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胃 散
(《簡要濟眾方》卷5)
[異名] 天下受拜平胃散(《嶺南衛(wèi)生方》卷中)、受拜平胃散(《雜類名方》、神效平
胃散(《保命歌括》卷19)。
[組成] 蒼術(shù)去黑皮,搗為粗末,炒黃色四兩(120g) 厚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三兩(90g) 陳橘皮洗令凈,焙干二兩(60g) 甘草炙黃一兩(30g)
[用法] 上為散。每服二錢(6g),水一中盞,加生姜二片,大棗二枚,同煎至六
分,去滓,食前溫服。
[功用] 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主治] 濕滯脾胃證。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淡無味,惡心嘔吐,噯氣吞酸,肢
體沉重,怠惰嗜臥,常多自利,舌苔白膩而厚,脈緩。
[病機分析] 本證病機為濕滯脾胃,運化失職。脾屬土,濕為土之氣,《素問.陰陽
應(yīng)象大論》曰:“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陰,在臟為脾。”脾主運化,喜燥而惡
濕,脾為濕困,則運化失司,故不思飲食,或食少無味。濕屬陰邪,其性粘滯,阻遏氣
機,氣滯不行,故脘腹脹滿。濕性重滯,脾主四肢、主肌肉,濕郁于脾,故多身重嗜
臥。此即《血證論》卷6所謂:“身體沉重,倦怠嗜臥者,乃脾經(jīng)有濕?!逼⑴c胃相為表
里,脾失健運,胃失和降,甚則胃氣上逆,故惡心嘔吐,噯氣吞酸。濕阻脾胃,升降功
能失常,下迫大腸,故常自利。苔白膩而厚,脈緩,乃濕滯脾胃之征。
[配伍意義] 本方為濕滯脾胃之證而沒,故以燥濕運脾,行氣和胃立法?!杜R證指
南醫(yī)案》卷3說:“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陽土,得陰始
安”。方中以蒼術(shù)為君,以其味苦,性溫而燥,最善燥濕,兼以健脾,能使?jié)袢ザ⑦\
有權(quán),脾健則濕邪得化。所以《本草正義》卷1謂:“凡濕困脾陽,……非茅術(shù)芳香猛
烈,不能開泄。而脾家郁濕,茅術(shù)一味,最為必需之品。”脾氣之轉(zhuǎn)輸,濕邪之運化,
皆賴于氣之運行,亦即“氣化則濕亦化”(《溫病條辨》卷1)之意。況濕邪阻礙氣機,
氣不宣通,故在祛濕之中,須輔以行氣之品,因而方中臣以厚樸。本品苦溫,非但善能
行氣消滿,且有苦燥芳化之性,行氣祛濕兩者兼顧?!侗静輩R言》謂:“厚樸,寬中化滯,
平胃氣之藥也。凡氣滯于中,郁而不散……或濕郁積而不去,濕痰聚而不清,用厚樸之
溫可燥濕,辛可以清痰,苦可以下氣也”。與蒼術(shù)相伍,燥濕以健脾,行氣以化濕,濕
化氣行則脾氣健運。二藥合用加強燥濕運脾之力。佐以陳皮理氣和胃,芳香醒脾,助蒼
術(shù)燥濕;協(xié)厚樸行氣。陳皮、、厚樸芳香化濕,有醒脾調(diào)中之功。甘先人脾,脾得補而健
運,故使以甘草,既可調(diào)和諸藥,又能甘緩和中。用法中加人生姜、大棗,則調(diào)和脾胃
之功益佳。全方以燥濕為主,行氣為輔,俾濕濁得化,氣機調(diào)暢,脾得健運,胃氣和
降,則濕阻氣滯諸證自除。然本方總以苦燥為用,惟有濕有滯者宜之,即吳氏所謂“惟
濕土太過者能用之”(《醫(yī)方考》卷1)。脾濕得制,則與胃氣相平,脾胃平和,升降自
有其序。
關(guān)于本方命名,張介賓曰:“夫所謂平胃者,欲平治其不平也”(《景岳全書》卷
17)。說明本方能平胃土之不平,是為平治胃氣之劑,故稱“平胃散”。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為燥濕與行氣之品并用,以燥濕為主;二為諸藥皆人脾經(jīng),
因而本方重在治脾濕,兼和胃氣。 ,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燥濕和胃的基礎(chǔ)方,臨床運用以脘腹脹滿,舌苔厚膩為證治
要點。
2.加減法 若證屬濕熱者,宜加黃連、黃芩以清熱燥濕;屬寒濕者,宜加干姜、
草豆蔻以溫化寒濕;濕盛泄瀉者,宜加茯苓、澤瀉以利濕止瀉;若嘔者,宜加半夏以和
胃止嘔;若兼食滯,而見腹脹滿,大便秘結(jié)者,宜加萊菔子、神曲、檳榔、枳實以消食
除滿。
3。本方現(xiàn)代常用于傳染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腸炎、腸梗
阻、蛔蟲性食管梗阻、閉經(jīng)、經(jīng)前期緊張綜合征、子宮頸炎、百日咳、小兒厭食癥、嬰
幼兒腹瀉、急性濕疹、男性性功能低下、口腔粘膜腺癌等辨證屬濕滯脾胃者?!?br> [使用注意] 本方辛苦溫燥,易傷正耗陰,故陰虛氣滯、脾胃虛弱者以及孕婦不宜
使用。
[源流發(fā)展] 平胃散之名,最早見于北宋王袞的《博濟方》(1047)卷2,藥用厚
樸、炙甘草、蒼術(shù)、陳皮、人參、茯苓,功用治氣利膈,消食平胃,主治脾胃不和,不
思飲食。現(xiàn)今流傳之平胃散方,載于北宋周應(yīng)所著《簡要濟眾方》卷5(1051),治療
胃氣不和。后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3中,其主治病證更具體明確:“平胃散治脾胃
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惡心,噫氣吞酸,面
色萎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jié)痛,常多自利,或發(fā)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
胃,并宜服”。該書卷2又有與前者藥味相同而用量不同的對金飲子(厚樸、蒼術(shù)、甘
草各二兩,陳皮半斤),“治諸疾,無不愈者。常服固元陽益氣,健脾進食,和胃祛痰,
自然榮衛(wèi)調(diào)暢,寒暑不侵。此藥療四時傷寒”。并載本方基礎(chǔ)上的加味方一一和解散
(厚樸、蒼術(shù)、陳皮、甘草、姜、棗、藁本、桔梗),“治男子婦人四時傷寒頭痛,憎寒
壯熱,煩躁自汗,咳嗽吐痢”。在《內(nèi)經(jīng)拾遺方論》卷3中將平胃散與小柴胡湯合用治
療痃瘧,名柴平湯。 “方用小柴胡湯以散風寒,平胃散以消飲食,故曰柴平”。到了元
代,朱震亨《丹溪心法》卷2用胃苓湯(平胃散與五苓散合方)治“夏秋之間,脾胃傷
冷,水谷不分,泄瀉不止”;又用加味平胃散(平胃散加神曲、麥芽)“治吞酸或宿食不
化”(《丹溪心法》卷3)。葛可久《十藥神書》用參苓乎胃散(平胃散加人參、茯苓)
治療濕阻中焦,而又氣虛乏力,脘腹脹痛,舌苔膩,食少便溏者。迨至明代,龔?fù)①t
《壽世保元》卷3用香砂平胃散(平胃散加香附、砂仁、白術(shù)、茯苓、半夏、神曲、白
芍)治“腹痛甚而泄瀉,瀉后痛減者,食積也”;又用加味平胃散(平胃散加半夏、川
芎、香附、枳實、木香、神曲、山楂、于姜)治“食積腹痛,其脈弦。其痛在上,以手
重按愈痛,甚欲大便,利后其痛減是也”(《壽世保元》卷5)。王肯堂《證治準繩。類
方》卷1的調(diào)氣乎胃散(平胃散加木香、烏藥、白豆蔻仁、檀香、砂仁、藿香),用于
“突然手足逆冷,肌膚粟起,精神不守,或錯言妄語,牙緊口噤或頭旋暈,昏倒不知人
……頭面青黑”等中惡后的治療。秦景明《癥因脈治》卷3用枳桔平胃散(平胃散加枳
殼、桔梗)治“氣結(jié)腹脹”, “胸前飽悶”者;用茵陳平胃散(蒼術(shù)、厚樸、陳皮、山
梔、茵陳、淡豆豉)治“食谷頭眩,心中怫郁,胃中苦濁,小便不通,遍身俱黃”的谷
疸。該書卷2家秘消滯湯(平胃散加萊菔子、枳實、山楂、麥芽)治“胸前滿悶,噯氣
作痛,痛則嘔吐,得食愈痛,按之亦痛”的食積嘔吐;荊防平胃散(平胃散加荊芥、防
風)治“惡寒發(fā)熱,暴吐不止,嘔出清液,不雜糟粕谷食”,“脈浮身熱者”;二陳平胃
散(半夏、茯苓、陳皮、甘草、蒼術(shù)、厚樸)治“食積咳嗽,脈沉滑,胸滿悶者”。
清.《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卷63中,芩連平胃散(平胃散加黃連、黃芩)治“燕
窩瘡在下頦生,如攢粟豆癢熱疼,形類黃水瘡破爛,此證原來濕熱成”;該書《雜病心
法要訣》卷42用香連平胃散(平胃散加木香、黃連)治“濕痢”?!陡登嘀髋疲a(chǎn)后
篇》用平胃散加樸硝煎服,治“死產(chǎn)者,子死腹中也,驗?zāi)干嗲嗪冢涮ヒ阉?,先用?br>胃散一服,酒水各一鐘,煎八分,投樸硝,煎服即下,用童便亦好。后用補劑調(diào)理”。
當代,《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香砂平胃丸,在乎胃散的基礎(chǔ)上,加行氣寬中,順氣止
嘔的木香、砂仁,治脾濕兼氣逆較著,嘔吐惡心,倒飲嘈雜之證。 《中醫(yī)治法與方劑》
枳術(shù)平胃散,是平胃散與枳術(shù)湯合用,增強了下氣消痞,健脾化濕之功,治脾虛濕盛,
氣機阻滯,心下痞堅者;茵陳胃苓湯(胃苓湯加茵陳),治陰黃。上海中醫(yī)學院編著的
《方劑學》楂曲平胃散,在平胃散的基礎(chǔ)上,加山楂、神曲、麥芽,主治飲食積滯,痞
脹吞酸,不思飲食,倦怠嗜臥等證。
上述方劑從組成來看,諸方雖皆以蒼術(shù)、厚樸、陳皮、炙甘草為主,但其配伍藥物
各異。配藁本、桔梗、荊芥、防風、藿香等,兼以解表;配神曲、麥芽、山楂、萊菔
子、砂仁等,兼以消食;配木香、香附、砂仁、枳殼、桔梗、檀香、烏藥等,兼以調(diào)
氣;配豬苓、茯苓、澤瀉、茵陳等,兼以利濕;配黃連、黃芩、梔子等,兼以清熱5配
二陳湯兼以燥濕化痰;配小柴胡湯,兼以和解少陽;配芒硝,兼促下死胎;脾虛明顯
者,配人參、茯苓、白術(shù)等。如此眾多的配伍形式,體現(xiàn)了平胃散方的發(fā)展變化及廣泛
的治療作用。
[疑難闡釋]
1.關(guān)于本方方源 以往的方劑專著及教材均載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3。在《局方》之前的《簡要濟眾方》卷5中已有平胃散的記載。日.丹波元胤在考
證《周氏簡要濟眾方》時指出:“平胃散一方,世為出《局方》,不知其本于是書”(《中
國醫(yī)籍考》卷45)??虑僦^“李東垣制平胃散”(錄自《古今名醫(yī)方論》卷4);冉小峰
說:“此方原出《圣惠》,見《中國醫(yī)籍考》,《和劑局方》猶是轉(zhuǎn)輯”(《歷代名醫(yī)良方注
釋》),均為不妥。
2.關(guān)于平胃的意義 吳昆認為:平胃乃“平敦阜之土”;柯琴認為:平胃土之卑
監(jiān),、“培其卑者而使之平,非削平之謂”。二種觀點看似相對立,實際上是可以統(tǒng)一的。
前者著眼于病邪,以本方燥濕祛邪,理氣和胃來平和胃土;后者以病位為立足點,言脾
胃運化失健,用平胃散促進中焦健運,土燥則濕滯自消??梢姳M管立論的角度有所差
異,其平胃之目的是一致的。 .
[方論選錄]
1.吳昆:“濕淫于內(nèi),脾胃不能克制,有積飲痞膈中滿者,此方主之。此濕土太過
之證,《經(jīng)》曰敦阜是也。蒼術(shù)味甘而燥,甘則人脾,燥則勝濕;厚樸味溫而苦,溫則
益脾,苦則燥濕,故二物可以平敦阜之土。陳皮能泄氣,甘草能健脾,氣泄則無濕郁之
患,脾強則有制濕之能,一補一泄,又用藥之則也。是方也,惟濕土太過者能用之,若
脾土不足及老弱、陰虛之人,皆非所宜也?!?《醫(yī)方考》卷1)
2.張介賓:“夫所謂平胃者,欲平治其不平也,此東垣為胃強邪實者設(shè)。故其性味
從辛從燥從苦,而能消能散,惟有滯有濕有積者宜之。今見方家每以此為常服健脾之
劑,動輒用之,而不察可否,其誤甚矣?!?《景岳全書》卷17) .
3.柯琴:“《內(nèi)經(jīng)》以土運太過曰敦阜,其病腹?jié)M;不及曰卑監(jiān),其病留滿痞塞。張
仲景制三承氣湯,調(diào)胃土之敦阜;李東垣制平胃散,平胃土之卑監(jiān)也。培其卑者而使之
平,非削平之謂,猶溫膽湯用涼劑而使之溫,非用溫之謂。后之注《本草》者,曰敦阜
之土,宜蒼術(shù)以平之;卑監(jiān)之土,宜白術(shù)以培之。若以濕土為敦阜,將以燥土為卑監(jiān)
耶?不審敦阜、卑監(jiān)之義,因不知平胃之理矣。二術(shù)苦甘,皆燥濕健脾之用,脾燥則不
滯,所以能健運而得其平。第二術(shù)白者柔而緩,蒼者猛而悍。此取其長于發(fā)汗,迅于除
濕,故以蒼術(shù)為君耳,不得以白補赤瀉之說為二術(shù)拘也。厚樸色赤苦溫,能助少火以生
氣,故以為佐;濕因于氣之不行,.氣行則愈,故更以陳皮佐之;甘先人脾,脾得補而健
運,故以炙甘草為使。名日子胃,實調(diào)脾承氣之劑歟!”(錄自《古今名醫(yī)方論》卷4)。
4.汪昂:“此足太陰、陽明藥也。蒼術(shù)辛烈燥濕而強脾,厚樸苦溫除濕而散滿(苦
降能瀉實滿,辛溫能散濕滿),陳皮辛溫利氣而行痰,甘草中州主藥,能補能和,蜜炙
為使,泄中有補,務(wù)令濕土底于和平也?!?《醫(yī)方集解。消導(dǎo)之劑》)
5.王子接:“胃為水土之臟,長生于申。水谷之人于胃也,分為三隧,其糟粕一隧
下人小腸,傳于大腸,全賴燥火二氣,變化傳送。若火不溫而金不燥,失其長生之氣,
上雖有心陽以扶土,而下焦川瀆失利,則胃中泛濫而成卑濕之土,為濕滿、為濡瀉。治
以蒼術(shù)辛溫,助胃行濕,升發(fā)谷氣,厚樸苦溫,辟陰去濁,溫胃滲濕,甘草調(diào)和小腸,
橘紅通理大腸,胃氣安常,大小腸處順,故曰平胃?!?《絳雪園古方選注》卷中)
6。費伯雄:“人非脾胃無以養(yǎng)生,飲食不節(jié),病即隨之。多食辛辣則火生,多食生
冷則寒生,多食濃厚則痰濕俱生。于是為積聚,為脹滿,為瀉痢,種種俱見。平胃散乃
治脾胃之圣劑,利濕化痞,消脹和中,兼治時疫瘴氣,燥而不烈,故為消導(dǎo)之首方。”
(《醫(yī)方論》卷4)
7。張秉成:“夫土曰稼穡,不及為卑監(jiān),太過則曰敦阜。平胃者,平胃中之敦阜也。
然土無成位,濕無專主,皆從化而來,從化而去,隨人之臟氣使然。陰虛者化為濕熱,
陽虛者化為寒濕,故治此者,當因其未化而化之,乃無后患。故用蒼術(shù)辛溫燥濕,辟惡
強脾,可散可宣者,為化濕之正藥。厚樸苦溫,除濕而散滿;、陳皮辛溫,理氣而行痰,
以佐蒼術(shù)之不及。但物不可太過,過剛則折,當如有制之師,能戡禍亂而致太平,故以
甘草中州之藥,能補能和者贊輔之,使?jié)袢ザ敛粋掠谄胶鸵?”(《成方便讀》卷
3)
8.湖北中醫(yī)學院方劑教研室:“本方證是由于濕困脾胃,阻滯氣機所致。治宜燥濕
運脾,理氣和中,故方中重用苦溫性燥之蒼術(shù),以燥濕運脾為主藥。輔以苦溫燥濕,行
氣除滿之厚樸,以加強主藥燥濕運脾之功。濕盛則氣滯,氣行則濕化,故配用陳皮理氣
化滯,協(xié)助厚樸理氣降逆為佐。使以甘草甘緩和中,調(diào)和諸藥,以緩和諸藥之燥性。生
姜、大棗調(diào)和脾胃,以補脾土。合用成為燥濕運脾的主方。本方臨床運用極為廣泛,消
化系各種疾病,凡屬濕阻中焦,氣機不暢,而見舌苔白膩而厚、口和不渴、心下痞滿、
倦怠厭食等證者,均可以之加減治療?!?《古今名方發(fā)微》)
[評議] 諸家對本方配伍意義、功用與主治的論述,說理中肯,立論精辟。如吳昆
的“一補一泄”;汪昂的“泄中有補”;‘張介賓的“其性味從辛從燥從苦,而能消能散,
惟有滯有濕有積者宜之”。均為有得之見。
在臨床使用宜忌方面,吳昆認為“惟濕土太過者能用之,若脾土不足及老弱、陰虛
之人,皆非所宜也?!睂εR床頗有指導(dǎo)意義。
[驗案舉例]
i.泄瀉 《宋元明清名醫(yī)類案。朱丹溪醫(yī)案》:叔祖年七十,稟甚壯,形甚瘦。夏末
患瀉利,至秋深百方不效。病雖久而神不悴,小便澀少而不赤,兩手脈俱澀而頗弦。自
言膈微悶,食亦減。此必多年沉積,僻在腸胃。詢其平生喜食何物,曰我喜食鯉魚,三
年無一日缺。予曰積痰在肺,肺為大腸之臟,宜大腸之不固也。當與澄其源則流自清。
以茱萸、青蔥、陳皮、苜蓿根、生姜煎濃湯,和以砂糖。飲一碗許,自以指探喉中,至
半時,吐痰半升許如膠。是夜減半,次早又飲,又吐痰半升而利止;又與平胃散加白
術(shù)、黃連,旬日十余貼,而安。
按語:本例患者的泄瀉,是由“積痰在肺”, “大腸不固”所致,故以涌吐痰的治
法,達到“利止”。然脾為生痰之源,后又與平胃散加白術(shù)、黃連治理。
2.痞滿 《名醫(yī)類案》卷4:虞恒德治一人年三十余,身材肥盛,盛夏秋間,因官
差勞役,至冬得痞滿癥。兩脅氣攻胸中,飽悶不能臥,欲成脹滿癥。歷數(shù)醫(yī)皆與疏通耗
散之藥不效。十一月初旬,虞診兩手關(guān)前皆浮洪而弦澀,兩關(guān)后脈皆沉伏。此膈上有稠
痰,脾土之氣敦阜,肝木郁而不伸。當用吐法,木郁達之之理也,奈值冬月降沉之令,
未可行此法。且與豁痰疏肝氣,瀉脾胃敦阜之氣,用平胃散加半夏、青皮、茯苓;川
芎、草龍膽、香附、砂仁、柴胡、黃連、瓜蔞仁等藥,病退十之三四,待次年二月初
旬,為行倒倉法而安。
按語:患者因脾濕肝郁而苦于痞滿,法當吐痰疏肝采用吐法,然正值冬季,故用燥
濕豁痰運脾,疏肝理氣和胃的平胃散加味治療,到次年春再采用吐法,順其氣而治其
病。
3.腳氣 《名醫(yī)類案》卷6:江應(yīng)宿治一婢,春初患腳氣,腰腳赤腫,墳起疼痛,
難于步履。予曰:此因飲食傷脾,不能運化,濕熱下注之所致也。利水行濕,消導(dǎo)食
滯,用平胃散加茯苓、澤瀉、薏苡、木瓜、山楂、麥芽、神曲。二劑,腰腳消而能步。
再以木通白術(shù)湯送保和丸而愈。
4.痢疾 《續(xù)名醫(yī)類案》卷6:戊寅十一月,高鹺使公子患似痢非痢,紅多白少,
惡寒微熱,脈滑而數(shù)。詢知自夏秋以來,由川北隨任之粵.,久積暑濕感冒而發(fā),用平胃
加羌、防、蘇、藿。一劑而寒熱退,再劑加檳榔、木香而瘳。或問痢忌燥藥,今用蒼術(shù)
而愈何也。日常人痢疾,因暑令火熱之氣而得,燥藥乃天時之所忌,是以不可擅用,今
以積濕之病,發(fā)于隆冬外感,乃得力要藥也。
按語:痢疾多由濕熱而致,殊不知亦有“積濕”而致者。本例痢疾是由外感風寒,
內(nèi)傷濕邪而致,故用平胃散燥濕運脾,行氣和胃以治內(nèi),用羌、防、蘇、藿疏風散寒以
治外。治病應(yīng)辨證求因,審因論治。
5.心胃痛 《續(xù)名醫(yī)類案》卷18:程沙隨任泰興時,有一乳娘,因食冷肉,心脾脹
痛不可忍,錢受之以陳茱萸五六十丸,水一盞煎汁去渣,人官局平胃散三錢,再煎熱
服。一服痛止,再服無他。云高宗嘗以此賜近臣,愈疾甚多。真奇方也。
6.風濕 《時病論》卷2:須江毛某,販柴來城,忽然患病,曾延醫(yī)治乏效,來邀
于豐。見其所服之方,皆作風溫論治,診其脈,弦而緩,考其證,寒熱身疼,舌苔雖
黃,黃而滋膩,口雖作燥,不甚引飲。豐曰:此屬風濕時邪,實非風溫伏氣,就目前厥
陰主氣而論,風溫之病似矣,不審今春淫雨纏綿,地中之濕上泛,隨時令之風而襲人,
遂成諸證。況無咳嗽口渴,又無滑數(shù)之脈,顯然非風溫也,宜從風濕立法。以平胃、神
術(shù)、蔥豉三方合為一劑,連進數(shù)服而安。
按語:患者正值春季患病,醫(yī)者均以風溫論治而無效。雷豐根據(jù)患者的癥狀及氣候
的變異,診為風濕。針對濕易傷脾的特點,用平胃散燥濕運脾,用神術(shù)、蔥豉方祛風除
濕,三方合用故奏良效。
7.瘧疾 《類證治裁》卷4:甲申予館新洲,長夏感暑兼濕,瘧間日發(fā),寒熱俱重,
涎沫甚多,用平胃散加柴胡、制半夏、神曲、赤苓,二服愈。
按語:本證雖屬瘧疾,但由長夏感邪而致,暑多夾濕;又涎沫甚多,故以平胃散加
和解少陽、燥濕化痰藥,使脾濕祛,瘧邪除。
8.呃逆 《新中醫(yī)》(1977,2:26):某女,28歲,小學教師。呃逆頻作已5月余,
曾在醫(yī)院進行各種檢查,診斷為“胃腸神經(jīng)官能癥”。經(jīng)用各種解痙藥、鎮(zhèn)靜藥,不效。
現(xiàn)患者呃逆頻作,腹脹較甚,面色蒼黃少華,納呆,食后腹脹尤甚,四肢沉重乏力,舌
淡紅苔白膩,脈濡緩。此為脾虛濕困,胃氣上逆,予平胃散加法夏、茵陳、茯苓、丁
香。服5劑后,腹脹消,呃逆漸止。后用健脾益氣法,調(diào)理善后而出院,追蹤半年,未
見復(fù)發(fā)。
9。眩暈 《陜西中醫(yī)》(1990,11:512):某女,44歲?;颊哳^昏耳鳴,經(jīng)某醫(yī)院診
斷為內(nèi)耳眩暈病,服西藥20多天,效果欠佳?,F(xiàn)頭暈而重,耳鳴,胸悶惡心,舌淡苔
白厚微膩,脈沉緩。屬痰濕中阻,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所致。治以燥濕祛痰,疏化中
焦。用平胃散加白術(shù)、法半夏、天麻、生姜,水煎服。服3劑后諸癥好轉(zhuǎn),仍守上方加
黨參,繼服6劑而愈,追訪2年未復(fù)發(fā)。
10.梅核氣 《陜西中醫(yī)》(1990,11:512):某女,29歲?;颊咭蛏鷼舛霈F(xiàn)胸悶
太息,不思飲食,自感咽中有物阻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已5天。診見:舌淡苔白
膩,脈緩而略弦。經(jīng)喉鏡、X線食管鋇透無異常。西醫(yī)診斷:癔病性球。中醫(yī)辨證屬肝
脾不調(diào),中焦失運,痰濕內(nèi)生,痰氣互結(jié)所致。用平胃散加制半夏、茯苓、蘇梗、生
姜,水煎服。服4劑獲愈。防其復(fù)發(fā),繼用逍遙丸調(diào)之半月,隨訪工年未見復(fù)發(fā)。
11.便秘 《中醫(yī)雜志》 (1987,12:16):某男,53歲?;急忝?,腹脹,納呆3年
余。大便三五日一行,伴脘腹脹滿,進食尤甚,納食呆滯,時有噯腐,身重倦怠,眩暈
頭痛,肢體困痛,時有浮腫,口粘而澀,舌淡紅,苔白膩,脈滑緩。此為濕阻中焦,遏
閉氣機,腑氣失運。用平胃散加薤白、制半夏、檳榔、皂莢子、枳實、萊菔子、草豆
蔻。3劑后,大便得下。繼進3劑,大便調(diào)暢,日行1次,遂以香砂六君輩善后。隨訪
2年余,便秘未發(fā)。
12.咳喘 《中成藥研究》(1985,6:18):某男,8歲。夙有哮喘之疾,一周前因冒
風受涼引起舊病復(fù)發(fā)。癥見咳喘大作,喉間痰鳴,胸悶氣促,痰多白沫。背部畏寒,納
少便稀,舌苔白潤,脈弦細滑。此系外感寒邪,脾濕痰壅,肺氣上逆所致。以平胃散合
三拗湯加半夏、干姜、五味子。守方服至10劑,喘??绕剑^而改用溫補脾胃方藥收
功。
13.閉經(jīng) 《新中醫(yī)》(1984,6:24):某女,22歲,學生,未婚。月經(jīng)有5個月未
行,腹部無不適感,飲食正常,軀體肥胖,面色有華,肢體偶有困重感,舌胖苔薄白、
中根部苔稍滑膩,脈沉實。前醫(yī)曾以逍遙散加味、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未效。病屬痰
濕脂膜,阻滯胞宮經(jīng)脈所致。用平胃散加芒硝,2劑。僅服1劑,即月經(jīng)來潮,行經(jīng)情
況正常。追訪2個月,謂月經(jīng)以時而下。
14.口腔粘膜腺癌 《四川中醫(yī)》(1986,12:50):某男,56歲。因口臭,飲食時ISl
腔灼熱感就診。查口腔上下頜咬合線之兩側(cè)粘膜呈多個結(jié)節(jié),表面不光滑,上覆灰白色
假膜,壓之微痛,頜下淋巴結(jié)及頸淋巴結(jié)輕度腫大。經(jīng)作病理切片檢查,結(jié)論為“口腔
粘膜腺癌”。癥見脘腹痞滿,12I苦口臭,煩熱氣短,噫氣吞酸,納呆便溏,怠惰嗜臥,
體重肢痛,面色晦暗,形瘦而浮腫,12I腔粘膜結(jié)節(jié)頂部潰爛,苔黃厚膩,質(zhì)淡紅,脈濡
細。用平胃散加茯苓、半枝蓮、射干、白藥子、藿香、黃連、重樓。連服3個多月,另
用半枝蓮、白花蛇舌草泡水代茶飲,諸癥皆愈。隨訪6年,口腔粘膜結(jié)節(jié)消失,顏色正
常,一般情況良好。
按語:案8至案14,病情各異,但病機卻相同,均因濕滯中焦,脾胃運化失司所
致,故取乎胃散加味而獲良效。臨床辨證,應(yīng)知其常,而又達其變,這樣才能合理選方
用藥,收到藥到病除的功效。
[臨床報道]
一、內(nèi)科
1.慢性胃炎 以本方為主,濕濁較甚者,加姜半夏、草果;有蘊熱者,加黃連、
竹茹;氣機阻滯者,加炒柴胡、制香附;兼內(nèi)寒者,加吳萸、高良姜;兼中焦虛弱者,
加潞黨參,炒白術(shù)。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12例,淺表萎縮性胃炎26例,萎縮性胃炎8
例,共46例。以1個月為1療程。結(jié)果痊愈8例,顯效18例,有效16例,無效4
例l”。以加味平胃散為基本方:蒼術(shù)、厚樸、半夏、甘草、蒲公英、竹茹、枳殼、白
芍。熱甚者加山梔、黃芩;肝郁氣滯者加川楝子、柴胡、香附;痛甚者加元胡;暑濕較
甚者加藿香、佩蘭、滑石;噯氣頻作者加生赭石;便秘加大黃;泛酸者加烏賊骨、瓦楞
子;納呆者加炒山楂、神曲、麥芽。每日1劑,清水煎,分2次服。治療慢性胃炎40
例。結(jié)果:痊愈(癥狀消失,上消化道鋇透恢復(fù)正常)14例;顯效(癥狀減輕,胃腸
鋇透有好轉(zhuǎn))20例;無效(癥狀及其它檢查均無改善)6例L2j。
2。胃、十二指腸潰瘍 以本方加芍藥、砂仁、白術(shù)、木香、白及、延胡索、黃連、
吳茱萸為基本方。脹痛明顯者,重用木香、厚樸、陳皮,并加川棟子、枳實、青皮;胃
脘灼痛,泛酸,煩躁易怒者,去砂仁、白術(shù),加丹皮、梔子;胃痛如針刺,痛有定處且
拒按者,加蒲黃、靈脂、丹參、郁金;胃痛綿綿,喜溫喜按,泛吐清水者,加黨參、干
姜、黃芪;胃痛隱隱,嘈雜似饑,饑不欲食者,去蒼術(shù)、白術(shù)、黃連、吳萸、木香,加
沙參、麥冬、石斛、五味子。治療十二指腸球部潰瘍27例,胃潰瘍6例,復(fù)合性潰瘍
2例,共35例。結(jié)果痊愈22例(疼痛消失,并發(fā)癥基本治愈,X線鋇餐檢查龕影消
失,或內(nèi)鏡檢查進入潰瘍愈合期或瘢痕期);好轉(zhuǎn)13例(癥狀減輕,X線示龕影縮小及
潰瘍愈合期或胃鏡檢查病灶縮小,并發(fā)癥好轉(zhuǎn))L3j。
3.膽汁反流性胃炎 本方加柴胡、白芍、枳殼為主。濕熱加黃芩、蒲公英、黃連;
氣虛加黨參、黃芪、白術(shù);脾胃虛寒加吳茱萸、干姜;惡心嘔吐劇者加姜半夏。治療膽
汁反流性胃炎52例。每日1劑,5周為1療程。經(jīng)1療程治療后,痊愈34例(癥狀、
體征消失,胃鏡復(fù)查胃粘膜病變恢復(fù)正常,無膽汁反流);有效12例(癥狀、體征減
輕,胃鏡示胃粘膜病變明顯好轉(zhuǎn),膽汁反流情況減輕);無效6例L4j。
4.急性感染性腸炎 以本方加黃連、山楂、神曲、麥芽,每日2劑,分上、下午
各1劑,3天為1療程。治療急性感染性腸炎106例(中醫(yī)辨證均為中焦?jié)駸嵝?。結(jié)
果治愈98例(臨床癥狀消失,大便每日少于2次,外觀正常,大便鏡檢白細胞小于3/
IF;糞便培養(yǎng)轉(zhuǎn)陰);好轉(zhuǎn)6例(糞檢轉(zhuǎn)陰,每日大便3次以下,或臨床主要癥狀腹
痛、里急后重尚存);無效2例(主要癥狀、體征無改善,糞檢無改變)。平均治療天數(shù)
2.67天,總有效率98。1%c“。
5.病毒性肝炎 以本方加柴胡、黃芩、半夏、黨參為基本方。急性黃疸型,舌苔
黃膩且干,中焦?jié)駸嵴飨竺黠@者,去參、草、姜、棗之辛甘壅補,加茵陳、山梔、大黃
(茵陳蒿湯);小便黃少加用六一散、車前子、茯苓、豬苓等;疾病初起,寒熱癥狀明顯
者,重用柴、芩,還可加入藿香、葛根等;惡心嘔吐嚴重者,可視病情增人川連、蔻
仁;食少腹脹具有明顯消化不良之證候,可加谷麥芽、焦楂曲等消導(dǎo)之品。遷、慢性肝
炎肢酸、便溏等脾虛氣弱證候明顯者,參、草、棗毋需更易,還可加入焦白術(shù)、炒苡仁
等。如偏于肝血不足以致肝區(qū)隱痛、頭昏肢酸,可用白術(shù)易蒼術(shù),去川樸加入當歸、白
芍等;若見舌苔光剝,舌質(zhì)偏紅、脈弦細等肝陰不足之象,柴胡用量宜小,還可加入烏
梅、木瓜甚則枸杞子、干地黃等;遷、慢性肝炎病程較長,亦可加丹參、郁金、紅花,
甚則鱉甲、廑蟲等。治療急性黃疸型54例,急性無黃疸型9例,慢性遷延型22例,慢
性活動型20例,共105例。療效評定標準:臨床治愈:主要癥狀消失,肝脾腫大恢復(fù)
正常或明顯回縮,肝區(qū)無明顯壓痛或叩痛,肝功檢查正常;顯效:主要癥狀消失,肝功
檢查接近正常;好轉(zhuǎn):主要癥狀改善,或肝功檢查有好轉(zhuǎn);無效:主要癥狀及肝功檢查
均無好轉(zhuǎn)。結(jié)果:急性黃疸型54例,臨床治愈46例,顯效5例,好轉(zhuǎn)3例;急性無黃
疽型9例,臨床治愈8例,無效1例;慢性遷延型22例,臨床治愈16例,顯效4例,
好轉(zhuǎn)2例;慢性活動型20例,臨床治愈10例,顯效5例,好轉(zhuǎn)3例,無效2例”j。
二、婦科
妊娠引產(chǎn) 以本方加枳實、制大黃、益母草、川牛膝。結(jié)合雷佛奴爾宮腔內(nèi)注射作
妊娠中期引產(chǎn)38例。并以單用雷佛奴爾官腔內(nèi)注射為對照組。結(jié)果治療組產(chǎn)程:妊娠
14--24周者,18--24小時;24周以上者,30一56小時;平均40小時。陰道出血量:
30--50ml。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妊娠14--24周者,42—118小時;24周以上者,45—70
小時,平均50小時。陰道出血量:50—150m1)c”。另外,以本方加芒硝、當歸、川
芎、益母草等,治療過期流產(chǎn),效果較著。
三、兒科
1.d,JL厭食癥 以本方加云苓、枳殼、雞內(nèi)金為基本方。脾失健運型加焦三仙;
腹脹者可加萊菔子、木香、檳榔;大便不暢加大黃。脾胃氣虛型加白術(shù)、黨參、白扁
豆、山藥、砂仁;便溏加肉豆蔻、焦山楂;精神委靡加黃芪;畏寒加附子;時時欲便、
大便不暢加熟大黃。胃陰不足型減少蒼術(shù)、厚樸、陳皮、枳殼的用量,加白芍、烏梅、
石斛、花粉;手足心發(fā)熱加丹皮、黃連;夜臥不寧加酸棗仁;精神不振加太子參;大便
干結(jié)加大黃、芒硝。暑令濕困、脘痞嘔惡,可選加佩蘭、竹茹、香薷等。治療1—6歲
60例,7—10歲20例。80例患兒經(jīng)過治療,均明顯增加食欲,增強體質(zhì)。服藥2—4
劑者20例,4—8劑者22例,8—12劑者38例,平均8劑,飲食增加、精神好轉(zhuǎn)、大
便次數(shù)減少。
2.嬰幼兒腹瀉 以本方加芡實、車前子、葛根為基本方。濕熱者加金銀花、黃連;
傷食加炒麥芽、神曲;脾虛或久瀉不止加紅參、白術(shù)、石榴皮;嘔吐加法半夏。有工一
Ⅱ度脫水癥狀者給予口服補液鹽水,禁食6一.8小時,暫停輔食等,并注意飲食調(diào)理。
治療嬰幼兒腹瀉121例。結(jié)果治愈96例,好轉(zhuǎn)18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95%c101。
3.小兒功能性腹痛 以蒼術(shù)、厚樸、陳皮、茯苓、炒白術(shù)、白芍、木香、枳殼、
砂仁、干姜為基本方。兼有蛔蟲激惹癥狀者加烏梅、檳榔;舌苔黃膩者去干姜,加大
黃、檳榔;喜暖者加香附、延胡索;大便秘結(jié)者加大黃、檳榔。給藥方法:2個月一1
歲者每日服1/3劑;2--5歲者每日服2乃劑;6歲以上者每日服1劑,3—7天為1個
療程。腹痛劇烈者肌肉注射654—2,劑量按每次0.5一lm_g/kg。療效標準:腹痛消失,
無類似癥狀發(fā)作者為治愈;服藥后腹痛消失,而在0.5年內(nèi)復(fù)發(fā)者為有效;服藥后癥狀
無緩解而改為其他方法治療者為無效。結(jié)果:治愈39例,有效12例,無效5例,總有
效率91.1%。
四、外科
1.腸梗阻 以平胃散加萊菔子、枳實、芒硝為基本方。體虛加黃芪、干姜;體實
水停者加甘遂。上藥加水500ml,濃縮到300rot,高壓保留灌腸。如2小時癥狀不減,
再煎200ml低溫高壓灌腸。仍不瀉下,癥狀不減者,間隔4小時一次,輔以強刺激足三
里、天樞、內(nèi)關(guān)、合谷穴,采用瀉法,并禁食、輸液。治療腸梗阻15例。結(jié)果8例于
治療后12小時緩解,5例16小時緩解,.王例24小時緩解,1例無效。
2。慢性假性腸梗阻 以楂曲平胃散治療,組方為蒼術(shù)、厚樸、陳皮、生姜、大棗、
楂肉、神曲。巨結(jié)腸癥加郁李仁、火麻仁、萊菔子,兒童用量為成人的2/3,每日l
劑,水煎,飯前30分鐘口服。同時服紅霉素片250mg,每日4次,兒童減半。胃輕癱
患者服藥24--48小時后,上腹疼痛、噯氣、反酸、惡心、嘔吐停止,食后脹滿、早飽
明顯改善。5例巨大結(jié)腸兒童,服藥后2例在48小時、3例在72小時排出大量糞便,
臨床癥狀及體征全部消失。2例粘液性水腫患者,服藥后50小時排便,梗阻癥狀解
除[13j。 .
3.陽痿 以本方加熟地、肉桂、附子、韭子為基本方。性欲淡漠加淫羊藿;病程
長者加紅花、蜈蚣;陰虛去附子加枸杞子、當歸;遺精加龍骨、牡蠣;陰部潮濕加黃
柏;小便赤澀去附子、肉桂加黃柏、茅根;心悸、失眠加酸棗仁;納呆、乏力加黨參;
胸悶脅脹,煩躁易怒加香附。并結(jié)合心理治療,講解有關(guān)性知識,分析病因及發(fā)病機
制,增強治病信心。結(jié)果治愈46例(陰莖勃起堅硬,連續(xù)3次以上性交成功),有效7
例(病情有明顯改善,每月有1一2次成功的性交,但尚難隨心所欲),無效3例(治
療6個療程病情無明顯好轉(zhuǎn)或無變化)??傆行?4.6%。
五、皮膚科
濕疹 以本方去甘草加地膚子、白鮮皮、半夏為基本方。瘙癢明顯者,加防風、防
己、蟬衣;皮膚紅腫、化膿糜爛者,加土茯苓、苦參、野菊花;滲血者,加赤芍、生
地、丹皮;濕疹遷延皮膚粗厚脫屑呈苔蘚狀者,加土鱉蟲、皂角刺、露蜂房。治療急性
濕疹42例,慢性濕疹8例。治療結(jié)果:急性濕疹15天內(nèi)痊愈25例,顯效9例,有效8
例;慢性濕疹15天內(nèi)顯效3例,有效2例,無效3例。表明本方對急性濕疹的療效肯
定,而對慢性濕疹的療效不滿意。
另外,治療滅滴靈不良反應(yīng),以本方加藿香、蘇葉為基本方,兼有食少而呆滯不化
者,加神曲、麥芽;食滯、腹脹便秘者,加檳榔、萊菔子;兼熱象(舌苔黃膩,口苦咽
干,但渴不飲)者,加黃芩、黃連;兼脾胃虛寒者,加肉桂,改生姜為干姜。治療大量
或較長時間應(yīng)用滅滴靈,出現(xiàn)消化道不良反應(yīng),如口淡無味,不思飲食,惡心嘔噦,曖
氣吞酸,脘腹脹悶,大便稀溏,肢體沉重,怠惰嗜臥,苔白膩或白厚膩者,共178例。
治療結(jié)果顯效148例(癥狀完全消失,舌苔恢復(fù)正常,滅滴靈不減量繼續(xù)服用),有效
26例(癥狀緩解或基本改善,舌苔好轉(zhuǎn),滅滴靈減量可繼續(xù)服用),無效4例(癥狀、
體征無改變,需停用滅滴靈而改用他藥)??傆行蕿?7%。治療抗生素引起的黑
苔,以平胃散為基本方,兼口粘膩不爽加藿香、佩蘭;兼惡心欲吐加半夏、竹茹;兼口
苦加梔子、黃芩;兼胃脘痛加木香、元胡。水煎內(nèi)服。日1劑,每劑3煎,分早、中、
晚餐前一小時服,每次口服200ml。療效標準:治療3—6天后黑苔轉(zhuǎn)薄白苔,脘腹脹
滿、納呆等諸癥消失為痊愈;治療6天后黑苔轉(zhuǎn)淡黃舌苔,諸癥減輕為有效;治療6天
黑苔不退,諸癥無改善為無效。治療結(jié)果:治愈29例,占90.6%;有效3例,占
9.4%??傆行蕿?00%。
[附方]
1.枳術(shù)平胃散(《中醫(yī)治法與方劑》) 即平胃散與枳術(shù)湯合用,水煎服。功用:燥
濕健脾,行氣消痞。主治:平胃散證而脾虛濕勝,氣機阻滯,心下痞堅者。
.2.香砂平胃散(《疫疹一得》卷下) 蒼術(shù)炒一錢半(4.5g)厚樸炒一錢(3g) 陳
皮一錢(3g) 木香五分(1。5g) 砂仁八分(2.4g) 甘草五分(工.5g) 生姜一片 水
煎服。功用:燥濕健脾,行氣寬中。主治:疫病愈后,余熱未盡,腸胃虛弱,不能食而
強食之,熱有所藏,因其谷氣留搏,兩陽相合而病者,名曰食復(fù)。以及脾虛傷食,脘腹
痞滿,納呆,惡心嘔吐等。 . ,
3.柴平湯(《景岳全書.古方八陣》卷54) 柴胡 人參 半夏 黃芩 甘草 陳皮
厚樸 蒼術(shù) 水二盅,加姜、棗煎服。功用:和解少陽,祛濕和胃。主治:濕瘧,一身
盡痛,手足沉重,寒多熱少,脈濡。 、
此三方均由平胃散加味而成。枳術(shù)平胃散乃平胃散加枳實、白術(shù),一升一降,增強
下氣消痞,健脾除濕之效,宜于脾虛濕勝,心下痞堅證。香砂平胃散乃平胃散加木香、
砂仁以行氣和胃,增強行氣、健脾、止嘔的功效,宜于濕阻氣滯而致痞滿惡嘔之證。柴
乎湯乃小柴胡湯與平胃散合方,增加和解少陽之功,宜于素多痰濕,復(fù)感外邪,濕痰阻
于少陽,寒多熱少的濕瘧。
不換金正氣散(不換金散)
(《易簡方》)
[異名] 正氣清肌飲、藿香安胃散(《內(nèi)經(jīng)拾遺方論》卷3)、真方不換金正氣散
(《普濟方》卷147)、藿香正氣散(《癥因脈治》卷4)。
[組成] 藿香 厚樸 蒼術(shù) 陳皮 半夏 甘草各等分
[用法] 上為散。每服四錢(12g),水一盞,加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熱服。
[功用] 燥濕化濁,和胃止嘔。
[主治] 濕濁內(nèi)停,兼有表寒證。嘔吐腹脹,惡寒發(fā)熱,或霍亂吐瀉,或不伏水
土,舌苔白膩等。
[病機分析] 本方證病機為濕濁中阻,風寒束表。濕濁內(nèi)停,阻遏氣機,氣滯不
行,故腹脹滿;濕滯中焦,氣機升降失常,兼有寒邪外束肌膚,衛(wèi)陽不得發(fā)越,“胃氣
得寒則逆”(《傷寒貫珠集》卷1),內(nèi)外相合,胃氣上逆,故嘔吐較甚;風寒外束,衛(wèi)
陽被遏,正邪相爭,故惡寒發(fā)熱?;蚝疂穹x濁之氣,壅滯中焦,陽氣受遏,清氣不升,
濁氣不降,清濁混雜,致上吐下瀉。舌苔白膩為寒濕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濕濁內(nèi)停,兼風寒束表而設(shè),故以燥濕化濁,和胃止嘔,兼
解表散寒立法。本方由平胃散加藿香、半夏組成,其用量相等。方中藿香辛微溫,歸
脾、胃、肺經(jīng),為芳化濕濁要藥,《本草圖經(jīng)》卷10言其“治脾胃吐逆,為最要之藥”。
《本草述》云:“散寒濕、暑濕……治外感寒邪,內(nèi)傷飲食,或飲食傷冷濕滯,山嵐瘴
氣”。具有外散表寒,內(nèi)化濕濁,理氣和中,辟穢止嘔之功,為君藥。蒼術(shù)善燥脾濕,
又可走表祛風除濕,與君藥相伍,可祛表里之濕,又辟山嵐瘴氣;厚樸下氣除滿,芳香
化濁,與蒼術(shù)相合,增強燥濕運脾之力,共為臣藥。半夏善于降逆止嘔,又可燥濕化
痰、消痞, 《重修政和經(jīng)史證類備用本草》卷10言其“消痰涎,開胃健脾,止嘔吐”;
陳皮理氣和胃,芳香醒脾,均為佐藥。使以甘草調(diào)和諸藥,又能甘緩和中。用法中加生
姜辛散走表,和胃止嘔。諸藥相伍,則穢濁可祛,嘔吐得止,腹脹可除,表寒能散。
本方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濁、和胃止嘔之功?!百抡龤獾靡赞D(zhuǎn)輸,邪氣無由乘襲,
可貴孰甚焉,故名不換金也”(《馮氏錦囊秘錄》卷10)。“方名曰正氣者,謂其能正不
正之氣故爾”(《醫(yī)學考》卷i)。故名不換金正氣散。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為表里同治,以治里為主,祛內(nèi)停的濕濁;二為升降合用,
以降為主,平降逆上之胃氣。
[類方比較] 本方與平胃散均用蒼術(shù)、厚樸、陳皮、炙甘草,具有燥濕和胃、理氣
之功,治療濕濁中阻的腹脹、嘔吐、苔膩等證。不同的是:平胃散主治濕滯脾胃證,功
用重在燥濕運脾,以蒼術(shù)為君藥;而本方在平胃散的基礎(chǔ)上加藿香、半夏組成,主治濕
濁內(nèi)停,兼有表寒證,功用重在化濁止嘔,兼以解表,以藿香為君藥。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本方治療濕濁內(nèi)停,兼有表寒證,故臨床運用以嘔吐,腹脹,惡寒
發(fā)熱,苔膩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若兼有頭痛者加川芎、白芷,祛風活血止痛;冷瀉不止者,加木香、
訶子、肉豆蔻以曖脾溫中,澀腸止瀉;腹痛甚者,加干姜、官桂,溫中散寒止痛;嘔
逆,加丁香、砂仁,溫胃散寒,降逆止嘔。
3.本方現(xiàn)代常用于胃腸型感冒、急性胃腸炎等辨證屬濕濁內(nèi)停,兼有表寒證者。
[使用注意]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2謂:忌生冷、油膩、毒物。本方辛苦溫燥,
易耗陰血,故陰虛、脾胃虛弱及孕婦不宜使用。
[源流發(fā)展] 本方原名“不換金散”,載《易簡方》,主治“外感風寒,內(nèi)傷生冷,
憎寒壯熱,頭目昏疼,肢體拘急,不問風寒二證及內(nèi)外之殊,以及山嵐瘴氣,四時瘟
疫”?!短交菝窈蛣┚址健肪?吳直閣增諸家名方更名為不換金正氣散,用于“四時傷
寒,瘴疫時氣,頭痛壯熱,腰背拘急,五勞七傷,山嵐瘴氣,寒熱往來,五膈氣嚏,咳
嗽痰涎,步行喘乏,或霍亂吐瀉,臟腑虛寒,下痢赤白”。此后歷代醫(yī)家對本方的主治
病證多有闡發(fā)。如《仁齋直指方論》卷23:“腸風便血”;《世醫(yī)得效方》卷u:“久在卑
濕,或為雨露所襲,身重腳弱,關(guān)節(jié)疼,發(fā)熱惡寒,小便澀,大便泄,身汗或浮滿”;
《普濟方》卷404:“痘瘡?fù)鉃轱L寒所折,榮衛(wèi)不和,內(nèi)有乳食所傷,內(nèi)氣壅遏,以至冰
硬”;《景岳全書.古方八陣》卷64:“瘡瘍,脾氣虛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致發(fā)寒
熱”;《濟陰綱目》卷9:“妊婦傷濕泄瀉”; 《類證治裁》卷4:“疫瘧因染時邪,寒熱成
瘧,其癥沿門合境”。
歷代醫(yī)家以本方為基礎(chǔ),隨證加減衍化出不少類方。其配伍變化大致有以下幾方
面:①加行氣藥,如木香、砂仁、香附、枳實之類。例《癥因脈治》卷4不換金正氣
散,即本方去半夏加木香,“治表邪發(fā)熱”;《雜病源流犀燭》卷3加減正氣散,即本方
加砂仁、香附、燈心,治“異鄉(xiāng)人初到他方,不伏水土,亦吐利兼作”。②加補氣健脾
藥,如人參、白術(shù)之類。例《內(nèi)經(jīng)拾遺方論》卷3除濕湯,即本方加白術(shù)、茯苓,用于
“大病后,脾土虛弱,風濕所致的面腫,足脛腫,”;《外科精要》卷下不換金正氣散,即
本方加人參、木香,治“癰疽感冒風寒,或傷生冷,或瘴瘧,或疫癘?!雹奂訙乩镬詈?br>藥,如附子、草果之類。例《是齋百一選方》卷3除濕湯,即本方加附子、白術(shù)、茯
苓,治“一切中濕自汗,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陽虛自汗,呼吸少氣”; 《古今醫(yī)統(tǒng)大
全》卷76不換金正氣散,即本方加草果,治“一切山嵐瘴氣,八般瘧疾,四時傷寒,
五種膈氣,腹痛脹滿,吞酸噫氣,噎塞干嘔,惡心;內(nèi)受寒濕,外感風邪,頭痛頭眩,
鼻塞;及一切霍亂時氣,不伏水土?!雹芗忧鍩嵩餄袼?,如黃連之類。例《壽世保元)
卷3加減不換金正氣散,即本方加黃連、枳實、白術(shù)、茯苓、白豆蔻,治“噎食轉(zhuǎn)食”。
[方論選錄]
1.吳昆:“凡受山嵐瘴氣及出遠方不服水土,吐瀉下利者,此方主之。山嵐瘴氣,
谷氣也,《內(nèi)經(jīng)》曰谷氣通于脾,故令人不服水土而壞腹。是方也,蒼術(shù)、厚樸、陳皮、
甘草,前之平胃散也,可以平濕土敦阜之氣而消嵐瘴占乃半夏之燥,所以醒脾;藿香之
芬,所以開胃。方名曰正氣者,謂其能正不正之氣故爾?!?《醫(yī)方考》卷1)
2.馮兆張:“正氣,指中氣也。中氣不和,水濕不行,則痰生為患。蒼、樸、陳、
甘,所以鋤胃土之敦阜,而使之平也。佐以藿香,一身之滯氣皆宣;助以半夏,滿腹之
痰涎盡化。俾正氣得以轉(zhuǎn)輸,邪氣無由乘襲,可貴孰甚焉,故名不換金也?!?《馮氏錦
囊秘錄》卷10)
3。徐大椿:“濕傷氣化,清濁不分,故泄瀉不止,天癸不調(diào)焉。蒼術(shù)燥濕強脾,厚
樸散滿除濕,半夏燥濕化痰,陳皮利氣和胃,藿香快胃氣,甘草緩中州也。為散以散
之,米飲以和之,使?jié)窕瘹庹{(diào)則脾胃敷化有權(quán),而泄瀉無不愈矣,天癸無不調(diào)矣。”
(《醫(yī)略六書.女科指要》卷1)
[評議] 關(guān)于方中藿香,吳氏謂“開胃”,徐氏謂“快胃氣”,馮氏謂能使“一身之
滯氣皆宣”,各家對藿香作用的論述尚不夠全面。結(jié)合本方的病證要點,藿香應(yīng)具外散
表寒,內(nèi)化濕濁,理氣和中,辟穢止嘔之功效。
[驗案舉例] 白細胞減少 《浙江中醫(yī)藥》(1975,2:30):某,患白細胞減少,曾
服用利血生等無效,證屬肝腎陰虛,內(nèi)有濕阻。先以本方加茯苓,5劑后胸悶好轉(zhuǎn),繼
以補肝腎之方加減,15劑痊愈。
按語:此乃虛實夾雜之證,本著先祛邪后補虛之原則,以不換金正氣散加茯苓,燥
濕化濁,健脾和胃以祛其邪,濕濁已去,再用補肝。腎之方補其虛,故獲良效。
[實驗研究]
1.對胃酸分泌的影響 通過本方對濕阻大鼠胃酸分泌影響的觀察表明,不換金正
氣散可促進胃酸分泌增加,從而有利于消除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障礙,有利于濕阻癥狀
的改善。
2.對胃壁粘液分泌的影響 通過本方對濕阻大鼠胃壁粘液分泌影響的觀察表明,
不換金正氣散可促進胃壁粘液的分泌,對于保護胃粘膜免受損傷有著積極意義。
3.對胃腸推進運動的影響 通過本方對濕阻大鼠胃腸推進運動影響的觀察表明,
不換金正氣散可改善大鼠的胃腸推進減弱的病理現(xiàn)象。具有刺激胃腸運動,促進胃腸內(nèi)
容物排空的作用。 . .
4。對全血5.羥色胺(5一HT)和5.羥吲哚醋酸(5一HIAA)的影響 通過本方對濕阻
大鼠全血5.HT和5一HIAA影響的觀察表明,不換金正氣散對濕阻動物全血5一HT及其
代謝產(chǎn)物5一HIAA含量下降所起的恢復(fù)作用,有助于增強胃腸運動,排除胃腸積氣。
5.對血漿胃泌素的影響 通過本方對濕阻大鼠血漿胃泌素影響的觀察表明,不換
金正氣散使血漿胃泌素水平提高,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壁細胞分泌鹽酸,發(fā)揮促進胃
腸道粘膜生化,加強消化、吸收和促進胃排空等生理作用。
6.對血清K、、Na、含量的影響 通過本方對濕阻大鼠血清K、、Na、含量影響的
觀察表明,不換金正氣散可促進血鉀含量明顯提高,對糾正水與電解質(zhì)平衡失常,促進
濕阻癥狀的好轉(zhuǎn)有積極意義。 ’
藿香正氣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2)
[異名] 正氣散(《傷寒全生集》卷2)、、藿香正氣湯(《醫(y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
訣》卷52)。
[組成] 大腹皮 白芷 紫蘇 茯苓去皮各一兩(各30g) 半夏曲 白術(shù) 陳皮去
白 厚樸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二兩(各60g) 藿香去土三兩.(90g) 炙甘草二兩半
(75g) ” ..
[用法]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6g),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熱
服。如欲出汗,衣被蓋,再煎并服(現(xiàn)代用法:共為細末,每服9g,姜、棗煎湯送服,
或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 .
[主治] 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證。霍亂吐瀉,惡寒發(fā)熱,頭痛,脘腹疼痛,舌苔白
膩,以及山嵐瘴瘧等。 ,
[病機分析).本方所治的霍亂吐瀉證,乃由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所致?!端貑枺鷼?br>通氣論》說:“春傷于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薄端貑枺饏T真言論》亦說:“長夏善病
洞泄寒中?!薄端貑枺庩枒?yīng)象大論》指出:“濕盛則濡泄”。蓋風寒之邪外束,衛(wèi)陽被遏,
正邪相爭,故惡寒發(fā)熱。足太陽之脈上額交巔,邪犯太陽之脈,經(jīng)氣不利,故頭痛。脾
為“陰土”之臟,喜燥而惡濕,濕邪困阻脾土,使運化失職,氣機不暢,故脘腹?jié)M悶脹
痛。且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濕阻中焦,升降無權(quán),故惡心嘔吐,腸鳴泄瀉,所以有
“濕多成五泄”和“無濕不成泄”之說?!端貑枺庩枒?yīng)象大論》曰:“清氣在下,則生飧
泄;濁氣在上,則生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敝劣陲L寒之邪侵襲肺衛(wèi),從表
人里,亦可導(dǎo)致運化失常,清濁不分,而致嘔吐泄瀉,然而必與濕邪相兼而致病。故
《雜病源流犀燭》卷4強調(diào)指出:“濕盛則飧泄,乃獨由于濕耳,不知風、寒、熱、虛雖
皆能為病,茍脾強無濕,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雖有風、寒、熱、虛之不
同,要未有不原于濕者也?!绷硗?,如飲食不當,.停滯不化,或恣食肥甘。濕熱內(nèi)蘊,
或誤食生冷不潔之物,損傷脾胃致運化失職,水谷精微不能吸收,反成濕滯,亦能導(dǎo)致
嘔吐泄瀉。誠如《景岳全書》卷24所云:“飲食不節(jié),起居不時,以致脾胃受傷,則水反
為濕,谷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致合污下降而瀉利作矣?!本C上所述,可見本
方的主治病證,其病位在于脾胃和大、小腸,而濕邪是導(dǎo)致本病的重要因素。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濁之證而設(shè),治宜外散風寒,內(nèi)化濕濁,
兼以理氣和中。故方中重用藿香為君藥,、既取其辛溫而解在表之風寒,又以其芳化在里
之濕濁,且可辟穢和中,升清降濁,故為治霍亂吐瀉之要藥?!侗静莘暝肪?云:“藿
香人手、足太陰,芳香之氣,助脾醒胃,故能止嘔逆,開胃進食,溫中快氣,去瘴氣,
止霍亂,治心腹痛。凡時行疫癘,山嵐瘴瘧,用此醒脾健胃,則邪氣自無容而愈矣。,:
藿香為何去惡氣、止霍亂心腹痛如此有力?《本草經(jīng)解》卷2指出:“藿香氣微溫,稟天
初春之木氣,……味辛甘無毒,得地金土之二味,人手太陰肺經(jīng)、足太陰脾經(jīng),氣味俱
升。……濕毒歸脾,甘可解毒也。惡氣,邪惡之氣也。肺主氣,辛可散邪,所以主之。
霍亂,脾氣不治,揮霍擾亂也。芳香而甘,能理脾氣,故主之也。心腹亦脾肺之分,氣
亂于中則痛,辛甘而溫,則通調(diào)脾肺,所以主之也?!背家孕翜氐淖咸K,解表散寒,行
氣和胃;辛溫的白芷解表散寒,祛風除濕。紫蘇、白芷皆辛香發(fā)散之品,以增強藿香外
解風寒之功,同時也兼以芳化濕濁。由于濕滯在里,故又佐以半夏曲燥濕化痰,和胃止
嘔,以除惡心嘔吐;.厚樸行氣化濕,寬胸止痛;陳皮理氣燥濕,且能和中;大腹皮下氣
寬中,利水消腫。四藥同用,能燥濕行氣,降逆和胃,與藿香同治霍亂吐瀉,對于濕阻
氣滯,脘腹痞悶脹滿等癥,最為合拍。又用桔梗宣肺,利胸隔間之滯氣,以治痞闖。且
肺為水之上源,肺氣的宣降功能正常,則能通調(diào)水道。桔梗與大腹皮配伍,行氣利水,
使?jié)裥皬男”愣觥E湮榘仔g(shù)、茯苓健脾祛濕,以助脾胃運化之功,以上均為佐藥。使
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用法中少加姜、棗以調(diào)理脾胃。
本方的組方特點有二:一是表里雙解。既有辛溫解表藥以發(fā)散風寒,又有苦溫化濕
藥燥濕理氣和中。二是扶正祛邪。既疏散表寒,芳化濕濁以祛邪;又健脾補中以扶正,
使祛邪而不傷正,扶正以助祛邪,兩者相得益彰。
. [類方比較]
1.本方與平胃散都用厚樸、陳皮、甘草、生姜、大棗,皆具有芳香化濕,理氣和
中的作用,均能治療濕邪困阻中焦的病證。不同的是:平胃散以辛溫香燥的蒼術(shù)為君
藥,具有燥濕運脾,行氣和胃之作用,為治療濕滯脾胃的主方,主治濕困中焦,脾胃不
和之病證,其燥濕的作用比較強。藿香正氣散以辛溫芳香的藿香為君藥,具有外散風
寒,內(nèi)化濕濁,理氣和中之效,主治外有風寒、內(nèi)有濕滯之證。
2。本方與不換金正氣散均用藿香、厚樸、陳皮、半夏、炙甘草,具有化濕和中之
功,治療濕濁中阻,外感風寒表證。其區(qū)別點在于:本方配白芷、紫蘇解表散寒,白
術(shù)、茯苓健脾化濕,大腹皮行氣利水,桔梗宣利肺氣;不換金正氣散配蒼術(shù)以燥濕運
脾,兼散表寒。可見本方解表與化濕作用均強,主治表寒與內(nèi)濕之證俱較不換金正氣散
為重。 ,
‘ 3.本方與香薷散均能治療暑月乘涼飲冷,外感于寒,內(nèi)傷于濕之證。但香薷散所
治之病證,病情較輕,病位偏表,故方中用辛溫芳香的香薷解表散寒,祛暑化濕,用厚
樸、扁豆行氣祛濕和中。而本方治證脾胃濕滯較重,同時兼外感風寒,以腹痛吐瀉為
主,并伴惡寒發(fā)熱無汗等表證,臨床癥狀較前方為重,所以除用厚樸、大腹皮、半夏、
陳皮、茯苓、白術(shù)、甘草、大棗理氣健脾燥濕外;同時用藿香、蘇葉、白芷、生姜,發(fā)
汗解表,疏散風寒。方劑用藥較多,故其功用比較全面。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病證的重要方劑。臨床以寒熱頭痛、
嘔吐泄瀉、脘腹脹滿,舌苔白膩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如表邪偏重,寒熱無汗,可加用香薷,或加重蘇葉的用量,以增強祛
風解表之力;若兼食滯,胸悶腹脹,可去甘草、大棗之膩滯,加神曲、萊菔子、雞內(nèi)金
以消食導(dǎo)滯;若偏濕重,苔厚垢膩,可用蒼術(shù)易白術(shù),以增強化濕作用;如氣滯脘腹脹
痛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氣止痛。
3.本方臨床上常加減治療急性胃腸炎、胃腸型感冒,尤其是夏月時感,外客表寒,
濕滯腸胃,而致腸胃失和之證,最為適宜。
[源流發(fā)展]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2。書中載其“治傷寒頭痛,憎寒
壯熱,上喘咳嗽,五勞七傷,八般風痰,五般膈氣,心腹冷痛,反胃嘔惡,氣泄霍亂,
臟腑虛鳴,山嵐瘴瘧,遍身虛腫,婦人產(chǎn)前、產(chǎn)后、血氣刺痛,小兒疳傷,并宜治之。”
《證治準繩。類方》卷1謂其“除山嵐瘴氣?!?br> 本方的創(chuàng)制,為后世醫(yī)家治療感寒傷濕所致的各種病證樹立了典范。如:宋。駱龍
吉《增補內(nèi)經(jīng)拾遺方論》卷3以本方去白芷、蘇葉、大腹皮,加豬苓、澤瀉、蒼術(shù)、肉
桂,名藿苓湯,此方增強了祛內(nèi)濕的力量,用以主治霍亂,內(nèi)外兩傷,吐瀉交作之證。
并注明:“口渴者,去桂。”明代陶華《傷寒全生集》卷2中亦載有藿苓湯一方,其組成
是以本方去大棗,加用澤瀉、豬苓、官桂。不但保存了原方解表散寒的作用,更增強了
原方祛除內(nèi)濕之功能,用以主治“傷寒作瀉口渴,小水不利”等癥。同時代的還有王肯
堂《證治準繩.類方》卷l所載的藿薷湯,即以本方加香薷、扁豆、黃連,用其主治傷
寒頭疼,憎寒壯熱,或感濕氣霍亂吐瀉,常服除山嵐瘴氣,伏暑吐瀉,腳轉(zhuǎn)筋者。此證
外感寒濕且有濕熱交錯于中,即“伏暑吐瀉”證,故在方中加一味黃連清熱,以擴大原
方的治療范圍?!度f氏家抄濟世良方》卷2中,以本方去白芷、蘇葉、桔梗、茯苓、大
腹皮,加一味蒼術(shù),名藿香養(yǎng)胃湯,用治胃氣不和作嘔,及冬月胃受寒冷,嘔吐不止
者,并說明“元氣虛者,加用人參、干姜。”其后對本方的加減運用更為廣泛,如:薛
己<內(nèi)科摘要》卷下所載的藿香正氣散,即本方去白芷、白術(shù)、陳皮、半夏,主治外感
風寒,內(nèi)停飲食,頭痛寒熱,或霍亂泄瀉或作瘧疾等。江涵暾《筆花醫(yī)鏡》卷1亦載藿
香正氣散,以本方去大腹皮、生姜和大棗,加用辛散溫通,芳香化濕行氣的砂仁,用其
主治憎寒壯熱,.胸膈滿悶,口吐黃涎等證。還有日人攝湯下津著《幼科證治大全》一
書,書中主治小兒傷寒頭痛,憎寒壯熱,痰喘咳嗽,心腹疼痛,吐瀉虛腫,疳傷等證所
用之方,即以本方去蘇葉、茯苓、半夏而成。吳謙在《醫(yī)宗金鑒》卷53將藿香正氣散
改為“藿香正氣湯”。顧澄在《瘍醫(yī)大全》卷9亦載藿香正氣湯,即本方去大腹皮和大
棗,加用砂仁。此方具有散風寒,消飲食,止嘔吐,定瀉痢的作用。程國彭的《醫(yī)門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