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對我有更多了解的朋友,請猛搓下方圖標到博客里和我積極互動哦。
第一道菜,紅燒槐豬肉
槐豬出產(chǎn)于龍巖上杭,成年豬也就是一兩百斤不會太大,通體黑色。
皮厚,皮下脂肪少,富含膠原蛋白,這是只有龍巖才吃的到的美味
客家炒粿條
和粵菜的粿條不同,客家的是真正的條,而不是皮子。
佐以香菇絲,白菜絲,肉絲,胡蘿卜絲,香蔥炒制而成。
粿條很香的糯米味,佐料相輔相成,味道是極好的。
蒸魚糕,
草魚肉加入少量糯米粉攪打而成,
原汁原味沒有魚的土腥味,煎著吃更好吃。
生炒大腸,酸菜炒大腸
客家名菜,無需多介紹,
每每回家,老媽問想吃什么,我必報此菜名。來了點就對了!
新泉豆腐煲,
龍巖美食之鄉(xiāng)新泉出產(chǎn)的油豆腐非常有名,
用香菇,黃花菜,木魚和瘦肉,做一鍋豆腐煲,太美味了,來者必點之菜
用大片的瘦肉和豬骨燉出來的老火靚湯,出奇的仙。
爆炒豬雙脆,豬腰和豬肝
這道中規(guī)中矩。
龍巖羅橋水餃
誰說南方人不吃餃子了。
從小吃到大的羅橋水餃,香菇肉餡。小巧玲瓏,一口香。
干鍋鴨,我覺得叫干鍋填鴨更合適。
鴨子用干鍋不加一點水燜制而成,看到的湯汁全是鴨油
皮是酥的,鴨肉很入味
鴨的肚里有乾坤,填滿了各種香料。
白灼牛肉和百葉,
這道菜一般般沒有我在別家吃的好吃。
就不推薦了
先來曬曬龍巖人的早餐-清湯粉
這家就在我們出發(fā)的路上,非常有名,需要名字私信密我,不做廣告了。
牛肉,拌韭菜,瘦肉,肉皮,煎蛋+清湯粉,這就算是一全套龍巖清湯粉
不過一般人可吃不了那么多。
進入正題,目標土樓
發(fā)現(xiàn)這條路實屬偶然一次走錯路。
開車途中,突然從山上躥出來。
偶遇路旁牛群,連個放牛人都沒有,路上遇到了好幾撥都是沒有放牛人,牛自己在遛彎
這張照片鏡頭絕對沒有拉近拍。
就是那么近的距離,
我們一拿出相機,全部牛立刻都站起來,充滿了敵意。
這是我們途經(jīng)的第一個小型土樓,
大家饒有興趣的停車拍照
預示著沒有多人在里面居住。
里邊也是殘破不堪,只有一戶人家還在里面居住。
拍了幾張繼續(xù)我們就前行了
一路那個青山綠水啊,
一副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的景象。
當初為什么選擇山路,
就是為了沿山而上的高地勢,可以俯瞰土樓群。
就能看到一片片土樓群,永定果然是土樓之鄉(xiāng)
繼續(xù)朝反方向走,我們要去的是土樓王-承啟樓
遠處的梯田,
可惜太陽突然不見蹤影。
不然應該是另外一番景象。
沒看清挑的是啥,好像是土豆,又像是花生。
罐子里賣的都是客家零食。
水浸梨,泡鴨爪和泡油柑。
哈哈,原來店主在邊上用豬肥膘炸豬油啊。
全然不管生意,看來還是吃重要。
肉攤邊上的摩托車,是鄉(xiāng)下人的主要交通工具。
哇,這里賣的豬肉肯定是土豬了。
路邊的雞鴨都是放在竹籠里賣的。
這一代的土樓修繕明顯比前一段看到的好,應該也更多人住。
以前沒有這個門,現(xiàn)在是為了方便收門票。
在這里你要是會說客家話就可以免票的。
往里走一點就到了世界規(guī)模最大土樓-承啟樓
從明崇禎年間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間竣工,歷世3代,閱時半個世紀。
想想當年那些草寇土匪站在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前,也只能搖搖頭負氣而走。
就像老人滄桑的臉,一道道皺紋訴說著歷史
內(nèi)寬外窄的窗子,易守難攻。
如今的土樓作為一個景點,已經(jīng)沒有以前的雜亂,捯飭的很干凈。
一個大媽在做著手工煙卷,好不好抽是其次,好玩是最重要。
一轉(zhuǎn)眼就一簸箕。
很多人還買來抽著玩。
其實這一代不產(chǎn)茶,可能利潤高吧
這家店,還兼賣各種小人書。
我童年的記憶啊,你看過幾本?
一個老人坐在樓梯口默默的翻著小人書,現(xiàn)在土樓里居住的多半是這樣的老人家。
如今家家戶戶都不在務農(nóng),都做起了景點生意。
統(tǒng)一規(guī)劃出來的門面。
但是依稀還是能感受到它古樸和歲月遺跡,土樓依舊是土樓。
里面還有賣小時候吃的粘牙麥芽糖。果斷入手一包。
如今上樓要交錢了,20一次
狹長的木質(zhì)走廊
純木質(zhì)結(jié)構。
再次讓你震撼。
承啟樓的隔壁是“世澤樓”,建于清代嘉慶年間。我們從側(cè)門走了進去
世澤樓是典型的方形土樓,
中間沒有一圈一圈的像八卦一樣的圍樓。
樓內(nèi)一門、二井、三堂、四梯,設計合理,完全符合家族群居的特點。
天色不早,我們開始往外走。
順便到靠近門口的“僑福樓”看一看。僑福樓又被稱為“博士樓”,原有住戶大多遷居海外。建于1962年,內(nèi)通廊式,祖堂中西合璧,非常精致。
抬頭望天很開闊的感覺。
天色已晚,我們匆匆拍了照就出來了。
門口新修的商業(yè)步行街。
售賣一些小的模型和紀念品。
這個貌似是陳年橘子,反正我是不感吃,哈哈
這位可愛的大叔,不光賣柚子,還賣帽子
來一晚清涼的仙草還是石花?這些都是當?shù)氐男〕?。只是似乎沒有小時候那個味道了。
不管怎樣,既然來了,就來一碗
它既是客家的一道很有特色的小吃,也算是一味解暑消食的中藥,有健脾胃的功效
它入口酸,后味甘甜,還有一點淡淡的咸味。梨湯對暈車中暑有特效。
客家有“無山不客客住山,薯芋子半年糧”,客家人多居住山區(qū),芋子是主要雜糧。所以吃雜糧時不斷變換口味,芋于包,芋子餃,芋子肉丸等種種食品便應運而生。芋仔包以芋子洗凈薄皮蒸熟加入適量的木薯粉做包子皮,以瘦豬肉、香菇、冬筍(或筍干)絲、蝦仁、籮卜絲、蔥白等料做餡制成的包子,芋子包除蒸著吃,也可用水煮、油炸、油煎等各種烹調(diào)方法,其味各具特色。
綠豆粉也是客家家常最常吃的主食之一,極鮮
和潮汕的牛肉丸不同,這里的牛肉丸制作不加任何佐料,只吃牛肉的原味。
柔韌、松爽、味香的獨特風味,可謂閩西一絕!
九門頭選用牛身上最精華的九個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葉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經(jīng)過嚴格選料,精細刀功,輔以佐料口感鮮嫩脆爽。由于食用的是牛身上九個部位的肉,幾乎包括了牛身上主要精華,故又有“一餐吃了一頭?!敝f。
只有農(nóng)村才能吃到的肉香和菜香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