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1.烏衣巷:在今南京市東南,在文德橋南岸,是三國東吳時的禁軍駐地。由于當時禁軍身著黑色軍服,故此地俗語稱烏衣巷。在東晉時以王導、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烏衣巷,人稱其子弟為“烏衣郎”。入唐后,烏衣巷淪為廢墟?,F(xiàn)為民間工藝品的匯集之地。2.朱雀橋:今江蘇省江寧縣,橫跨淮河。3.尋常:平常。
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惟有夕陽斜掛。
當年豪門檐下的燕子啊,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里。
野花在朱雀橋邊遍地盛開著,烏衣巷口夕陽正在西落,映照著失望與凄涼,昔日的輝煌與顯赫早已不復存在。過去的燕子停留在王導、謝安等豪華宅第人家,而如今卻已飛到了普通的百姓家中。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中期詩人、文學家、哲學家、政治家,有“詩豪”之稱。世稱“劉賓客”劉禹錫生于嘉興(當時屬蘇州),彭城(江蘇徐州)或河南洛陽(有待考證),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縣)。
劉禹錫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他沒有自甘沉淪,而是以積極樂觀的精神進行創(chuàng)作,積極向民歌學習,創(chuàng)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體詩歌。
一度奉詔還京后,劉禹錫又因詩句“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觸怒新貴被貶為連州刺史。后被任命為江州刺史,在那里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竹枝詞》。名句很多,廣為傳誦。824年夏,他寫了著名的《西塞山懷古》:“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這首詩為后世的文學評論家所激賞,認為是含蘊無窮的唐詩杰作。
后來,幾經(jīng)多次調(diào)動,劉禹錫被派往蘇州擔任刺史。當時蘇州發(fā)生水災,饑鴻遍野。他上任以后開倉賑饑,免賦減役,很快使人民從災害中走出,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蘇州人民愛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蘇州擔任過刺史的韋應物、白居易和他合稱為“三杰”,建立了三賢堂。唐文宗也對他的政績予以褒獎,賜給他紫金魚袋。
劉禹錫晚年回到洛陽,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與朋友交游賦詩,生活閑適。死后被追贈為戶部尚書。
《烏衣巷》是劉禹錫《金陵五題》的第二首。詩中的烏衣巷是當時金陵(今南京)東南的一條街巷。這是一個很古老的地名,相傳三國時吳國守衛(wèi)石頭城(即金陵)的軍隊常駐扎此地,兵士多穿烏衣,“烏衣巷”的名字便由此得來。烏衣巷在秦淮河南,離朱雀橋也不遠。朱雀橋,是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橋,東晉時叫“朱雀航”,面對金陵城的城門朱雀門。東晉時江南巨族都居住在朱雀門外。而當時不可一世的豪門世族王導、謝安的宅第便在烏衣巷。六朝以來,石頭城一直為六朝故都,歷史上金粉樓臺曾極一時之盛,當時的王導、謝安等世族富甲天下,煊赫的氣勢,豪華的宅第亦可以想見。但這一切均情六朝的滅亡,成為過眼云煙,六朝故地、王謝舊址已一片荒涼。詩人自眼前實境寫起:只見昔日冠蓋如云的朱雀橋,今日已十分冷落,只有橋邊的野草野花長得十分旺盛;在烏衣巷昔日王謝煊赫的宅第的廢墟上,如今建起了許多平民的住宅,沐浴在一片春日夕陽的斜暉里;只有那不解人間滄桑和詩人心中悲苦的燕子,仍在人們眼前翻飛不停,它不知道如今只能在平民百姓家做窩了。
這是一首懷古詩。憑吊東晉時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以燕棲舊巢喚起人們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陽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語雖極淺,味卻無限。
首句“朱雀橋邊野草花”,朱雀橋橫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烏衣巷的必經(jīng)之路。橋同河南岸的烏衣巷,不僅地點相鄰,歷史上也有瓜葛。東晉時,烏衣巷是高門土族的聚居區(qū),開國元勛王導和指揮淝水之戰(zhàn)的謝安都住在這里。舊日橋上裝飾著兩只銅雀的重樓,就是謝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橋又同烏衣巷偶對天成。用朱雀橋來勾畫烏衣巷的環(huán)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實,又能造成對仗的美感,還可以喚起有關(guān)的歷史聯(lián)想,是“一石三鳥”的選擇。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橋邊叢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長花開,表明時當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個“野”字,這就給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氣象。再加上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橋畔,這就使我們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記得作者在“萬戶千門成野草”(《臺城》)的詩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敗?,F(xiàn)在,在這首詩中,這樣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車水馬龍的朱雀橋,今天已經(jīng)荒涼冷落了嗎!
第二句“烏衣巷口夕陽斜”,表現(xiàn)出烏衣巷不僅是映襯在敗落凄涼的古橋的背景之下,而且還呈現(xiàn)在斜陽的殘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開花”解的“花”字相對應,全用作動詞,它們都寫出了景物的動態(tài)。“夕陽”,這西下的落日,再點上一個“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慘淡情景。本來,鼎盛時代的烏衣巷口,應該是衣冠來往、車馬喧闐的。而現(xiàn)在,作者卻用一抹斜暉,使烏衣巷完全籠罩在寂寥、慘淡的氛圍之中。
經(jīng)過環(huán)境的烘托、氣氛的渲染之后,按說,似乎該轉(zhuǎn)入正面描寫烏衣巷的變化,抒發(fā)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沒有采用過于淺露的寫法,諸如,“烏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憶謝家”(孫元宴《詠烏衣巷》)、“無處可尋王謝宅,落花啼鳥秣陵春”(無名氏)之類;而是繼續(xù)借助對景物的描繪,寫出了膾炙人口的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筆觸轉(zhuǎn)向了烏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飛燕,讓人們沿著燕子飛行的去向去辨認,如今的烏衣巷里已經(jīng)居住著普通的百姓人家了。為了使讀者明白無誤地領(lǐng)會詩人的意圖,作者特地指出,這些飛入百姓家的燕子,過去卻是棲息在王謝權(quán)門高大廳堂的檐檁之上的舊燕。“舊時”兩個字,賦予燕子以歷史見證人的身份。“尋常”兩個字,又特別強調(diào)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聽到作者對這一變化發(fā)出的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
飛燕形象的設計,好像信手拈來,實際上凝聚著作者的藝術(shù)匠心和豐富的想象力。晉傅咸《燕賦序》說:“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復來者。其將逝,剪爪識之。其后果至焉。”當然生活中,即使是壽命極長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謝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為候鳥有棲息舊巢的特點,這就足以喚起讀者的想象,暗示出烏衣巷昔日的繁榮,起到了突出今昔對比的作用?!稙跻孪铩吩谒囆g(shù)表現(xiàn)上集中描繪烏衣巷的現(xiàn)況;對它的過去,僅僅巧妙地略加暗示。詩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因此它雖然景物尋常,語言淺顯,卻有一種蘊藉含蓄之美,使人讀起來余味無窮。
這是一首懷古詩。頭二句以此橋名、巷名為對,實在是妙手天成。妙對更妙在不落痕跡地融入了詩人對世界的感覺:夕陽斜矣,暮氣逼人,在這種冷情調(diào)中,野草撒野地開花,似乎在以鮮麗的顏色和蓬勃的生機,反諷著世事的變遷。又似乎在以自由的生命,暗示著曾經(jīng)繁華蓋世的這片地方,已是門庭冷落,車馬稀疏,荒草沒徑了。妙處是沒有盡頭的,因為妙處可以改變方向和方式,甚至把原先的妙處變作新的妙處的背景。詩人一點靈感,借一只燕子閱盡世事滄桑。當然生活中,即使是壽命極長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謝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為候鳥有棲息舊巢的特點,這就足以喚起讀者的想象,暗示出烏衣巷昔日的繁榮,起到了突出今昔對比的作用?!稙跻孪铩吩谒囆g(shù)表現(xiàn)上集中描繪烏衣巷的現(xiàn)況;對它的過去,僅僅巧妙地略加暗示。詩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因此它雖然景物尋常,語言淺顯,卻有一種蘊藉含蓄之美,使人讀起來余味無窮。
憑吊東晉時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以燕棲舊巢喚起人們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陽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語雖極淺,味卻無限。施補華的《峴傭說詩》評這首詩的三、四句時說:“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作尋常百姓矣。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
這首詩據(jù)說博得白居易“掉頭苦吟,嘆賞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fā)盛衰興亡的感慨。如“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春風十里,十分繁華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一片荒涼了。“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吳國的舊苑荒臺上的楊柳又長出新枝(荒涼一片),遙想當年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還美(不勝春:春光也不勝它)。這里是以楊柳的繁茂襯托荒涼。
“階前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賢相及其業(yè)績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黃鸝白白發(fā)出這婉轉(zhuǎn)美妙的叫聲,詩人慨嘆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橋邊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橋邊已長滿雜草野花,烏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麗堂皇,夕陽映照著破敗凄涼的巷口。
懷古詩。由憑吊古跡而產(chǎn)生聯(lián)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發(fā)情懷抱負,這類詩就是懷古詩。懷古詩可歸入詠懷詩大類之中,但獨有特色;懷古詩與詠史詩略有不同,懷古詩是身臨舊地古跡而抒情言志,而詠史則不必親到歷史遺址,在書房中就可以寫作。懷古詩如杜甫的《蜀相》、劉禹錫的《烏衣巷》、《石頭城》、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等等,都遺響千古。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舊巢,詩人抓住此特點,盡情宣泄心中的憤慨,最著名的當屬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以含蓄手法,寫燕子依舊,但屋主易人,來表現(xiàn)昔日豪門貴族不可避免的沒落命運,表面是感慨,實為辛辣的諷刺。另外還有宴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歸來銜繡幕,舊巢無覓處”(《謁金門·懷故居》),姜夔的“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云去。數(shù)峰清苦,商略黃昏雨”(《點絳唇》),張炎的“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高陽臺》),文天祥的“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伴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金陵驛》)。燕子無心,卻見證了時事的變遷,承受了國破家亡的苦難,表現(xiàn)了詩人的“黍離”之悲,負載可謂重矣。
⊙于千萬年之中,于千萬人之中,在時間無涯的荒野中,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好遇上了你!如果有一天你走的太倦,只要一轉(zhuǎn)身,我的祝福就在你身邊,不管離多遠,不管多少年,化這祝福為藍星點點,閃在晨曦,閃在日暮,閃在你生命的每一寸空間,五象之鷹圖書館祝你開心每一天 !⊙