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魚化龍壺:
二、“竹”是品性高潔的植物,尤其是在宜興這樣一個竹的海洋,竹,更是人們眼里口中的愛物,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余寒,新筍就悄悄在地上萌發(fā)了,一場春雨過后,竹筍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謂“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對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的寫照。當春風拂去層層筍衣,她便像個活潑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長臂,抖起一片濃郁的青紗,臨風起舞,婀娜多姿。暑盡寒來,她仍綠陰蔥蔥,笑迎風霜雪雨。
竹段便是以竹為主題的經(jīng)典壺型,壺身采用的是古典造型,筆直而粗壯的壺身,給人一種踏實之感,壺嘴、把、蓋鈕亦取竹段,生動自然,挺拔清秀。竹自清高,壺亦清高。昔有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板橋竹石圖數(shù)幅,以達文人之意。今竹寓于壺,更顯清雅。時而似有古風輕輕徐來,時而又似有君子款款走來。
花塑器又稱為“花貨”,是對雕塑性器皿及帶有浮雕、半圓雕裝飾器皿造型的統(tǒng)稱。將生活中所見的各種自然形象和各種物象的形態(tài)透過藝術手法,設計成器皿造型,如將松竹梅等形象制成各種樹樁形造型。這種壺藝造型規(guī)則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造型不僅應具有適度性的藝術夸張,又應著意于風格瀟灑”。例如此類壺藝以松竹梅為裝飾題材時,勁松要刻劃出枝干勁拔,針葉挺秀,氣勢鏗鏘;秀竹則要求嫻靜有致,俊逸瀟灑;冬梅又須主干蒼勁,寒中獨俏,素枝閑花,以簡為主,達到疏中見密,少里寓多,富有活力氣息的藝術效果。
“南瓜壺”,以瓜形為壺體,瓜柄為壺蓋,瓜藤為壺把,瓜葉為壺嘴,構思巧妙,雅而不俗,陳鳴遠作傳世品現(xiàn)藏南京博物院。
大自然中的萬物,是取之不盡的創(chuàng)作源泉,紫砂花貨也不例外。將自然界中的物體形態(tài)去粗取精,經(jīng)過藝術加工提煉,方成為藝術品。而松鼠葡萄作品也不例外,葡萄果實堆疊繁密,象征著五谷大獲豐收和富貴。成串的葡萄還有“多”的含義,鼠在十二時辰中為子,喻“子”之意,葡萄松鼠合喻為“多子”“豐收”“富貴”。
松鼠葡萄作品古雅大方,且極具自然趣味,枝葉及葡萄繚繞壺的全身,數(shù)只松鼠跳躍其間,憨態(tài)可掬,惟妙惟肖。壺蓋略凸,以葡萄枝為紐,彎曲有致,整個壺勾畫出一幅立體的藝術畫面,真正做到了實用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報春原意就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當日,讓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樣子,于街市、里社道路上高聲喧叫“春來哩”、“春到哩”,將春天來臨的消息報告給鄰里鄉(xiāng)親。報春民俗的另一層用意在于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紫砂工藝師根據(jù)這一民間風俗,憑靠大膽的想象和高超的設計水平制做出了報春壺。報春壺的壺蓋壺把和壺嘴以樹木為形,壺身卻為圓壇形,恰恰顯示出報春壺美麗逼真。特別是壺嘴像勁松一樣向上傲立,代表著松樹的頑強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時也代表春天的到來和大地復蘇,樹木伸開枝干迎接春天。報春壺從古至今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
松、竹經(jīng)冬不凋,梅則迎寒開花,故稱歲寒三友。梅、竹、石是取梅寒麗秀,竹瘦而壽,石丑而文,松竹梅被稱作“歲寒三友”,一向深受藝人以及壺友愛慕,尤其是文人墨客的追捧。的流把以梅樁位造型,壺身以梅枝裝飾,器型端莊精致,堪稱雅致。壺色澤肅穆,泥質細膩適手,乃是純正泥料所制,紫泥親茶性極好,因此此壺用來沖泡烏龍、普洱系列都極合適,為生手最愛。整款壺上豐下斂,圈底收縮,卷沿,與壺口一致。截蓋,壺蓋略微隆起,梅樁造型的壺鈕搭接呈橋形,更有小枝自壺鈕胥出,甚是生動。三彎流一側胥出一枝梅枝,貼于壺壁之上,幽幽生香。除卻梅花造型,竹子裝飾的壺同樣不俗。的流把竹節(jié)造型,壺鈕與壺嘴均有竹枝胥出,竹韻悠悠,清秀動人。松的造型同樣不同凡響,松枝造型的壺嘴、壺鈕胥出松枝,松枝乃是綠泥裝飾,更有樹癭突出,生動逼真。
佛手壺最早創(chuàng)于1300年前,而紫砂佛手壺的來源要從龍門石窟說起,在龍門石窟博物館陳列著一佛手雕塑,佛手雕塑纖如蘭花,作者見此十分養(yǎng)眼的雕塑心中靈感一現(xiàn),想到了西游記中的如來佛,正是這只佛手神通廣大協(xié)助唐僧西天取經(jīng),為還原西游記中佛手的原型,作者制作出經(jīng)典器型佛手壺,而紫砂壺的神韻便如同這佛手造型線條優(yōu)美,流暢舒展自然。另一種關于佛手壺創(chuàng)意來源于一種叫五指橘的水果,其形狀如同五個手指握在一起,是一種仿生器造型,瓜蒂與葉巧妙連接,巧妙表現(xiàn)出紫砂的含蓄自然。
八、荸薺壺:
九、風卷葵壺:
風卷葵因為其造型簡潔明快,曲線順暢自然,規(guī)范的圖案以及生動活潑的形態(tài)成為花貨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器型之一,展示了花貨自然、生動細膩、生機勃勃的風貌英姿,象征了生命的頑強以及長盛不衰。
相傳風卷葵是清朝制壺大家楊彭年妹妹楊鳳年所制,據(jù)悉雖然楊彭年自己是制壺高手,但當時的規(guī)定的是藝不傳女,所以楊鳳年剛開始對制壺一無所知,但有一次楊鳳年只是想到作業(yè)坊拿把壺澆花,才剛一進門便被哥哥轟了出來,說是女人不能進這個地方,楊鳳年心里卻是很委屈,立志一定要學會做壺,從此楊鳳年便專心于制壺之上,這一學就是好幾年,當他能夠照著以前的樣式做出壺來時覺得這還不能顯示其真本事,便老想著要創(chuàng)作新樣式。一年秋天刮了好幾天的大風,花園中的花草被吹得亂七八糟,心里想著想著突然看到在一枝花干上項著一只壺,但這壺的樣式以前從未見過,定睛一看原來是當年自己種下的錦葵花,它被風吹歪了又挺起來,花瓣也被吹得攏在一起,四周花皆被摧殘只有錦葵花依然如故,始終不散,于是以此為形經(jīng)過無數(shù)更改后制作出此款風卷葵。
十、西瓜壺??萏倮p繞,筋脈清晰,瓜皮茸茸的西瓜壺,作者巧妙地把壺嘴、壺鏑、壺把三
者用瓜藤裝飾,再加以細細的毛茸,整把壺似活脫脫一只碩大的西瓜。81歲高齡的蔣蓉女士,出身宜興紫砂世家,11歲跟父親蔣鴻泉學藝。70年的紫砂制作生涯,使蔣蓉大師對紫砂工藝的捏、括、雕、打身筒等技法,已是“爐火純青”,尤其是她的“花貨”制壺技藝,更是給人出神入化的藝術享受。1995年蔣蓉繼一代紫砂
宗師顧景舟后,第二位被授予中國紫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1992年她的一把“西瓜
壺”,以58萬元的最高價(個人),被臺灣藏家收藏。為創(chuàng)作這把壺,蔣蓉曾五次深入瓜田,仔細觀察西瓜的生態(tài)、造型,加上自己[爐火純青]的[花貨]絕活,終使西瓜壺成為壺中絕品,后生臨慕的[藍本]。
十一、牡丹壺:
桃,鮮果也。老壽星手中捧著的就是一個大壽桃。民間傳說能得到此桃者,必能福壽盡享,長命百歲。心靈手巧的制壺人常在茶蓋上塑一壽桃為紐,精致小巧,惹人愛慕。然終究栩栩如生者多,得仙氣者少?!秹厶覊亍穳厣硪源T大豐滿的壽桃為主體,線條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均成拋物線狀,圓潤飽滿,惹人喜愛。蓋上豎一小桃,折枝為鈕;桃枝為把,曲折有度;壺嘴短而上翹,直指青天,剛柔并濟,與壺腹線條完美地銜接在一起。壺蓋處有桃葉迎風飛揚,大有托著小桃乘風而去、飄飄成仙之勢。還有絕妙的,便是壺把上的“飛”騰空而起,似與壺嘴比天高,又似欲提壺翱翔。
一十三、雙線竹鼓壺:
一十四、
龍頭一捆竹,紫砂壺經(jīng)典款式,為明代邵大亨最早制作,壺身由64片竹子組成,每一根竹子和竹繩之間都可以插針,活靈活現(xiàn),仿佛竹繩真的是捆住了64根竹子。而且壺的內壁也呼應壺身造型,里面也是64根竹子。
關于“龍頭一捆竹的來歷,有這樣的說法,傳龍王到東海來巡視,路過一個地方,見到當?shù)氐娜嗣穹浅X毨?,但都又非常善良,就叫它的兒子送一樣既能吃又能用的東西給當?shù)厝嗣?,以幫助人民解決生活困難的問題。龍王的兒子遵照其父親旨意將生長在大海中的一種叫“竹”的植物捆上一捆,綁在自己的龍頭上送到當?shù)厝罕姷氖掷铩}堫^一捆竹壺正是詮釋了龍與竹的關系?!?/font>
松樁,梅樁是一傳統(tǒng)經(jīng)典花器,其造型獨特,壺身、流、把、蓋全部是用極富生態(tài)的殘梅樁、樹皮及纏枝組成,作品是一件強而有力的雕塑,壺上的梅花是用堆花手法,將有色的泥漿堆積塑造成型,栩栩如生,是一獨特的仿生態(tài)紫砂壺作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