱增益。
文 | 許涵
很多網(wǎng)絡大V都說中國人沒有探索精神,但實際上這純粹是對歷史的無知。遠的不說,就說明朝吧。但還是最有名的人物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恐怕就是七下西洋的鄭和了。
公元1405年7月11日,鄭和奉明成祖之命開始他的七次遠航,歷時28年,拜訪了30多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qū),史稱鄭和下西洋。
他的航海時間比迪亞士發(fā)現(xiàn)好望角、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都要早七、八十年。其航程之遠及船隊規(guī)模之大為歷史罕見,不僅是明代盛事,也是世界航海史的創(chuàng)舉。
鄭和
鄭和(1371年~1433年),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又作三保,云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xiāng)知代村人,回族。明太祖統(tǒng)一云南后,鄭和被閹入宮,靖難之役中,從燕王起兵有功,朱棣賜他姓鄭,提拔為內官監(jiān)太監(jiān)。
“
作為世界歷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之一,他在航海、外交、軍事、建筑等諸多方面都表現(xiàn)出卓越的智慧與才識。
他通曉牽星過洋航海術,熟知各式東西洋針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學、船舶駕駛與修理的知識技能。在長達28年七下西洋的偉大航行中,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經(jīng)東南亞、印度洋,遠航亞非地區(qū),最遠到達紅海和非洲東海岸,航海足跡遍及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鄭和下西洋出行的艦船多達200余艘,人數(shù)多達27,000余人,如果沒有精密的計劃與管理、發(fā)達的造船術和先進的航海技術,是不可能完成遠洋航行壯舉的。鄭和成功七下西洋充分證明了他在航海船隊方面的領導能力和組織天才。
據(jù)史料記載,明成祖之所以派鄭和遠航,一是想要查訪惠帝是否逃亡海外,二是想借此顯示明朝的富強,與周邊國家修好,以樹立永樂皇帝的崇高威望。但鄭和出使西洋,也非一帆風順的,經(jīng)歷了許多艱難險阻,甚至遭到伏擊,但都憑其機智和勇武一一化解。
因此他七次下西洋,不僅使明朝威震海外,還促進了與各國的海外貿易。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正使鄭和與王景弘率士兵二萬八千余人出使西洋,造長44丈廣18丈大船62艘,從蘇州劉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門揚帆,經(jīng)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今印度尼西亞爪哇)、暹羅(今泰國)、錫蘭(今斯里蘭卡),最后經(jīng)古里(今印度西岸)返回中國,歷時兩年零兩個月。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遠航船隊,「體勢巍然,巨無與比,篷帆錨舵,非二三百人莫能舉動」。而就其航行規(guī)模之大、人數(shù)之多、范圍之廣,不僅在中國航海史上是第一次,而且在世界航海史上亦無先例。
在此次遠航期間發(fā)生了兩個事件。當時,爪哇島上的麻喏八歇國的東王、西王正在打內戰(zhàn)。東王戰(zhàn)敗,其屬地被西王的軍隊占領。鄭和船隊被占領軍誤認為是來援助東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誤殺,計170人。西王十分懼怕,派使者謝罪,要賠償六萬兩黃金以贖罪。
鄭和身負永樂皇帝的秘密使命,怕一旦大開殺戒,沿路西洋各國恐懼明朝前來侵略,于是稟明皇朝,化干戈為玉帛,和平處理這一事件。明王朝決定放棄對麻喏八歇國的賠償要求,西王知道這件事后,十分感動,兩國從此和睦相處。
鄭和船隊到達舊港(今蘇門答臘島的巨港)的時候,突然遭到海盜的攔截襲擊。海盜的首領叫陳祖義,廣東人,洪武年間跑到現(xiàn)在的南洋,召集一伙人占領了舊港,常常打劫路經(jīng)此地的商船,許多國家的商人都深受其害。
這一次,陳祖義見鄭和船隊船多兵眾,不敢貿然下手,就假意向鄭和投降,暗地里卻準備打劫船隊。鄭和及時發(fā)現(xiàn)了陳祖義的陰謀,立即部署對策。
等陳祖義率眾人來搶劫時,他指揮將士們把海盜打敗,殺死了五千多人,燒毀了海盜船只十艘,俘獲七艘,還活捉了陳祖義?;实壑扉ο铝町斨鲊拐叩拿鎸㈥愖媪x斬首示眾,警示他人。鄭和為東南亞海域鏟除了海盜匪患,受到各國的贊譽。鄭和第一次遠航于公元1407年結束。
接著,作第二次遠航。到公元1421年,一共遠航五次。除上面提到的國家外,還到過真臘、淡馬錫(今新加坡)、急蘭丹(今馬來西亞哥打巴魯)、柯枝(今印度柯欽)、忽魯謨斯(今屬伊朗)、祖法兒(今佐法兒,在阿拉伯半島)、木骨都束(今索馬里摩加迪沙)、麻林(今肯尼亞境內)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東非海岸。
鄭和第六次遠航歸來,明成祖去世。新皇帝不到一年也死了,再繼位的宣德皇帝才兩三歲,顧不上遠航的事。
公元1430年,朝廷才又啟用鄭和作第七次遠航。此時他已經(jīng)六十歲,仍毅然擔起重任,漂洋出海,弘揚國威。當船隊返航行到古里附近時,鄭和因勞累過度一病不起,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死時62歲。鄭和的七次航行,總航程達七萬多海里,可繞地球三周有余。
鄭和航海圖
根據(jù)《鄭和航海圖》,鄭和使用海道針經(jīng)(24/48 方位指南針導航)結合過洋牽星術(天文導航),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鄭和的船隊,白天用指南針導航,夜間則用觀看星斗和水羅盤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于對船上儲存淡水、船的穩(wěn)定性、抗沉性等問題都作了合理解決,故鄭和的船隊能夠在「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險惡條件下,「云帆高張,晝夜星馳」,很少發(fā)生意外事故。
中國很早就可以通過觀測日月星辰測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鄭和船隊已經(jīng)把航海天文定位與導航羅盤的應用結合起來,提高了測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確度,人們稱「牽星術」。用「牽星板」觀測定位的方法,通過測定天的高度,來判斷船舶位置、方向、確定航線,這項技術代表了那個時代天文導航的世界先進水平。
鄭和下西洋運用了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按照海圖、針路簿記載來保證船舶的航行路線。羅盤的誤差,不超過2.5度。
《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航海圖集。該圖與同時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蘭海圖相比,《鄭和航海圖》制圖的范圍廣,內容豐富,雖然數(shù)學精度較其低,但實用性勝過波特蘭海圖。海圖中記載了530多個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個,最遠的東非海岸有16個。標出了城市、島嶼、航海標志、灘、礁、山脈和航路等。
鄭和下西洋折射出的中國先進航??萍脊廨x,表現(xiàn)了中國古代人的偉大智慧,從而創(chuàng)造了鄭和下西洋的偉大航程。
經(jīng)濟、政治、文化影響
鄭和遠航亞非各國,在政治、經(jīng)濟和科學文化方面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鄭和下西洋后,亞洲許多國家都先后派遣使節(jié)與明朝貿易。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 古里等十六國使臣和商人到南京,一次就達1,200多人,浡泥(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和滿剌加兩國的國王與王后也都來到南京,明成祖還設筵招待。
當時蘇祿使團由東、西、峒三王率領340余人來華訪問,受到隆重的國賓待遇。東非的麻林王哇來頓本親自率眾訪問中國,不幸到福州就病死了。木骨都束和卜剌哇也曾多次派遣使節(jié)來中國進行友好訪問。
鄭和下西洋發(fā)展了外交關系,中原與周圍民族的關系也很融洽,促進了各民族間的經(jīng)濟和文化交流,政令也達到了外興安嶺內外、天山南北和西藏地區(qū)。
鄭和廟
鄭和寶船所到之處,都留下了中華文明的遺跡。他在東南亞被尊稱為「三寶公」,在古城馬六甲更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馬六甲城南掩映在高大蔥綠的熱帶喬木之中的三寶公廟,大殿中供奉著鄭和坐像,至今香火繚繞,訪客不絕。三寶公廟的背后,是一座草木青翠的三寶山,又稱中國山,這里豎立著1萬多座歷代華人古墓,其中也掩埋著鄭和屬下將士的遺骨。
經(jīng)過幾百年的歷史滄桑,三寶山已經(jīng)成了馬來西亞最大的華人先輩的墓園。山上的古墓大都面朝中國所在的故鄉(xiāng)方向,表達著歷代海外游子盼望著魂歸故里的中華思鄉(xiāng)之情。
一直有人說,中國人缺乏探索的勇氣,然而鄭和的故事卻證明了中國人從來沒有停止對未知的探尋,從明朝的七下西洋,到今天的神舟升空,無一不是中華民族探索精神的體現(xiàn)。
周小平微信內容團隊
作者 | 許涵 原創(chuàn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